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艺  文化  佛教  禅茶  沉香  收藏  佛事  台湾  工艺品  香道 

“禅茶一味”近悟!

   日期:2015-07-19    
 
说到“禅茶”,就必然会联想到“禅茶一味”,虽然这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词,但两者之间却也有着无法割裂的关联。
何谓“禅茶一味”?
不同人有不同认知,不同时期亦会有不同感受。无所谓对错,一切认知感受皆为本体知见之体现,也是自性认知所能达到的层面和境界。
 
“禅茶一味”一词的出现,相传源于湖南石夹唐代禅师善会(805年-881年),而宋代著名大师圆悟克勤(1063年-1135年)从善会禅师的《碧岩录》中悟到“禅茶一味”。
 
“禅”是古梵语“禅那”的简称,意为“静虑、清净、思维修、禅定”,英文中相近的单词为“Meditation”。佛法修行“六波罗蜜”: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禅定”做为达到般若的必由之法,是自性证悟的重要法门。通过禅定,使人进入到一种一念不生的极静状态,在这种极静的状态中,人能够体悟到真实的自性的存在,能够激发出人在平常状态中无法施展的潜能,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证悟得道!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定能生慧”。
同时,“禅”更指的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其实并非佛家独有,在道家修行中有打坐入定,坐忘无为;印度诸教派也有静坐禅定修行之法;西方某些教派的灵修,也是让人进入到一种专注宁静的状态;甚至是源自孔老夫子的儒家亦有“正襟危坐”,以求静正心态,修身养性。虽然他们各有不同,但只是法门和关注点不同而已,其理却是相近的。
 
再来说说“茶”,“茶”做为“万病之药”(出自唐代《本草拾遗》),最早在中国的远古时代是做为药用被我们的祖先炎帝(神农氏)所发现,茶最初是被当做一味药而被人们认知并使用的,后来,茶才逐渐被一些文人雅士用来当做日常饮品,并被大众所普遍接受。
《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这其中谈到的都只是做为药材和饮品的物质层面的茶,但由于后来文人雅客对茶的偏好,逐渐让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隔,茶也就由物质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和精神层面。
 
如此,“禅”与“茶”又如何“一味”了呢?至少有两个层面可以去帮助我们理解“禅茶一味”。
首先,从“禅”与“茶”本体上的一致性分析“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中的“禅”可以理解为“修行自我”的代称。佛法修行最重要的是对自性的证悟,“修佛就是修心”,“修佛就是修自己”,指的都是这个方面,通过自觉,再觉他,最后达到觉行圆满!在小乘佛教思想中,通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达到证悟,大乘佛法中,自觉的过程需要通过“六波罗密”去帮助完成,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说到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望,让自己进入到一种平和清净的内心状态,启发自性的究竟智慧。这里说的“智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智慧”,更不是“聪明”,而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智慧,佛家称之为“般若”。在修行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欲望进行控制,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分享精神、平常心,破除贪念、嗔恨心、痴愚心,让自己的内心平和而清净,最终达到“般若”的境地。
茶本身的特性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柏林禅寺住持明海大和尚有著名的《茶之六度》,就很好的说明了茶与禅自性本体的一致性: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明海大和尚在《茶之六度》中的“茶”,指的是“茶叶”本身。但其实“禅茶一味”中的“茶”不仅仅是指“茶叶”本身,更有“茶与茶事活动”之意。
茶的本性为至寒、去燥平火,饮茶能让人去燥、解乏、平静、自然、轻松。品饮和冲泡的过程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方法,需要参与的人遵循一些程序,这不单是为了能更好地冲泡出一泡好茶,同时,也要通过这些操作程序和行为去体现优雅与品位,让人专注、平静、和气和愉悦,以达到以茶养心的目的。久之,人们会因此而进入到一种内心平和的状态,自然也会摈弃一些俗世的欲念,保持更多的平常心、慈悲心、分享精神。所以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与“禅”中的深意不谋而合。
京师著名茶人京华闲人赵英立老师更有《六度与习茶》,尽显事茶过程与自性修行的妙用:
好茶不独享,是为布施;
品茶戒异味,是为持戒;
遇轻不嗔恨,是为忍辱;
习茶不惧苦,是为精进;
泡茶如入定,是为禅定;
借茶度众生,是为智慧。
至此,说“禅茶一味”,或可矣!
 
第二,从“禅”与“茶”的相互影响来分析“禅茶一味”。
禅定的目的是让人进入到一种内心极其平静的状态,做到心中一念不生。可是,我们都知道,一般人要做到一念不生是极其困难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现,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越是安静,脑中生出的念头就越多,想停都停不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念未消,一念又起,念念相续。”而禅定就是要找到“此念消去,彼念未起”之时的,这一念与下一念之间的绝对宁静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静坐的方式去完成这个过程,也就是坐禅。坐禅的时候要求人精力充沛,同时又心静如水。一般情况下,这是有矛盾的,当你精力充沛的时候,很容易变得燥动不安,而无法禅定,也就是所说的“掉举”。当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可能会因为静坐而困乏,进入到半睡眠或瞢重状态而不是禅定的状态,就是所说的“昏沉”。
而通过饮茶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矛盾。饮茶可以助你提神去困,却又不会象饮咖啡一样让你兴奋甚至是亢奋,在精神抖数的同时又能保持平心静气,整个身体会处在一种精力充足的平静自然状态。
在唐代著名诗人茶中亚圣卢仝的《七碗茶诗》中,对茶的这一妙用描述得淋漓尽致: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诗中描述了喝茶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妙用,从最开始“喉吻润”满足人们最基本的解渴的身体需求开始,经过“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逐步进入到“通仙灵”的精神层面,最后到“吃不得也”,羽化成仙,乘清风归去蓬莱仙境。整个过程也就是道家修行所追求的:“修身养性、羽化成仙”。道家修行不但是将茶做为提神助禅的“清醒剂”,“茶”更是道家修仙必须服食的“清肌骨”、“通仙灵”的一味仙药,通过服食“茶”以清化肌骨,让身体变得更轻,以便有朝一日能更好的飞升成仙。同时,让茶的养心功效帮助修行者清净自己的内心,更好的让自己的心与仙灵相通,参悟成仙妙法,享受成仙得道之妙趣。
而佛家在以“茶”助“禅”,以“茶”入“禅”,以及借“茶”修行方面,做得更为出色。著名的佛家公案赵州法语“吃茶去”,即为以“茶”入“禅”之典范。唐朝皎然和尚写下的著名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更是直接道出了佛家借“茶”修行的过程: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在修行禅定之前饮下第一碗茶,立刻昏寐全无,精神振奋,禅定时常见的疲劳感和困意完全消失,但却又引起思绪纷飞。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饮下第二碗之后神清气定,纷繁杂乱的思绪有如一阵飞雨过后空气中的微尘被清洗一尽,心境清净,得以进入禅定状态。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第三碗饮下之后,佛家修行需要的“破烦恼”,就自然完成,即证悟得道,已不需要再苦苦寻求解脱。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这首诗中,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出了“茶道”一词,“唯有丹丘得如此”中的“丹丘”指的是修行得道的神仙高人,只有这样的高人才能搞清楚茶之道,才能得知茶是如何保全你的真性。
“茶”与“禅”的结合,堪称完美!
  
 
 
更多>同类禅茶

推荐图文
推荐禅茶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