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文化  佛像  石刻艺术  智者大师  敦煌  佛教  佛教艺术  西魏  大足石刻  张望 

殡葬文化——佛教的殡葬习俗

   日期:2015-08-10    
 
 
佛教的葬礼中有荼毗与入塔的习俗。荼毗,也就是火化。《辞海》中对荼毗的释义:“巴利文jhapeti的音译,一译‘阇毗’,意译‘焚烧’、‘烧身’。佛教僧人死后,将尸体火葬,叫做荼毗。”而《佛教大辞典》对荼毗一词的解释也大致相同:“巴利文jhapeti或jhapita。亦译‘阇毗’‘阇维’……。本为古印度葬法之一,先焚烧死尸,而后收葬遗骨。这一葬法自释迦牟尼逝世被采用后,在佛教徒中广泛流传。佛教东传中国,这一葬法也同时传入。”二千年来,中国佛教一直尊此为一项重要宗教礼仪。
 
《辞海》对火葬的释义:“一名‘火化’。葬法之一。最早盛行于古印度。《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剡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大唐西域记》卷二‘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后随佛教传入中国。《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卒于长安。……依外国法,以火焚尸。”现指处理死人遗体的方法,用火焚化遗体。”
 
佛教火葬的方法,在印度是尸体直接放在木柴堆上烧,现在到印度和尼泊尔,还可以看到这种方法。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寺院中僧人去世,一般用一种特制的缸,死者结跏趺坐(盘坐)于缸中,填充木柴、木炭、松香、香料等,点火焚化。也有较大型的寺院,设化身窑,为僧人及信徒火葬。
 
中国汉地传统的殡葬法为土葬法。火葬是佛教的特定葬礼。在中国古代时,民间也有火葬法,只是在罪犯、瘟疫、贫贱中施行。
 
与火化同时形成的塔葬,也起源于佛教。佛教徒的尸体火葬后的骨灰(或舍利),一般建塔安奉,安奉的仪式称“入塔”。
 
 
《辞海》中对塔的解释:“佛塔起源于印度。又名‘窣堵波’或‘塔婆’,为梵文Stupa或巴利文Thupo的音译。用以藏舍利或经卷等。”而《佛教大辞典》中对此则称,塔音译“窣堵波”或“浮图”等,意译“大冢”、“冢”、“方坟”等。又称:“将佛陀的遗骨或遗物埋葬作冢状,以为净心祭祀之所,此即塔(窣堵波)的起源。”该条目又谈到:“在后来的发展上,塔的供奉内容变化很大。《十二因缘经》中说,僧众卒后,亦可作塔安奉。《律》制,许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皆可起塔。后来僧众不仅有舍利塔,更有‘肉身塔’。此外,一般信众亦可作塔埋骨。故《毗奈耶杂事》卷十八,专门规定‘凡夫善人’之塔‘但可平头无有顶盖’。”至于,对以上提到的“舍利”的认识当有专文介绍。简单的说,“舍利”也是遗骨的一种。
 
但是,佛塔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相结合,塔的结构和种类,以及用途等,有很大的发展,也形成各种形态、各种风格。而塔陵、塔林、塔院,以及供信众安置骨灰的“普同塔”的形成,构成了佛教特定的塔葬传统礼仪,尤其其风格特点也称名于世,留存至今。如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山东灵岩山塔林、山西五台山塔林、江苏南京天隆寺塔林、江苏扬州高旻寺普同塔、浙江普陀山普同塔等,都是我国塔文化中的宝贵遗产。火化与塔葬是佛教优良传统之一,是信仰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历来为佛教徒所继承,也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
 
 
 
更多>同类 文化

推荐图文
推荐 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