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概念之研究与深思

           张 瑞 良
        台大哲学论评第五期
    「佛」概念是佛学(教)的中心概念,也是大家熟悉的字眼,
  但真正了解其涵义的恐怕不多,故特加研究并解析之。
    首先拟就七个项目来作客观分析:即(一)「佛」的定义。(
  二)「佛」是三宝之一。(三)「诸佛」说。(四)「佛身」观。(五
  )「佛」之德。(六)如来十号。(七)佛有恶乎?其次,以经为证
  ,从佛经中了解「佛」,最後,主体深思,「成佛」问题,以简
  洁问答方式说明之,及佛概念之形象化(活现)──谈释迦牟尼之
  生与死,以叙述方式谈其「生之奋斗」(觉路历程),并以问答的
  、比较的(与耶稣、苏格拉底比较)方式,谈其「死的安然」(寂
  静涅盘)。
  (一) 「佛」之定义
    「佛」(Buddha)是觉者之谓,自己先觉悟,然後,觉悟他人
  (1),从觉悟他人的善行中再自觉,如此不断往复提升,以达悲
  智双运、福慧双修、尽善尽美,即所谓「觉行圆满」,到此境界
  则为「佛」(2)。
           觉 行 圆 满
              ↑
           慧→双 ↑ 修←福
           智→双 ↑ 运←悲
           再自觉 → 再觉他
           自觉 → 觉他
  ──────────────
  1.参阅大般涅盘经第十八,大正大藏经(以下略称大正)12,
   P.469下;菩萨璎珞经第十三净居天品,大正16, PP.113-115
   瑜伽师地论第八十三,大正30, P.761下;成实论第一具足品
   ,大正32, P.242下;般若灯论释第十四,大正30, P.127上
   。
  2.参阅大乘义章第二十,大正44, P.864下。
  (二) 「佛」是三宝之一
    所谓三宝(梵文: ratna traya、巴利文: ratana-ttaya)
  ,即「佛」(Buddha)、「法」(dharma)、「僧」(`samgha`),关
  於三宝的说法,今举出三种来说明。
    (1)现前三宝:佛在世时,释尊自身即「佛宝」,佛所说之
  法即「法宝」,佛之弟子们形成的出家集团即「僧宝」(3)。
    (2)住持三宝(4):佛灭後,所谓「佛宝」即指金、木、石等
  造的佛像、纸画的佛像等(5),成为信者归依礼拜的对象(6),所
  谓「法宝」即数度结集而写成之经典,所谓「僧宝」即出家团体
  。
    在此,特别一提的是,在佛灭後,造佛像崇拜之前,有种种
  特殊的「佛宝」存在,即释尊之四纪念处──佛出生地「篮 尼
  园」,成道处「菩提伽耶」,最初说法处「鹿野苑」,入灭处「
  拘尸那罗」(鸠尸那)(7),及佛足迹(表示游化佛)(8),菩提树(
  表示成道佛),法轮(表示说法佛),佛塔、佛舍利、佛齿、佛发
  、佛□等(9),其遗迹、遗身、遗物都成为顶礼膜拜的对象与象
  徵。
    (3)一体三宝(10):说明「佛」、「法」、「僧」一体不可
  分,密接不离的关系,所谓「观照是佛宝、真性是法宝、资成是
  僧宝。」(11),「而三宝是同一法性真如所呈现之三义,即觉、
  轨、和合,有此三义不同,故说三宝(12)。」而实质上是一体(
  同一法性真如)的三面。
    真切言之,「佛」是悟证真理者,「法」是真理本身,「僧
  」是流传真理者,三者不即不离,悟证者、真理本身、流传者三
  者各担负不同的角色,但需紧密携手合作,方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做到功德圆满,达成使命。
  ──────────────
  3. 参阅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三,大正3, P.645上;增一阿含经第
   十四,大正2, PP.616-619。
  4. 参阅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大正45, P.615
  5. 参阅法经第一方便品,大正9, PP.8下-9上。
  6. 参阅道行般若经第十昙无竭菩萨品,大正8, P.476。
  7. 参阅大般涅盘经,大正1, P.199。
  8. 参阅中阿含第十一、三十二相经,大正1, P.493下。
  9. 参阅四分律第五十二,大正22, PP.951下-953中
  10.参阅大乘义章第十,大正44, P.657上
  11.参阅法华玄义第五下,大正33, P.745下
  12.参阅华严经孔目章第二,大正45, P.553上
  (三) 诸佛说
    在人类历史上仅出现一位「释迦牟尼佛」,但佛经中提到释
  尊以前「 婆尸」等之诸佛,及燃灯(`dipamkara`)佛等之出现
  (13),未来有弥勒(Maitreya)等诸佛将出世(14),现在有阿□、
  弥陀等恒沙诸佛出现(15)。今就过去诸佛,三世十方诸佛说明之
  。
    (1)过去诸佛:
    在原始佛教中,佛不只是释尊一位,过去世,有诸佛出现说
  法,化导众生,如过去七佛说,即释尊之前有六佛,加释尊而成
  过去七佛,即 婆尸(`Vipasyin`)、尸弃(`Sikhin`)、 舍婆
  (`Visvabhuk`)、拘罗孙(Krakucchanda)、俱那含牟尼
  (Kanakamuni)、迦叶(`Kasyapa`)、释迦牟尼(`Sakyamuni`),此
  七佛思想见於长阿含第一大本经中(16),释尊以前的过去佛之实
  际存在性与历史性不甚清楚。
    到部派佛教时期,他们更往前推溯,而以为过去七佛之前,
  更有很多佛出现,如过去「二十五佛」(17),「二十八佛」之说
  法(18),所谓过去二十五佛即过去七佛之前有十八佛,总共二十
  五佛,所谓二十八佛即二十五佛之前有三佛,还有如大众部,说
  出世部,及(佛本行集经)所谈的过去佛,竟达三十亿之释迦佛,
  八亿之燃灯佛,为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尚有许多佛经谈种种
  「过去诸佛」,今不一一列举。
    (2)三世十方诸佛:
    很多部派以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许多佛出现,而部派
  之中,大众部主张,除了释迦佛出现在娑婆世界之外,还有十方
  世界(四方、四维、上
  ──────────────
  13.参阅增一阿含经第十三、四十五,大正2, P.610,
   PP.790-791修行本起经卷上现变品,大正3, P.461;太子瑞
   应本起经卷上,大正3, P.472下
  14.参阅增一阿含经第四十五,大正2, P.791;同此经第四十四
   ,大正2, PP.786-789
  15.参阅阿□佛国经卷上,大正11, PP.753-756;无量寿经,大
   正12, PP.270-273
  16.又见於杂阿含经第十五、十七,大正2, P.101 P.121;增一
   阿含经第四十四、四十五、五十,大正2, PP.786-787,
   PP.790-791; PP.823下-825中;大智度论第九,大正25,
   P.125上
  17.见於巴利文佛种性经(Buddha Vamsa)
  18.见於巴利文本生经佛传(`Nidanakatha`)
  、下)也同时出现佛,到了大乘佛教时期,更发展大众部思想,
  认为三世,尤其十方有无数恒沙诸佛出现(19)。
    大乘诸经认为世界无数,遍在十方,十方世界同时出现无量
  恒河沙之诸佛,有多少苦恼,就有多少佛出现救剂,如「药师佛
  」除「病」苦,「阿 陀佛」除「死」苦,「地藏」
  (`Ksitigarbha`)除「地狱」苦,这些佛之根本性格在「慈悲」
  。
    佛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则过去无数劫来所开发之佛
  性而成佛者一定很多,而未来无数劫发心修行当成佛者一定也不
  少,所以说,三世十方出现恒河沙数无量诸佛是当然之理,但如
  果诸佛都是以历史上佛陀世尊为基准的话,则过去诸佛是释尊因
  位所奉事,供养之授记者,未来诸佛则是承释尊之後延线不绝,
  而现在诸佛则是释尊虽入涅盘,然其真实身示现十方世界,教化
  众生。
    我想,由一佛而过去诸佛以至三世十方无量诸佛之思想进展
  ,对古阿利安人而言,诚不足奇,为什麽呢?因古阿利安人富於
  想像力,又具有宗教情操,他们所谓「三千大千世界」,所谓「
  劫」,都是可观的天文数字,难以计算清楚,所以,三世十方诸
  佛之无穷无边之理念,也可看作是他们的思惟方式之一。
  (四) 佛身观
    佛身(`Buddha-kaya`)问题是讨论佛之特性,历来有「二身
  」说,、「三身」说、「四身」说。
    所谓「二身」,即「法身」、「生身」,「法身」即佛之本
  质,属理想形态,是常住、不可坏、金刚之身(20)。「生身」是
  父母所生身,属现实形态,如迦毗罗卫城出生之释迦,「生身」
  亦可谓「方便变化身」(21)。
    说一切有部等之「二身」说,主张「生身」即佛之肉身,「
  法身」即依无学法得,「生身」是有漏,「法身」是无漏,佛自
  体即「法身」,非「生
  ──────────────
  19.参阅普曜经第五迦林龙品,大正3, PP.514中-516;大般若
   经第一序品,大正8, PP.217-220;旧华严经第四如来名号
   品,大正9, PP.418-420中;新华严经,大正10, PP.58-60
   上;摄大乘论释第十五,大正31, P266
  20.见於大般涅盘经第三金刚身品,大正12, PP.622下-624
  21.参阅大般涅盘经第三十四,大正12, P.567上
  身」佛之成就归功於无学法,而非有漏法(22)。大众部及维摩、
  首楞严、涅盘等之诸大乘经主张「二身相即」说。所谓「三身」
  ,即「法身」「报身」、「应身」;或「自性身」、「受用身」
  、「变化身」(23)。
    所谓四身,即前三身中之「应身」再分为「应身」与「化身
  」而成「法身」、「报身」、「应身」、「化身」;或即後三身
  中之「受用身」分为「自受用身」与「他受用身」,而成「自性
  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24)。
    现就以三身(`trayah kayah`)说为中心加以解明於下:
    (1)法身(`dharma kaya`):或译为自性身
    就理论而言,在原始部派佛教,有所谓「五分法身」,即戒
  、定、慧、解脱、解脱智见,此法身即法之集积义,身即集积之
  意,如遗教经所谓如来法身常在,即指集积八万四千法蕴之如来
  是常在的。到了大乘佛教,所谓法身即法尔存在之真理佛、理想
  佛,是佛性如来藏(25),遍在於诸众生中(26),以清净真如为体
  (27),是常、乐、我、净,永离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
  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28)。
    就信仰层面而言,「法身佛」当作信仰对象,有如密宗之大
  日(大 卢遮那`Maha-Vairocana`)如来,或(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中之常住灵鹫山之释迦牟尼佛,或禅宗之清净法身 卢舍那佛等
  。
    (2)报身(`Samborga-Kaya`):或译为受用身
    菩萨修六度,完成誓愿,得报果,成就完全圆满之佛陀即「
  报身」佛(29),简言之,即菩萨修行成佛者。
    「受用身」即自引发善根,修得功德果报。「受用身」又可
  分自受用、他受用两种,「自受用身」即自内证悟之果自受用,
  这是真报身,至於「他受用身」即以证悟之果来化导众生,故解
  作应身比较恰当。报身佛说法时,其对象是初地以上之菩萨,说
  第一义甚深微妙之法。
  ──────────────
  22.参阅杂阿 昙心论第十,大正28, P.953上
  23.参阅十地经论第三,大正26, P.138中;金光明经第一,大
   正16, pp.339-340,
  24.参阅佛地经论第七,大正26,PP.325-327
  25.参阅法华经忧波提舍卷下,大正26, P.9
  26.参阅究竟一乘宝性论第三,大正31, P.828
  27.同(24)注
  28.参阅大般涅盘经第三十四,大正12, P.567上
  29.参阅大乘起信论,大正32, P.579中
    就信仰层面而言,报身佛当作信仰对象,有如阿弥陀
  (`Amitayus`)佛、药师(`Bhaisajya-guru`)佛等,「阿弥陀佛」
  在菩萨修行时代,曾立四十八愿,以救众生,经长时修行,终在
  「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药师如来」,曾立十二大愿,以救众
  生,经长时修行,终在「东方净琉璃世界」成佛。
    (3)应身(`Nirmana-Kaya`):或译为「变化身」
    应特定时代、地域、对象之需要而出现之佛即「应身佛」,
  两千五百年前,出现在印度的释迦佛即应身佛,过去六佛、未来
  弥勒佛,乃至三世十方诸佛都是应身佛,凡是具体的、个别的佛
  都是应身佛。
    三身中之应身可分为「应身」与「化身」两种,「应身」是
  为化导众生而显现相好庄严之佛身,比如「三十二相」(30)、「
  八十种好」(31),即其一种表现,「化身」则不必具备相好之佛
  身,为救众生,可化为凡夫、梵天、魔王、畜生等,出入六道三
  界而现身说法,如当作信仰对象之观世音(`Avalokitesvara`)菩
  萨,其大慈大悲,化现三十三身,以救众生,习惯上,以菩萨称
  之,实际上,观世音是应身、化身佛。
  (五) 佛之德
    就佛内在所具备之德而言,佛独具十八不共佛法
  (`astadasavenika buddha-dharmah`),这是与声闻、缘觉不同
  的,关於十八不共佛法有小乘说与大乘说,小乘的十八不共佛法
  ,指的是十力、四无所畏(32)、三念住、大悲
  (`maha-karuna`)(33),大乘的十八不共佛法(34),指的是:
    1.身无失(`nasti tathagatasya skhalitam`)
    2.语(口)无失(`nasti ravitam`)
    3.意(念)无失(`nasti musita-smrtita`)
    4.无异想(`nasti nanatva-samjna`)
  ──────────────
  30.参阅中阿含经第一、三十二相经,大正1, PP.493-494
  31.参阅增一阿含经第四十六,大正2, P.799
  32.参阅增一阿含经第二,大正2, P.554
  33.参阅大 婆沙论第十七,大正27, P.85俱舍论第二十七,大
   正29,PP.140-141
  34.参阅大品般若经第五广乘品,大正8,PP.255-256
    5.无不定心(`nasty a-samahita cittam`)
    6.无不知舍心(`nasty a-pratisamkhya yopeksa`)
    上六种系戒学,生无住涅盘之因。
    7.欲无减(`nasti chandasya hanih`)
    8.精进无减(`nasti viryasya hanih`)
    9.念无减(`nasti smrter hanih`)
   10.慧无减(`nasti prajnaya hanih`)
   11.解脱无减(`nasti vimukter hanih`)
   12.解脱知见无减(`nasti
     vimuti-jnana-darsana-parihanih`)
    上六种系定学,生无住涅盘之缘。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sarva-kaya karma
     jnana-purvamgamam jnana nuparivarti`)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sarva-vak-karma j. p. j.`)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sarva-manas-karma j. p. j.`)
   16.过去知见无著无碍(`atite 'dhvany asangam
     apratihatam jnana-darsanam pravartate`)
   17.未来知见无著无碍(`anagate 'dh. a. a. j. d. p.`)
   18.现在知见无著无碍(pratyutpanne 'dh. a. a. j. d. p.)
    上六种系慧学,生无住涅盘之当体。
    从上述得知,佛具备戒、定、慧三无漏学,最後定可达到其
  最高之人生理想──无住涅盘之境。
  (六)如来十号
    依据原始经典,所谓「如来十号」,即除了「如来」以外的
  十个项目,现在就从「如来」谈起,再谈到十号。
    「如来」(`tathagata`)即从真如而来者,如实而来者(35)
  ,作如实教化活动者(36)。佛得如实相性故,名为如来(37),如
  来是佛之尊称、称号,所以,释迦佛又称释迦如来或如来佛,佛
  与如来是异名同义,下面就十号说明之:
  ──────────────
  35.参阅长阿含经第十二,大正1, P.75下
  36.参阅大般涅盘经第十八,大正12,P.468
  37.参阅大品般若经第十四问相品,大正8, P.325下
    1.应供(Arhat):应受供养之人,即阿罗汉,小乘最高位者
  ,佛当然是阿罗汉,且超越之,更应受供养。
    2.正遍知(Samyak-sam-buddha):即「三藐三菩提」,所谓
  正等正觉,佛在菩提树下证「无上正等正觉」,与声闻、辟支菩
  提不同。
    3.明行足(`Vidya-Carana Sampanna`):智慧(明)与体证(行
  )兼备。
    4.善逝(Sugata):离生死海,如实到善净的涅盘彼岸。
    5.世间解(lokavit):如实观察理解有情世间、器世间。
    6.无上士(Anuttara):所谓人上人,成就最高者。
    7.调御丈夫(`purusa damya-sarathi`):应众生情况,或柔
  、或刚或刚柔相剂。
    8.天人师(`Sasta devamanusyanam`):三界六道众生之大导
  师。
    9.佛(Buddha):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10.世尊(Bhagavat):举世钦仰,为世所尊者。
    从「如来十号」之说明,更使我们体认到如来佛是正觉者,
  了解世间,智慧与行证皆具备,故成就非凡,如实到涅盘彼岸,
  对众生教导有方而灵活,愿与众生同登彼岸,实在是一切众生之
  大导师,应受众生供养、尊敬(38)。
    在如来十号中,以「如来」、「佛」、「世尊」最为常用。
  (七) 佛有恶乎?
    所谓「十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
  「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
  ,在十界中,佛是最高位,人是中间之存在者,可往上,也可往
  下,往下沉迷则导致六道轮回,往上修证则可由声闻、缘觉、而
  菩萨以至成佛。
           ↑ 佛
           │ ↑
           │ 菩萨
           │ ↑
           │ 缘觉
          悟│向 ↑
          之│上 声闻
          路│升 │
           │ 天 (
           │ │ 中
           │── 人── 间
           │ ↓ 存
           │ 阿修罗 在
          迷│向 ↓ 者
          之│下 饿 鬼 )
          路│沉 ↓
           │ 畜 生
           │ ↓
           ↓ 地 狱
  ──────────────
  38.参阅杂阿含经第二十,大正2, PP.143-145;大般涅盘经第
   十八,大正12, PP.468-469
    人存在有性善与性恶两面,经过止恶扬善的努力,最後到达
  佛位,这最高的「佛」真的只是全善而没有半点恶吗?关於这个
  问题,依据天台宗、智者大师的理论,得知「佛」有善,也有恶
  ,为什麽呢?因他认为善有「修善」与「性善」之分,恶有「修
  恶」与「性恶」之别,而佛是性善而修善,「佛断修恶尽,但性
  恶在、」接著他又谈到性善、性恶存在的理由说:「性不可改,
  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
  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
  善恶断尽耶。」如此看来,佛既具性恶,那恶行会再起吗?他的
  回答是:「....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於恶,以达恶故,於恶自
  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
  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39)。」
    从智者大师之说明,我们可以体会到「佛」虽具「性恶」,
  但「修恶」永不再起,譬如莲花般的「佛」是出污泥而不染的,
  而由於佛的解脱自在无碍,随缘善巧方便,故可以广用诸恶法门
  而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著。
  (八) 以经为证──从佛经中了解佛
    先引用经典,然後说明大意,最後作总结,以此方式,逐一
  阐释五个问题,即(1)佛是什麽。(2)佛之说法方式。(3)佛之平
  等心。(4)佛之大悲心。(5)佛身。
    (1)佛是什麽?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
  知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远离息
  尘垢,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杂阿含经卷第四(40))
    经文大意:佛通达三世,应知已知,应修已修,应断已断,
  断尽烦恼,成正觉。
            X X X
     「....一切我已舍,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Punbarika)
  生,虽生
  ──────────────
  39.见於观音玄义卷上,大正34, PP.882-883
  40.见於杂阿含经卷第四,大正2, P.28上
  於水中,而未曾著水,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著....究竟生死际
  ,故名为佛陀。」(杂阿含经卷第四(41))
     经文大意:佛虽生世间,却不著世间,有如莲花般,出污
  泥而不染。
            X X X
     「通一切诸法,是寂灭相,是名为佛。」(首楞严三昧经
  卷上(42))
    经文大意:佛通一切诸法,并证寂灭空相。
           X X X
     「有佛无佛,相性常住,佛得如实相性故,名为如来。」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十四,问相品第四十九(43))
    经文大意:佛得如实常住的相性,所以称为如来。
            X X X
    总结:从上述几段经文,得知「佛」生於世间,与你、我都
  一样,但他是一位世间之觉者,通达三世诸法,而不执著世间,
  犹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是一位入乎其内(入世),又出乎其
  外(出世),能入又能出之正觉者,最後他达到他一生中所努力追
  求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寂静涅盘。
    (2)佛之说法方式: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经佛国品
  第一(44))
    经文大意:佛说法,众生依根机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理解。
            X X X
     「佛犹良医,经法如药,用疾病故,而有医药,无病则无
  药。」(大方等顶王经(45))
    经文大意:佛像一位好医生,他所说的「法」就好比是药,
  有病则需药治疗,无病则不需要拿药治疗。
            X X X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
  41.同上经, P.28中
  42.见於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正15, P.636
  43.见於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十四,大正8, P.325下
  44.见於维摩经佛国品第一,大正14, P.538
  45.见於大方等顶王经,大正14, P.594
    (维摩经佛国品第一(46))
    经文大意:佛为大医王,善治众生诸病,应病给药。
    总结:佛一生中,成佛前,以求道为主,成道後,以说法为
  主,从上述诸经典之记载可了解佛之说法有普遍性的说法,众生
  听闻佛之教导指示之後,随著众生的不同根机类型而有不同的领
  会;佛亦有个别性的说法,应众生的各别需要而说法开导,就像
  一位良医一样,为众生看病,治病给药,解除病苦,获得健康的
  身心。
    (3)佛之平等心
    「如来不但独为豪贵之人跋提迦王而演说法,亦为下贱优波
  离等,....不但独为舍利弗等利根说法,亦为钝根周梨盘特。
  ....遇佛闻法,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般涅盘经第
  十九梵行品(47))
    经文大意:佛之说法对象,不分贵、贱、利、钝等,他们闻
  法之後,即发正觉心。
            X X X
    「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
  宝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诸大山王,
  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来应供等
  正觉,亦复如是,成就无量无边法界智慧日轮,常放无量无碍智
  慧光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
  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应受化,然後悉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为
  作未来饶益因缘,如来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菩萨,乃至
  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华严经,第三十四性起品
  (48))
    经文大意:佛如太阳般,其智慧光明普照一切。
    总结:古印度社会有严格的,不平等的四姓(阶级)制度,分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阶级,释尊本是第二阶级(刹
  帝利),成佛以後的释尊,深具平等心,有教无类,收受弟子,
  不分阶级,有来自婆罗门,也有来自首陀罗,他们在佛面前一律
  平等,有人格尊严,因释尊的精神就像太阳一般,普照大地一切
  ,无论尊与卑,无论美与丑,诚如俗话所说:「日头照好人,也
  照坏人」那样。
  ──────────────
  46.见於维摩经佛国品第一,大正14, P.537
  47.见於大般涅盘经第十九梵行品,大正12,P.479
  48.见於华严经第三十四性起品,大正9,P.616
    (4)佛之大悲心:
    「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
    (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力品(49))
    经文大意:诸佛世尊,以大慈大悲为力量泉源,利益一切众
  生。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
  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如来亦尔,於诸众生,非不平
  等,然於罪者,心则偏重,於放逸者,佛则慈念,不放逸者,心
  则放舍。」 (大般涅盘经第二十,梵行品(50))
    经文大意:父母对病中之子女特别关爱,如来也是如此,对
  有罪者特别慈悲爱护。
            X X X
    「如来如是,为诸众生,令得安稳,不惜身命,拔诸系缚,
  令得解脱,如是药上,如来永离三毒之恼,为诸世间,作大灯明
  ,於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老少众生,拔令解脱。」(僧
  伽吒经卷第三(51))
    经文大意:佛如来为众生安乐,不惜牺牲身命,以除众生烦
  恼、系缚,而趣向解脱。
    总结:佛之德性之中,以「智」与「悲」为重要之德,尤以
  「悲」更为重要,何以故?因小乘阿罗汉与佛菩萨最大的不同就
  在於此,罗汉智慧高而悲心少,是自了汉,独善其身者,而佛菩
  萨不但智慧高且悲心重,常怀觉他、利他、救他之心,是兼善天
  下者。
    佛正确了解人与人之相关性,相互依存性,看到别人的痛苦
  ,就像自己的痛苦一样,看到别人没饭吃,就像自己没饭吃一样
  ,这就是大悲心的表现,所谓「悲」就是拔苦的意思,「大悲心
  」可解作积极为众生拔苦之伟大胸怀,佛就像慈母般,为众生解
  除痛苦,特别是对有罪者或病弱者,其悲心更重,更加关怀,甚
  至为众生而不惜舍命。
  ──────────────
  49.见於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力品,大正2,P.717
  50.见於大般涅盘经第二十梵行品,大正12, P.481
  51.见於僧伽吒经卷第三,大正13, PP.971-972
    (5)佛身:
    「佛身有两种,一者常,二者无常,无常者,为欲度脱一切
  众生,方便示现,是名眼见。常者,如来世尊,解脱之身,亦名
  眼见,亦名闻见。」(大般涅盘经第二十八师子吼品(52))
    经文大意:佛身有两种,一为无常变化身,为救众生而方便
  现身,一为常住之身,即解脱之身。
            X X X
    「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云何为三,一者化身,二者应身,
  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光
  明最胜王经卷二分别三身品(53))
    经文大意:佛有三身即化身、应身、法身,若三身具备,则
  成无上正等正觉。
    「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
  作根本。」(同上(54))
    经文大意:化身、应身二种身是假名有,而法身是真实有,
  且为化、应二身之根本。
            X X X
    「是第一身,依於应身得显现故,是第二身,依於法身得显
  现法,是法身者,是真实有,无依处故。」(同上(55))
    经文大意:化身依应身而显,应身依法身而显,法身无所依
  ,是真实有。
            X X X
    「依此二身,一切诸佛,说有余涅盘,依此法身,说无余涅
  盘,何以故,一切余法,究竟尽故。依此三身,一切诸佛,说无
  住处涅盘,为二身故,不住涅盘,离於法身,无有别佛,何故二
  身不住涅盘?二身假名不实,念念生灭,不定住故,数数出现,
  以不定故。法身不尔,是故二身,不住涅盘,
  ──────────────
  52.见於大般涅盘经第二十八师子吼品,大正12, P.530
  53.见於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分别三身品,大正16, P.408
  54.同上注
  55.同上 P.409
  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盘,故依三身,说无住涅盘。」(同上
  (56))
    经文大意:化身、应身之涅盘是「有余涅盘」,而法身之涅
  盘是「无余涅盘」,有余、无余两涅盘都已断尽烦恼,唯有余尚
  有依身存在,然後谈到化身、应身都不住涅盘,法身也不住涅盘
  ,所以,依三身,一切诸佛,说「无住涅盘」,所谓无住即「生
  死」与「涅盘」不二,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达到所谓「生死
  即涅盘」之境。
    总结:关於佛身问题,前面已作过分析,今以经为证,再度
  说明二身、三身。我想,关於三身,在此作一补充,即经论中谈
  及佛三身问题,大体上有三种,一为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二为法身、报身、应身,三为法身、应身、化身,今以图表示其
  间之关系:
  自性身─────────────────法身─┐
                         ├─法身
     自受用身─────────────报身─┘
   /
  受用身
   \
     他受用身·
          ·
            ·
              ·
                ·
                  ·
                    · 应身
                     · /
  变化身─────────────────应身
                       \
                         化身
  (九) 以简洁问答方式谈「成佛」问题
    1.问:「成佛」观念何时兴起?
     答:声闻乘以成「阿罗汉」为目标,菩萨乘以「成佛」为
  目标,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倡行菩萨道,而菩萨道即以成佛为
  目的,所以,成佛观念起自印度大乘佛教初期。
    2.问:如何成佛?
     答:需由「悟」入而後起「修」,「修」成而「证」入,
  即悟、修、证三步骤。
              渐悟
                \
                 入→渐修→证入
                /
              顿悟
  ──────────────
  56.同上注
               169页
     不过,历来流传两种方式成佛:
     有渐修而成佛者:需历经三大阿僧只劫而成佛。
     有顿悟而成佛者,即不经阶段,以跳跃方式而成佛。
     3.问:谁成佛?
      答:即人成佛。〈增一阿含经〉等见品说:「诸佛世尊
  ,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57)。」
     4.问:何处成佛?
      答:在人间成佛,人间虽有生死、烦恼,但却是证「菩
  提」、「涅盘」的好地方,亦即「成佛」之好所在,为什麽呢?
  因「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诚如陶渊明所说:「结庐
  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问:为何人人可成佛?
      答:因人人都有佛性(成佛之因子),所谓「众生悉有佛
  性,一阐提也可成佛」,这思想源於大般涅盘经(58)。
     6.问:何以在中国盛行「人人可成佛」的思想?
      答:因中国思想主流──儒家提倡「人人可为尧舜」
  (59),人人可为圣贤,自然的,「人人可成佛」的思想易进入中
  国人心。
     7.问:实际上,人人可成佛吗?
      答:事实上,不是人人可成佛的,由於根机不同,有一
  辈子只是凡夫,有人可达小乘阿罗汉,有人可作菩萨,有人可成
  佛。「人人可成佛」只是潜在的可能性,不是现实性,要使成佛
  成为真实,则需靠种种条件具备才能达成。尽管事实上不是人人
  可能,但树立一理想,鞭策自己向理想大道迈进,我想,至少会
  提升,牵引自己,不会往下沉。
     8.问:人可以成为佛,人可以成为神吗?
      答:若神是不可企及的绝对超越理念,则不可能成为神
  ,没听说过人可成为神,最多只能说近乎神,而佛是一种人内在
  觉光之显露,人可由「自内证悟」,修成佛。
  ──────────────
  57.见於增一阿含经等见品,大正2, P.694
  58.参阅大般涅盘经,大正12, PP.530-534
  59.参阅孟子告子下
     9.问:「见性成佛」是什麽意思?
      答:这是禅宗十六字心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中之最後一句,禅宗强调自性清净心,认为
  只要回复本心,参透本然自性,就可成佛。
    10.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的吗?
      答:这是嘉许屠夫的决心,诚如〈华严经〉所云:「初
  发心时,便成正觉」,表示这伟大的意志,就是成佛之直接原因
  ,放下屠刀的当下一瞬间,屠夫脱离了「欲」的束缚,种下了成
  佛之正因。
    11.问:「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什麽?
      答:这一句话最能表现菩萨之慈悲精神,最痛苦的地狱
  众生未度尽,就不愿成佛,这是何其伟大的胸襟,救众生要紧,
  列为首务,而不急於成佛,菩萨悲愿宏深,难以形容。
  (十) 佛概念之形象化 (活现)
        ──谈释迦牟尼之「生」与「死」──
    去年(七十年)二月间,我以无比虔敬的心情,前往印度、尼
  泊尔,参拜佛之降生地「蓝 尼」,成道处「菩提伽耶」,最初
  说法处「□野苑」,入灭处「拘尸那」等,以表示我对一代伟大
  觉者之敬仰与怀念,虽然旅途劳顿,辛苦备尝,但每当思及一千
  三百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之感
  人事迹,我就不敢言苦。
    踏著佛在世时之足迹巡礼一番,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心中默
  默地回味著释尊的「生之奋斗」与「死之安然」的两大史实,希
  望从概念中走出来,去体会一些具体而活生生的存在真相,现在
  就开始谈其「生」与「死」两大主题:
    (1)生之奋斗──觉路历程
    佛法之创始人释迦牟尼(`Sakyamuni`),本姓乔答摩
  (Gautama),名叫悉达多(Siddhartha),为中印度迦 罗卫国
  (Kapilavastu)的太子,据中国佛典所传,出生於西元前五六五
  年,四月八日,入灭於西元前四八五年,二月十五日。
    在他八十岁生涯中,几度发生重大改变,他生长在帝王之家
  (60),十九岁以前,他接受传统的宫庭教育,文武双全,颇具明
  王贤君之概,并娶妻生子(61),若是平常人,则就此心满意足,
  为天下尊,然他有日出游,目睹生、老、病、死之无常与痛苦,
  心中自此闷闷不乐,无法释怀(62),独自沉思其解决之道,於是
  他的人生转入另一期,从十九岁到三十一岁,他开始探索人生问
  题,毅然决然离开宫庭,抛妻别子(63),到各地拜访名师,曾求
  教於当时著名的修定学者阿罗拉(`Alara kalama`)和郁陀迦
  (Uddaka Ramaputta)两人,但总觉得不满意,因此又到苦行林中
  与苦行者为伍,经历六年之苦行,致使身体瘦弱,终觉悟「苦行
  」不是上策,於是舍苦行,到尼连禅(`Nairanjana`)河浴身,并
  受牧羊女之乳糜,然後走到菩提树下(64),禅定思惟四十八日,
  其间逆、顺观十二因缘,终在第四十九天,即二月八日清晨,黎
  明时分,黑夜即将过去,阳光就要普照大地时,不凡的他,廓然
  大悟,妙契诸法实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65),时年三十一
  ,或说三十五,成道是他生命史上的决定性的重大转变与新的里
  程碑,从这历程可看出他在三十一岁以前的勤学不息与自觉的精
  神,这是他学不厌的第一个奋斗阶段。
    成道以後的释尊,又再度异乎寻常,他不在森林中沉思隐居
  ,即不作独善其身之高士,而到处如太阳般地普射慈光,一直到
  涅盘,其间凡四十九年(或说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游行恒
  河两岸,教化无数众生,数十年如一日(66),而佛尝谓其「四十
  九年说法,未曾说一字」,这就是「说法者,无法可说,是谓说
  法」的大说法精神,已到了「忘言」的最高境界,这充分显示其
  教不倦之第二个奋斗阶段。
    释尊由现实人生之观察起,经过一段自立自觉的求道过程,
  否定苦行与定乐,以智慧中道完成正觉,而後在深彻的慧照中有
  无限慈悲,所以,又回到现实人生之教化上,利导众生,完成其
  在世自觉觉他之崇高使命,并证实了成佛绝非偶然,而是觉悟、
  奋斗之成果。
  ──────────────
  60.参阅佛所行赞第一生品,大正4, PP.1-3
  61.参阅佛所行赞第二处宫品,大正4, PP.3-5
  62.参阅佛所行赞第三厌患品,大正4, PP.5-6
  63.参阅佛所行赞第五出城品,大正4, PP.8-10
  64.参阅佛所行赞第十二,大正4, PP.22-25
  65.参阅佛所行赞第十三、十四,大正4, PP.25-28
  66.参阅佛所行赞第十五-二十六,大正4, PP.28-50
    释尊一个人成正觉,两千多年来,所以能够开导全世界亿万
  人心,也是因为他的主观上的正觉境界,正代表著亿万人心中之
  共通理想。
    (2)死之安然:(以问答的、比较的方式谈此问题)
    1.问:人的存在是「向於死的存在」,只要出生,就一步步
  走向死亡之路,这是人无法摆脱的命运,也是生命存在的最终真
  实,所以,「生」固然是我们所关切的,「死」同样的也是我们
  所关切的,有人说,世界四大圣人之中,有三圣谈人死哲学,有
  一圣谈人生哲学,这个说法,如何讲起?
     答:先谈耶稣(Jesus)吧!一提起他,心中就泛起十字架
  上的耶稣基督(Christ)相(67),至於登山宝训的他(68),「客西
  马尼园」中孤独冥想的他(69),最後晚餐的他(70),这些都是他
  的个性戏剧化的精彩演出,且表示其重要阶段与意义,而十字架
  上的他,才是人类性的,且表现他的本质。
    同样的,释尊也是如此,出家的他,菩提树下悟道的他,说
  法的他,这些只是他的人生重要阶段的表现样式,而入涅盘的释
  迦,静静入灭的卧佛(涅盘相),才表现他的本质,完成他的人生
  最高理想──寂静涅盘。
    苏格拉抵(Socrates)在雅典广场,与青年谈哲学,不拘场所
  ,高谈阔论,作忘我之思索,表现了哲学家的本质,而饮 致死
  的他,才表现他的生命本质,没有这人生最後的悲壮死亡,则他
  的哲学谈论与思索魅力将逊色不少。
    至於孔子,只有静静站立像,没有死之像,浮现在後入的脑
  海中,据〈论语〉先进第十一记载,季路问孔子关於「死」的问
  题,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表现孔子对死的问题不愿多
  谈,他的兴趣在人生问题,这也许是因他深具人生智慧所致。
    2.问:孔子谈人生问题,与我们的主题无关,故不谈他,现
  在,先谈西方二圣吧!以何途径了解二圣之死呢?
  ──────────────
  67.参阅新约、马太, 27章33-56, 马可, 15章21-41,路加,
   23章32-49,约翰, 19章17-37
  68.参阅新约马太,5、6、7章,路加, 6章20-49
  69.参阅新约马太, 26章36-46,马可14章32-42,路加,22章
   39-46,约翰18章1,。
  70.参阅新约马太, 26章17-29,马可,14章12-25, 路加22章
   7-38,约翰13、14章
    答:关於二大圣人之死,谈起来很困难,因直接资料很少之
  故。如苏格拉底之死需经柏拉图(Plato)的描述、过滤方得知,
  同样的,耶稣的死,需透过新约圣经,依据使徒保罗(St. Paul)
  的「死」、「复活」思想才得以理解。
    3.问:由柏拉图、保罗两位伟大弟子谈两位伟大教师之死,
  将会有什麽结果?
     答:若是平凡弟子,则其师之死,会平 直述说出来,不
  加润色,听来可信,而柏拉图与保罗两人都是伟大思想家,也是
  伟大文学家,则对其师之死之描述与解释,定有其生花妙笔、思
  想玄奥之处,也就是说,系其创作,「苏格拉底之死」系柏拉图
  创作,「耶稣之死」系保罗创作。
    4.问:就耶稣之死,系保罗创作,请说明一下:
     答:耶稣十字架上的死是事实,而神之子耶稣在十字架上
  死了,神之子耶稣希望天国实现在地上,而终於死了,神之子之
  死给弟子出难题,而保罗恰好是解开这难题的解释者,十字架上
  为赎罪而死,终复活(71),再临(72),这就是耶稣死的意义与最
  佳解释,新约福音书道出了神之子在人间的悲剧性的死的事实,
  又依保罗的教义,说明了死、复活的意义(73),这种死的解释,
  已成为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充分表现出保罗的伟大宗教天才与
  杰出的宗教演出。
    5.问:就苏格拉底之死系柏拉图创作,可否说明一下?
     答:可以,苏格拉底饮 而死是事实,他的死只是肉体死
  亡,而灵魂是不死的,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谈「苏格拉底之死
  」的有三篇,即辩护(Apoorgie)、克利东(Kriton)、及费东
  (Phaidon)前两篇系其师苏格拉底的思想,後一篇系柏拉图自己
  的思想,此篇大谈肉体会死,灵魂不死。所以,我想,固然苏格
  拉底相信灵魂不死」公义在彼岸,但其弟子柏拉图才真正把这思
  想发扬光大。
    柏拉图最初喜欢文学,有志作一悲剧作家,年二十一,认识
  苏格拉底,放弃剧作之笔,转而努力追求「爱智」之哲学,这件
  事可以说,他舍弃剧作
  ──────────────
  71.参阅新约马太, 28章。马可,16章。路加,24章。约翰20、
   21章
  72.参阅新约马太,24、25章。马可13章,路加21章,约翰14章3
  73.参阅新约哥林多前书15章。使徒行传4章2
  家,而从事哲学研究,也可以说,他是剧作家,也是哲学家,从
  他的对话录中看出他是一位优秀的悲剧作家,而一位悲剧作家,
  对悲剧人生之终结──死的描述,更会付出极大心思与热诚,所
  以,描述苏格拉底之死的三篇作品,相当精彩生动,宛若伟大希
  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利斯(Sophocles)叙述伊蒂帕斯王(Oedipus)及
  安提诃涅(Antigone)之死那样成功。
    6.问:比较西方二圣与东方释迦,有关他们的死的记载好吗
  ?
     答:好。刚说过耶稣的死透过保罗解释,苏氏之死透过柏
  氏之描述,在在经过润饰而达到完善的戏剧化的效果,这不能简
  单地看做是宗教或哲学之演出,而应看作是根本的西洋文化模式
  所引致。
    耶稣与苏格拉底的死,系由杰出思想家所解释与描述,而释
  迦之死,系由平凡弟子所写,例如〈大般涅盘经〉的作者不是思
  想家,也不是文学家,他们只是如实记下了释迦之死,而未加润
  饰。
    伟大的人类导师死了,如此平凡、静静地伟大的死,如此记
  载而已,对伟大人物之赞美或许有点夸张,例如释迦死(入般涅
  盘)时,据〈大般涅盘经〉卷下说:「尔时阿难,即说偈言:大
  地忽震动,狂风四激起,海水波翻倒,须弥宝山摇,天人心悲痛
  ,泣泪犹如雨,皆悉大恐怖,如被非人执,由佛般涅盘,故有如
  此事(74)。」,但没有特别意图,就这一点而言,释尊与西方二
  圣之死的记载不同。
    7.问:释尊死得安然,理由安在?
     答:入灭当时,释尊年已八十,自开悟以来历四十多年,
  在这长时间中,广度众生,很多人从烦恼痛苦中被救出,他在世
  上的工作已终结,所谓:「所应化度者,皆悉已毕竟。」他可以
  安心离开人世了。
    据〈大般涅盘经〉卷上说:「尔时,魔王来至佛所,而白佛
  言,世尊今者宜般涅盘,....所以者何,我於往昔在尼连禅河侧
  ,劝请世尊入般涅盘,世尊尔时而见答言,我四部众,....犹未
  具足,又未降伏诸余外道,所以未应入般涅盘,世尊今者四部之
  众,无不具足,又已降伏诸余外道,所为之事,皆悉已毕,今者
  宜应入般涅盘,於时魔王如是三请,如来即便答言,善哉,我於
  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已自许汝,以四部众未具足故,所以至今
  ,今已具足,却後三月,当般涅盘。」然後世尊说偈言:「一切
  诸众生,皆随有生死,我今亦生死,而不随於有,一切造作行,
  我今欲弃舍(75)。」
  ──────────────
  74.见於大般涅盘经,大正1, P.205
    上面经文提到的魔王是指释迦内面烦恼的心,他在尼连禅河
  边,菩提树下开悟时,他心中希望尽早离开苦恼的人世间,但内
  心交战的结果,「救他人的愿望」胜过「死的愿望」,而使他鼓
  足勇气,积极救世觉他,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教化无数众生,
  大功已告成,静静地「死的愿望」也该可达成了,同时,他深知
  人类的命运,明白「生死本无常」之理,对「死」无所畏惧,所
  以,安祥地告别人间,微笑地离开了他所教导爱护的弟子们。
    8.问:释迦临终开示何理?并谈谈弟子们痛失导师之反应。
     答:释尊告诉弟子,他不久即将「入般涅盘」而说:「我
  欲弃捐此朽故之老身,今已舍於寿,住命留三月,所应化度者,
  皆悉已毕竟,是故我不久,当入般涅盘」(76),弟子们闻此,不
  禁悲伤哀泣,且带几分愤慨,为什麽?自己所敬仰的人生导师,
  伟大舵手释尊竟然要离开人世,世上尚有很多众生待度,释尊为
  何不能再留人间利益群生呢?弟子们悲恸地流下了眼泪,所谓:
  「心大苦痛,涕泣交流」,但释尊总是苦口婆心、反覆说明一向
  所宣示的「生死无常」之理,如经上说:「如来即便说偈:诸行
  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尔时如来,说此偈已,
  告诸比丘,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我今虽是金刚之体
  ,亦复不免无常所迁」(77),或如「世尊即便而说偈言:一切有
  为法,皆悉归无常,恩爱和合者,必归於别离,诸行法如是,不
  应生忧惧」(78),或谓「生命甚危脆,身命悉无常(79)。」
    释尊说了许多生死无常之理,而且也说了一些安慰劝勉弟子
  们的话,如:「我所说诸法,则是汝等师,顶戴加守护,修习勿
  废忘,汝等勤精进,如我在无异,....勿造放逸行,....若能如
  此者,是则护正法,自到解脱处,利益诸天人(80)。」
    9.问:据〈大般涅盘经〉记载,佛去世前,「路经 耶离城
  ,世尊回顾
  ──────────────
  75.见於大般涅盘经,大正1, P.191
  76.见於大般涅盘经,大正1, P.193
  77.见於大般涅盘经,大正1, P.204
  78.见於大般涅盘经,大正1, P.192
  79.见於大般涅盘经,大正1, P.193
  80.同上注
  向城而笑」,阿难问:「无上大尊,非无因缘而妄笑也。」佛回
  答说:「阿难,我今所以向城而笑者,正为最後见此城故。」
  (81),这释尊最後的笑与「拈花微笑」一样神秘、不可思议,到
  底其意义何在?
    答:因释尊未作进一步说明,只说最後见此城,所以向城而
  笑,因此,我只是揣测其心意而已,我想,若是他成道後,不积
  极度人觉他,就急急离开人世,这就表示他对世界绝望,抱著否
  定的态度,而他数十年来,确确实实地广度众生无数,表现了他
  对生命之尊重与肯定,及对人的慈悲,而今耍离去,心中了无遗
  憾,满足地笑了,完成一件大事後的笑,并藉著「最後见此城而
  笑」之回答,向弟子们暗示,他不久即将离开人世,使弟子们有
  心理准备。
  ──────────────
  81.同上注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