推广 热搜: 沉香  佛像  香文化  禅茶  古代  佛具  法器  佛珠  佛教  檀香 

香道 | 现代茶席中焚香的运用

   日期:2014-12-19    

香事与茶事,分属中国文化中最为精粹两项,不仅是传统上位者所喜、文人雅士所好,也广及平民百姓,可以是宗教修行,也是日常用物,既是精致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通俗庶民之物。

燕谈之余 焚香设茗

品味香与茶的乐趣,若单一人品评,虽孤却不独;若邀约众多好友聚室品评,能有共同的兴趣与涵养,共赏茶饮与香气之曼妙更是佳话。清纳兰性德《某上人书》:“茗碗熏炉,清谈竟日,颇以为乐。”要得幽趣,一人独品、两人对品为上,其境界为淡薄而有味,非茶非香,而在朋友之间的意合。

如何将香用于茶席中,简单提出可以自行制作的三种方式,来作为茶席用香的参考。

依据中国传统熏香方式,从用火的方式看,主要为直接熏烧或隔灰熏烧两种。直接熏烧者,从汉代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夫人墓葬中出土的两件熏炉,都有使用过的痕迹,一件出土时“炉盘内盛满燃烧后残存的茅香炭状根茎”,另一件则“炉盘内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藁本等香草”。熏炉中植物炭化,证明为直接燃烧。

隔灰熏烧则流行于唐宋及其后,以银叶、云母为隔,例如李商隐《烧香曲》有“兽焰微红隔云母”句,就是指隔着云母片下兽形香饼发出微红火焰,另外以银制成叶形薄片“银叶”,也是非常美丽的隔火材料,金代杨庭秀《焚香诗》云:“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不文不武火力均,闭阁下帘风不起。”

若从香气味的选择,以香方的概念看,主要有单香与合香两大系统,单香为直接使用原材,制为片块状,最常使用如沉香、檀香一类;另一种为合香系统,将各种香药研成细末,依据香方的比例混合后,以粉熏烧或制成丸、饼状等。单香气味纯一,变化不若合香气味多样且有趣,却自有一批拥护者。

因此,茶席用香,以茶为主,香为辅。印篆香、香丸与线香是不错的选择。

印篆香

印篆香,也称印香、香印、篆香、香篆等,是将各种香药研细成散末,依据香方的比例混合,用香范为模,压印出各种图案文字后熏烧,这种方式,古称为“印”,印出的图案如篆文曲折状为“篆”,又称曲水香。宋代刘子翚《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中有“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句,即是描述这类香篆烧完之后的灰烬痕迹。

其次,印篆香也可以协助计时,利用印模,将香粉压出一盘图案,藉由香粉燃烧便可计算时间。宋代还因为大旱而采用香印以准昏晓,也有“百刻香印”,是将十二时辰分成一百刻度,一盘可燃烧一天一夜等等。

丸香

同样的散末香粉,若不以印篆方式出香,可以调和香粉后入蜜,加枣膏、梨汁等,用入臼槌捣方式捻成香丸子或饼状,再加以熏烧,称为丸香。

做法来自古代医药,以蜜为丸的历史很早,汉代医家张仲景(142~219)编着《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便在药方中提出以蜜和丸的丸剂做法。《雷公炮炙论》序也说明:“凡修合丸药用蜜,只用蜜……勿交杂用,杂用必宣泻人也。”

在香方制剂中,丸剂制成的工序有四:入蜜、制丸、挂衣、窨藏。

首先从入蜜开始,将诸香粉末入蜜调匀,蜜的作用使诸香药软化且匀便于形塑成丸饼状,故蜜是丸剂重要的赋形剂之一。尤其蜜本身香气会影响合香的气味,故合香用以老蜜为佳。

工序二,捣香制丸。于瓷盆内,混合香药粉末,搅拌使其均匀后,至干湿合宜,再舂捣,次数宜多。以《陈氏香谱》所载诸香方为例,有杵百余下、三五百下,或千余下者亦有之。俟香药与蜜完全结合成胶状,捻成丸状,至皮有光泽为止,并阴干。

除入蜜调匀、香药研磨至粗细恰好,加上与捣香时燥湿合度,方能使熏香达到美好的气味。宋人对于捣香的工序更加讲究,如颜博文《香史》专论“捣香”谓:“香不用罗量,其精粗捣之,使匀。太细则烟不永,太粗则气不和,若水麝婆律须别器研之。”

工序三,挂衣,在丸面上盖上细粉,称为挂衣。此工序并非必要。采取挂衣者,或改变颜色,或另外旋入龙麝以助其香。

工序四,窨藏,香制成需要窨藏,窨藏时间从两三日、七日、半个月,一月余或更久端视香方所需。合香透过窨藏,经过陈化期的熟成,便能改善初合成时粗糙未定的香调,使气味更加均匀;此外,为避免新合香之香气走泄,故藏放在不见光的地方,以密闭性良好的瓷器储放。

这类蜜丸的优点是湿润、易于塑形,方便自行合香制作,随做随用,很能凸显个人对香气品味的取向。熏烧时,以炭为底火,略为隔灰熏烧即可。

线香

 

线香可能是大众最常见的一种烧香的形式,尤其在香火鼎盛的寺庙中,烟雾迷蒙衬托出信仰的坚贞。

线香的形式很多,在元代已经出现以纸包裹香药做成线状的焚烧方式,明代则常见以细线埋入香药内做成绝细线香,若用银丝悬挂着焚烧便称为“卦香”,等等。

不过茶席使用的线香,若能自制更佳,合香如印篆香法,制法将丸香之蜜或枣汁,改为黏粉或白芨,如香丸法揉制成条索状,粗细由人,阴干之后即可直接烧之。

结语

随着现今茶席与香席的盛行,现代人对于饮茶与焚香,早已不仅是感官的享乐,而是希望通过饮茶、焚香仪式的进行,除了与好友知交之外,更能和缓心情,达到身心平衡美妙,借用刘良佑教授提出的品香四德——“品评审美、励志翰文、静心契道、调和身心”为结。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