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讲义


前 言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一篇极为重要的哲学著作。它会通天道与人道,阐明天地之准纲、人生之指归,说破修身与治国的秘密。它从心与宇宙的统一性出发,揭示人类心灵本有的澄净与博大,勉励每一位尚未迷失的个体,从中正的人道入手,至诚无息,自强不止,以达到与天地并立,而共博厚、共高明、共悠久的至高境界。它还反复咏叹洋洋峻极于天的圣人至德,告诉我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样一个宇宙的根本原则。《中庸》对于我们全体人类的嘱望是深厚的,它的文化价值与日月同不朽。
  在《四书》中,《中庸》和《大学》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大学》多谨慎教诫之辞,《中庸》多鼓舞劝勉之语。《大学》为儒学之门径,它把儒家修身治国的基本内容和先后次序,给予明确的划分和说明。《中庸》为儒学之堂奥,它就儒家关于人类生命的本真状态和它的完美境界的理解,给予透彻的阐释与发挥。如果把一个人的修身看成是一项切实的实践活动,那么《大学》就象是一份实验指导书,而《中庸》则象是一份厚重的实验报告,其中神光溢彩,动于天地。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它的作者,司马迁、郑玄、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子思,名孔伋,是战国初期一位贫寒而伟大的哲人。他的特殊性不仅在于他是儒家创始者孔子的孙子,还在于孟子这位“亚圣”即受业于他的门人。可以说,他的存在和他的文化活动是儒学血脉得以承续的重要的一环。子思的事迹,《说苑》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其清苦持身励节若此,无怪乎他的文章恢廓缜密而光明。

  为了讲课的方便,本讲义将原文分为上、下两篇,各五个单元,章节划分遵循朱熹的《四书集注》。每一讲课单元兼顾文意和长短,各含原文的一至九章不等。每单元后有对原文文意的理解与发挥,难字难句有简注。

  历史已经证明,那种根据某种外来的所谓公理,便对自己民族的命脉——它的文化、哲学与传统——简单抱有的拒斥与敌意,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它对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内在精神结构的破坏是无与伦比的。事实上,自五四时期便开始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化革命(直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并不仅是一次又一次的洗礼,站在某一特定的角度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劫难。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被放逐,他们在精神上流离失所,丧失了自己的家园,那个我们才华卓越的祖先们曾俯仰自得、咏叹不已的家园。这里我并不是要试图否定五四思潮的历史必然性。但是,走在都市的大街上,看看满街人流那种仓惶的神色,我们总会想到些什么吧。
  愿有更多的人体悟天地,成为人类的良心。

张景岗   
1996年3月于北京



   上 篇
  第1章(总论中庸之道)
  第2~10章(述中庸之可贵)
  第11~15章(述修身要径)
  第16~19章(述修身效验)
  第2章(述修身与政治的关系)

   下篇
  第21~25章(论至诚尽性)
  第26~27章(论修身目标)
  第28~29章(论修身重礼的政治原则)
  第3~32章(论至圣之德)
  第33章(论君子务本)



上 篇

  上篇是原文的前半部分,占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二。除第一章是子思为阐明孔门之心法而立言,其余的章节,都是作者直接引孔子的原话连缀成文,用以发挥首章文字的深切意旨。
  中庸的本意是中正、适度,它是天道与人道赖以成立的内在根据与运作法则,也是每一位在中正的人道中,矢志于领悟与体现天地至德的仁人君子,所必须遵循与受持的高贵品德。
  在上篇中,主要阐明了人的本质,以追求人的本质的完全复归为最高原则的人生目的、意义与理想,讨论了中正有恒的天地自然之道,以及以天道为准纲的中正人道的基本原则。作者认为,修身、事亲、从政,诚笃本分,素位而行,久久不改其志,才能从微至大,从隐到显,实现人生的理想。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还引孔子之语,对修身及治国的一些基本准则,作了具体深微的阐释。



  第1章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4)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简注】
  (1)我们人的本性是由天地自然所赋予的。它的真实相状,是完全合于天理的纯净、光明、和谐、完满,这就是我们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
  (2)纯粹无杂的完全遵循这一本性,便会不偏不倚,合于内外,从容中道。率:遵循。
  (3)具体阐明修道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称之为教。教:教化、教诫、教导,也即导人于正道的学说与活动,这里特指儒教。
  (4)见——现。
  (5)中节——合乎中正合谐的内在尺度。中:符合。节:法度、规矩。
  (6)致——达到并不断的维系、保持。

  【解释】
  在本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内在的心性和我们的身体一样,生而具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儒家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纯净光明,《大学》中称其为“明德”,但由于秉赋的不同,这一明净的本性或生来即被遮障,或后天为欲所惑、为外物所蔽,而不能完整显现出来,使我们人格扭曲,人生丧失意义。因此,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努力实现我们原有纯净智慧本性的彻底复归。
  作者还告诉我们,我们的本性和整个宇宙的内在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在天则为中正的天道,在人则为中正的人道,是我们时刻都不能偏离的。同时,他还提醒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要戒慎恐惧,警惕各种内在的迷乱和外来的诱惑,多做慎独的功夫,以此来完成自己坦坦中正的一生。


  第2~10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1)。小人之中庸也(2),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3)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4)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5)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6),隐恶而扬善(7),执其两端(8),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9)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10)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11)守也。”
  子曰:“回(12)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13)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14)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15)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16)?宽柔以教,不报无道(17),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18),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19),强哉矫(20)!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21),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简注】
  (1)君子而时中——君子总是能随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恰到好处地把握中正的原则。
  (2)据晋王肃本,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
  (3)知者——智者,即有才智之人。
  (4)不肖者——不贤的人。
  (5)舜——我国上古时圣明的帝王,至孝有德,受尧之禅让。
  (6)迩言——浅近之言。
  (7)隐恶而扬善——以宽忍的德政教化百姓,使不好的行为自然消解,正确的行为自然增进。
  (8)执其两端——控制和遏止过分与不足这两种偏离中道的错误倾向。
  (9)罟(gǔ)擭(huò)——捕捉禽兽的网和装有机关的木笼。
  (10)辟——避。
  (11)期(jī)月——一整月。
  (12)回——颜回,孔子最珍爱的弟子。
  (13)拳拳服膺——牢牢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不舍。服:放。膺:胸口。
  (14)均——平治,也即公正治理。
  (15)子路——孔子弟子,果敢好勇。
  (16)抑而强与——还是你子路这种强呢?而:你,指子路。
  (17)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宽厚柔和,导人于正道,遇到非礼横逆,则坦然承受而不报。
  (18)袄金革——躺在铁制的兵器和革制的甲盾上。
  (19)和而不流——与人友善,但不背弃原则、随波逐流。
  (20)强哉矫——这才是真正的强健。矫:强健的样子。
  (21)国有道,不变塞焉——国家有道,个人的志向、抱负都能得以伸展,但不变困穷时的操守。塞:困穷未达之时。

  【解释】
  作为内圣外王之学的儒家学说,是以内圣之道为其根本的。所以比较而言,它更关心内在的修养,更看重独善其身,而把建功立业、拯济天下看成是第二性的,是由前者派生出来的必然的结果。它认为,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有可能担当天下国家的重任,否则便是本末颠倒,久之必成大乱。
  儒家认为,中庸乃仁人君子之至德,非屑小利禄之辈所可企及。它不仅是一份纯正高贵的品性和人生的至高境界,也是一种洞察万物本然的大智慧,从容中道的大自在,还是一份随时随地的与道义同在,共生死荣辱,所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子思语,见《礼记·檀弓》)的大义大勇。
  在这里,中庸不是抽象的言说,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从始至终的躬行实践,是单单属于行者的那份切实分明的内在体验与领悟。它的目标,是极其高明之后的平凡和极其平凡之中的高明。它是如此尊贵难在,士君子孜孜以求,修身养德,完善自我;伟大的君王们也处处遵循它的原则,隐恶扬善,抚治天下。一个人如果能有一颗仁爱之心,通过努力,一定有可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公正;能够摒弃世间地位、名誉的诱动;能够见危致命、视死如归。然而毕其一生,却未必能够达到中庸的理想境界与内在品位。儒家认为,只有坚持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奉行中正的人道,逐步达到中庸的理想境界,才能彻底参透名利、生死,洞悟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才能做到无论修身、治国、处事、待人,一切时一切处,不为内境所困,不为外物所挠,恒久保持内心的纯正与中和,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些当然非身体力行之士不能知,非体悟天地至道的圣者不能为。它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标。
  最后,作者以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引导我们进血气之刚为道义之勇,以弘毅之心和自我生命的不断完善来担承天下的兴亡。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一段饱经忧患的肺腑之言,让我们耐心地咀嚼、领悟吧!


  第11~15章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5)。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6)。《诗》云:“鸢飞戾天(7),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8)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9),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10),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11),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12)。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13)!”
  君子素其位而行(14),不愿乎其外(15)。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16),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17)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18)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19),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20)。”
  君子之道,辟如(21)行远,必自迩(22)。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23)。”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简注】
  (1)素隐行怪——专门探求隐僻无益的知识,行为举止偏激怪异,不合中道。“素”,按《汉书》应为“索”,探寻之意。
  (2)述——称述。
  (3)吾弗能已矣——我却不会止步不前。已:停止。
  (4)遁世不见知——天下淆乱之时,不与世人苟合,能遗世独立,不改往日操守,故众人皆轻贱其人而不识。
  (5)费而隐——广大而深微。
  (6)莫能破——不能再破解。圣人之道,其精微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需舍弃一切成见方能悟入。
  (7)戾——到达。
  (8)造端——发端,开始。
  (9)伐柯——制作斧柄。柯:斧柄。则:样板。
  (10)以人治人——用应该普遍遵循的作人规范,去约束众人。
  (11)忠恕违道不远——能做到忠恕,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忠,即尽己之心。恕,即推己及人。违:离开。
  (12)庸德:笃诚之德。庸言:平实之语。不足:尚有诸多不圆满之处。有余不敢尽:即便是能够做到的那些方面也不敢随便夸耀。
  (13)慥(zào)慥——诚恳笃敬的样子。
  (14)素其位而行——按照自己目前的实际身份行事。
  (15)不愿乎其外——安于本分,坦然中正,而无分外之妄求。
  (16)素夷狄——生于教化未及之边地。
  (17)援——攀附。
  (18)尤——怨恨。
  (19)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修身守正,恬然自处,等候实现自身使命的时刻的来临。易:安然无妄。俟(sì):等待。命:天命,也即人生历程中的必然性。
  (20)射:射箭。正鹄(gǔ):箭靶。反求诸其身:反回来认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1)辟如——譬如。
  (22)迩——近处。
  (23)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聚合。耽:快乐。宜:美满。帑:即孥,儿孙。

  【解释】
  儒家强调,提高自我修养,一定要以实践中正的人道为基本内容和核心。从使自己的家人和睦快乐这样具体细小的事情开始,循序渐进,素位而行,居易以养其德,穷通不变其志。至于入道的门径,便是遵修忠恕之道。
  我们知道,儒学第一经典《周易》向世人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与循环递推、变动流迁的具体情形与模式。即“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而生变化。”(《系辞》)心灵与心灵的相摩相荡,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入世或出世的故事;实体与实体的相摩相荡,我们的宇宙才生生不息。由于难解的机缘,我们降生这里,便与这个流迁不居的世界息息相关。我们的心灵便是整个的宇宙,我们的本性中含有万象。然而与生俱有的我执,纷至沓来的迷失、贪着、扭曲,一层又一层地将我们包裹、遮障。这使我们作为人的本有价值一天天沦丧,日益变得卑琐、狭隘、自私、阴暗。它割断了我们与真实自我,以及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与全体人类,与大自然,与宇宙间万事万物那种本然的亲和、默契与交融。修行就是要反朴归真,清除业障,架起连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和现实的活动当中,努力找回那个真实的自我,复归它纯净光明、万法具足的本真状态。这就是“尽性之学”(第22章)、“合外内之道”(第25章)。它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能帮助我们逐步开启、发现我们自性中尘封已久的稀世宝藏。
  在人伦中,尽性之学的主要体现便是忠恕之道,它是儒家修学的秘诀和使修学者得以迅速提高的最佳途径。它要求修学者能够尽心、尽力、尽责,并将自己同他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爱己之心爱人,以恕己之心恕人。要“修道以仁”(第20章)。本着对人对己都彻底负责的态度和推动自身与周围事物同时向着更加完满方向转化的良好愿望,反复探求处事的最佳分寸、待人的最佳方式、进退的最佳时节。作者还以孔子为榜样,提出人伦中几个最重要的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来作为修学的基本内容和努力的方向。


  第16~19章
  子曰:“鬼神(1)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2)。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3),以承祭祀。洋洋(4)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5)。’夫微之显(6),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7)。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8)。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9)。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10)。《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11)。’故大德者,必受命(12)。”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13)!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14)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戎衣而有天下(15)。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16),周公成文、武之德(17),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18),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19)。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20),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21),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简注】
  (1)鬼神——已亡故先人的魂识,其中有些已成为具有一定神通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世间事物的神灵。
  (2)体物而不可遗——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而不可或无。
  (3)齐明盛服——即斋明盛服。斋明:由于斋戒净心而精神焕发。盛服:盛装。
  (4)洋洋——盛大流动的样子。
  (5)神明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可以懈慢呢。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测。矧(shěn):怎能。射:懈怠不敬。
  (6)夫微之显——内在的东西总会表露无遗。
  (7)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能够得到宗庙的祭祀和子孙后代的爱戴、追念。飨(xiǎng):祭献。
  (8)据《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尧寿年一百一十七岁,舜一百一十岁。据《礼记·文王世子》,周文王寿年九十七,武王九十三。皆为高寿。大德:具有伟大而卓越品德的人。
  (9)笃——厚重。这里是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客观的区别对待的意思。
  (10)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能自立自强者则爱护培植,背义妄为者则促其破败。
  (11)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对他的保护和教诫,直接来自上天。嘉:善。宪宪:显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
  (12)受命——接受上天的委派,主持道义和万民的生息。
  (13)周王朝创建之前,原为华夏一重要部族。据《史记》记载,其始祖为后稷,后经公刘,传至古公亶父(即“大王”),积德行义,日臻强盛。古公亶父传位于第三子季历(即“王季”),季历之子名昌,即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皆文王之子,武王为太子,继位后灭掉商朝,创建了周王朝。
  (14)攒(zuǎn)——继承。绪:端绪,即前人未竟的事业。
  (15)一戎衣而有天下——指一战而有天下。戎衣:军服。
  (16)末受命——晚年才承受天命,灭商兴周。
  (17)文、武——即文王、武王。
  (18)期(jī)之丧——指一周年的丧期。
  (19)这段讲祭祀祖先的礼仪,以及这些礼仪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0)郊社之礼——祭祀天地的礼仪。
  (21)禘(dì)尝——祭祀祖先的礼仪。禘:天子举行的大祭。尝:四季祭祀中的秋祭,这里泛指小型的祭祀活动。

  【解释】
  《周易》讲:“君子洗心,退藏于密。”《论语》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修行就是要勤勉自律,要专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专在人人不知之处多做慎独的功夫。因为一个人内在的心行、修养,会全面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之中,根本无从掩饰。所以要把内在的成就放在首位,只要能够护持真心,对人对物认真负责,坦然自处,素位而行,就会不求富贵自然得富贵,不求闻达自然得闻达,不求成功自然得成功。为此,作者举出舜、文王、武王、周公的例子加以证明,认为具有卓越品行的人一定会得到他应得的社会地位、财富、名望和长寿。所以有志成材之士,一定要严明自律,自立自强,要牢牢把握住成功的必然性,即自身品质的充实提高,而不要被种种偶然的因素所困惑和左右,直至能够做到不问世间得失,只要真心依旧,方有望大有作为。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描述古人对祖先和天地祭祀的情况,对中国古代政治观的基本框架作了提示。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乃在于人类自身的繁衍和能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自然界的存在。人皆为父母所生养,世间万物皆是天地运行所繁育。所以做人一定要以敬孝父母祖先为根本,行事一定要以敬奉天地为根本,理所固然。中国古代的政治,便是以对这两个方面的特殊尊重为出发点的。它教育人民要敦伦尽分,尽孝敬天,并定期举行隆重的礼仪,使之深入民心,成为百姓们自觉的规范。这里的敬天,不仅是感激天地的覆育,还包含有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体察天地之德,遵循天地运行之道的深刻用意。中华民族能够以极高的文明程度历经数千年沧桑而不败,社会结构稳定,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这都是由于先民们的智慧、政治领袖们的明察和大德圣贤们的教化。政治并不仅仅是权利和利益的斗争,祈愿中国未来的政治家们,仍能将中国的政治轨道重新纳入这两个基本原则中,保证人伦的稳定有序和自然的生态平衡,以使纷乱百年的中华大地万民和睦、天地清平。


  第20章
  哀公(1)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芦也(3)。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4),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5),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6),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7),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8)、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9),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10),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11),子庶民也(12)、来百工也(13),柔远人也(14),怀诸侯也(15)。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16),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17),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18),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19),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20),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21),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22),治乱持危,朝聘以时(23),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24),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5),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26),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27)。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简注】
  (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
  (2)布在方策——在书中记载的明明白白。方:书写用的木片。策:书写用的竹简。
  (3)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把人类社会治理好,就象在地里植育树木一样,很快就会获得成功。蒲芦:水生植物,生长迅速,这里用以形容为政之易。
  (4)取人以身——要得到贤人的辅助和百姓的爱戴,自身必须要有严明的修养和品德。
  (5)仁——每个人生来便有恻隐廉耻之心,都有体察他人悲欢的能力,这是人的本性。扩而充之,则能兼怀天下,普济万有。
  (6)杀(shài)——降等。指亲族也有亲疏远近之别。
  (7)获乎上——获得上级的信任、支持。
  (8)昆弟——兄弟。
  (9)利而行之——因认识到修道的利益而欣然行之。
  (10)九经——九条基本准则。
  (11)体群臣——能体察中下层官员的实际情况。
  (12)子庶民——能象父母一样爱护百姓。
  (13)来百工——招揽各方面的能工巧匠。
  (14)柔远人——以友善和宽忍的态度对待边远的外族人。
  (15)怀诸侯——中央政府对各诸侯国能在内政和外交的各方面,给予充分的尊重、实际的指导和有效的保护。
  (16)眩——政事紊乱。
  (17)劝——互相勉励,对公事尽力。
  (18)官盛任使——给予很高的地位和实际的权力。
  (19)时使薄敛——只在一定的时节使百姓服役,征收较低的赋税。
  (20)日省月试,既(xì)禀(lǐn)称事——按日按月的考察,粮饷、酬报与实际职责完成情况相称。
  (21)嘉善而矜不能——对好的方面给予勉励,对不好的方面则多加体谅。
  (22)继绝世,举废国——延续已绝后的家族,复兴已败落的邦国。
  (23)朝聘以时——诸侯按一定的年限朝见天子和派遣大夫敬献礼品。
  (24)豫——预谋。
  (25)跲(jiá)——言语不通畅。
  (26)疚——内心不安。
  (27)措——废置,停止。

  【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特别强调政治家自身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它认为,作为民众的领袖,好的政治家不仅要善于处理各种日常事务,致力于民生民用。其更为重要的职责在于,他必须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各级官员及全体民众足资效法的典范,他应该通过自己的活动,向人民展示精神和道德的价值与意义。要达到这样的智慧,一定要先经过一番刻苦的自我磨炼。无论是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还是困而知之,都必须彻悟本源,体解大道。无论是安而行之,利而行之,还是勉强而行之,都必须反身而诚,笃行不辍。这样才能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把握住中庸的原则,取信百姓,教化万民,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认为修身为从政之本,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最主要的特点。
  天道至诚,它岿然久远,在日夜的运转中,固守着本然的规律,并昭然垂示于天下。人应该象天一样,他行走在中正的人道上,努力效法天地之德与天地之行,博学慎思,不断扩充自己的良知良能,以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圣者境地。这应是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中的根本意义与目的。



下 篇

  下篇占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一,皆为子思为阐明儒学心法与圣者风范所立言,是全文中极为精华的部分。它是一位圣哲对人生意义的伟大呕歌,对人类本性的无尽赞美。它催人向善,感人至深,是儒家思孟学派的奠基之作。它所提出的“尽性”、“至诚”、“合外内之道”、“参赞天地之化育”、“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范畴与命题,以及它对宇宙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伟大原理的揭示,都对中国人的哲学、政治、文化、民族精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



  第21~25章
  自诚明,谓之性(1)。自明诚,谓之教(2)。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3)。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4)。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5)。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7)。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8)。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9)。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10),动乎四体(11)。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12)
  诚者,自成也(13)。而道,自道也(14)。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15)。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16)

  【简注】
  (1)自诚明,谓之性——能够达到纯粹无杂,与真实自我完全同一,就会明白四达,洞见万类,这就是我们的本性天然具有的德用。自:由,从。诚:与自我本性及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完全同一的状态。
  (2)自明诚,之谓教——能够彻悟本源,发明心地,与真实自我及万事万物的内在本质纯然合一,恒久无息,这就是圣人教化的目的。
  (3)尽其性——完全了悟并复归自我的真实本性。
  (4)尽人之性——能够明了、顺应、正确引导他人之心性志趣。
  (5)赞天地之化育——能够扶正万物,协助天地有序的运行和繁育。赞:帮助。
  (6)与天地参——与天地并存并立。参:并列。
  (7)其次致曲,曲能有诚——修道之人,不能当下尽复本性,与万类合一,则需根据自身情况,先从某一方面下手,逐渐扩展,终能达于完全至诚。曲:部分,局部。
  (8)诚则形——至诚之德流露于外,自然天成,不假修饰,而显著明白。德光所至,天地感动,能够自然而然使万物更为和谐有序,人心日臻于善。
  (9)帧(zhēn)祥——吉祥的端兆。
  (10)见乎蓍(shī)龟——可在占卜中表现出来。蓍:蓍草。龟:龟甲。蓍草与龟甲为古人占卜时所用之物。
  (11)动乎四体——能在人们的举止中表现出来。
  (12)如神——神妙玄通的意思。
  (13)诚者,自成也——正是由于与天地同德,人与万物才能日趋完善。
  (14)道,自道也——一切事物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都是以其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为依据的。人之修道,追求最大的完美和最高的善,是人的内在的本质需要,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会觉悟,而成为自己的强烈愿望与目标。
  (15)成物——成全万物。
  (16)时措之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使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转化、发展。

  【解释】
  作者子思在这里向我们郑重地揭示出人的本质、人生的庄严与使命,阐释了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原理。
  作者认为,人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它贯穿一个事物的始终,是该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原因和根据。如果背离了自身的内在规定性,那么此事物将成为彼事物,而不复存在。而背离了宇宙的内在规定性也即客观规律的事物,是不可能出现的。原有的事物,一旦背离也会立刻消亡。这是宇宙的法则。所以一个人,必须遵循天地所赋予的本有的内在规定性,也即本性。必须至诚不二,与自我本性同一,与天地万物同一。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均为天地所生,皆秉承天地之德,故在本质上是可以兼通的。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绝不能局限于一己之狭隘小我,蝇营狗苟。人的本性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成为一个大我,一个与天地合其德,视自己、他人、万物为一体的坦坦正正、浩浩荡荡的大我。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的现实性中做起,致力于提高修养、德能,逐步达到至诚,达到自我纯净本性的完全复归。不仅使自己尽善尽美,明察秋毫,而且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己浩大之德,补充天地正气之不足,率真自然,潜移默化,推动人类与自然万物向着更和谐、更美好、更合理的方向转化。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头等大事,它不仅是一种绝对的命令,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为本质的需求。


  第26~27章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3),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4),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5),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6)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7),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8)。《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9)。”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丕显(10),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11)于天。优优(12)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13)。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4),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15)。国有道,其言足以兴(16)。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7)。《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简注】
  (1)无息——无间断、不停止。
  (2)征——表征。其德厚重,自然流露在外。
  (3)不见而章——无须刻意表现,自然彰明。见:现。章:彰。
  (4)为物不贰——即诚。天地生育万物,能循其固有的特性,故万物欣欣,其量不测。
  (5)昭昭——光明。
  (6)振——收束,蓄积。
  (7)一卷(quān)石——石小如拳。卷:拳。
  (8)殖——繁殖。
  (9)维天之命,於(wū)穆不已——天道的运行,庄严肃穆,永无停息。穆:深远肃敬。
  (10)丕(pī)显——显著。丕:大。
  (11)峻极——高大庄严到极点。
  (12)优优——宽裕从容的样子。
  (13)凝——集中体现,而无散失。
  (14)道问学——始终谦逊修学。
  (15)倍——背叛。
  (16)兴——得志而有为。
  (17)容——保身免害。

  【解释】
  修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能够持之有恒,则从小善小德起,终而至于大善大德。圣人之道,内文明而外节度。虽其德配天,而能处处礼仪严明,足为天下法。有敦礼安仁之相,无自夸狂放之态。今逢末世,人心浅薄,稍有所得,便称卖于市,实为名利之辈,而非修道之人。修行需要至诚无息,纯亦不己,敦伦尽分,厚积深藏。要安于中道,素位而行,才能由量的逐步积累导致质的飞跃,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直入圣者之境。
  文中勉励提携后学之意跃然纸上,十分感人。


  第28~29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3),不制度(4),不考文(5)。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6)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7)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王天下有三重焉(8),其寡过矣乎。上焉者(9),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10)而不缪,建(11)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12)。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13),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14)。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15)有誉于天下者。

  【简注】
  (1)自用——自以为事。
  (2)自专——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
  (3)议礼——修订国家礼仪及行为规范。
  (4)制度——创设国家法度。
  (5)考文——审定文字用语与思想观念。
  (6)杞——国名,夏禹后代所居。
  (7)宋——国名,商汤后代所居。
  (8)三重——慎重对待议礼、制度、考文这三件大事。
  (9)上焉者——居上位者,指当政者。
  (10)三王——夏、商、周三代君王。
  (11)建——立。
  (12)不惑——没有异议。
  (13)望——敬仰。
  (14)射(yì)——厌弃。
  (15)蚤——早。

  【解释】
  这部分专论政治,以及政治家的两个最基本的素养。
  作为一个政治家,首先必须做到的是修身重德,这样才能深刻洞察人性,了解人类的内在需求、使命和误区,把握人世变迁的规律、历史的法则。也只有修身重德,才能取信于民,用自身的存在与行动,维系人心,为天下万民展示一条足资效法的中正之道。”
  其次,一个政治家必须深切理解治国之道,无论是思想文化建设,还是政治制度的设立、行政举措的实施,都必须审慎从事,切不可视天下万民为儿戏,专凭一己之见肆意妄为,成为天下动乱的祸端。国家的大政方针,一定要尽可能地继承历史成功的政治经验和基本原则,要遵循天地之德,尊重客观规律,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中道德教育、人心净化,是为政之本,永远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舍本逐末,只强调经济的、法制的手段,将逐步导致社会的紊乱、良知的沦丧,是为乱国之政,无可挽救。


  第30~32章
  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3)。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8),足以有临也(9)。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10)。发(11)强刚毅,足以有执(12)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13),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14)。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15)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16)。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17)。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18),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19),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20)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简注】
  (1)祖述——以敬仰的态度,推崇和传承前人之学。
  (2)宪章——典章制度,这里是效法的意思。
  (3)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上能效法天道的井然有序,下能遵从地道之柔顺含育。
  (4)覆帱(dào)——覆盖。
  (5)错行——交错往复的运行。辟:譬。
  (6)代——相互替代。
  (7)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德象川流一样汩汩不息。大德则深沉厚重,能自然感化周围的一切。
  (8)睿(ruì)知——智慧。知:智。
  (9)临——居上垂范。
  (10)容——涵容。
  (11)发——奋发。
  (12)执——固守善道。
  (13)文理密察——美好文明而条理清晰、细致明辨。
  (14)溥(pù)博渊泉,而时出之——其人之德,既周遍广阔,又静深涵润,隐显进退都能把握住最佳的时机。
  (15)见——现。
  (16)说——悦。
  (17)蛮貊(mò)——偏远闭塞之地。
  (18)队——坠。
  (19)经纶天下之大经——能够全面把握治国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井然有序的政治体制,处理好各种重要的关系。
  (20)肫(zhūn)肫——诚挚的样子。

  【解释】
  这一部分,对作为儒家理想的内圣外王的人生境界作了具体描述。即在内,是一个顺应天道变化,含容万物,参赞化育,其德配天的圣者。在外,则是一位中正睿智,对治国之道了若指掌,因而得到全体人民的敬信尊亲,德泽普及万邦的明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从中正的人道开始,完成了他心路的历程,而最终实现了大圆满、大智慧、大自在,这是至诚尽性的必然结果,它同时实现了对小我的超越和对真实本性的复归,而与天地同一体,与大道共磅礴。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著名命题。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相生相克,相克相生,最终都将融入大道之中。它强调万事万物的同一性,不承认有绝对的对立和不可调和的矛盾。更不会承认那种不可一世的仇恨和歇斯底里的疯狂。须知只有小人当道,才会竭力紊乱纲常,以其偏激,掀动人们的迷误与仇恨,将其导入一场又一场你死我活的无情争斗。我们做人,不能这样气急败坏,应该努力效法、遵循圣人之道,协助维系宇宙间的内在合理性与平衡。一个有道的人,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天地间的一切都能和谐有序,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兼收并蓄,允许别人用自己的理性、良知,独立地判断是非,决定取舍,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应有的胸襟与气度。


  第33章
  《诗》曰:“衣锦尚絅(1)。”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2)。小人之道,的然(3)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4)。”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5)。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6)。”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7)。”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8)。”《诗》曰:“丕显惟德,百辟其刑之(9)。”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10)。”毛犹有伦(11)。“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简注】
  (1)衣锦尚絅(jiǒng)——穿华丽的衣服应加一件朴素的外衣。絅:用麻布制的罩衣。
  (2)章——彰。
  (3)的然——招摇、显耀。
  (4)潜虽伏矣,亦孔之昭——鱼虽潜伏在水中,仍会被彻见无遗。
  (5)无恶于志——于自己之心志坦然无愧。
  (6)屋漏——古时室内西北角所设之神位。在自己的家中,也要做到无愧于神明。
  (7)奏假(gē)无言,时靡有争——至诚敬献,庄重肃默,顺从无争。奏:进奉。假:格,感通之意。靡:没有。
  (8)鈇(fū)钺(yuè)——斧钺,指刑法。
  (9)辟(bì):诸侯。刑:型,仿效。
  (10)德輶(yóu)如毛——至德轻灵无迹,润物无声。輶:古代一种轻便车,引申为轻。
  (11)伦——物类。毛发虽轻微,犹为物类,不能全然无声无迹。
  (12)臭(xiù)——气味。

  【解释】
  这是《中庸》全文的最后一章,作者在把儒学的基本原理和它的目的、意义尽兴阐发之后,在这里苦口婆心反复叮咛,谆谆告诫我们,君子之道不可急功近利,要有一颗平常心,耐得住寂寞。要退藏己身,修明道德,反身而诚,慎独笃恭。因为真正有道之人,他的一言一行,皆是真性自然流露。其兴邦济世,普利群生,也是进退适时,无丝毫牵强,完全遵循本心和道义。其德性之高妙,乃至无声无息之中,感动天地,变化人心,匡扶大道。学者必须专诚务本,力戒浮嚣,这样才能日臻至善,克除种种迷误,最后达到本性的彻底复归,体悟天地,顺应时代,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清凉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