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法会  佛教  生活  佛教文化  佛事  文化  佛像  菩萨  阿难 

《大藏经》引要—03《般若部》(十二)

   日期:2015-04-28    
  ●689.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先修行布施波罗蜜多。重要开示★★★★★

——————————————————————————————
尔时具寿舍利子。蒙佛再三殷勤命劝承佛神力。先以布施波罗蜜多。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言。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缘一切智智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则能摄受一切智智。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



●690.
菩萨施与声闻施有何差别?非常重要开示★★★★★
——————————————————————————————
时。满慈子复问具寿舍利子言。诸菩萨施与声闻施有何差别。

舍利子言。声闻行施回向涅槃阿罗汉果。菩萨行施回向菩提一切智智。是谓差别。

又满慈子。如有二人俱行布施。一缘王位而求胜果。彼行施时作如是念。愿我由此作大国王。统领八方皆得自在。彼随此愿。后得为王。匡化世间自在安乐。

一缘臣位而求胜果。彼行施时作如是念。愿我由此得作大臣。王所爱念。委任驱策。随王所欲。皆能成办。彼由此愿终不为王。

虽此二人俱行布施。而随所愿。果有胜劣。

菩萨。声闻。行施亦尔。谓诸菩萨行布施时。缘一切智智大悲为上首。以所修行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由此能得一切智智。若声闻众行布施时。缘声闻果自求解脱。不求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声闻虽俱行施。而随意愿果有胜劣一由施故得一切智智。一由施故得声闻果。是谓差别。

又满慈子。譬如有人修行布施求作长者或作居士。复有一人修行布施。愿为长者。居士。僮仆。当知菩萨。声闻。行施胜劣意愿。亦复如是

尔时。满慈子赞舍利子言。所说譬喻甚为希有。善能开显二施差别。我亦当说二施譬喻。..........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




●691. 
云何名布施波罗蜜多?非常重要开示★★★★★
——————————————————————————————
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生如是心。我施善根勿招余果。唯证无上正等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如是回向无上菩提非余果者。乃名布施波罗蜜多。

普令一切波罗蜜多皆得圆满。若无后心缘一切智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虽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罗蜜多。亦不能令余所修习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亦不能得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虽少布施。若能回向无上菩提。当知彼施其量深广。定能证得一切智故。诸菩萨摩诃萨虽多布施若不回向无上菩提。当知彼施其量浅狭。不能证得一切智故。

又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不起后心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缘于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虽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罗蜜多。能招生死非一切智。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能起后心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亦复缘于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所行布施。名为布施波罗蜜多。不招生死得一切智..........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692.随喜回向的重要。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尊者所说如是法要。为自辩才为承佛力。舍利子言。我承佛力说是法要非自辩才。时舍利子复告具寿满慈子言。假使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有情。为欲证得阿罗汉果。经如殑伽沙数大劫。以诸财物或施无量无数异生。或施无量无数声闻。或施无量无数独觉。彼所获福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有菩萨摩诃萨缘彼布施作是念言。彼诸有情所获福聚我皆随喜。是菩萨摩诃萨复持如是随喜俱行诸福业事所有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愿彼一切皆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由此随喜回向善根。一切智智速得圆满。是菩萨摩诃萨所有随喜回向善根。于前有情布施福聚。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如是菩萨所有随喜回向之心。超胜世间诸有情类所行施福。是为菩萨方便善巧虽少用功而福无量

............

又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虽行布施而不执着。虽能回向无上菩提亦不执着。虽能缘于一切智智亦不执着。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修行布施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亦令一切波罗蜜多究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



●693.
随喜布施回向善根的重要。非常重要开示★★★★★
——————————————————————————————
时舍利子复告具寿满慈子言。假使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有情。为欲证得阿罗汉果。经如殑伽沙数大劫。以诸财物或施无量无数异生。或施无量无数声闻。或施无量无数独觉。彼所获福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有菩萨摩诃萨缘彼布施作是念言。彼诸有情所获福聚我皆随喜。是菩萨摩诃萨复持如是随喜俱行诸福业事所有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愿彼一切皆永解脱恶趣生死。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由此随喜回向善根。一切智智速得圆满。是菩萨摩诃萨所有随喜回向善根。于前有情布施福聚。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如是菩萨所有随喜回向之心。超胜世间诸有情类所行施福。是为菩萨方便善巧虽少用功而福无量

又满慈子。假使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有情。..........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




●694. 
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应如何起是心?非常重要开示★★★★★
——————————————————————————————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应起是心。我今惠舍如是财物。诸所引发殊胜善根。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在地狱者速出地狱。住傍生者速脱傍生。居鬼界者速离鬼界。人天趣中有忧苦者。愿彼一切忧苦永息。厌生死者速出三界。十方无量无边有情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

是诸菩萨若时若时舍诸善根施有情类。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布施波罗蜜多。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增长一切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若时若时增长一切波罗蜜多。此诸菩萨尔时尔时摄受无量殊胜善根。是诸菩萨若时若时摄受无量殊胜善根。此诸菩萨尔时尔时展转亲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萨方便善巧。虽少用功而获多福。是故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常应勤修方便善巧。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695.何谓菩萨所成清净广大妙法?菩萨如何应起是心?劝发回向之心?非常重要开示★★★★★
——————————————————————————————
舍利子言。何谓菩萨所成清净广大妙法。佛言。菩萨所成清净广大妙法。谓发无上正等觉心不复退转。何以故。舍利子。最极清净广大妙法。谓如来性自然觉性无上正等菩提之性。若诸菩萨已发无上正等觉心不复退转。定当成就如是清净广大妙法

时舍利子复告具寿满慈子言。诸菩萨众应起是心。若诸有情来至我所。求索种种资生之具。我当发起决定施心。不应发起无资具心。设我现无所索资具。要当方便求觅施与。终不发起如是之心。我既现无所索资具。不应方便为彼求觅。若余有情自施彼者我当随喜。若不欲施我当种种方便劝发。要令求者所愿满足。

如是菩萨或施有情所须资具。或自供侍师长病者。所作福业皆与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尽未来利乐一切。令脱恶趣或生死苦。令得涅槃或一切智。若诸有情自行布施修余福业。菩萨劝彼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萨所获福聚。于余有情布施福业。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所以者何。菩萨劝发回向之心。能令自身及有情类俱证无上正等菩提..........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



●696.
诸菩萨众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先应修习方便善巧。非常重要开示★★★★★
——————————————————————————————
又满慈子。诸菩萨众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先应修习方便善巧。随所修习方便善巧修行布施。随所修行布施福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诸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如是菩萨方便善巧。能令自他俱获胜利。若诸菩萨修行布施。不先修习方便善巧。设经殑伽沙数劫住修行布施。不能发心与有情共回向菩提。不能摄受所修布施波罗蜜多。不能证得本所希求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




●697. 
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非常重要开示★★★★★
——————————————————————————————
又满慈子。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

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

若诸菩萨虽经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而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

若诸菩萨经于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

若诸菩萨经于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以善根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九/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

 

 

●698.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一切行中最初应学无染布施波罗蜜多。非常重要开示★★★★★
——————————————————————————————
复次满慈子。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一切行中最初应学无染布施波罗蜜多。

何以故。满慈子。若学布施波罗蜜多。无始世来所习悭垢即便远离。身心相续渐能亲近一切智智。是故菩萨若时若时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相续现前。尔时尔时渐次能近一切智智。若时若时渐次能近一切智智。尔时尔时渐远声闻及独觉地。若时若时渐远声闻及独觉地。尔时尔时渐复邻近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



●696.
什么叫诸菩萨众心无间杂?非常重要开示★★★★★
——————————————————————————————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欲疾证得无上菩提。不应令心有所间杂。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齐何名为诸菩萨众心无间杂。

舍利子言。若诸菩萨非理作意现在前时能正观察。此能随顺一切智智非为违逆。此诸菩萨能如实知我今所起非理作意。于一切智能为助伴。谓我所起非理作意。能引有身令于生死相续久住饶益有情。我身若无非理作意。资引令住即便断灭。尚不能令自行圆满。岂能饶益他诸有情。齐此名为诸菩萨众心无间杂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能观诸法若顺若违。皆能助引一切智智。此诸菩萨方便善巧观一切法。皆能随顺所求无上正等菩提。不为顺违心所间杂。能于违境心不生嗔。于顺境中心不起爱。若违若顺皆能正知。为资助缘引一切智。如是菩萨于一切时一切境中心无间杂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




●700. 
无间杂心以何为性?何等作意能间杂心?由彼此心名有间杂,诸菩萨众云何避之?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无间杂心以何为性。何等作意能间杂心。由彼此心名有间杂。诸菩萨众云何避之。

舍利子言。..........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701.菩萨摩诃萨众,若起烦恼现在前时,如何于诸烦恼起有恩想?什么叫烦恼即菩提?非常重要开示★★★★★
——————————————————————————————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若起烦恼现在前时。不应于中极生厌恶。

何以故。满慈子。诸菩萨众于诸烦恼起有恩想。作是思惟。我由彼故引发种种菩提资粮令速圆满。故彼于我有大恩德。

所以者何。如余善法于我有益。应爱重之。烦恼亦然。不应厌恶。

如是菩萨方便善巧。于诸烦恼及反境界。亦深爱敬如佛世尊。

所以者何。是诸菩萨方便善巧作是思惟。由诸有结未永断故。我能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得圆满。因斯引发一切智智。若时若时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修渐圆满。尔时尔时令诸有结展转微薄乃至都尽。便证无上正等菩提。譬如商人..........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



●702.
云何可言声闻、独觉相应作意,于一切智及此资粮无能助力?非常重要开示★★★★★
——————————————————————————————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岂不二乘于一切智亦有助力。谓诸声闻亦能教授教诫菩萨。令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若诸独觉亦为福田。诸菩萨众施彼衣食。疾能证得一切智智。云何可言声闻独觉相应作意。于一切智及此资粮无能助力。

时舍利子即报具寿满慈子言。...........

..........

.......是故独觉于一切智及此资粮亦有助力。然诸声闻独觉作意。于一切智及此资粮俱无助力。所以者何。声闻独觉相应作意。于二乘地有胜助力。于诸菩萨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及此资粮极不随顺。谓厌生死欣般涅槃。舍大菩提及有情类故。制菩萨定不应起独觉声闻相应作意。由彼作意于诸菩萨所求佛果所益有情俱不随顺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




●703. 
从二乘起修学菩萨增上心智。非常重要开示★★★★★
——————————————————————————————
菩萨方便善巧。观诸有情及一切法。于一切智及此资粮。无不皆有随顺恩德。

诸阿罗汉若智若心。于菩萨乘亦有恩德。谓若无彼则无所遮。云何可言诸菩萨众不应发起阿罗汉心。亦不应修阿罗汉智。由遮彼故菩萨引发菩提资粮速得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故阿罗汉若智若心于菩萨乘亦有恩德。谓令菩萨得一切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一切独觉若智若心于菩萨乘亦有恩德。谓若无彼则无所遮。云何可言诸菩萨众不应发起独觉乘心。亦不应修独觉乘智。由遮彼故菩萨引发菩提资粮速得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故诸独觉若智若心于菩萨乘亦有恩德。谓令菩萨得一切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又观二乘心智下劣。菩萨修学增上心智。若无二乘下劣心智。菩萨不应修增上者。..........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704.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云何名能得无上善利?关于不取相的非常重要开示★★★★★
——————————————————————————————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虽有弃舍珍财等事。而于彼事无取相想。谓若弃舍一切法相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便能证得一切智智。若不舍相回向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终不能得一切智智。

若诸菩萨能获种种金银等宝。虽名得利而未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能舍种种金银等宝。乃可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能舍众相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乃名能得无上善利。

若诸菩萨作转轮王。统四洲界得大自在。虽名得利。而未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舍四洲界转轮王位乃可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能舍众相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乃名能得无上善利。

若诸菩萨作欲界王统摄欲界。得大自在。虽名得利而未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能舍欲界自在王位。乃可名为能得大利。若诸菩萨能舍众相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乃名能得无上善利。

若诸有情弃舍众相。得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或独觉菩提。虽名得利而未名为能得大利。若诸有情弃舍众相。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乃名能得无上善利。若得无上正等菩提。于诸利中最上最胜无能及者。

所以者何。..........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



●705.
云何菩萨得入居顶诸菩萨数?于何等法不取何相?非常重要开示★★★★★
——————————————————————————————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云何菩萨得入居顶诸菩萨数。

舍利子言。若诸菩萨方便善巧不取法相。是诸菩萨得入居顶诸菩萨数。

满慈子言。是诸菩萨于何等法不取何相。

舍利子言。是诸菩萨于色蕴不取常。无常相。于受想行识蕴亦不取常。无常相。于色蕴不取乐。无乐相。于受想行识蕴亦不取乐。无乐相。于色蕴不取我。无我相。于受想行识蕴亦不取我。无我相。于色蕴不取净。不净相。于受想行识蕴亦不取净。不净相。于......

........

......若诸菩萨能作如是方便善巧。不取法相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得入居顶诸菩萨数。能得如顶一切智智..........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




●706.
 一切法皆非实有,远离众相。非常重要开示★★★★★
——————————————————————————————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知一切法皆非实有远离众相。而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诸菩萨得入居顶诸菩萨数。能得如顶一切智智。亦能教化一切有情。令依如是一切智智。发愿趣求亦能证得。

又满慈子。若诸有情于无相法不起胜解。则不能发一切智心。若不能发一切智心。则不能修诸菩萨行。若不能修诸菩萨行。则不能得一切智智。

若诸有情于无相法能起胜解。则能发起一切智心。若能发起一切智心。则能修行诸菩萨行。若能修行诸菩萨行。则能证得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发心趣求一切智已。随所舍事皆能了知空无所有。而行布施波罗蜜多。谓如实知诸所舍事。皆如幻化非如我等。无始时来所取诸相由能知故。于诸所有皆能弃舍不取诸相。诸有情类不如实知诸法非有皆如幻化故。于诸事起坚执着。由坚执着不能弃舍。由不弃舍摄受悭吝。由悭吝故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受贫穷苦。随有所得不能弃舍。复于其中增长悭吝。由斯复堕诸恶趣中受种种苦。如是受苦皆由取相。

若诸菩萨方便善巧。知法非有皆如幻化。既如幻化皆应弃舍。幻化非我及我所故。于一切事皆能弃舍。

所以者何。我。我所事。既不可得。不应执着。无执着故皆能弃舍。由能弃舍。于佛世尊所说正法深生爱乐。谓作是念。希有世尊。善说诸法皆如幻化。我依佛教一切能舍。谓能弃舍如幻化法。令我当得如幻无相无上菩提。

是诸菩萨作如是念。诸佛世尊能作难作。谓教菩萨如实了知诸法非有皆如幻化。由了知故不生执着。少用功力能舍一切。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如是知诸法非有皆如幻化。舍离众相。以无相心勤求如顶一切智智。

汝满慈子。勿谓我说如是法要是自辩才。此皆如来威神之力。

尔时佛告阿难陀言。今舍利子诸有所说皆佛神力汝应受持。我涅槃后当广流布..........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二》

 

 

●707.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诸菩萨众行布施时,为何所舍?若诸菩萨行布施时都无所舍,是诸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为何所得?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诸菩萨众行布施时为何所舍。

佛言。菩萨行布施时都无所舍。

时满慈子复白佛言。若诸菩萨行布施时都无所舍。是诸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为何所得。

佛言。菩萨如布施时。于一切法都无所舍。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于一切法亦无所得。如菩萨众行布施时。于一切法都无所损。如是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于一切法亦无所益。损益二门相待立故。

又满慈子。如诸菩萨行布施时。知一切法皆如幻化无实可舍。如是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知一切法亦如幻化无实可得。若诸菩萨行布施时。于一切法实有所舍。是诸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亦应于法实有所得。然诸菩萨行布施时。于一切法实无所舍。是故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觉时。于一切法实无所得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一/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三》
——————————————————————————————



●708.
诸菩萨摩诃萨以何等心应行布施?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诸菩萨摩诃萨以何等心应行布施。

满慈子言。唯舍利子。先为我等解说是义。我于此义亦当少说。

时。舍利子便谓具寿满慈子言。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先应思惟一切法性毕竟空寂。次应思惟一切智智具胜功德。后应愍念一切有情贫乏珍财受诸苦恼。

作是念已。便舍一切。若有执受。若无执受。若内若外所有珍财。施诸有情。心无所著。亦以正法施诸有情。亦以无边上妙供具。恭敬供养佛。法。僧宝。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行布施时。缘一切智心无所著应行布施。如是布施随顺菩提。疾能证得一切智智。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一/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三》
——————————————————————————————




●709. 
若有菩萨能观法空,缘一切智具胜功德,愍念有情随有所施。于十方方百千世界如是乃至无数殑伽沙数世界一一世界无量菩萨所获施福,百倍为胜、千倍为胜、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观法空。缘一切智具胜功德。愍念有情而行布施心无所著。若能如是修行布施。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又舍利子。汝今欲见十方世界菩萨施不。舍利子言。唯然欲见。.......

........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应观法空。缘一切智具胜功德。愍念有情受贫匮苦。应行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普施一切。令脱恶趣生死众苦。作是愿言。十方世界诸有情类。由我善根功德威力。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于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圆满一切智智..........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一/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三》

 

●710.云何菩萨最初发心?云何菩萨第二发心?云何菩萨住不退地?云何菩萨坐菩提座?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最初发心。云何菩萨第二发心。云何菩萨住不退地。云何菩萨坐菩提座。唯愿世尊哀愍为说。

尔时。佛告舍利子言。若诸菩萨最初发心超阿罗汉。应受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妙供养故。

若诸菩萨第二发心超独觉地。普觉一切我空、法空。所显平等真法界故。

若诸菩萨住不退地。超未受记不定菩萨。定当证得大菩提故。不为烦恼间杂心故。若诸菩萨坐菩提座不起,定得一切智智。以诸菩萨坐菩提座。若未证得一切智智。无处无容起斯座故。

又舍利子。过去、未来、现在菩萨坐菩提座。定无未得一切智智于其中间起兹座者。

又舍利子。汝等应知。若时菩萨坐菩提座。即是如来坐菩提座。所以者何。如是菩萨定证无上正等菩提。号为如来应正等觉。如实利乐诸有情故..........

详见《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二/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四》
——————————————————————————————



●711.
若定发心求一切智,彼必当作世间第一真净福田。非常重要开示★★★★★
——————————————————————————————
时。舍利子便白佛言。

若有欲得人趣增上无动转者。应修感彼殊胜善业。如转轮王。

若有欲得天趣增上无动转者。应修感彼殊胜善根。如天帝释。

若有欲摄寿量长远无动转者。应修能感彼殊胜定。如生非想非非想处。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若有欲作世间第一真净福田。及作三千大千世界最大法师。亦作如来应正等觉无动转者。应定发心求一切智。

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定发心求一切智。彼必当作世间第一真净福田。及作三千大千世界最大法师。亦作如来应正等觉。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详见《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二/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四》
——————————————————————————————




●712. 
有初心胜后心不?(关于菩萨发心胜生闻、独觉发心差别)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初心胜后心不。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当为汝说。

亦有初心胜后心义。谓阿罗汉诸无漏心。虽离自身一切烦恼。而不能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菩萨初发大菩提心。虽于自身烦恼未断。而能普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展转饶益无量有情。是谓初心胜后心义。

复有独觉诸无漏心。虽离自身一切烦恼。而不能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菩萨初发大菩提心。虽于自身烦恼未断。而能普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展转饶益无量有情。是谓初心胜后心义。

又舍利子。菩萨所发大菩提心。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具引发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疾能证得一切智智。由斯化度无量有情。令得声闻、独觉乘果。或证无上正等菩提。或修人天殊胜善业。得人天乐。舍恶趣苦。声闻、独觉诸无漏心。虽令自身证涅槃乐。而不能引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亦不能得一切智智。不能化度无量有情,令得声闻独觉乘果,或证无上正等菩提,或修人天殊胜善业,得人天乐,舍恶趣苦。是谓初心胜后心义。

又舍利子。菩萨所发大菩提心。威力殊胜。若善修习。疾证无上正等菩提。能授有情无颠倒记。谓记如是如是有情。于当来世经尔所劫。流转生死修菩萨行。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或记如是如是有情。于当来世经尔所劫。流转生死修独觉行。于人天中遇缘证得独觉菩提。具六神通自在安乐。或记如是如是有情。于当来世经尔所劫流转生死。修声闻行于人天中得声闻果。或记如是如是有情。于当来世作善恶业经尔所时生人天趣。或堕恶趣生死流转。非诸独觉能授有情无颠倒记。谓不能记诸菩萨言。汝于未来经尔所劫。当得作佛号某名等。亦不能记如是有情。于当来世经尔所劫。决定当得独觉菩提。或声闻果或善恶趣受诸苦乐。亦非声闻能授他记。设有能记皆从佛闻。是谓初心胜后心义。

又舍利子。菩萨既发大菩提心。欲尽未来饶益一切。尔时大地诸山大海六返变动。魔王惊怖。诸天龙神皆大欢喜。咸言菩萨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拔济我等生死大苦令得安乐。声闻独觉安住最后无漏心时无如是事。是谓初心胜后心义。

又舍利子。假使教化一切有情。皆住独觉阿罗汉果。不能摄受波罗蜜多及一切智。若有教授教诫菩萨。令发无上正等觉心。即能摄受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一切智。所以者何。声闻独觉不能成办无上菩提。以所发心极羸劣故。要诸菩萨乃能成办无上菩提。是谓初心胜后心义。是故欲证无上菩提。皆应发心求一切智。..........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713.云何应知诸菩萨相?修何等行得菩萨名?非常重要开示★★★★★
——————————————————————————————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云何应知诸菩萨相。修何等行得菩萨名。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若有能发大菩提心。精进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心无厌倦。虽遇种种恶友、退缘而不退屈。是菩萨相。具此相者名为菩萨。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修诸善法。心无厌倦。受持净戒,终不毁犯。常乐利乐一切有情。虽遇苦缘而无怯弱。随所修学愿与有情同证菩提毕竟安乐。是为菩萨摩诃萨相。具此相者名为菩萨..........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



●714.
为什么菩萨心胜诸独觉、及阿罗汉无漏之心?非常重要开示★★★★★
——————————————————————————————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云何解佛所说深义。谓菩萨心胜诸独觉及阿罗汉无漏之心。惟愿世尊为解斯义。令我等解无倒受持。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谓菩萨心尚有贪、有嗔、有痴、及有慢等随烦恼不。

舍利子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我谓菩萨心尚有贪、有嗔、有痴、及有慢等诸随烦恼。

世尊复告舍利子言。汝谓独觉及阿罗汉心已离贪、离嗔、离痴、及离慢等随烦恼不。

舍利子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我谓独觉及阿罗汉心已离贪、离嗔、离痴、及离慢等诸随烦恼。

世尊复告舍利子言。汝谓独觉及阿罗汉诸漏永尽。有时能入慈悲无量。普缘无量无边有情。欲令得乐及离众苦。彼颇能令诸有情类真实得乐及离苦不。

舍利子言。不尔世尊。不尔善逝。彼诸独觉及阿罗汉。其心都无方便善巧。云何能入慈悲无量。普缘无量无边有情。实令有情得乐离苦。唯暂假想作如是观。诸菩萨众发菩提心。决定趣求一切智智。为欲利乐一切有情。穷未来际常无间断。是故菩萨入慈悲定。欲令无量无边有情皆得安乐及离众苦。无重障者即此刹那。实皆得乐及离众苦。况得无上正等觉时。而不能令诸有情类实皆得乐及离众苦。由此因缘,若言菩萨实能利乐一切有情常无间断斯有是处。若言独觉及阿罗汉。满赡部洲具八解脱。同时现入慈无量定。欲令无量无边有情皆得安乐。于中有一实得乐者无有是处。

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由此缘故诸菩萨心。于诸独觉及阿罗汉无漏之心。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

又舍利子。..........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




●715. 
何因缘故,不退菩萨摩诃萨心不可转变?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何因缘故,不退菩萨摩诃萨心不可转变。

舍利子言。如诸菩萨行布施时。无不皆缘一切智智。其心坚固不可倾动。如是证得不退转时。心不随缘而有转变。

又满慈子。譬如有人善解断事。曾于无量长者、居士、商贾众中。数数断事有匮乏故。频于长者居士等所借便财物。恐他来索无力酬还。遂依附王冀免拘絷。时诸债主怖畏王故。不敢牵掣挫辱彼人。

所以者何。彼所依附王力甚大难可当敌。如是菩萨若初发心若不退转。皆由依附一切智智有大神力。一切独觉及阿罗汉。皆不能令心有变动。

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716.什么样的菩萨被独觉、声闻所胜?不入诸菩萨数。非常重要开示★★★★★
——————————————————————————————
满慈子言。何等菩萨为诸独觉、声闻所胜。

舍利子言。若诸菩萨闻说独觉、声闻胜事。心生欣慕,作是念言。我当云何得如是法。亦深乐着赞二乘教。是诸菩萨由起如斯非理作意。便为一切独觉、声闻之所胜伏。

满慈子言。何等菩萨为诸独觉、声闻所胜。

舍利子言。若诸菩萨闻说独觉、声闻胜事。心生欣慕,作是念言。我当云何得如是法。亦深乐着赞二乘教。是诸菩萨由起如斯非理作意。便为一切独觉、声闻之所胜伏。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何缘说此菩萨作意名非理耶。

舍利子言。此能障碍一切智智。令能引发一切智心渐微渐远故。名菩萨非理作意。如瑜伽师欲证实际。欣乐趣入正性离生。若贪嗔痴遇缘现起。令能引发阿罗汉心。有障有碍渐微渐远。是故说为非理作意。

如是菩萨求大菩提。若起二乘相应作意。障一切智损菩提心。是故名为非理作意。

若诸菩萨有此作意。便为二乘之所胜伏。

时满慈子便白具寿舍利子言。若诸菩萨发起二乘相应作意。便为二乘之所胜伏。当知不入诸菩萨数。

何以故。..........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



●717.
菩萨方便善巧住菩萨心,虽闻二乘相应法教,而无所损;谓虽闻彼相应法教,而于二乘无所贪染。非常重要开示★★★★★
——————————————————————————————
如是菩萨若起二乘相应作意。便违菩萨本所希求一切智智。若诸菩萨远离希求一切智智心及心所。则不名为真实菩萨。

何以故。舍利子。夫菩萨者要常希求一切智智。心无间断。若诸菩萨住菩萨心。二乘恶魔不能胜伏。而能胜伏二乘恶魔。如善射夫。住所习处。不为一切怨敌所伏。能伏怨敌。离诸怖畏。如是菩萨住菩萨心。一切恶缘所不能坏。能坏一切众魔事业。若闻宣说二乘法教。便作是念。我当证得无上菩提。为诸有情亦当宣说如是法教。如今世尊能寂如来应正等觉。为诸独觉、声闻种性、补特伽罗。宣说二乘相应法教。我未来世得作佛时。亦为如是诸有情类。说如是教令获利乐。

如是菩萨方便善巧住菩萨心。虽闻二乘相应法教而无所损。谓虽闻彼相应法教而于二乘无所贪染。

如是菩萨住菩萨心。不为二乘恶魔胜伏。而能胜伏二乘恶魔。如瑜伽师于境及定俱得善巧不可胜伏。所以者何。心于境定。已善修治。得自在故。如是菩萨住菩萨心。二乘恶魔不能胜伏。

所以者何。是诸菩萨于菩萨心常不离故..........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




●718. 
一切菩萨若初发心、若已得不退、若坐菩提座,皆不可被胜伏吗?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一切菩萨若初发心。若已得不退。若坐菩提座。皆不可胜伏耶。

满慈子言。一切菩萨若初发心。若已得不退。若坐菩提座。当知一切不可胜伏。

何以故。舍利子。是诸菩萨一切恶缘。不能令舍本誓愿故。谓诸菩萨发菩提心。于诸有情欲常饶益。如是二事誓愿坚牢。一切恶缘不能倾动。若诸菩萨安住此心。二乘恶魔不能胜伏。

又舍利子。如诸如来若初成佛。若已成佛住百千岁。俱不舍离一切智心。于一切时成一切智。如是菩萨若初发心。若已得不退。若坐菩提座。于一切时缘一切智。求证作意未尝暂舍。..........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719.菩萨诸位有何差别?非常重要开示★★★★★
——————————————————————————————
舍利子言。若如是者菩萨诸位有何差别。满慈子言。菩萨诸位,心无差别。但有成佛迟速不同。

谓菩萨心初、中、后位。皆求引发无上菩提。安住此心常无退转。

又舍利子。如阿罗汉终不退失阿罗汉心。谓无漏心必无退转。菩萨亦尔。终不退失大菩提心。

又舍利子于意云何。若阿罗汉心有退失。彼是真实阿罗汉不。

舍利子言。不也具寿。若阿罗汉心有退失。当知彼为增上慢者。决定未得阿罗汉果。

满慈子言。菩萨亦尔。若有菩萨退菩提心。当知彼先自称菩萨。非真菩萨。是增上慢污菩萨众。如秽螺蜗污澄清水不堪饮用。

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当知彼类无知蔽心自称菩萨。实未得入真菩萨数。但有虚名。譬如丈夫男根成就。有根缺者自称丈夫。彼有虚言而无实义。菩萨亦尔。退菩提心。但有虚名。非真菩萨。如缺根者名半择迦。退菩提心名伪菩萨。是故菩萨初、中、后位决定不退大菩提心。若退此心便非菩萨..........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



●720.
诸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当起何等相应作意?非常重要开示★★★★★
——————————————————————————————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若诸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当起何等相应作意。

舍利子言。........

.........

.....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汝应受持舍利子等所说。菩萨摩诃萨众。被大愿铠。趣大菩提。具胜善巧。增上意乐。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舍法、舍财、无染、无著。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具寿舍利子、具寿满慈子、具寿阿难陀、及余声闻。诸菩萨众,并余世间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详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三/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五》
——————————————————————————————




●721. 
云何应知菩萨持戒?云何应知菩萨犯戒?云何菩萨所应行处?云何菩萨非所行处?非常重要开示★★★★★
——————————————————————————————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云何应知菩萨持戒。云何应知菩萨犯戒。云何菩萨所应行处。云何菩萨非所行处。

时舍利子。便答具寿满慈子言。

若诸菩萨安住声闻、独觉作意。是名菩萨非所行处。

若诸菩萨安住此处应知是为菩萨犯戒。

若诸菩萨行于非处。是诸菩萨决定不能摄受净戒波罗蜜多。

若诸菩萨决定不能摄受净戒波罗蜜多。是诸菩萨舍本誓愿。

若诸菩萨舍本誓愿应知是为菩萨犯戒。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是名菩萨行于非处。

若诸菩萨行于非处。应知是为菩萨犯戒。

若诸菩萨安住居家受妙五欲。应知非为菩萨犯戒。

若诸菩萨行布施时。回向声闻或独觉地。不求无上正等菩提。应知是为菩萨犯戒。

譬如王子。.......

........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虽复出家受持净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是诸菩萨定不成就菩萨净戒。


若诸菩萨定不成就菩萨净戒。是诸菩萨但有虚名都无实义。应知彼类不名菩萨。

若诸菩萨虽处居家而受三归。深信三宝。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虽复受用五欲乐具。而于菩萨所行净戒波罗蜜多常不远离。亦名真实持净戒者。亦名安住菩萨净戒。

若诸菩萨住菩萨戒。是诸菩萨常不远离菩萨净戒波罗蜜多。

若诸菩萨常不远离菩萨净戒波罗蜜多。是诸菩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

若诸菩萨虽多发起五欲相应非理作意。而起一念无上菩提相应之心即能摧灭。如多积集迦遮末尼。一吠琉璃能总映夺。吠琉璃宝光彩价直。映夺一切迦遮末尼。如是菩萨虽多发起五欲相应非理作意。若起一念无上菩提相应之心普能摧灭。如迦遮聚一吠琉璃普能映夺令失光彩又满慈子。..........

详见《大般若经第十二会戒波罗蜜多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八十四/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一》

 

 
 
更多>同类基础

推荐图文
推荐基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