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道人周颠


  在历代著名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可算是一位极其特别的人物。他出生于濠洲钟离(今安徽风阳),自幼家贫,为地主放牧牛羊。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兄弟相继去世,十七岁的他便入皇觉寺为僧,后又作游方僧,在淮西的光、固、汝、颖诸州游历了三年多,倍尝艰辛。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他毅然投奔,身先士卒,得物均分,深受爱戴。郭子兴死后,他被推为首领,力量逐步扩大。在连年的征战中,他注意网罗各方人才,如儒宗宋濂,谋臣刘基、朱升等,在与陈友谅进行的决定性征战中,还得到了道人周颠的襄助。

  据明史《方伎传》记载,周颠,自言建昌(今江西永修)人,朱元璋占领南昌后,回到金陵,周颠接踵而至,屡屡“告太平”。朱元璋不胜其烦,派人用烧酒将他灌醉,覆以巨缸,集薪烧之,薪尽启视,则安然无恙,顶上出微汗而已。朱元璋大感惊异,命寄食蒋山寺,当地百姓争相供养。西征九江前,朱元璋特向他询问战事吉凶,担心不能战胜陈友谅,周颠答曰:“天上无他座”,表示朱元璋此次大战必胜无疑。携之同行,途中因预言并感叹死伤太甚,得罪朱元璋,把他投入江中,意在溺死。不料当大军停驻湖口时,周颠又来从容乞食,朱元璋无奈,只好听之任之,后“深入匡庐”,从此再也不知去向。

  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感其语应验,专门派人上山查询,竟然杳无踪迹,便于洪武六年(1373年)在庐山的竹林寺旧址处,修建了一座访仙亭,又名周颠亭,以报其德。十年后,即洪武十六年(1383年),有一位赤脚僧名觉显,受周颠之托,从庐山突然到金陵拜见朱元璋。四年后,当觉显要返回庐山时,朱元璋特意作诗两首,请其转交周颠仙人。又过了几年,朱元璋患了热症,几将去世,这时赤脚僧又受周颠及天眼尊者之遣,赴金陵送药,并献来了周颠道人的和诗二首。朱元璋服药后,精神日强一日,竟然痊愈。在《周颠仙人传》中,朱元璋亲自记述此事道:“十多年后(指鄱阳湖大战以后),元璋害了热病,赤脚僧觉显送了药来,说是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送的,服了当晚病就好了。”(见吴晗《朱元璋传》)并惊其词字异常,再度遣使前往庐山,招致周颠,仍未如愿。便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在庐山顶端建亭立碑,并亲撰《周颠仙碑记》,以志纪念。由于周颠仙言多奇中,又遥知朱元璋病情,遣赤脚僧进药和诗,使朱元璋大为感动,特题诗道:“跣足殷勤事有秋,苦空颠际孰为俦?惩消累世冤魂断,幻脱当时业海愁。方各昔闻仙娄迹,天池今见佛来由。神怜黔首增吾寿,丹饵来临久疾瘳。”

  由于其奇特的经历,朱元璋一生推崇佛、道,认为佛、道二教处处教人明因果、辨善恶、示吉凶,劝善警顽,“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明太祖集·卷十·三教论》),十分注重佛道二教的现实辅政作用。他曾于洪武元年秋九月、洪武二年春三月,两度诏请江南的戒德名僧,在蒋山禅寺作隆重的超度法会,并亲率群臣向佛菩萨顶礼膜拜。洪武年间,他还为各位王子广选高僧为师,“为诵经荐福。”(《明史·卷一四五·姚广孝传》)他在政事之余,也常“入寺中与禅者盘桓”(《明太祖集·卷十四·游寺记》),舒解心中的忧烦。他广泛结交天下佛道方外高人,如佛教高僧有曾被元顺帝赐以“佛日普照慧辩禅师”称号的楚石梵琦、赐以“寂照圆明大师”称号的金璧峰、以及中天竺僧具生吉祥、峨眉僧宝昙、普陀僧怀信等,道家则有周颠仙、铁冠子等,均给以特别的礼遇,并常有诗文馈赠。他还亲自记述道人周颠与自己来往的事迹,写有《周颠仙人传》,娓娓道来,是一篇难得一见的奇文。


清凉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