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厦门  文化  佛教  佛像  禅寺  菩萨  宁禅寺  佛事  台湾  北京 

稽山书院北京分院第一期慈氏学师资培训班在绍兴会稽山圆满结业

   日期:2014-07-11    
 2014年6月2日中午12:30,稽山书院北京分院第一期慈氏学师资培训班在会稽山龙华寺别院会议室举行隆重的结业典礼,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大和尚、香港慈氏文教基金董事长、慈氏学会(香港)创始人、太虚大师再传弟子王联章导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发展中心主任陈绍建教授、绍兴弥勒净土筹建委员会主任潘建国居士应邀出席,首批25位学员顺利结业。
 
  随着往期课程花絮的精彩回放,结业典礼正式开始。在湛如大和尚的见证下,潘建国总经理代表稽山书院北京分院颁发证书,王联章导师给全体学员赠送了纪念品-罗时宪宗师撰述《能断金刚经纂释》精装本及思维弥勒头像的精美书签。
 
  本次培训班自2014年2月份以来,历时3个月,共计约60课时。通过学习大乘佛学基本知识及慈宗般若学、唯识学、禅定学,并由“解”增“行”,旨在引导学员在纷繁世事中能自“外”转“内”,寻得自心,破相见性,契入般若。
  
  在结业典礼前夕,6月1日至2日上午,王联章导师为学员讲授了修习“禅定”的方法——“止(“六门习定论”)、观(“五重唯识”)”。
  
  在“止”的部分,王导师介绍了修习奢摩他(大止观中的“止”)要经历的九个过程——“九住心”,及四种作意。引导学员将散乱心所攀援的外境返自内心识,不时觉知心之散乱而断除,渐入安住不起妄念得正定;继而,遣正定欣悦得心寂静至去细微分别住最极寂静,渐次降扶烦恼;再次,由“刻意住”之“加行心”递升为“无意住”之“心无加行”,最终实现“任运随流”的“自然之定”。
 
  同时,王导师指出,修习禅定需要从“动机、条件、方法、目标”四方面具备六种方法,即六“门”。其中以“希求正果、正信”为意旨的“意乐圆满门”是习定的出发点;以“累积资粮、勤进修习、秉承明师”之“依处圆满门”、“本依圆满门”、“正依圆满门”为其三大条件;以“修习禅定”之“修习圆满门”为其方法;以“得世间诸定、出世间证悟”为其目标。
 
  在“观”的部分,王导师由唯识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对宇宙现象的认知,由浅入深引出“遣虚存实观”、“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之“五重唯识观”,引导学员破除“我执”、“法执”,契入“空有不二”之中道,如法观行。他进一步开解道,宇宙的本质是“缘起性空”,但因执着妄情而起“虚有”、因众缘和合而起“假有”,而遮蔽了本具“圆满、成就、真实”的“真有”,即“自性真如”。故修习“观”时,由“虚”入“空”、由“外境”入“心识”,由识之“作用”入“自体”,由“触、作意、受、想、思......”之“心所生法”入“八识”之“心王”,次第而观,直至破识相入“真如本性”。
 
  课程期间还进行了由对“基督教及后期摩门教、日本佛教、台湾佛教等在教理教义、教制及传教途径、方式上的改革、变迁”问题,引向“中国佛教的何去何从”问题进行了两阶段讨论。讨论以学员自主论述结合导师点评、师生互动、嘉宾分享等形式展开。湛如大和尚、陈绍建教授、潘建国居士等嘉宾参与讨论。湛如大和尚介绍了日本佛教在学术建设(佛教资料整理、校刊等)、教团管理等方面可借鉴之处,潘建国居士介绍了以践行“自力、利他”及“人间佛教”理念为旨归的大型佛教文化基地——绍兴弥勒净土的创建理念及过程。王联章导师做最后总结。他指出,佛教应指佛陀教育(Buddha’s teachings),佛陀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心理治疗师。中国传统“山林佛教”应结合“都市佛教”,培训大量弘法人才以协助救治病态社会,应对未来外教大量吸收信徒对中华传统文化做成冲击的局面。在弘法形式上,在内地可以基金、书院等形式,推广佛陀教育、佛教文化、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
  讨论会上嘉宾及学员踊跃发言
 
  稽山书院北京分院依托浙江绍兴会稽山弥勒净土,立足北京,以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为旨归,致力于搭建一个现代都市人“修心、养慧”的文化交流学习平台。
 
 
更多>同类寺院

推荐图文
推荐寺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