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之论空、假、中

         吴汝钧

      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
       1984.09出版

         提 要:

      本文在论龙树「空」中有「假」、「中」两个概念。作
    者认为龙树之原文并未把空、假、中,放在平行位置,所以
    「中道」有不同于空之处。

      其次,本文指出中论之空、假、中思想对天台三谛三观
    以及华严之圆融思想均有相当之影响。但龙树则主「见因缘
    法」;又主「业烦恼,灭故」才能「见佛」,「名之为解脱
    」。而天台则已更明白地指出:「生死即陧盘」,「烦恼即
    菩提」,更能契合般若思想。

      本文同时亦对中论「真谛」与「俗谛」之相即不离之关
    系指出:即是同一外延,同一范围。陧盘与世间互为外延,
    因之,陧盘不即是世间,世间亦不即是陧盘。。对龙树说,
    须烦恼灭故才能见佛。亦可见中论之空、假、中不是相等的
    关系。


    102页


      龙树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自然是空。这空又与他的两
    个观念:假、中,有一定的关连。这三个观念,及其间的相
    互关系,对中国佛学特别是天台宗的三观与三谛理论,及华
    严宗的圆融思想,也有相当的影响。本文即要透过龙树的主
    要论著『中论』(Madhyamakakarika),看他如何论这三个观
    念。我们也会参考他的『回诤论』(Vigrahavyavartaini)。
    ( 注 1)另外,这三观念与龙树的二谛论有直接的关连,故我们也论
    及二谛的问题。

        一、空假中偈

      龙树的空假中观念,出现于同一偈中。这偈我们称为空
    假中偈。据鸠摩罗什的汉译,这偈是: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无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
    道义。( 注 2) 若依这偈的文法,这是论及因缘生法与空、
    假 ( 名 )、中 (道 ) 三者的关连。因缘生法一气贯下,是
    主词;空、假名、中道则是受位。即是说,因缘生法是空,
    是假名,也是中道。若如此,则空、假、中三者都是对因缘
    生法而言;三者的地位为平行。但梵文原偈,意思却有些不
    同。这里我们且研究一下原偈看。这原偈是:

      yah pratityasamutpadah sunyatam tam pracaksmahe,
      sa prajnaptir upadaya pratipat saiva madhyama.
    ( 注 3) 在前半偈,yah 与 tam 相应,是相应关系词与关系
    词的结构,而 tam 则是指涉及 sunyatam (空 )。这半偈的
    意思是,我们宣称,凡是相关连而生起的,都是空。什公的
    翻译,意思大抵是这样。此中的主词是因缘生法,空是受位
    。但後半偈则有不同。 此中的主词是 sa,是阴性单数,这
    显然是指上半偈的 sunyta 而言: sunyta 亦是阴性单数。
    而 upadaya 或 upa-saya 是『由……故』之意, 表示某种
    理由。 故这半偈的意思是, 由于这空是假名,故他 (空 )
    实是中道。即是说,此中的主词是空,而假名与中道是受位
    。 又包含这一意思,空之又称为中道,是由于它 (空 ) 是
    假名之故。( 注 4) 故梵文原偈并未把空、假、中三者放在
    平行位置,而强调由于空是假名,故是中道这


    103页


    一意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道之不同于空之处;关于这点
    ,我们将在论中道一节中交代。

      此偈显示一重要之点:龙树把因缘生法、空、假名、中
    道这四者等同起来。到底它们是在那一方面等同呢?笔者在
    『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 注 5)一文中表示,它们
    是在逻辑意义的外延 (extension)方面等同。以因缘生法与空
    这二者来说,它们实有互相限制,相即不离的特殊关系。即
    是说,因缘生法固然是空;从本质来说,因缘生法亦只是空
    ;离开空,因缘生法并无另外的本质。在另一面,空也只是
    因缘生法的空,并无另外的法的空。(注 6)这是从义理方面
    来说。在文献学方面,也有很显明的证明。关于这点,我们
    在下面论龙树的两谛不分离时会有论述。


        二、空与性
    

      上面说,空是龙树哲学的最重要的观念。整部『中论』
    ,可以说是发挥空义。『回诤论』的论证,其目标也不外是
    破除自性观念,以建立空观。龙树的空义,相当单纯、清晰
    ,这主是就对性的否定而显,或用以说缘生法的本质。它并
    不大有後期大乘佛教的那种『不空』的意思。

      就对性或自性的否定而言空,这显然是顺著原始佛教的
    无我、无常思想而来。『中论』并不多直接说自性是甚麽,
    但它的意思却是很明显的。所谓svabhava,还是指那个不变
    的、常住的实体。龙树还是喜欢以否定的方式,来表示自性
    的意思,所谓『无作』(注 7),『无异相』( 注 8)。再由自性
    的否定,而说空。所谓『无性为空』( 注 9)。若以P表示『作
    』或『异相』(变异)这一经验层的意思,则性是 ~ P;空是
    ~(~P),即 ~ ~ P,即还归P,这仍通于经验层。由此我们便
    可把作为经验层面的因缘生法与空相连起来。这便是上引的
    空假中偈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的涵意。龙树又说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又说
    者』( 注10)
    

    104页
    

    也是这个意思。

      由经验层的因缘生法为P,通过自性的~P,而得空的~~P
    ,亦即P,我们可以确定,因缘生法与空是逻辑地相涵的;
    亦可以确定缘起性空,或性空缘起,是一分析命题。( 注11)
    缘起必定包摄性空;性空必定包摄缘起。这二者互相包摄,
    表示什麽意思呢?这实表示它们所指涉的,是同一的东西;
    具体地说,都是那个范围的东西。这实通于我们上面所说因
    缘生法与空有同一的外延一意思。

      这里我们可以把龙树的思路归结为三句:遮相说性,破
    性显空,相空相即。此中的相指现象,即经验层的缘生诸法
    ;性指自性;相即的『即』指具有同一的外延。基于龙树对
    自性的彻底否定,和他的空观并不正面指涉到实在方面去,
    我们不能同意梅尔蒂(T.R.V.Murti)的看法,以龙树的中观
    学为一种绝对主义。( 注12)我们无宁同意彭迪耶(R.Pandeya
    )的看法,以中观学并非一形而上学体系,故无与于绝对主
    义。(注13)实际上,对于绝对主义来说,自性义的实体是最
    後真实;但在龙树学看来,实体的否定,或空,才是最後真
    实理。


        三、假名
    

      假名是在佛教常识中十分流行的观念。一般都以之指缘
    生幻有的世俗法。一切诸法都无自性,本来空寂,故为空。
    但就诸法之从因缘和合而生起言这些诸法都呈现为现象,在
    时空中有其存在性,我们即施设地以名字来指述之、分别之
    。这即是假名。假是施设、权宜之意,非究竟之意。在天台
    宗,假名有特殊的地位。在主体方面,它被建立为假观,为
    三观之一;在客体方面,它被视为假谛,为三谛之一。『摩
    诃止观』又立『假名有』的名目。(注14)。

      但在龙树的思想中,假名显然是另外一种风光。我们不
    能说龙树很重视这个观念。在『中论』中,除空假中偈
    

    105页
    

    外,只在另外一偈中提及到它:

      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
    (注15)在『回诤论』,则全然未有提及。这观念的相应梵
    文为 prajnapti,为约定、同意、经营之意;汉译除假名外
    ,尚有假、假立、假安立、假施设、虚假、假名字、施设、
    施设假名多种。这些都列于荻原云来所编的『梵和大辞典』
    中。(注16)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荻原并未列出假名有。
    可见假名有大抵不见于译典中,而纯是天台宗的发明,以表
    示它对缘生的经验世界的重视。

      在龙树学的论典中,假名的出现,与空比较,根本不成
    比例。即使连著与它有密切关连的言说及世俗、俗谛来说,
    也不能与空相较(关于言说、世俗、俗谛,见下文)。我们的
    看法是,龙树强烈地意识到缘起事的假名性、施设性,那是
    毫无疑义的;但他还是不太强调这方面。缘起性空,他还是
    耿耿于怀于後者。我们说中观学派是空宗,并没有错。

      关于假名的意思,除了说缘起事的施设性外,还有一点
    极堪注意。空假中偈的後半偈,是这样的意思:空由于是假
    名,故是中道。故假名并不限于说缘起事,且亦说空;即空
    亦只是假名,亦不能执实。这便有『空亦复空』之意;这即
    是中道。(注17)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假名一指缘起事,一指
    空;龙树似乎更重视後一意思。实在说来,龙树在『中论』
    中,并没有直接地说缘起事是假名,他只是在空假中偈中,
    透过说缘起事是空,空又是假名,而间接地把缘起事与假名
    连起来。而空是假名,却是直接的说法,由此而引出中道。
    以下我们即讨论中道。


        四、中道
    

      相应于中道的梵文为madhyama-pratipad。 madhyama,
    是中指,pratipad 或 prati-pad 则是行迹或道。中指是取
    其中之意。但此中并不是指介于两个极端的中间,一如亚里
    斯多德的the mean之意而是有一超越 (transcende-
    

    106页
    

    nce)的意思。这可从空假中偈中的『空亦是假名』一意中见
    到。空亦是假名,故空亦是空。龙树提出这点的用意殆是,
    他说一切因缘生法是空无自性,但又防人执著于空,以为有
    一个空自体,因而说空亦是假名,亦是空。这超越以至破除
    对空的执著的说法。学者一般都这样理解。这个意思,龙树
    在『中论』的他处亦有说及,如:

      无性法亦无。(13:3)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13:9) 空亦复空,即是空空,这是否定之否定,或二重
    否定。这空空的二重否定,较之单纯的空的否定,当有不同
    。就辩证法来说,二重否定较诸单纯的否定,当能臻于较高
    的真理层面。关于这点,让我们参考一下日本逻辑家末木刚
    博的说法:

         『否定之否定,在普通逻辑来说,归于事物之肯
       定。在黑格尔的辩证法,否定之否定亦是肯定,但这
       是对较高层面的综合命题或上位概念的肯定。龙树的
       二重否定则不归于单纯的肯定,而是放弃理性,转向
       超理性方面去。由于由言说而来的理性,必有非理性
       纠缠于其中,故要同时舍弃理性与非理性,舍去一切
       言说的思辨。结果便远离言说,臻于解脱的直接体验
       。』(注 18)

    即是说,以否定来『否定』(动词)否定,或以空来『空』(
    动词)空,是以言说来否定言说的一种思考,这即是『大乘
    起信论』的『以言遣言』,其结果是达致言亡虑绝的境界。
    (注 19)

      这种理解方式,颇能与空亦是假名一义理相应。凡言说
    都有限制性,都不能与实在相应,故最後都要被否定掉。空
    作为一概念,自然是言说,故要被否定,而为空空。当然我
    们也不能住止于空空,空空到底也不能执著,故空空之後还
    要空,如是下去,以至于无穷。即是说,主体性要在不断否
    定不断超越的思想历程中,以保住其言亡虑绝的境界。这样
    ,最後必逼出一无住的主体性,一如禅宗『坛经』之所言。
    龙树的空之哲学,似要归于这个方向。至于龙树思想本身是
    否达到这个阶段,自是另一问题,这里暂置不论。
    

    107页


      否定之否定当然不是只是对否定之否定,且亦涵对肯定
    之否定之意,故中道亦是『离有离无』,显示超越有无或一
    切相对格局的绝对的理境。但这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绝对
    主义,而无宁与上面所说的超越一切语言概念的限制相对应
    ,其目标亦是言亡虑绝。这种离有无二边的思路,在『中论
    』中相当普遍:

         佛能灭有无,于(如)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
       有亦离无。(15:7) 若法实有性,云何而可异;若法
       实无性,云何而可异。(15:9) 定有则著常,定无则
       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15:10)诸法实相
       中,无我无非我。(18:6)

       涅盘不名有。(25:4) 有尚非涅盘,何况于无耶?(25:7)

       是故知涅盘,非有亦非无。(25:10)

      严格地说,空亦是假名和离有离无这中道的义理,都是
    空义的补充,其作用是防止对空的执著。这些义理都应包涵
    于空中。故龙树并没有特别多提中道的名目,在『中论』与
    『回诤论』都只提过一次。(注20)龙树并没有特别把中道提
    出来,别于空(谛)而求一中谛之意。特别重视中道,而立中
    谛的名目,以之与空谛并列,是天台宗的做法。


        五、二论


      龙树有二谛的说法。这在『中论』中可以见到: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
       义谛。(24:8)

    故二谛是世俗谛与第一义谛。但龙树并没有正面说明世俗谛
    是甚麽,和第一义谛是什麽,只说明两者的关系,并
    

    108页
    

    牵涉到涅盘的问题: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
    盘。(24:10)

      这在『回诤论』中亦有说到。( 注21)即是说,此中有一
    认识上的阶段或过程:要证得第一义谛,便要通过世俗谛;
    要证得涅盘,便要通过第一义谛。此中龙树特别强调一点:
    必须知道这二谛的分别,才能深入了解佛法的真实意义。
    ( 注22)

      此中便有两个问题:世俗谛与第一义谛到底何所指?这
    两者的分别在甚麽地方和这分别何以这样重要?下面我们便
    就此而讨论。

      相应于世俗的梵文为Lokasamvrti 和 vyavahara。鸠摩
    罗什把这两者都译为世俗。据囗山雄一所说,在中观哲学,
    Lokasamvrti与vyavahara是同义的,都是世间的言说之意,
    这亦可表示一般的理解的世界。( 注23)故我们可视世俗为言
    说与由言说所表示的东西,两者的特性都是相对性。在哲学
    上,这是所谓现象界,或经验界。世俗谛则是有关这方面的
    真理。相应于第一义的梵文为paramartha,这是最高的,绝
    对方面的。第一义谛即是有关这方面的真理,所谓诸法实相
    (dharmata, tatta)。『中论』论诸法实相谓: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18:7)

         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
       实相。(18:9)

    龙树似乎很强调实相的远离言说一面,这则与世俗的东西的
    言说性成一强烈的对比。对于他来说,世俗的真理,以言说
    来表示;最高真理,则是超言说。但後者是如何接融呢?囗
    山雄一以为,龙树是顺『般若经』的思想家一路,他们以为
    彼等所体会的神秘的直观世界是超越乎语言与思维之上;此
    世界是透过瞑想而得。(注24)这神秘的直观世界,实是最高
    真理的境界。这神秘的直观,相当于康德哲学中的智的直觉
    (intellectual intnition),这当然是
    

    109页
    

    一种瞑想。此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两谛的分别:言说与超
    言说。龙树特别强调这分别的重要性,是因为它在实践上提
    示出关键的一点:我们要由世俗谛以进于第一义谛,必须超
    越言说。这言说当然包含一切思惟,分别、判断的作用。故
    囗山雄一说,龙树以为,要由思惟、判断逆返而上,回归至
    直观世界。倘若能这样做,即能离语言而叩实在。(注25)

      若以空假中配二谛,则假名自然相当于世俗谛,因假名
    即表示言说之意。空与中相当于第一义谛。空表示诸法的本
    质,这自是最後的,言极的层面。中道虽不同于空,但它到
    底是空义之所涵。离有离无,空亦是假名,都是空的意思。
    (注26)龙树实在没有把中道从空中抽离开来,别立为一中谛
    之意。
    

        六、两谛不离
    

      龙树一方面说两谛的分别,一方面又说两谛的不分离。
    关于後者,可从空假中偈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中
    见到,更可明显地见于『中论』的这两句:

         不离于生死,而别有涅盘。(16:10)

    因缘生法,生死是世俗方面,空、涅盘则自然是第一义方面
    。这种两谛的相即不离的关系,到底是甚麽意思?龙树在同
    书中特别论及涅盘时,曾明显地表示世间法与涅盘有同一的
    外延:

       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
       (25:19)

       涅盘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25:20)

    上一偈表示涅盘与世间法相互间无丝毫分别。下一偈则明确
    地点出,这无分别不是在别的方面,而是在『际』方面。这
    际的相应梵字为kotih,是边际、限制、领域之意;在逻辑
    上来说,这是外延。即是说,涅盘与世间法都指涉
    

    110页
    

    同一范围的东西。在这方面,涅盘不在世间法之外,世间法
    亦不在涅盘之外。故两谛是在外延方面相即不离,两谛都指
    涉同一范围的东西。


    注 解

    
    (注 1) 另一钜著「大智度论」,传为龙树所作。但现代学
        者多怀疑此是译者鸠摩罗什所写,而托名于龙树;
        起码有什公的润笔。由于作者问题尚未解决,故我
        们暂时不涉及它。

    
    (注 2) 大正藏第三十页三三中。以下所引「中论」,皆取
        自大正藏。

    
    (注 3) Ibid;下注五。

    
    (注 4) 牟宗三先生直据罗什的译文而推断梵文原偈的意思
        ,结果甚为正确。参看牟氏所著「佛性与般若」上
        册(台湾学生书局印行,一九七七年六月,P.94)

    
    (注 5) 能仁学报第一期,一九八三年。

    
    (注 6) 参看该文。

    
    (注 7) 「中论」: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15:2)

    
    (注 8) 「中论」:性若有异相,是事终不然。(15:8)

    
    (注 9) 「中论」:诸法有异故,知皆是无性;无性法亦无
        ,一切法空故。(15:2)

    
    (注 10) 「中论」(24:19)

    
    (注 11) 空必是自性的空,因它是自性的否定。

    
    (注 12) 梅尔蒂以为中观学为一种非常具有一致性的的绝对
        主义形式。 ( T.R.V.Murti,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rddhism, London: C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1960. P. 234)

    
    (注 13) R. Pandeya, Indian Studies in Philosophy,
        Delhi, Varanasi, Patna: Motial Banarsidass
        , 1977. P. 87

    
    (注 14) 「摩诃止观」卷五下,大正藏卷四六页六三中。

    
    (注 15) 「中论」(22:11)


    111页
    

    
    (注 16) Vol. 9. 1965. PP. 823-824.

    
    (注 17) 青目解释此偈谓:「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
        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
        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
        」。(大正藏卷三○页三三中)。

    
    (注 18) 末木刚博,东洋の合理思想,东京:讲谈社,一九
        七○年,P.124

    
    (注 19) Ibid.,P.125.

    
    (注 20) 「回诤论」: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大正藏
        卷三二页一五上)。

    
    (注 21) 「回诤论」:若不依世谛,不得证真谛;若不依真
        谛,不得涅盘证。

    
    (注 22) 「中论」: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24:9)

    
    (注 23) 囗山雄一著,吴汝钧译:空之哲学,台湾:弥勒出
        版社,一九八三年,P.113.

    
    (注 24) Ibid.,PP.41-42.

    
    (注 25) Ibid.,P.49.

    
    (注 26) 牟宗三先生说中道是形容假名说的「空」的。故「
        中论」虽有空假中三字,仍是二谛论。(牟宗三,I
        bid.,P.95.)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