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疑论》及净土法音

           总目录:
        前言
        《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印光大师)
        《十疑论》(天台智者大师)
        《略論安樂淨土義》(後魏曇鸞法師)
        西方發願文(蓮池大師)
        復濮大凡居士書(印光大师)
            前  言
  我們實在是末法時期,根器陋劣的凡夫。如果不修淨土法門,而想即生了脫的話,是不可能的。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不管才智如何過人,或是愚蠢至極,只要具備信願行的條件,一律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不同之處是,上根人上品生,中根人中品生,下根人下品生。
  “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是清末民初,蓮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的作品,相傳印光大師是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的化身。此文把律教禪密淨五宗,做了簡單扼要的說明,特別把淨土宗的道理,加以透徹介紹,並要行人真實修行。
  “淨土十疑論”是陳朝及隋朝時,智者大師的著述,相傳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本文是他把一般人對修淨土法門的疑惑之處,分十點來回答。
  “略論安樂淨土義”是後魏曇鸞法師的作品,和上文一樣,是回答對淨土疑惑的問題。
  “西方發願文”是蓮宗第八祖蓮池大師的作品,而由蓮宗第十一祖實賢法師加以註釋。真有心想即生了脫,求往生的人,如果能夠每天早晚課時,誦此西方發願文,將會獲得不可思議之加持力。
  “復濮大凡居士書”是印光大師回給信徒的信,指陳一般自視甚高,自以為是,傲慢固執的知識分子學佛旳弊病,可作為我們的殷鑑。──────
         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民 印光
  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
  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
  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矣。
  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於是特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門,俾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往生西方。聖則速證無上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繫縛,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
  須知律為教禪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固,則未成即壞。淨為律教禪密之歸宿,如百川萬流悉歸大海。以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
  故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蒙普賢加被開示,已證等覺,普賢乃令發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復以此普勸華藏海眾。
  而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將墮阿鼻地獄之人。蒙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但數聲,即便命終,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觀此,則上自等覺菩薩,不能出於其外,下至逆惡罪人,亦可入於其中。其功德利益,出於一代時教之上。以一代時教,皆仗自力以出生死。淨土法門,未斷惑者仗佛慈力,即可帶業往生。已斷惑者仗佛慈力,遂得速登上地。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可以常途教道,相為並論也,以故華嚴法華等諸大乘經,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悉皆顯闡讚導,普勸往生。
  迨至大教東來,遠公大師遂以此為宗,初與同學慧永欲往羅浮,以為道安法師所留。永公遂先獨往,至潯陽,剌史陶範景仰道風,乃創西林寺以居之,是為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歲也。
  至太元九年甲申,遠公始來廬山,初居西林,以學侶浸眾,西林隘莫能容。剌史桓伊,乃為創寺於山東,遂號為東林。
  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遠公乃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結蓮社念佛,求生西方。命劉遺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而慧永法師亦預其社。永公居西林,於峰頂別立茅室,時往禪思。至其室者輒聞異香,因號香谷,則其人可思而知也。
  當遠公初結社時,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屬法門龍象儒宗山斗。由遠公道風遐播,故皆群趨而至。若終公之世,三十餘年之內,其入蓮社而修淨業,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則多難勝數也。自後若曇鸞、智者、道綽、善導、清涼、永明,莫不以此自行化他。
  曇鸞著往生論註,妙絕古今,智者著十疑論,極陳得失。著觀經疏,深明諦觀。道綽講淨土三經近二百遍,善導疏淨土三經力勸專修。清涼疏行願品,發揮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說四料簡,直指即生了脫之法。自昔諸宗高人,無不歸心淨土。唯禪宗諸師專務密修,殊少明闡。自永明倡導後,悉皆顯垂言教,切勸修持矣。
  故死心新禪師勸修淨土文云:“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云:“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真歇了禪師淨土說云:“洞下一宗皆務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淨業者,得非淨業見佛,尤簡易於宗門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證入。”
  長蘆賾禪師結蓮華勝會,普勸道俗念佛往生,感普賢普慧二菩薩,夢中求入勝會,遂以二菩薩為會首。足見此法契理契機,諸聖冥贊也。
  當宋太真二宗之世,省常法師住持浙之昭慶,慕廬山遠公之道,結淨行社。而王文正公旦首先歸依,為之倡導。凡宰輔伯牧學士大夫,稱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餘人,其沙門有數千,而士庶則不勝計焉。
  後有潞公文彥博者,歷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將相五十餘年,官至太師封潞國公。平生篤信佛法,晚年向道益力,專念阿彌陀佛,晨夕行坐未嘗少懈。與淨嚴法師於京師,結十萬人求生淨土會,一時士大夫多從其化,有頌之者曰:“知君膽氣大如天,願結西方十萬緣,不為自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頭船。”壽至九十二,念佛而逝。
  元明之際則有中峰、天如、楚石、妙,或為詩歌或為論辯,無不極闡此契理契機,徹上徹下之法。而蓮池、幽溪、蕅益,尤為切摯誠懇者。清則梵天思齊、紅螺徹悟,亦復力宏此道。其梵天勸發菩提心文,紅螺示眾法語,皆可以繼往聖開來學,驚天地動鬼神。學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誰不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乎?
  自後國運日衰不暇提倡,法運亦隨之而衰,至咸同時兵災四起,哲人日希庸流日多。儒者唯奉韓歐程朱闢佛之說,以為至理名言。而不知佛法包括群聖之薪傳,發明當人之心性。其妙義微言功德利益,有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者。以故悉以毀滅佛法為志事,不肯讀誦受持保護流通,致使佛法一敗塗地。譬如小兒見摩尼珠,不但不加保重,尚欲毀而棄之。
  至光緒末廢除舉業,大開遊學之端。凡天姿高者悉以博覽為事,所有各種學理,皆不足以饜飫其心。唯佛學幽深宏博無妙不備,真俗互資空有圓融,從茲群相研究而修習焉。禮云:“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今既知其旨知其善矣,豈肯將此無上心法讓古人獨得,而自已與一切同人皆不得乎?是故研究會、居士林、念佛社、素餐會各處建設,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者,日見其多。譬如窮子自迷家鄉,一旦得人指示,當即直求歸路。斷不肯仍舊循乞,孤露他方也。
  青蓮寺由黃谷法師開山以來,固為淨土一大道場。其形勢雄偉,實為廬山第一勝地,以故千數百年道風不墜。經洪楊之亂悉成劫灰,以法門式微無人恢復竟成荒山。妙培大師出家以來,即以淨土為宗,欲以即生了脫之法普利同人,特往紅螺熏修數年。今春遊廬山,深慨遠公之道無人振興。於世道人心殊失裨益。
  至青蓮寺基,見其形勢若蓮華然,而復前臨三疊之瀑布,後倚五老之雄峰。左右則有獅子象鼻二峰,以為護衛,殆天造地設一淨土道場。不忍永令湮沒,遂發願恢復以宏蓮宗。乃與上海諸大居士商搉,幸得均示同心。故先建立數間殿堂,以為修持之地。至於寺之全體齊備,須待龍天感應,非今所急。
  為今之急務者,開蓮社以行道耳。或謂念佛求生西方即已,何必結社?是不知世間萬事,須待眾緣相助方得有成,況學了生脫死之無上妙法乎?易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蓋取其二澤相並,彼此互益之義。又聖人以朋友列於五倫者,蓋取其勸善規遇,如二月互照,扶危保安,如兩手相援之義也。
  人之常情,若無依倚,則多涉因循怠忽之弊。大眾同居功課有定,雖欲懈怠亦不可得。功課之外,其奮發精進者,即可攝彼懈怠者勉力而行。人皆前進誰甘後退,彼此相輔其行易成。或有所疑及有所見,有可決擇。每日暇時,請諸耆宿略示淨宗綱要,則邪正去取了了分明。有此諸益,故古人咸以結社為倡導。即身有職業不能親預,但依社章修持,待開會日或親往或函告,明己修持之勤怠,利益之大小,亦與預修相去不遠,以心冀社友不敢怠荒故也。
  須知佛法原不離世間法,凡諸社友必須各各恪盡己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主仁僕忠等。又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不餐葷洒。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自利利他以為己任。如是則基址堅正堪受法潤,果具真信切願,當必往生上品。
  世之愚人每多不修實行,偏欲得一真修之虛名。以故設種種法妝點粉飾,成一似是而非之相,冀人稱讚於己。其心行己污濁不堪,縱有修持亦為此心所污,決難得其真實利益。此所謂好名而惡實,為修行第一大忌。
  倘具前之所當行,無後之所當忌。則於世間則為賢人,於佛法則為開士。以身率物,由家而鄉由鄉而邑,以至全國及與天下。則禮義興而干戈息,慈善著而災害不生,庶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矣。願見者聞者,同皆發起倡導,則幸甚幸甚。
  佛陀憐愍眾生迷惑不知自己本具佛性,因而生生世世輪迴六道,脫離不了生死的束縛。於是佛陀就興無緣慈運同體悲,在世間示現出生,並隨順眾生不同的根器,而說種種的法。總而言之,佛陀所說的法,不外五宗,那就是律宗、教宗、禪宗、密宗及淨宗。
  律代表佛的身體,教代表佛的語言,禪代表佛的心。佛之所以成佛,也就是修律教禪之故。佛度化眾生,也是教這三樣法。眾生如果真的能依照佛的律教禪來修持的話,那麼當下就能夠以眾生的身語意三業,轉成佛的三業。三業既然轉了,那麼以前的煩惱,當下就成了菩提,而以前的生死,當下就成了涅槃。
  佛陀又怕眾生的宿世業障太重,或許不容易把三業轉過來,因此又教眾生誦真言,以陀羅尼三密加持的力量來熏陶。好比蜾●一直對著螟蛉說,要像我要像我,七天之後,螟蛉就變成了蜾●。
  佛陀又怕眾生根器陋劣,沒有辦法這輩子就獲得解脫,而下輩子難免又迷失了。於是特別開了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法門。讓已經證聖果或是仍在凡夫地的人,通通都能這輩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兒,已經證聖果的人,很快就能證得究竟佛果。而凡夫只要能往生,就已經能夠永遠不再受生死的束縛。因為這個淨土法門,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力及願力之故,所以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要知道,戒律是教禪密淨的基礎,如果不嚴持戒律的話,教禪密淨的真實利益是不會獲得的。好比要修建萬丈的高樓,地基如果不穩固的話,尚未蓋成之前,早就倒了。而淨土法門,則是律教禪密的歸宿。好比百川萬流通通流歸大海一樣,這是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從開始到結束最根本的法門。
  所以華嚴經入法界品裡面說,善財童子獲得普賢菩薩的加被與開示之後,證到了等覺位。而普賢菩薩還要他發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達到證成圓滿佛果的地位。普賢菩薩還勸已證法身的華藏世界的諸菩薩,同樣發往生極樂世界的願。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說,下品下生的,都是犯五逆十惡罪,要墮阿鼻地獄的人。而這類人,只要能蒙受善知識教念佛求生西方,就算念十口氣佛號,或不到十口氣就死了,也能獲得佛陀的接引,往生西方。
  由此觀之,可以知道上自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的罪人,通通都要修這個法門。它的功德利益,實在是超出其他法門之上的。一代時教的其他法門,全部都必須仗自己的力量修行,才能不受生死的束縛。而淨土法門則可以讓還沒有斷除惑業者,仗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帶著業力往生。已經斷除惑業的聖人,則可以仗著佛的慈悲願力,很快的證到上位。這是佛法裡的特別法門,普通法門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因此華嚴經、法華經這些大乘經典,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這些大菩薩,及馬鳴和龍樹這些大祖師,全都稱讚宏揚淨土法門,勸大家求生淨土。
  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慧遠大師就專修淨土法門。他和同學慧永打算到羅浮山修行,結果他被道安法師挽留下來,於是慧永就自己先去。慧永到了潯陽,刺史陶範很景仰他的道風,就為他蓋了西林寺,這是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的事。
  七年之後,慧遠終於也來到了廬山。起初他也住在西林寺,後來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西林寺容納不下。刺史桓伊就替慧遠在山的東邊,蓋了東林寺。
  六年之後,也就是東晉太元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慧遠大師和一百二十三位出家眾及在家眾,成立了蓮社,專門念佛求生西方。他叫劉遺民把這件事寫下來,並刻在石碑上。住在西林寺的慧永法師,也是蓮社社員,他在峰頂另外蓋了一間茅屋,常常前往禪思。到那間屋子拜訪的人,常常會聞到異香,所以就給慧永法師起了一個號,叫做香谷。從這裡,就可以想見慧永法師這個人了。
  慧遠大師蓮社的一百二十三位創社會員,出家眾全都是法門龍象,在家眾都是儒宗的泰斗。他們全都由於景仰慧遠大師的道風,所以才加入此社。一直到慧遠大師往生,這三十餘年之間,加入蓮社修淨業,最後蒙佛接引往生的人,多得數不完。慧遠大師之後,又有曇鸞、智者、道綽、善導、清涼及永明等諸大祖師,全都修淨土也宏揚淨土。
  曇鸞註釋馬鳴菩薩的往生論,妙絕古今。智者著的淨土十疑論,把往生淨土的得失說得十分透徹,還有他著的觀無量壽佛經疏,把觀想的方法及道理講得很明白。道綽講解淨土三經,幾乎講了兩百遍。善導也為淨土三經作疏,極力勸導專修。清涼為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作疏,發揮究竟成佛的修行法門。永明說四料簡,直接指出即生了生脫死的方法。自古以來,各宗派的高明人士,沒有人是不修淨土的。雖然禪宗諸師都秘密修持淨土法門,而很少明講。不過自從永明大師倡導之後,很多禪師也都明白教人要修淨土了。
  死心新禪師的勸修淨土文中說:“阿彌陀佛很容易念,淨土很容易往生。”又說:“參禪的人最好念佛,根器比較鈍的人,這輩子恐怕無法大徹大悟,因此要借彌陀佛的願力,接引往生西方才行。”又說:“你念佛如果不能往生淨土的話,我就會墮到拔舌地獄。”
  真歇了禪師的淨土說文中講:“曹洞宗都祕密在修淨土,因為念佛法門是修行的捷徑,正是大藏經所言接引上上根器的密法,而又能順便接引中下根器之人。”又說:“禪宗的大匠已經悟了不空不有之後,還孜孜不倦的修淨土法門,難道不是因為淨土法門得見佛陀之面,要比禪宗簡單容易的緣故嗎?”又說:“不管是佛菩薩或是祖師大德,不管是天台教或者是禪宗,通通一樣要修淨土法門,只要入了這一門,無量的法門通通都能證入。”
  長廬賾禪師創立蓮華勝會,普勸在家眾與出家眾念佛往生,感應了普賢及普慧兩位菩薩,在夢中要求加入勝會,於是蓮華勝會的會首,就是這兩位菩薩。可見這個法門的契理契機,連菩薩都在暗中贊助。
  在宋太宗、宋真宗之世,省常法師在浙江的昭慶寺當住持。他仰慕廬山慧遠大師的道風,於是創立了淨行社。居士王旦首先歸依,並廣為倡導。結果官僚自宰相以下,紛紛加入的有一百二十餘人,出家眾有數千人加入,一般老百姓加入的就多得數不清了。
  後來文彥博也這麼做,他歷任宋仁宗、英宗、神宗及哲宗四朝,出將入相五十幾年,官至太師封潞國公。潞公平生篤信佛法,到了晚年更是用功,專門念阿彌陀佛,從早到晚行坐都不廢佛號。他和淨嚴法師在京師,創立十萬人求生淨土會,當時的士大夫紛紛加入。有人寫頌聯給他,說“知君膽氣大如天,願結西方十萬緣,不為自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頭船。”他後來活到九十二歲,念佛而逝。
  元朝及明朝時,有中峰、天如、楚石、妙等人,或者以詩歌的形式,或者以文章的方式,盡力闡揚這個契理契機,徹上徹下的法門。而蓮池、幽溪及蕅益等大師,更是懇切叮嚀。清朝則有梵天寺的思齊大師及紅螺山的徹悟大師,都宏揚淨土。梵天的勸發菩提心文,紅螺的示眾法語,都是可以繼承以往先聖所言,以開示未來學人的大作,直可驚天地而動鬼神。修學的人如果真能照著做的話,一定能夠與娑婆世界道別,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為阿彌陀佛的弟子,做西方淨土的善知識。
  後來中國的國運日衰,國王大臣沒有閒暇提倡,佛法的法運也就隨之而衰弱。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兵災四起,高人日漸希少,而平庸流俗之輩日益增多。儒門學士只尊奉韓愈、歐陽修、程顥、程頤及朱熹等人闢佛之說,以為是至理名言。而他們不知道佛法包括了儒教諸聖人的薪傳,而且佛法把眾生的心性,講解得淋漓盡致。佛法的幽微玄妙,及其中的功德利益,實在不是語言文字所能形容的。由於腐儒不懂佛法的奧妙,因此以毀滅佛法為能事。他們既不肯讀誦受持,當然更不會保護流通,因而使得佛法一敗塗地。譬如無知的小孩子,看到了摩尼珠,不僅不加以保護珍重,還打算把珠子敲碎然後丟棄。
  到了清光緒末年,由於廢除了舉業,知識份子除了四書五經之外,開始讀其他的書籍。天姿高的人,大多求博學多聞,而所有的各種學術理論,都沒有辦法滿足他們求知的心,只有佛法能讓他們沈迷其中。由於佛學的幽深宏博,無妙不備,真俗互資,空有圓融,因此知識份子開始群相研究而修行研習。禮記說:“雖然美食當前,不吃是不知道它的味美的。雖然有無上之法,不學是不知道它的妙好的。”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佛法的美味及妙好,怎麼能讓這種無上的心法,只讓古人獨享,而自己和其他的人都不去享用呢?於是各處就成立了佛學研究會、居士林、念佛社及素餐會等等,戒殺護生,吃素念佛的人因而日漸增多。好比迷路的子女,窮困他鄉,一旦得到別人的指示,馬上就往回家的路上走,再也不肯乞食度日,孤苦無依,流落他方了。
  青蓮寺自黃谷法師開山以來,一直是淨土宗的大道場。它的形勢雄偉,實在是廬山的第一勝地,因此一千多年以來,道風一直不墜。不料經過洪楊之亂後,被火燒光,再加上沒有人提倡恢復,最後竟成了一座荒山。妙培大師出家以來,就修淨土,想用這門即生了脫之法,來普利眾生,因此他特別前往紅螺山熏修數年。今年春天,他遠遊廬山,感慨慧遠大師的淨土法門沒有人振興,失掉了度脫眾生的殊勝利益。
  看到殘破的青蓮寺遺址,形勢有若蓮華,前面有三疊瀑布,後面有五老峰,左右又有獅子峰及象鼻峰作護衛,有如天造地設的一個淨土道場。於是他不忍心讓青蓮寺永遠湮沒,遂發願重建以宏揚蓮宗。妙培大師就和上海諸大居士商量,獲得大家同意,先建了幾間殿堂,作為修行的道場。至於要把全寺完全建成,則須要龍天護法的感應才行,這些並非當急之務。
  現今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蓮社好來修行。或許有人會說,念佛求生西方就可以了,何必結什麼社呢?要知道,世間的萬事,都必須要眾緣相助才能夠成功的,何況要學了生脫死這種無上的妙法呢?易經說:“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就是取兩個澤潭相並,彼此互相利益的意思。孔子把朋友列為五倫之一,就是朋友有勸善規過的功用。又好像太陽和月亮晝夜的照明,使人不致走險路而能保平安。又好比兩隻手,可以互相支援。
  人之常情總是這樣的,如果沒有依倚的話,大多數人就會因循怠惰。要是大家住在一起,有一定的功課要做,就算想懈怠也不可能。除了該做的功課之外,有特別奮發精進的人,還可以作為懈怠者的榜樣。人都是想往前進的,誰甘願落後呢?於是彼此互相輔導,修行就容易有成就。在修行上或經解上有疑問或有心得時,也有人可以幫忙決定或做選擇。每天有空時,還可以向老修行請教淨土宗的綱要。如此一來,則邪法正法如何去取,都能夠了了分明。有以上種種的益處,因此古人都倡導結社。如果有職業不能住到社裡的話,只要依照社章的修持法修持,等到開會當天親自參加,或寫信說明自己修行的情形,這樣也就和住在社裡相差不多,因為心裡想到社友的修行,自己也就不敢懈怠之故。
  要知道佛法不離世間法,凡是社友每一個人都要盡自己的本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主仁僕忠等等。同時還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不吃酒肉。時時刻刻要去除自己的私欲,處處恭敬,注重禮儀,要以自利利他作為己任。如果能夠這麼做的話,那麼學佛的根基就夠穩夠正,可以夠資格獲得佛法的滋潤。再加上有真信切願的話,一定能夠上品生。
  世上常有一些愚蠢之人,不務實修,卻偏偏想獲得實修的虛名。因此就用種種辦法來掩飾,裝成似是而非的假相,想要得到別人的稱讚。這種存心和行為實在是污濁不堪,就算有修行,也會被自己這種存心所染污,因此絕對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這就是所謂的好名而惡實,是修行上的第一大忌。
  如果具備了前面所說的善行,而沒有後面所說的惡行的話,在世間就可以稱之為賢人,在佛法上就叫做開士。希望大家能如此身體力行加以提倡,從自己的家庭做起,再影響到一鄉,再由一鄉影響到全邑,以至於全國全天下。那麼全世界就會禮義興而干戈息,由於眾生皆慈悲善良,災害自然不起。那麼天下就太平,人民自然就得到安樂。願見到的,聽到的人,通通都發起倡導,那就太好了。
   淨土十疑論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第一疑
  問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祗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捨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
  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
  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
  故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又論云,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祇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故論云:“遊戲地獄,行者生彼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
  以是因緣求生淨土,願識其教。故十住婆沙論名易行道也,
  問:諸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以救度眾生為志業的。他們只願生在三界,在五濁惡世的三惡道裡,救拔痛苦的眾生。怎麼會求生淨土,獨善其身呢?如果這麼做,豈不是捨離眾生,而失掉了大慈悲心嗎?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豈不是障礙了修菩提道?
  答:菩薩有兩種,一種是久遠劫來一直在修菩薩道,而且早已證得無生忍的,也就是你所指責的那種菩薩。一種是尚未證得無生忍及剛開始發菩提心的凡夫。這類凡夫菩薩要經常不離佛的身邊,等無生忍的力量成就之後,才有能力入三界在惡世中拯救苦難的眾生。
  所以大智度論說,被貪瞋痴綁得無法動彈的凡夫,就算有很大的慈悲心,想要在五濁惡世中救度苦難的眾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五濁惡世裡煩惱的力量很強,如果沒有忍力的話,心就會隨著境界轉。被聲光色相一纏縛之後,自己就先墮落三惡道了,還有什麼能力救眾生嗎?
  就算不墮惡道生在人間,佛法也是很難得再聽聞了。又或許由於修過布施持戒等福,因此生在人間當上國王大臣,而得到富貴,過著自在的日子。縱然遇到善知識教,也不肯相信了。這時就容易因貪欲而沈迷在放逸的享受裡,於是就造了許多罪業。由於這些罪業,結果墮落三惡道裡,經過無量劫的時間之後,才再從地獄裡面出來。這時投胎人間得的是貧賤之身,若是又沒有遭逢善知識的話,很可能又因為造罪而又墮落地獄。像這樣子輪迴不已一直到今天,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生生世世都是這樣的。這種能力不足的發大心修行法,叫做難行道,就是很難修成之道。
  所以維摩經說:“自己病了都救不了自己,而還能夠去救其他的病人嗎?”
  大智度論又說,譬如有兩個人,親屬都掉到水裡。有一個人情急之下,也立刻縱身入水救人,可是因為不會游泳,也不會其他的出水方法,因此和親屬一起都淹死了。另外一個人就曉得要去找船,然後乘船去救接溺水的親屬,結果兩人都安然無恙。剛發菩提心的菩薩也一樣,忍力沒有成就以前,是沒有能力去救眾生的。因此要常親近佛,證得無生忍之後,才能救度眾生,好比找到船那人一樣。
  大智度論又說,譬如嬰兒不能離開母親,如果離開母親或是掉到坑洞或井裡,嬰兒就會因為沒有乳飲而死亡。又有如翅膀未長成的小鳥,只能依靠在樹枝四周,不能離開遠去。等到羽翼成就之後,自能一飛沖天,自由自在,毫無障礙。
  而我們凡夫毫無一點力量,只能專心念阿彌陀佛,以便修成念佛三昧。由於信願行三業具備,臨命終時收攝身心一心念佛,能夠往生是一定的。到了極樂世界花開之後,見到阿彌陀佛,然後證成無生法忍。那時再到三界來,乘坐無生法忍的大願船,來救濟苦惱眾生,那時就有任意自在的能力,可以廣泛的大作佛事了。
  因此大智度論說,修行者在地獄裡,其實是遊戲,因為他證得無生法忍,具備遊戲神通能力,可以自在出入生死國,到地獄裡教化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
  因此之故,要求生淨土,願大家認識清楚求生淨土的真正意思。所以十住婆沙論把求生淨土稱為易行道,也就是容易修成之道。
             第二疑
  問: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今乃捨此,求彼生西方彌陀淨土,豈不乖理哉?又經云:“若求淨土,先淨其心,心淨故即佛土淨。”此云何通?
  答:釋有二義,一者總答,二者別答。總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彌陀淨土,則是捨此求彼,不中理者。汝執住此,不求西方,則是捨彼著此,此還成病,不中理也。又轉計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則斷滅見。
  故金剛般若經云:“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二別答者,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不滅者,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淨土,喚作無生。
  為此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
  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宮室。若依空地,隨意無礙。若依虛空,終不能成。”
  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即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瞋他求生淨土,幾許誤哉。此則是謗法罪人,邪見外道也。
  問:諸法的本體是空的,本來就沒有生,是平等寂滅的。現在要捨棄這些,求生到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去,難道不是乖違佛理了嗎?而且經典上說:“想要求淨土,要先清淨自己的心,心清淨了,佛土也就清淨了。”因此我們要求生淨土,不是就不通了嗎?
  答:分兩方面回答你,一個是總體回答,一個是分別回答。總答如下,你說求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是捨棄這裡而求生到那裡,是不合乎中道之理的。那麼你執著這裡,而不求生西方,這不也是捨棄那裡而執著這裡嗎?弊病是一樣的,也都是你所說非中道之理。如果你又想說,那我就也不求生那兒,也不求生這兒好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叫做斷滅見。
  所以金剛經上,佛告訴須菩提說:“須菩提呀,你如果用這種念頭來發究竟菩提心的話,那就叫做斷滅相。你千萬不要這麼想,因為發菩提心的人,是不說斷滅之見的。”
  別答如下,現在告訴你不生不滅的意思,先講不生。所謂不生,是指生的因緣,是由於諸法的和合而成的,它是沒有一個堅守的自性的。然而尋求此生物之本體,也找不到。它生的時候,不知道從那裡來,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講不滅,不滅是說諸法散時,它也沒有堅守一個自性,說我要散滅了。當它散滅時,不知它到了何處,所以叫做不滅。所以說,並不是因緣生之外,另外有一個不生不滅。也不是說不求生淨土,就叫做不生。
  因此中觀論有一首偈語說:“由因緣而出生之諸法,我說這就是所謂的空,也就是所謂的假名字,這一切就叫做中道法。”
  中觀論又說:“諸法不是自己生出來的,也不是別人來替他生的,不是共同生也非自然生,故可知諸法根本就無生。”
  維摩經說:“雖然知道諸佛的國土和眾生是空的,但是卻依然經常修行以莊嚴淨土,經常教導度化諸眾生。”
  維犘經又說:“譬如有人,想要蓋房子。如果在地上的空曠之處蓋的話,就可以沒有障礙而隨自己的意思蓋。如果想在虛空中蓋房子的話,那是永遠也蓋不成的。”
  要知道諸佛的說法,經常是應用虛假的文字語言,來講述真諦與俗諦的道理,再從中透露出諸法實相的義理出來。有智慧的人精進不懈求生極樂淨土,從而達成不可得的生之本體,這就是真正的無生,也就是所謂的心清淨的話,佛土就清淨。而愚蠢的人,往往被字眼束縛住,聽到生這個字,就把它死死的當個生來看待。聽到不生這兩個字,又把它當成不生來看待。他們不知道生就是不生,不生就是生。結果由於不了達此中的道理,而橫生了許許多多的是非諍論,反而瞋怪別人求生淨土。這種錯誤實在是太大了,這就是所謂的毀謗佛法的罪人,也就是邪知見的外道呀。
             第三疑
  問:十方諸佛,一切淨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淨土。今乃偏求一佛淨土,與平等性乖。云何生淨土?
  答: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但眾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繫一心一境,三昧難成。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
  如隨願往生經云,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淨土,世尊何故偏讚西方彌陀淨土,專遣往生?”
  佛告普廣:“閻浮提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讚西方一佛淨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
  “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生一切淨土。”
  故華嚴經云:“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又云:“譬如淨滿月,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應現一切剎,佛身無有二。”
  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達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無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無二,故熾然念一佛時,即是念一切佛也。
  問:十方諸佛和一切淨土,他們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功德也一樣。修行人應該要念一切功德,往生一切淨土才是呀,而現在我們只偏求一尊佛,只求往生一個淨土。這豈不是和平等性相乖違嗎?請問為何只求生西方淨土?
  答:一切諸佛及淨土,確實都是平等的。但是由於眾生的根器鈍,內心混濁雜亂的人多。如果不專心只放在一件事物上的話,三昧是很難修得成的。專心念阿彌陀佛,就是修一相三昧。由於專心到了極點,所以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好比隨願往生經裡,普廣菩薩問佛說:“十方世界也都有很多的淨土呀,為什麼世尊您偏偏只稱讚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專門要眾生往生那裡呢?”
  佛陀回答普廣菩薩說:“閻浮提的眾生,大部分人的心都很混濁雜亂,因此我我只特別稱讚一尊西方的佛及他的淨土,是為了要使那些眾生,能夠專心在一個境界上,這樣才比較容易能夠往生。如果要他們念所有一切佛的話,境界就太寬廣了,那麼心就會散漫。心一散漫,三昧就很難成就,三昧不成就沒有辦法往生了。
  “其實求一尊佛的功德,和求一切佛的功德是一樣的,因為佛性相同之故。因此,念阿彌陀佛也就等於念一切的佛。求生極樂世界,就等於求生一切的淨土。”
  因此華嚴經說:“一切佛的法身,也就是一尊佛的法身。一尊佛的心、智慧、十力、四無畏,和一切佛也是一樣的。”
  華嚴經又說:“好比十五日的月亮,映照在一切的水中,雖然月亮的影像很多,但是未來的月亮也還只是天上的那一個。這月亮就好比修成究竟佛的無礙智,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感應示現。佛的法身就和月亮是一樣的,只有一個而沒有二個。”
  有智慧的人,可以從譬喻裡獲得解悟。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夠瞭解一切的月影,就是一個月亮之所現,一個月亮,就是一切的月影源頭,因此月亮和月影是無二無別的道理,那麼他也就能夠明白一尊佛就是一切的佛,一切的佛也就是一尊佛,因為法身無二無別之故。所以,精進專心念一尊佛時,也就是精進專心在念一切的佛。
              第四疑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淨土隨得往生,何須偏念西方彌陀佛耶?
  答:凡夫無智,不敢自專。專用佛語,故能偏念阿彌陀佛。云何用佛語?釋迦大師一代說法,處處聖教,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經、觀經、往生論等,數十餘部經論文等,殷勤指授,勸生西方,故偏念也。又彌陀佛別有大悲四十八願,接引眾生。
  又觀經云:“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若有念者,機感相應,決定得生。”
  又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鼓音王陀羅尼經等云:“釋迦佛說經時,皆有十方恆沙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成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乘佛大悲本願力故,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當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偏有因緣。何以得知?無量壽經云:“末世法滅之時,特駐此經,百年在世,接引眾生往生彼國。”故知阿彌陀佛與此世界極惡眾生,偏有因緣。其餘諸佛,一切淨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不如彌陀佛國,處處經論,殷勤叮嚀,勸往生也。
  問:同樣是念一佛求生一淨土,那麼何不在十方佛土中,隨自己的意思念一尊佛求生他的淨土,何必一定要念西方阿彌陀佛呢?
  答:凡夫沒有什麼智慧,不敢隨自己的意思念佛。只敢照著佛說的話去做,所以專門只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說只聽佛所言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所說的法,流傳下來的經典裡,到處都在勸眾生專心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好比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及往生論等等,幾十部的經典、論著及文章中,都殷勤指點教授眾生,勸大家往生西方,所以眾生專門念阿彌陀佛的多。而且阿彌陀佛特別發了四十八個大悲願,來接引眾生。
  觀無量壽佛經裡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種相貌,每一種相貌都有八萬四千種妙好。每一種妙好都放八萬四千種光明,這種光明遍照法界念佛的眾生。由於光明一直照射不捨,因此誠心念阿彌陀佛的人,就會獲得感應,最後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阿隬陀經、無量壽經及鼓音王陀羅尼經等都說:“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時,十方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都會把舌頭伸出來,蓋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以證明一切眾生,只要肯念阿彌陀佛,那麼就能乘佛的大悲心跟本願力,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要知道阿彌陀佛和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有緣。何以得知呢?因為無量壽經裡說:“將來佛法要滅亡之前,這部經還特別留在人間一百年,以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淨土,之後佛法才整個消失。”因此我們知道阿彌陀佛和娑婆世界裡非常惡劣的眾生,有特別的因緣。其他的佛和他們的淨土,只有在一兩部經提到,只略微勸眾生往生而已。不像阿彌陀佛的淨土,處處經論都殷勤叮嚀,勸大家往生。
              第五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實未得生淨土。是故瓔珞經云:“始從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之與果,初發菩提心。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受菩薩戒。身身相續戒行不闕,經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發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羅蜜等無量行願,相續無間滿一萬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進,至第七不退住,即種性位。”此約自力,卒未得生淨土。
  他力者,若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即能發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厭離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迴願生彼彌陀淨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往生。
  是故十住婆沙論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
  “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淨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淨土者,亦可有漏凡夫應不得見佛身。然念佛三昧並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隨分得見佛身?相也,菩薩見微細相。
  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隨分得見?相,菩薩見微妙相,此何所疑?
  故華嚴經說:“一切諸佛剎,平等普嚴淨,眾生業行異,所見各不同。”即其義也。
  問:身心全被束縛,不得自在的凡夫,惡業既厚又重,一切的煩惱一絲一毫都未斷。而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是超出三界的,具縛凡夫如何能夠往生呢?
  答:因為凡夫可以靠自力和他力這兩種因緣,而得以往生。所謂自力是說,靠自己的力量在此世界修行,而單靠自力修行,是無法往生淨土的。因此瓔珞經說:“從具縛凡夫開始,不認識佛法僧三寶,不知道善惡因果的關係。後來接觸佛法而且相信佛法,這時就開始發菩提心,去受菩薩戒。接著就生生世世不斷的不破戒修行,修到三劫之後,才能達到別教初住位,也就是所謂的初發心住。接下來就修十信位的十種波羅蜜等無量的願行,一直不間斷的修直至滿一萬劫為止,這時才能證到第六的正心住。如果再加緊用功的話,就能更上一層樓,進入第七的不退住,就是種性位。”這是就自力修行而言,到此為止,還是沒有能力往生淨土。
  所謂他力是說,若是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能夠攝取念佛的眾生,於是就開始發菩提心,開始修念佛三昧,心裡很厭惡三界,很想離開三界,並且身體力行修布施、持戒等的善行福報,還把所有的善行福報,全部都迴向願意往生阿隬陀佛的極樂淨土,最後乘佛的願力及自己的念力,互相感應而得以往生。
  因此十住婆沙論說:“在這世間有兩種修行的方法,一種容易,一種難。難行道是說,在五濁惡世修行,要歷經無量的佛,要想修到不退轉之位,實在很難。
  其中的艱難是無數塵沙劫的時間也說不完的。簡單歸納有五點:一、或許會和其他外道成為好朋友,結果受影響,壞了自己的菩薩修行法。二、很可能遇到無恥凶惡之人,被他破壞自己殊勝的德行。三、很可能獲得富貴等之善業果報,結果由於富貴的弊病,反而破壞了禪定不淫的的清淨梵行。四、可能會墮落成小乘,只求自己得出離,而障礙了大悲心。五、由於只靠自己的力量,沒有佛力的加持,就好比跛腳的人,一天最多只能走幾里路,非常辛苦。這就是完全靠自己力量的結果。
  “易行道就是相信佛說的話,修念佛三昧,發願往生淨土,靠佛的願力攝持,決定能往生,一點也不懷疑。好比走水路的人,藉著船的力量,片刻就可以走千里,這就叫做他力。譬如愚劣的凡夫跟著轉輪王,一天一夜就可以行遍四天下,這不是他的力量,而是轉輪王輪寶的力量。”
  如果有人認為,有煩惱的有漏凡夫不能往生淨土,那是不是就表示有煩惱的凡夫也應該見不到佛才是呢?然而並非如此。我們知道念佛三昧是隨著無煩惱的無漏善根而引發起來的,有漏的凡夫還是可以隨著他修行的程度,而見得到佛身的粗略相貌,菩薩見得的是佛的微細相貌。
  往生淨土也是一樣,雖然淨土是無漏善根的果報,但是有漏凡夫只要發了無上的菩提心,求生淨土,經常念佛之故,所以能把煩惱伏住或斷滅,因此而得以往生淨土。並且能隨各人的功力見到佛的粗略相,而菩薩見到的是微妙相。這是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因此華嚴經說:“所有諸佛的淨土,全都是一樣的莊嚴清淨,只是由於眾生各人的業力及修行程度不同,所以各各所見不同。”就是這個意思。
              第六疑
  問:設令具縛凡夫得生彼國,邪見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國,即得不退,超過三界?
  答曰: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
  在此惡世日月短促。經阿僧祇劫復不起煩惱,長時修道,云何不得無生忍也?此理顯然,不須疑也。
  問:就算具縛凡夫能得往生西方淨土,但是由於邪知見及貪瞋痴的三毒經常會起來,怎麼可能生到那裡之後,就能夠證到不退之位,超出三界呢﹖
  答:生到西方淨土,證得不退位,有五個原因。一、由於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攝持,所以能夠證不退。二、由於經常被佛光照著,所以菩提心經常能增進,所以能不退。三、極樂世界的流水、鳥雀、樹木、風聲及音樂等,全都在講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聽到的人就會經常起念三寶的心,由於經常念佛念法念僧,所以修行不會退。四、彼國人民全部都是菩薩,因此到處都是善知識,沒有娑婆世界那種惡劣的環境。在那兒外面沒有邪魔鬼神來害人,內心又不容易起貪嗔痴三毒,由於煩惱不起,所以修行不會退轉。五、生到彼國之後,壽命就和佛、菩薩一樣無量,因此修行不會退。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裡,壽命短得很。在那兒經過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不起煩惱的修行,怎麼會不證無生忍呢?道理十分明白,因此無須懷疑。
              第七疑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校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校,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三年始來。
  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
  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問:彌勒菩薩是補位佛,下次就輪到他在娑婆世界成佛。只要修成上品的十善法,就能生到兜率天見到彌勒菩薩,然後可以跟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在龍華三會中,就能證得聖果。何必要求生西方的淨土呢﹖
  答:求生西方與求生兜率,都能在一日之間聞道見佛,這兩種情形,大致上看起來似乎很相似,不過仔細比較一下的話,就大有優劣之別了。現在且分兩方面來講。
  首先,就算能夠修十善法,恐怕也未必能往生。何以見得呢?因為彌勒上生經上說:“要修行眾多的三昧,要深深的進入正定聚,才能夠往生。”此外並沒有其他方便的接引,所以比不上阿彌陀佛用本願力和光明力,攝取念佛的眾生。而且釋迦牟尼佛又講九品往生的方便接引法門,殷勤的勸眾生往生彼土。只要眾生能念彌陀佛,機感相應就能往生。好比世間互相戀慕的兩人,只要有機會相見,必然一拍即合。
  其次兜率天宮屬於欲界,在那兒修行的諸天退步的很多。而且那兒又有女人,這些都是讓修行者增長貪愛五欲的環境。再說天女極美。諸天容易被迷惑而沈迷欲愛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淨土,極樂世界的流水鳥雀樹林風聲樂音,全都在說法,能提起眾生正念,使眾人生起念佛之心及發菩提心,而伏滅煩惱。那兒又無女人及小乘人,全部是大乘行者。因此,那兒的眾生煩惱惡業都不會起來,最後就能修到無生忍之位。兩相比較之下,優劣一眼就看出來,還須要懷疑嗎?
  而且釋迦佛在世的時候,見到佛而沒有證聖果的人多如恆河沙數。將來彌勒佛出世也一樣,見到佛而沒有證到聖果的大有人在。因此比不上彌陀的淨土,只要能往生,統統都能證到無生忍。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墮落到三界,被生死之業所束縛的。
  印度的傳記裡,有這麼一則故事。曾經有三位菩薩,一位叫無著,一位叫世親,一位叫師子覺。他們三人相約要往生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先死的人見到彌勒菩薩後,要回來告訴世間還活著的人。後來師子覺死了,結果很多年都沒見到回來通報。接著世親也不行了,臨終前,無著就叮嚀他說:“你見到彌勒菩薩之後,要馬上回來告訴我呀。”結果世親去了三年之後才來相告。
  無著就問他:“怎麼去那麼久才回來呢?”
  世親回答說:“我到了兜率天,只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而已,旋繞禮畢之後,我就馬上回來告訴你了。因為那裡的日子長之故,所以這裡就已經三年了。”
  無著又問:“師子覺現在在那裡呀?”
  世親回答說:“師子覺去享受天樂去了,他沈迷在五欲裡,只能當彌勒菩薩的外眷屬,因此到目前為止,都還無緣見到彌勒菩薩。”
  由此可知,小菩薩生到那兒,還會沈迷五欲,何況是凡夫呢?因此大家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在那兒一定能證得不退,所以不應該求生兜率天呀。
            第八疑
  問:眾生無始已來,造無量業。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云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云何可通?
  釋曰: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可逢,何可論十念成就?
  又汝以無始已來惡業為重,臨終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校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云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
  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闇室,日光暫至而闇頓滅,豈以久來之闇不肯滅耶?
  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痴闇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滲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滲而不肯出也?
  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焚,少時即盡。
  又如有人一生已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淨土,無有是處。
  又云,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攝論云:“由唯發願故,全無有行。”雜集論云:“若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若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並是別時之因,全無有行。若將臨終,無間十念猛利善行是別時意者,幾許誤哉。願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自墮陷也。
  問:眾生長久以來,就造了無量的惡業。這一輩子如果又沒有遇到善知識,結果又無惡不造。請問臨終時,念十口氣的佛號,就能往生而超出三界嗎,從善惡因果的道理來講,怎麼通呢﹖
  答:眾生無始以來所造的善惡業,多寡及強弱情況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臨終時能遇到善知識教念佛求生西方,而且果真十口氣念佛即往生成功的,那都是由於宿世善業很強的緣故,否則是不會遇到善知識,最終還能往生的。而宿世惡業強的人,連善知識都遇不到,那就更不用提十念往生了。
  你認為無始以來的惡業分量很重,而臨終十念的分量很輕。其實這種輕重是不一定的,不在於時間的長短及罪業的輕重,而決定在下列三項因素:一、在心,二、在緣,三、在決定。
  在心是說,造罪業的時侯,是從虛妄顛倒的心念所產生的。而念佛的人,是聽到善知識教念佛法門,知道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名號之後,用真心誠意的心來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虛妄心,念佛是真實心,這一虛一實,如何有得比呢?譬如有一間屋子,已經暗了一萬年。當它被日光一照的時候,黑暗馬上就消失了。難道黑暗會因為它已經暗了一萬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嗎?
  在緣是說,造罪業的時候,是從虛妄愚暗的心,緣由虛妄顛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從聽聞佛的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由無上的菩提心而生的。這兩種一真一假,怎麼能相比呢?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雖然中箭很深,毒液已滲透肌骨,但是只要一聽到除毒鼓的鼓聲,毒箭馬上就會應聲而出,不會因為毒葯已滲入肌骨而不肯出來。
  在決定是說,造罪業的時候,是以將來還要犯的心,斷斷續續的在造罪。而念佛的人念佛之時,已下定決心要脫離三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間的心,持續不間斷的念佛,因此而捨命。由於這種善心十分猛利,於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條繩索,粗得十個人才抱得住,雖然一千個人來拉也拉不斷。而一個小孩子,只要用銳利的劍,一下子就能把它切斷。又好比堆積了一千年的木柴,只要用像豆子那麼小的一點火苗焚燒它,一下子它也就被燒光了。
  又好比有一個人,一生都在修十善業,照道理應該可以生天的。但是臨終的時候,他突然起了堅決不移的邪知見,而這一念的邪見,卻讓他馬上墮落阿鼻地獄。你看惡業雖然虛妄,但是由於非常猛利之故,結果還能排除他一生修的十善業,而使他墮落惡道裡。因此難道臨終時用猛利心來念真實功德的佛號,而不能排除無始以來的惡業,而得以往生淨土嗎﹖
  佛經上又說,只要用一念清淨的心來念佛,就能夠滅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因此念佛的時候,由於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滅惡業,一定可以往生。這點你是不須要懷疑的。
  以前有人把十念成就解釋成,只要臨終念十。氣佛號就能往生,這是絕對錯誤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攝大乘論裡說:“這只是發願而已,實際上卻並沒有修行。”雜集論裡說:“如果願意往生安樂國土,就可以往生。若是聽聞無垢佛的名字,就可以證得佛果。”這些講的都只是最初所種的因,及最後所成的果,而省略了中間的修行法。如果有人把臨終無間十念善行,當成只要臨終念十口氣佛號的話,那真不知道要耽誤多少人呀。希望各位修行者要深思此中的道理,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邪知見誤導,以免墮落。
              第九疑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有此教,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答: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
  為此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得生彼,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淨土亦爾,動念即至,不須疑也。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但論生彼國,無女人及無盲聾瘖人,不道此間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說者,愚痴全不識經意。即如韋提女人,是請淨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記悉得往生彼國。但此處女人及盲聾瘖人,心念彌陀佛悉生彼國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二乘人但迴心願生淨土,至彼更無二乘執心。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非謂此處,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
  故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云:“設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稱我名號厭惡女身,捨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覺。”況生彼國更受女身?根缺者亦爾。
  問: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這兒有十萬億佛剎那麼遙遠,我們這些劣弱的凡夫,如何到得了?往生論裡面說:“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既然論這麼說,那就表示女人和殘障者,一定不能生到那兒去啦。
  答:你認為西方淨土遙遠,凡夫劣弱難生,是以凡夫的肉眼來看,以凡情的生死心來說的。要知道極樂世界雖然離我們的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剎那麼遠,可是只要眾生的淨土業修成的話,臨終時淨定的心,就是在淨土受生的心。起心動念之時,就是往生淨土之時。
  因此觀無量壽佛經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離我們這兒並不遠。”而且業力是不可思議的,只要一念清淨就能往生,所以用不著擔心那兒遙遠。又好比我們做夢,身體雖然躺在床上,而我們的心意識卻已經神遊到其他的地方去了,而世間的一切卻如平常一樣毫無不同。往生淨土也和做夢一樣,心頭動念就到了,用不著懷疑。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說,已經生到那裡的,沒有人是女人、瞎子、耳聾者或啞巴。而不是說這裡的女人及殘障者,不能生到那兒去。如果這麼認為的話,那就太笨了,根本就不瞭解佛經的意思。經裡面韋提王后是女人,她也是請佛講淨土的當機者,佛陀授記她和五百位宮女都能往生極樂國。因此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聾瘖啞的人,只要修淨土法門,往生極樂國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會是殘障者了。
  小乘人只要迴小向大,發菩提心,願意往生極樂國。到了淨土自然就不會再有小乘人的執著。這是往生論所謂“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的意思,不是說這裡的女人及殘障者不夠資格往生。
  無量壽經裡,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其中一願說:“當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一切女人,要是厭惡自己是女人,如果稱念我的名號,死了之後下輩子還是女性之軀的話,我就不成佛。”何況生到該國,還會是女人身嗎?殘障者也一樣。
              第十疑
  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
  言厭離行者,凡夫無始已來為五欲纏縛,輪迴五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為此常觀此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淨臭穢。
  故涅槃經云:“如是身城,愚痴羅剎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又經云:“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不淨,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覺,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深生厭離。縱使妻房不能頓斷,漸漸生厭作七種不淨觀。一者觀此淫欲身從貪愛煩惱生,即是種子不淨。二者父母交會之時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淨。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處不淨。四者在母胎時唯食母血,即是食噉不淨。
  五者日月滿足頭向產門,膿血俱出臭穢狼藉,即是初生不淨。六者薄皮覆土,其內膿血遍一切處,即是舉體不淨。七者乃至死後膨脹爛壞,骨肉縱橫狐狼食噉,即是究竟不淨。
  自身既爾他身亦然,所愛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厭離常觀不淨。若能如此觀身不淨之者,淫欲煩惱漸漸滅少。又作十想等觀,廣如經說。
  又發願,願我永離三界雜食,臭穢膿血不淨,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此謂厭離行。
  二明欣願行者,復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淨土,為欲救拔一切眾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無力,若在惡世煩惱境強,自為業縛淪溺三塗動經劫數,如此輪轉無始已來未曾休息,何時能得救苦眾生?
  為此求生淨生親近諸佛,若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往生論云:“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則是攝眾生生佛國心。”
  又願生淨土須具二行,一者必須遠離三種障菩提門法。二者須得三種順菩提門法。何者為三種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當憐愍一切眾生欲與其樂,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若能遠三種菩提障,則得三種順菩提法。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染身心障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為拔眾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隱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令離生死苦,即違菩提門。是故安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作心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即遮菩提門。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淨土常不離佛,得無生忍已,於生死國中救苦眾生。悲智內融定而常用自在無礙,即菩提心。此是願生之意。
  二、明欣心願求者,希心起想緣彌陀佛,若法身若報身等。金色光明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攝取念佛眾生。又觀彼淨土七寶莊嚴妙樂等,備如無量壽經十六觀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迴施一切眾生,同生彼國,決定得生。此渭欣願門也。
  問:我現在決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過不知道該怎麼修,怎麼做,才能得種往生之因,而得往生之果報﹖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都有妻室,不知未斷淫欲,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決心往生西方的人,只要修兩種行,就一定能往生。一種是厭離行,一種是欣願行。
  厭離行是說,凡夫從無始以來,就被五欲所纏縛住,因此在五道裡面輪迴,受種種的苦,因此如果心裡不厭惡此五欲,不想離開此五欲的話,想要脫離三界實在是遙遙無期的。所以我們要經常觀想觀看我們這個充滿了膿血屎尿,含藏了一切惡臭污穢的臭皮囊。
  涅槃經說:“這個身體好比是一座城堡,裡面住著愚蠢而吃人的羅剎,有智慧的人誰會喜歡這樣的身體呢?”經上又說:“這個身體聚集了所有的苦惱及一切的污檅,被束縛不得自在,又會生癰長瘡等,根本沒有絲毫的好處。就連諸天的身體,也是一樣的。”
  修行的人不管是動是靜,不管是醒著或睡時,都要經常觀想這個身體只有苦沒有樂,對它深生厭離之心。即使房事不能一下子馬上斷掉,也要漸漸產生討厭的心態,同時要修七種不淨觀。一、觀想我們這個淫欲的身體,是從父母貪愛淫欲的念頭而來的,這是最初的種子不清淨。二、父母由於淫念起而行淫,行淫時父精母血結合,我們的神識就進入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體中,這就叫做受生不清淨。三、胎兒在母親的子宮裡,居於五臟六腑之內,這就叫做居住之處不清淨。四、胎兒在母腹中,食的是母親的血,這就叫做食噉不清淨。
  五、在母胎內期滿之後,胎兒要出生時,自然頭部轉向產門。出生時刻,膿血一起流出來,又臭又髒,滿地狼藉,這就叫做初生時不清淨。六、出生之後,日日長大,全身被一層薄皮包裹住,皮內到處是膿血,這就叫做全身不清淨。七、死了之後,屍體腫脹腐爛,被狐狸野狼吃得骨肉縱橫,這就叫做到了最後都還是究竟不清淨。
  我們自己的身體如此,別人的身體也一樣。因此我們對於內心貪愛的男女肉身等外貌,要深深生起厭離之心,常常觀想它的污穢。如果能這樣觀身不淨的話,淫欲就會日漸減少。這時還可以再作十想觀,經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講了。
  此外還要發願,願自己能夠永遠離開這個在三界中,充滿膿血污穢、沈迷淫欲及五欲的雜食之肉身,願自己能夠得到淨土的法性生身。以上就是所謂的修厭離行。
  其次要講欣願行。修欣願行有二個步驟,第一,要先明白為何要求往生。第二,要觀淨土的美好莊嚴,心裡喜歡很想要去。先講求生淨土的意義,我們求往生淨土,是為了要救拔一切痛苦的眾生。這時就要想,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如果我在濁惡的世間,周遭環境太惡劣,說不定我還會被宿世的惡業所束縛,而墮落三惡道,求出無期。如果這樣的話,我怎麼能夠拯救苦惱的眾生呢?
  因此之故,我應該要求生到淨土,在那裡可以親近諸佛修行,等到有一天證到了無生忍,這時我才有能力到濁惡世中拯救苦難的眾生。所以往生論裡說:“發菩提心就是發願成佛,發願成佛的心就是發心度脫眾生免受災難,而度眾生的心就是教眾生往生佛國的心。”
  發願生淨土要具備二種修行,第一,要遠離三種心,第二,要生起三種心,這樣才能獲得清淨的菩提心。首先我們講要遠離那三種心,一、要以智慧為前導,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樂,因此要遠離只貪愛自身的心。二、要培養慈悲心,要時時想如何來拔除一切眾生的苦惱,因此要遠離不為眾生著想的心。三、要修行神通方便,要憐憫一切眾生,以神通力讓他們得到快樂,因此要遠離只以神通供養自己的心態。
  若是能遠離上面所說的三種自利心的話,自然就能生出三種清淨的利他心,那就是一、無染清淨心,能夠不為自己求各種快樂。菩提是無染污的清淨之所,如果為自己求快樂的話,就染污了身心,就障礙了菩提門。
  二、安清淨心,就是能夠為眾生拔除痛苦。菩提心就是能讓眾生獲得安穩無憂的心。如果不發心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讓他們得以脫離生死的束縛,那就違背了菩提門。
  三、樂清淨心,就是要讓一切眾生獲得大菩提涅槃的心。菩提涅槃是最究竟之處,能夠獲得永遠的快樂。如果不發心讓一切眾生獲得畢竟的常樂,那就遮障了菩提之路。
  那麼這種菩提心要如何才能獲得呢﹖要生到淨土,經常不離諸佛,證得無生忍之後,到有生死苦惱的國度去,救度苦惱眾生,這時才能獲得。菩提心是慈悲與智慧的互相融合,雖在禪定之中而能生起大用,這種神通大用能自在運用,了無障礙。以上所言是講如何生起求往生的心。
  接下來談如何修行以得往生?那就要修觀想法。首先要觀想阿彌陀佛,觀佛的法身、報身等,觀佛身金色光明中的八萬四千種相貌,每一種相貌中的八萬四千種妙好,每一種妙好又有八萬四千種光明,而這些光明一直在攝取念佛的眾生。又觀淨土的七寶莊嚴及種種的殊勝妙樂,這些觀法在觀無量壽佛經裡,全都講得很清楚。此外,平常還要常常修念佛三昧,還要修布施持戒等一切的善行,同時把這些善行,通通迴向施給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如果能夠這樣子修行的話,絕對可以往生。以上所說,就是所謂的欣願門。
    略論安樂淨土義   (後魏)曇鸞
  問曰:安樂國於三界中,何界所攝?
  答曰:如釋論言:如斯淨土,非三界所攝。”何以故?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
  經曰,阿彌陀佛本行菩薩道時,作比丘名曰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請問諸佛淨土之行。時佛為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精粗,悉現與之。
  于時法藏菩薩,即於佛前,發弘誓大願,取諸佛土。於無量阿僧祇劫,如所發願,行諸波羅蜜。萬善圓滿,成無上道,別業所得,非三界也。
  問:安樂國在三界裡面,是屬於那一界呢﹖
  答:釋摩訶衍論裡說,這個淨土,不是屬於三界內的。為什麼呢?因為那兒的眾生,沒有欲界的欲望,所以不屬於欲界。他們住在地上,所以也不屬於色界。他們有形體,所以也不屬於無色界。
  經典上說,阿彌陀佛在修菩薩道的時候,叫做法藏比丘。他向世自在王佛,請問諸佛淨土的不同形式,以做為修行的參考。世自在王佛就顯現了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剎土給他看,他看到各淨土的天和人善惡的不同,及各國土環境的精細和粗糙的不同。
  這時法藏菩薩就在世自在王佛的前面,發了弘大的誓願,決定他國土的形式。後來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他就照自己所發的願,去修行各種波羅蜜。最後功德圓滿,成了究竟佛,得了無上道,這是諸佛的共業。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別業,所以不是三界。
  問曰:安樂國有幾種莊嚴,名為淨土?
  答曰:若依經據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即是其事,尋讚可知,不復重序。若依無量壽論,以二種清淨,攝二十九種莊嚴成就。
  二種清淨者,一、器世間清淨,二、是眾生世間清淨。
  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成就:
  一者、國土相勝過三界道。
  二者、其國廣大,量如虛空,無有齊限。
  三者、從菩薩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所起。
  四者、清淨光明,圓滿莊嚴。
  五者、備具第一珍寶性,出奇妙寶物。
  六者、潔淨光明,常照世間。
  七者、其國寶物柔軟,觸者適悅,生於勝樂。
  八者、千萬寶華,莊嚴池沼。寶殿寶樓閣,種種寶樹,雜色光明,影納世界。無量寶網覆虛空,四面懸鈴,常吐法音。
  九者、於虛空中,自然常雨天華,天衣天香,莊嚴普熏。
  十者、佛慧光明,照除痴闇。
  十一者、梵聲開悟,遠聞十方。
  十二者、阿彌陀佛,無上法王,善力住持。
  十三者、從如來淨華所化生。
  十四者、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十五者、永離身心諸苦,受樂無間。
  十六者、乃至不聞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十七者、眾生有所欲樂,隨心稱意,無不滿足。
  如是等十七種,是名器世間清淨。
  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莊嚴:
  一者、無量大珍寶王,微妙華臺,以為佛座。
  二者、無量相好,無量光明,莊嚴佛身。
  三者、佛無量辯才,應機說法。具足清白,令人樂聞。聞者必悟解,言不虛說。
  四者、佛真如智慧,猶如虛空。照了諸法,總相別相,心無分別。
  五者、天人不動眾,廣大莊嚴。譬如須彌山,映顯四大海,法王相具足。
  六者、成就無上果,尚無能及,況復過者。
  七者、為天人丈夫調御師,大眾恭敬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
  八者、佛本願力,莊嚴住持諸功德。遇者無空過,能令速滿足,一切功德海。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九者、安樂國諸菩薩眾,身不動搖而遍至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
  十者、如是菩薩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成。滅除一切,眾生苦惱。
  十一者、是等菩薩,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大會無餘照。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
  十二者、是諸菩薩,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
  如是等法王,八種功德成就,如是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安樂國土,具如是等,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故名淨土。
  問: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有多少種功德來莊嚴成就﹖
  答:從經典上來看的話,法藏菩薩的四十八願,就包括了所有的功德莊嚴。在我寫的讚阿彌陀佛偈裡,已經有了詳盡的說明,這裡就不再重復。如果依無量壽論的話,就是以二種清淨,來包括二十九種莊嚴成就。
  所謂二種清淨,有一、器世間清淨,就是無情世間的清淨。二、眾生世間清淨,就是有情世間的清淨。
  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成就:
  一、極樂世界的國土形相,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形相。
  二、極樂世界範圍廣大,如虛空般,沒有界限。
  三、極樂世界的出現,是由於法藏菩薩修行正道及他的大慈悲出世間法的善根而有的。
  四、極樂世界非常清淨,非常光明,非常圓滿,非常莊嚴。
  五、極槳世界俱備第一的珍寶特性,能夠出生奇妙寶物。
  六、極樂世界恆常被潔淨的光明所照耀。
  七、極樂世界的珍寶之物,非常柔軟,觸摸過的人都覺得很舒適愉快,而產生殊勝的樂感。
  八、極樂世界的池沼裡,有千萬朵奇珍寶華。宮殿樓閣及樹木,全都是七寶所成。樹木發出的光明裡,還能映現出周遭的影像。虛空中有無量的七寶羅網覆蓋著,寶網的四面都懸有風鈴,風過之處,鈴子自然說法言法語。
  九、極樂世界的空中,經常會飄落天華、天衣和天香,來莊嚴環境,香熏大地。
  十、阿彌陀佛的智慧光明,照在極樂世界眾生的身上,自然能去除眾生的黑暗愚痴。
  十一、阿彌陀佛的聲音,能令極樂世界的眾生開悟。不論遠近,十方眾生都能聽聞。
  十二、極樂世界之所以能夠存在,是由於阿彌陀佛無上法王的慈善力之故。
  十三、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從如來的清淨蓮華所化生的。
  十四、極樂世界的眾生,都非常喜愛享樂於佛法之甘露味,以禪定三昧作為飲食。
  十五、極樂世界的眾生,永遠都不再有身心上的各種痛苦,而得以沒有間斷的享受身心上的快樂。
  十六、極樂世界的眾生,連二乘人、女人及殘廢的名字都沒有聽過。
  十七、極樂世界的眾生,心有所求,都能如意。
  以上十七種情形,就叫做器世間清淨。
  而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功德莊嚴。
  一、阿彌陀佛的佛座,是由無量的大珍寶王而成的微妙華臺。
  二、阿彌陀佛的色身,有無量的相好,有無量的光明。
  三、阿彌陀佛有無量的辯才,能針對眾生的根機說法。他說的法,全是清淨的善法,使聽聞的人很喜歡聽。而只要能聽聞佛說法,一定能開悟解法,使佛陀不致虛說。
  四、佛陀的真如智慧,如虛空般廣大,包容一切諸法,雖然諸法有總相別相的不同,但佛陀平等對待,心無分別。
  五、極樂世界的諸天及人民,還有法身大士,無量無邊圍繞佛陀。而阿隬陀佛法王具足諸相,在眷屬中猶如須彌山王的影像,映現在四大海水中般。
  六、阿彌陀佛成就的無上究竟佛果,沒有人能比得上,何況還有超過的嗎?
  七、阿彌陀佛是諸天及人民的調御丈夫,能調伏制御一切可以度化之丈夫,使他們進入修行之道。眾生都恭敬圍繞著佛陀,好比獅子圍繞著獅子王般。
  八、阿彌陀佛本誓願的力量,能夠莊嚴住持無量功德,因此只要是見佛之人,不會一無所獲,一定能很快就圓滿具足一切的功德。若是尚未證得清淨心的菩薩,一定能很快就證得平等的法身,同時最後也能和清淨心菩薩,及上位的菩薩一樣,證得究竟佛果的寂滅平等。
  九、極樂世界的諸菩薩,都能夠在定中身不動搖,而化身到十方世界,作種種的應化身以度眾生。並且真實的修行,經常作佛事度眾。
  十、這些菩薩無量的應化身,是在菩薩一個心念放大光明之中,同時到達十方世界,以種種方便來教化眾生。同時菩薩能用他修行所成就的力量,來滅除一切眾生的苦惱。
  十一、這些菩薩在一切的世界之中,放大光明。在諸佛的大法會中,放大光明。他們廣大無量的恭敬供養及讚歎諸佛如來的功德。
  十二、這些菩薩,能夠在十方一切世界,沒有三寶的地方,弘揚佛法僧寶。教眾生瞭解佛法的功德大海,教眾生老實修行。
  以上所說的法王阿彌陀佛的八種功德成就,及諸菩薩的四種功德成就,就叫做眾生世間清淨。
  安樂國具備了這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所以叫做淨土。
  問曰:生安樂土者,凡有幾品輩?有幾因緣?
  答曰: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
  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又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
  今依傍無量壽經為讚,且據此經作三品論之。
  上輩生者有五因緣,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二者、發無上菩提心。三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四者、修諸功德。五者、願生安樂國。
  具此因緣,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便隨佛,往生安樂。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飯食沙門。六者、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
  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安樂,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
  下輩生者有三因緣,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安樂。
  臨命終時,夢見無量壽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
  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安樂。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
  生安樂國,七寶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邊地者,言其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義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
  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
  邊言甚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況彼耳,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
  何以知之?安樂國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
  問:有那些因緣,得以往生安樂國﹖生到那兒,有多少品,多少輩﹖
  答:無量壽經裡說,生到那兒,只有上、中、下三輩。
  觀無量壽佛經裡說,往生那兒的眾生,分上中下三品。而每一品,又分上中下三等,三乘三得九,因此共有九品往生。
  現在以無量壽經為準,用該經的上中下三輩來論說。
  上輩往生的人,要具備五種因緣:一、要捨棄家累,遠離欲念,出家當沙門,二、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三、修淨土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四、修行各種功德,五、願求往生安樂國。
  具備了這五種因緣之後,臨終的時候,無量壽佛就和安樂國的眾生,出現在他的面前。這時修行人就會跟隨阿彌陀佛,往生到安樂國,而在七寶的蓮華裡,自然化生。花開見佛後,就能證不退轉的果位,得到大智慧,大勇猛,大神通及大自在。
  中輩生的人有七種因緣:一、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二、修淨土法門專持阿彌陀佛名號,三、起碼要修些善事,還要持齋,四、要捐錢蓋寺廟、造佛像,五、要齋僧,六、要點燈,供花、燒香供養三寶,七、要把這些功德,回向往生安樂國。
  中輩往生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的化身,放大光明,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真佛一樣。這時化佛和諸大眾,出現在淨土行人面前,於是中輩人就跟隨在化佛的後面,往生安樂國。花開見佛之後,也證了不退轉的果位,而獲得的功德智慧,要比上輩人稍差。
  下輩往生的人,要具備三個因緣:一、假如不能作諸功德的話,也要發無上的菩提心,二、要專心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至少也要念十口氣,三、要真心誠意的發願求往生安樂國。
  當下輩人臨命終時,會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而得往生。他們花開見佛證果時,獲得的功德智慧,要比中輩人稍差。
  還有一種人往生安樂國,不在三輩之中。由於這種人,是用疑惑的心來修功德,而求往生安樂國之故。他們不瞭解佛陀的智慧,對於佛陀的不可思議智慧,不可稱謂智慧,大乘廣博智慧及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都懷疑不信。雖然如此,他們還相信善惡罪福報應,因此還會去修習善事。
  他們生到安樂國百由旬,或五百由旬的七寶宮殿之內。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和忉利天自然獲得的果報是一樣的。他們在五百年中,見不到佛,也聽不到佛法,也見不到菩薩和聲聞等聖人。在安樂國土裡,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邊地,也叫做胎生。
  所謂邊地,是說五百年中,見不到也聽不到佛法僧三寶,和八難中的邊地之難意義一樣之故。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在安樂國土的最旁邊之故。
  所謂胎生,是比喻好比人初在母親子宮受胎之時,不具備人的形體。
  說那兒叫邊,是指不聞佛法的災難。說它是胎,是指那兒的黑暗。這二種名稱,都不過是借這裡的情形,來比喻那兒的情況。因此,不是八難中的邊地,也不是胞胎裡面的胎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安樂國土的眾生,全都是化生的,所以知道確實不是胎生。由於五百年之後,還是可以見聞三寶,所以也不是八難中的邊地。
  問曰:彼胎生者,處七寶宮殿中,受快樂否?復何所憶念?
  答曰:經喻云,譬如轉輪王子,得罪於王,內於後宮,繫以金鎖,一切供具,無所乏少,猶如王。
  王子于時,雖有好妙,種種自娛樂具,心不受樂。
  但念設諸方便,求免希出。
  彼胎生者,亦復如是。雖處七寶宮殿,有好色香味觸,不以為樂。但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之為苦,
  識其本罪,深自責悔,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
  問:胎生的人,在七寶宮殿裡,快不快樂呢,他們在想些什麼﹖
  答:經典上比喻說,好比轉輪王的太子,因為得罪了國王,因此被關在後宮裡,用金鎖把他鎖起來。而供給王子的一切用具,和轉輪王的一樣,一點也不缺乏。
  然而王子當時,雖然有種種妙好的娛樂,所需之物一樣也不乏少,但是內心卻不快樂。他一心只想有什麼辦法,可以離開後宮。
  安樂國胎生的眾生也一樣,雖然住在七寶宮殿,有妙好的五欲,但卻不快樂。因為見不到三寶,無法供養三寶,不得修行善事,而以此為苦。
  當他認識到自己生到邊地所犯的罪過原因之後,深深的自我悔責,一心想離開那兒,這時就能如願以償,而能像三輩人那樣往生安樂國。不過那時,應當是五百年的末期,他們才會體認到自己的罪過而懺悔求往生。
  問曰:以疑惑心往生安樂,名曰胎生者,云何起疑?
  答曰:經中但云疑惑不信,不出所以疑意。尋不了五句,敢以對治言之。
  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疑有四意:
  一者、疑但憶念阿彌陀佛,不必得往生安樂。何以故?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
  云何一生或百年,或十年或一月,無惡不造。但以十念相續,便得住生,即入正定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乎?若爾,先牽之義何以所信?
  又曠劫已來,俱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云何不斷三界結惑,直以少時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乎?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對治此疑,故言不思議智。不思議智者,謂佛智力,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輕為重,以重為輕,以長為短,以短為長,如是等佛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積高千仞。豆許火焚,半日便盡。豈可得言,百年之薪積,半日不盡乎?
  又如躄者,寄載他船,因風帆勢,一日至千里。豈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乎?
  又如下賤貧人,獲一瑞物,而以貢主。主慶所得,加諸重賞。斯須之頃,富貴盈溢。豈可得言,以可有數十年仕,備盡辛勤,上下尚不達歸者,言彼富貴無此事乎?
  又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然。復可以擲驢之劣夫,言必不能乘空耶?
  又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瞬頃兩分。豈可得言,一小兒力 ,不能斷索乎?
  又如鴆鳥入水,魚蚌斯斃。犀角觸泥,死者咸起。豈可得言,性命一斷,無可生乎?
  又如黃鵠呼子安,子安還活。豈可得言,墳下千歲齡,決無可甦乎?
  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無邊。安得以有礙之識,疑彼無礙之法乎?
  又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而以百年之惡為重,疑十念念佛為輕,不得往生安樂,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問:胎生是以疑惑之心而往生安樂國的,這些人為什麼會起疑惑心呢﹖
  答:經典裡面,只說是疑惑不信所以生邊地,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疑惑不信。從不了佛智那五句話看來,我試用對治法來加以解釋。
  不了佛智這句話,是說不能完全相信瞭解佛所具備的一切種智。由於不瞭解,所以會起疑惑。不了佛智這一句,是總說胎生人的疑惑,下面四句,是一一說明所懷疑之處。因此,我把他分成四疑來解釋。
  第一個疑惑是,認為光是憶念阿彌陀佛,怎麼可能一定會往生安樂國?因為經典上說,眾生的業力有如秤,一定往業力最重的地方投胎。
  因此,一輩子或百年,或十年,或一個月,無惡不造的人,怎麼可能臨終時,只要十口氣念佛不斷,就能夠往生安樂國。而且就可以決定證悟,一直不退,和三惡道的各種痛苦永遠告別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善惡業最重的先投胎之說,不是就不可信了嗎?
  何況久遠劫以來,眾生造作了那麼多,繫屬三界的有漏業。怎麼可能不把三界的見惑和思惑斷掉,只用那麼少的時間念阿彌陀佛,就能夠出三界。那麼眾生被業力所繫的說法,該如何解釋﹖
  為了要對治有這種想法的眾生,於是就告訴他說,佛有不思議智。所謂佛不思議智,是說佛的智慧力量,能夠把很少的東西,變成很多。把很多的東西,變成很少。把近距離變成遠距離,把遠距離變成近距離。把輕的變成重,把重的變成輕。把長的變成短,把短的變成長。像這一類佛的智慧力量,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譬如有一百位壯漢,用一百年的時間來堆積柴薪,把柴薪堆得像天般高。然而只要用豆子般的火,在半天之內,就可以把天高的柴薪燒光。像這種情形,怎麼能說一百年堆積的柴薪,半天燒不完呢?
  又比如兩條腿都殘廢不能走的人,搭乘船隻,靠風吹帆動的力量,一天就走了一千里路。像這種情形,我們能夠說,兩腿殘廢之人,一日豈能行千里乎﹖
  又比如貧窮下賤之人,獲得一件祥瑞的東西,他就拿去貢獻給國王。國王很高興,就重賞貧賤之人。一下子,這個貧賤人就立刻富貴起來了。這時我們能夠說,有人做官做了幾十年,辛苦勤勞得不得了,結果皇上也不知道,人民也不歸順。因此貧賤之人,立時富貴是不可能的嗎?
  又譬如一個拙劣的凡夫,用自己身體的力量,老是騎不上驢背。然而他只要跟著轉輪王出行,就能夠靠輪寶的力量,在虛空中飛行自在。這時還可以說,騎不上驢背的拙劣之夫,一定不能在天空飛行嗎?
  又譬如十個人圍抱那麼粗的繩索,一千名壯漢都拉不斷。而一個小孩子只要用把利劍來揮斬,剎時粗索就會分成兩半。所以豈能夠說,一個小孩子的力量,是斷不了那粗索的?
  又比如鴆鳥進入水中,魚蚌之類立刻就死。而犀牛角碰觸泥地,則死的魚蚌類又都活過來了。因此怎麼能說,性命一斷了,就不可能再活過來呢?
  又比如黃鵠呼叫子安,子安又活了過來。因此怎麼可以說,在墳墓裡已經一千年了,絕對不會再甦醒過來了?
  一切的萬法之中,都有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有自己的攝受力和他人的攝受力。千種開法,萬種閉法,無量無邊。因此,怎能以自己有障礙的識見,而懷疑佛無障礙的法力呢﹖
  而且,在眾生數目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及諸佛力的五不可思議中,以佛的法力最不可思議。因此,認為百年造惡的罪過重,懷疑十口氣念佛的善業輕,所以不能往生安樂國,不能決定證悟,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二者、疑佛智於人不為玄絕。何以故?夫一切名字,從相待生。覺智從不覺生,如是迷方從記方生。若便迷絕不迷,迷卒不解。迷若可解,必迷者解。
  亦可云解者迷,迷解解迷,猶手反覆耳。乃可明昧為異,亦安得超然哉?起此疑故,於佛智慧,生疑不信。
  對治此疑,故言不可稱智。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非相形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
  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汝引解迷為喻,猶是一迷耳,不成迷解。亦如夢中與他解夢,雖云解夢,非是不夢。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
  佛智離此四句,緣之者心行滅,損之者言語斷。
  以是義故,釋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
  此偈中說,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解脫。汝疑佛智與人不玄絕者,是事不然。
  第二個疑惑是,認為佛陀的智慧,比起一般人來,並非特別的玄妙超絕。因為一切的名字,都是相對的。譬如所謂的覺悟之智慧,是因為有不覺悟之故。又比如迷失方向,是由於記住方向而有的。如果迷惑和不迷惑截然不同的話,那麼迷惑就無法解脫。若是迷惑可以解脫,那麼迷惑者必是解脫者。
  也可以說解脫者即迷惑者。迷惑者即解脫者,解脫者即迷惑者,猶如手的兩面。這樣才能說明和暗是不同的,所以佛陀又怎能比凡夫超然呢?由於胎生者起了這種知見上的迷惑。於是對佛陀的智慧,產生懷疑而不相信。
  為了消除眾生這種疑惑,於是說佛有不可稱智。所謂不可稱智,是說佛陀的智慧是超越名字的稱謂的,不是相對的。為什麼呢?因為諸法若是的話,應當會有知道有的這個智慧。若是諸法無的話,也應當會有知道無的這個智慧。然而諸法實在是離於有無的。
  因此佛無知於諸法,所以佛陀的智慧是超絕相對的。胎生者剛才所引用的解脫迷惑的比喻,仍然是迷惑重重,無法解人迷惑。猶如在夢裡替人解夢一樣,雖然他替人解夢,然而他自己,卻仍是在夢中,而非夢醒者。
  以知見來論佛的人,是不知道佛的人。不以知見來論佛的人,也不是知道佛的人。以非知見及非不以知見來論佛,也還是不知道佛。以非非知見及非非不以知見來論佛,仍然是不知道佛。
  佛的智慧,是離開這四句話的。即使依這四句話,佛的心行是寂滅的。即使不依這四句話,佛的言語是斷除的。
  因此之故,釋摩訶衍論說:“若是有人見到了般若,那他就被束縛住了。若是見不到般若,也還是被束縛住。若是有人見到了般若,那他就得到解脫。若是見不到般若,也得到解脫。”
  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不離四句而執著四句的話,就被束縛住。若是離四句而不執著四句的話,就是解脫。胎生者懷疑佛的智慧,和凡夫一樣,沒有玄妙超絕之處,是不對的。
  三者、疑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何以故?過去世有無量阿僧祇恒沙諸佛,現在十方世界,亦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恒沙諸佛。
  若使佛實能度一切眾生,則應久無三界。第二佛則不應復為眾生發菩提心,具修淨土,攝受眾生。而實有第二佛,攝受眾生,乃至實有三世十方無量諸佛,攝受眾生。故知,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
  起此疑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大乘廣智者,言佛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
  所以有三世十方者,有五義。一者、若便無第二佛,乃至無阿僧祇恒沙諸佛者,佛便不能度一切眾生。以實能度一切眾生故,則有十方無量諸佛。無量諸佛,即是前佛所度眾生。
  二者、若一佛度一切眾生盡者,復亦不應後有佛。何以故?無覺他義故。復依何義,說有三世佛乎?依覺他義故,說佛佛皆度一切眾生。
  三者、後佛能度,猶是前佛之能。何以故?由前佛有後佛故。譬如帝王之甲,得相紹襲後王,即是前王之能故。
  四者、佛力雖能度一切眾生,要須有因緣。若眾生與前佛無因緣,復須後佛。如是無緣眾生,動經百千萬佛,不聞不見,非佛力劣也。
  譬如日月,周四天下,破諸闇冥。而盲者不見,非日不明也。雷震裂耳,而聾者不聞,非聲不厲也。
  覺諸緣理,號之曰佛。若情強違緣理,非正覺也。是故眾生無量,佛亦無量。徵佛莫問有緣無緣,何不盡度一切眾生者,非理言也。
  五者、眾生若盡,世間即墮有邊。以是義故,則有無量佛,度一切眾生。
  第三個疑惑是,認為佛實在不能夠度盡一切的眾生,因為過去世有無量的諸佛,現在十方世界,也有無量的諸佛。
  要是佛真的能度盡一切眾生的話,那麼應該早就沒有三界的存在了。第二尊佛,也就不須要再為眾生發菩提心,修行以成就淨土,攝受眾生了。然而實際上,卻有第二尊佛,攝受眾生。不僅如此,實際上十方三世有無量的諸佛在攝受眾生。所以,佛實在不能夠度一切的眾生。
  由於這種想法,胎生者認為阿彌陀佛的度眾能力有限。為了對治此疑惑,因此經上說佛有大乘廣智。所謂大乘廣智,是說佛任何法都知道,任何煩惱都斷了,任何善都具備,任何眾生都度。
  有十方三世諸佛的理由,有五個:一、要是沒有第二尊佛,及後來無量諸佛的話,佛就無法廣度一切眾生了。因為佛實際能度一切眾生。所以才會有十方無量的諸佛。因為這些無量的諸佛,都是以前的佛所度的眾生。
  二、如果一尊佛把一切的眾生都度盡的話,就不會有以後的佛了。為什麼呢?因為被覺悟的眾生,就沒有辦法再去覺悟其他的眾生了。這樣一來,怎能說有三世諸佛呢?因此,就佛具有覺悟他人的條件來說,每一尊佛,都是能度一切眾生的。
  三、後來的佛能夠度眾生,是由於以前的佛的能力之緣故。因為有以前的佛,才會有後來的佛。譬如前朝帝王的盔甲,可以讓後來的帝王繼承擁有,這都是由於前王的功勞。
  四、佛陀的力量,雖然足以度脫一切眾生,但也必須要有因緣才行。若是眾生和以前的佛沒有因緣,這就須要以後的佛來度才行。這些沒有緣的眾生,雖然歷經了百千萬的佛,但是他們都見不到,也沒聽說過,這並不是佛的力量拙劣。
  譬如太陽和月亮,周遍運行四天下,破除黑暗。但是瞎眼的人看不到,這並不表示太陽不放光明。雖然雷聲震耳,然而耳聾的人聽不見,並不表示雷聲不夠大。
  覺悟一切因緣道理的,就叫做佛。而一般的凡夫情見,硬是要違背因緣的道理,所以不能成為正確覺悟的佛。因此眾生無量,佛也無量。如果不問有緣無緣,硬是要佛一定要度盡一切眾生,這是不合理的說法。
  五、若是度盡眾生的話,這世界就成為有限量了,這是不對的。因此,才會有無量的佛,度一切的眾生。
  問曰:若眾生不可盡,世間復須墮無邊。無邊故,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
  答曰: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譬如夢渡大海,值波濤諸難。其人畏怖,叫聲徹外。外人喚覺,坦然無憂。但為渡夢,不為渡河。
  問:若是眾生不可盡的話,這世界不是就成為無限量了嗎?由於無限量之故,佛實際上不能度盡一切的眾生。
  答:世界並非有限量,也並非無限量。佛陀要讓眾生不執著這四句話,這才叫做度。事實上是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的。
  譬如有人在夢中渡大海,遇到波浪洶湧的種種災難,他覺得驚畏恐怖,不覺失聲大叫。叫喚之聲通徹屋外,屋外之人就把他喚醒。此人醒來之後,發現是夢,因此坦然無憂。所以眾生的所謂得渡,是從夢中醒過來,而不是去渡夢裡的大海。
  問曰:言渡與不渡,皆墮邊見,何以但說渡一切眾生為大乘廣智,不說不渡眾生為大乘廣智?
  答曰:眾生莫不厭苦求樂,畏縛求解。聞渡則歸向,聞不渡,不知所以不渡,便謂佛無大慈悲,則不歸向。不歸向故,長寢久夢,無由可息。為是人故,多說渡,不說不渡。
  復次諸法無行,經亦言,佛不得佛道,亦不渡眾生。
  凡夫強分別,作佛渡眾生。言度眾生,是對治悉檀。言不度眾生,是第一義悉檀。二言各有所以,不相違背。
  問:說渡眾或不渡眾,都墮入邊見之中。那麼,為什麼只說渡一切眾生是大乘廣智,而不說不渡一切眾生是大乘廣智呢﹖
  答:眾生沒有人是不厭離痛苦,希求快樂,畏懼束縛,尋求解脫的。所以聽到可以得渡,就會歸向佛法。要是聽說無所謂得渡,而不知道不渡的所以然時。就會說佛沒有大慈悲心,就不會歸向佛陀。如果不歸依三寶的話,眾生就會在睡眠中夢個不停,沒完沒了。因此為了這一類的人,所以就說渡,而不說不渡。
  其實一切諸法,那裡有什麼運行遷流呢?經典上亦說,佛沒有成佛,也沒有渡眾。
  然而凡夫硬是要分別說,佛是渡眾生的。說佛度眾生,是針對眾生的根器,而說的對治法門。說佛不度眾生,是講的第一義諦。這兩種說法,都各有原因,並不自相矛盾。
  問曰:如夢得息,豈不是度耶?若一切眾生,所夢皆息,世間豈不盡乎?
  答曰:說夢為世間,若夢息則無夢者。若無夢者,亦不說度者。如是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雖度無量眾,則不墮顛倒。
  問:停止了做夢,豈不是就得度了嗎﹖若是一切眾生,都停止做夢了,世界不是就沒有了嗎?
  答:我們把夢,比喻為世間。說若是不做夢的話,就沒有那些夢境。而即使沒有了那些夢境,我們也不說得到了度脫。懂得這個道理的話,就能夠知道世間就是出世間。雖然度脫了無量的眾生,也能夠不墮入顛倒知見中。
  四者、疑佛不得一切種智。何以故?若能遍知諸法,諸法墮有邊故。若不能遍知,則非一切種智故。
  對治此疑故,言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凡夫智虛妄,佛智如實。虛實玄殊,理無得等,故言無等。
  聲聞辟支佛欲有所知,入定方知,出定不知,又知亦有限。佛得如實三昧,常在深定,而遍知照萬法。二與無二,深法非倫,故言無倫。
  八地已上菩薩,雖得報生三昧,用無出入,而習氣微熏,三昧不極明淨。形待佛智,猶為有上。佛智斷具足,如法而照。法無量故,照亦無量。譬如函大蓋亦大,故言最上。
  此三句亦可展轉相成,以佛智無與等者故,所以無倫,以無倫故最上勝。亦可最上勝故無等,無等故無倫。
  但言無等便足,復何以須下二句者?如須陀洹智,不與阿羅漢等,而是其類。初地至十地亦如是,智雖不等,非不其倫。何以故?非最上故。
  汝以知有邊為難,疑佛非一切智者,是事不然。
  第四個疑惑是,認為佛並沒有得到一切種智,因為如果說遍知一切法的話,那就等於墮入有的邊見裡了。如果不能遍知一切法的話,那就不是一切種智了。
  為了要對治這種想法,所以說佛有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凡夫的智慧是虛妄的,佛的智慧是真實的。真實和虛妄相差懸殊,在道理上講是不相等的,所以叫做無等。
  聲聞和辟支佛想要有所知的話,必須要入定才能知道,出定之後就不知道了,且他們的所知也很有限。而佛得的是如實三昧,經常在甚深的禪定之中,能夠普遍照知萬法,知道萬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如此甚深之法,沒有人能比得上,所以叫做無倫。
  通教八地已上的菩薩,雖然得了報生三昧,神通力用無所謂出入。但是由於習氣的微薄熏染,使得三昧無法達到最光明清淨的地步,比起佛來,還略遜一籌。而佛的智慧和斷惑,均已具備滿足,能夠如法而觀照。由於諸法無量,所以照明也無量。譬如匣子大,蓋子也大,所以叫做無上,無在其上之意。
  這三句也可以展轉相成,譬如說,由於佛的智慧無人能與之相等,所以叫無倫,由於無倫,所以是最上的勝智。也可以說,由於佛智是最上的勝智,所以無人能與之相等,由於不相等,所以叫做無倫。
  有人或許會說,佛智無等就夠了,何必再說下面二句呢?譬如初果的智慧,和阿羅漢不相等。初地到十地,智慧也不相等。然而他們的智慧雖然不相等,但卻不能說不是同一次第的,因為他們都不是最上的。
  所以胎生人以有邊際之見來問難,懷疑佛並非知道一切的智者,這是不對的。
  問曰:下輩生中,云十念相續,便得往生。云何名為十念相續?
  答曰:譬如有人,空曠迴處,值遇怨賊,拔刃奮勇,直來欲殺。其人逕走,視渡一河。若得渡河,首領可全。
  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為著衣渡?為脫衣渡?若著衣納,恐不得過。若脫衣納,恐無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緣,一念何當渡河?即是一念,如是不雜心,名為十念相續。
  行者亦爾,念阿彌陀佛,如彼念渡,逕于十念,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相續。
  一往言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凡夫心猶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不暫停息。宜至信心,預自剋念,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
  如佛告頻婆娑羅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西傾,必倒隨曲。”
  若便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前不在,懷念何可辨?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垂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
  譬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也?
  問:下輩生的人,只要十念相續,就能往生。請問什麼叫十念相續?
  答:譬如有人,在空曠的地方,遇到凶惡的強盜。這強盜拿了刀子,奮勇衝過來要殺他。這人沒命的奔逃,見到有一條河。他知道只要渡河到彼岸,小命就可保了。
  這時他心裡,只想到該如何渡河,是穿衣渡呢,還是脫衣度?若是穿衣渡的話,恐怕衣物沈重過不了河。要是脫衣物渡的話,又怕來不及。他的心裡,只有這個念頭,再也沒有其他的念頭。就是這渡河的一念,再也沒有其他的雜念,就叫做十念相續。
  淨土行人也一樣,心頭念著阿彌陀佛,和那人只念渡河一樣。這樣的十念,可以是念佛的名字,念佛的三十二相好,念佛的光明,念佛的神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智慧,或是念佛的本誓願。只要沒有其他的雜念,每個心念都如此,乃至連續十個念頭都不間斷,這就叫十念相續。
  如此看來,十念相續似乎不難。然而凡夫的心念,猶如狂奔的野馬。意識的波動,猶如停不住的猿猴。由於凡夫的心念,馳騁在六塵裡,從來沒有停止過。因此平常就要用至誠的信心,時常念佛,來預習剋制狂奔的心念。這樣積習久了之後,就成為習性。念佛的善根,也就能堅固了。
  好比佛陀告訴頻婆娑羅王說:“人平常要日積月累的修善行,這樣死的時候,才不會有惡的念頭產生。有如向西傾斜的樹,倒下來時,一定向彎曲的方向倒。”
  因此,當臨終時,刀風來割身體,各種苦楚齊聚一身之際。若是沒有以前修行的習性的話,如何能記得起修行而念佛呢﹖同時最好要和三、五位同修道友,互相約定臨命終時,要彼此提醒願求往生,要助念阿彌陀佛名號。要使佛號聲聲不斷,以達成十念相續的目標。
  譬如蠟印印泥,印雖然壞了,而文字卻已印出來了。也猶如斷命之際,正是往生安樂國之時。一生到那兒,絕對能證悟佛果,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
    西方發願文    淨業弟子袾宏?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隬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
  阿隬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
  花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
  得授記已三身四智革握輒q,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普報三有均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西方發願文註敘    (清)實?
  或有問於余曰:“諸經所載淨土文,總有三篇,其文詞致咸可宗尚。而師獨於雲棲所作,極口讚歎,又其文義不為難解,雲棲略注已自顯然,而師復為之註釋者,何也?”
  余曰,餘文雖可宗尚,而詞義未周,獨此願文義周詞備,請申言之。此一願文大章有六,一曰發菩提心,二曰懺悔三障,三曰立四宏誓,四曰求生淨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總申回向。
  如此六章始終備足,何者?蓋念佛法門菩提最要,大心不發淨土難期,故首之以發菩提心。心志雖立惑業尚纏,果報一來何從得免,故繼之以懺悔三障。煩惑既淨業累都蠲,宏誓不堅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宏誓願。
  心願並發惑業雙消,則三昧可成九蓮易往,故要之以求生淨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願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圓,故以總申回向終焉。
  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則為人天小果,缺二則受三途惡報,缺三則懈怠易生,缺四則輪迴難免,缺五則聲聞獨善,缺六則因果非圓。
  餘淨土文,但有求生之願,而無回入之文。發心立誓既未彰明,懺悔回向亦無陳述,故言詞義未周也。然此願文雲棲雖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則蘊而未發。初心鈍根尚難開解,是以不憚繁文復為註釋。
  蓋此法門屬於圓教,不明圓理豈是圓人?苟非圓人則安發圓願安修圓行邪?故此注文,言四宏則必歸無作,言回向則舉必具三,無事而非即理,有願皆從稱性。
  又恐末世行人少諳教義,故諸名相不敢備述。但取其意變換其文,祇逗初機敢聞宿學。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義,然後而求大乘經典諸祖著述。方知菩薩修行法門,諸佛成道因果,無不在是。又豈別有一法出於願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讚歎而註釋者以此。
  問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為之敘。雍正四年歲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 東吳虞山沙彌實賢書於海南蛟門之海雲精舍
  有人問我說,佛經典籍上所記載的淨土文,總共有三篇,文章辭義都值得推崇,而法師卻獨獨對雲棲的著作極口讚歎。雲棲的西方發願文,文詞義理都不難懂,而且雲棲也都略加注釋了,法師為何又再註釋呢﹖
  我回答說,其他的發願文雖然值得推崇,但是詞句義理不夠周詳完備,只有這篇願文義理周詳,詞意完備。請聽我解釋,此篇願文有六大綱要,第一是發菩提心,第二要懺三障,第三要立四宏誓願,第四要求生淨土,第五要回入娑婆,第六又總申回向。
  這六大要從頭到尾完備具足,因為念佛法門首要在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是很難往生淨土的,所以此願文一開始就發菩提心。雖然立定了心志,可是煩惱業力尚纏身,萬一果報到來,如何能脫免呢?於是接著要懺悔三種障礙。煩惱業力都清淨捐棄之後,如果誓願不夠堅固的話,修行容易退惰,因此要發四宏誓願。
  現在心願都發了,惑業也都消了,那麼三昧就容易修成,九品蓮花的佛國也就容易往生了,於是要求生淨生。如果只希望對自己有利,這叫做小乘。必須要普願利益他人,才能叫做菩薩大士,因此接下來要發願回到娑婆世界度眾。自利利他故因果事理統統圓滿,最後來個總回向。
  這六法缺一不可。如果缺了第一項,那就只能修成人間天上的小果報。缺了第二項,就會到三惡道裡受報。缺了第三項,就容易滋生懈怠。缺了第四項,則難免又在六道裡輪迴。缺了第五項,最多就像獨善其身的聲聞羅漢。缺了第六項,則因果不夠圓滿。
  其他的淨土文,只有求往生的發願,而沒有提到要回娑婆度眾。也沒有講明要發菩提心,也沒有懺悔回向的陳述,所以文詞義理不夠周詳。雖然雲棲有解釋這篇願文,但也只是講大意而已。其中最精微的道理,並未明講。剛開始學佛的人及根器鈍劣者,實在是很難懂的。因此我才會不怕麻煩,長篇大論的再加以解釋。
  因為淨土法門是圓教,如果不懂圓教的道理,怎能算是圓教的修行人呢?如果不是圓教的修行人,則怎麼能夠發圓滿的願?修圓滿的行呢?所以我注釋此願文,談到四宏誓願時,一定要歸向於無作。講回向時一定提自他、因果、事理三事。每一件事相,無非都是理體。凡有所發願,皆為圓滿自性而已。
  我又怕末世的修行人,不熟悉佛教的義理,所以名相都不敢講太多,只取大意而用易懂的文詞表達。這全都是為了方便初學佛者,實在不敢在宿學前賣弄。如果有人因為讀了我的這點東西,稍微通了點佛理,然後再研讀大乘經典及諸祖師的著述之後。才會知道菩薩修行的法門,及諸佛成佛的因果,全都包含在這篇願文中了,那裡還有另外的法門,是超出這篇願文之外的呢?這也就是我讚歎、註釋此願文的原因。
  問話者稱是而退,我就把前面這一番話整理出來,作為西方願文註的序言。
  西方發願文註     雲棲蓮池大師作
             後學沙彌實賢註
  釋此願文大分為二,初題目,二入文。題目五字有通有別,西方發願是別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別名中,西方二字是所發,願之一字為能發,發字具兼能所。
  又西方是所願之處,願是能發之心。言西方則該依報正報,言發願則攝自利利他。依報則七寶莊嚴,圓融四土。正報則彌陀聖眾,一體三身。
  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三身者,法身報身應身。應有勝劣,勝則巍巍堂堂,劣則丈六八尺。
  註釋西方發願文分兩大部分,先解釋題目,其次講內文。題目五個字裡,有通題有別題。西方發願是特別的名稱,文這個字是普通一般的名稱。在別名之中,西方兩個字是所發願的客體,願這個字是能發願的主體,發這個字,兼具了能發及所發兩種功能。
  也可以說西方是所發願的目的地,願是能發願的心。西方包括了依報及正報,發願則含攝了自利及利他之心。依報指的是用七種寶物莊嚴,圓融無礙的四種淨土。正報指的是阿隬陀佛極樂國土上居住之聖賢眾生,及佛陀的一體三身。
  四種淨土指的是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一體三身的三身,指的是法身、報身及應化身。應化身又分殊勝的及拙劣的,殊勝應身相貌巍巍堂堂,拙劣應身相貌則看來是丈六八尺之軀。
  問:祇一西方何分四土?又祇是一佛,何有三身?得無割裂分張邪?
  答:如祇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祇是一鏡,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張鏡像邪?法身如月,報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鏡體,實報如鏡光,方便同居如鏡影像。
  在佛則唯一法性身、寂光土,為眾生故現起二身,應下三土。為十地三十心菩薩(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十心)現圓滿報身,居實報土。為聲聞菩薩現勝劣二身,居方便土。為凡夫初發心菩薩現劣應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機,祇約圓教一往而論。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煩不引)。
  問:就那麼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又分成四種淨土呢?只不過一尊阿隬陀佛,又分什麼三身呢?何必如此割裂分張呢﹖
  答:就只有一個月亮,卻有月光及月影的不同。就只一面鏡子,而有鏡像與鏡光的不同。然而光影及鏡像,何曾有割裂分張呢?法身好比月亮,報身好比月光,化身好比月影。寂光土好比鏡子,實報土好比鏡光,方便土及同居土好比鏡中的影像。
  就佛的本身而言,他只有一個法性身,只居寂光土。為了化度眾生,才示現報身及應身,示現居住於實報土、方便土及同居土。為了已證得十地及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菩薩,示現圓滿的報身,居住於實報土。為了證得羅漢果之聲聞及十信位之菩薩,示現勝應身及劣應身,示現居住於方便土。為了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示現劣應身,居住於同居土。這裡所說的報應身、三土及眾生,只是以圓教的根機而論。如果要把四種教都講的話,相貌千差萬別,恐怕讀者不耐煩,因此不引用。
  問:此之四土,為同一處?為各異邪?
  答:亦同亦異,同則譬如一水,天人魚鬼四見差別。異則各各境界,所處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應化亦爾。菩薩能應同居方便,聲聞能應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詣上,故云亦爾。
  彌陀究竟三身,聖眾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無事用。此之身土,但約機見差別,故有不同。實則依正不二,體用無差,故曰圓融一體也。
  問:這四種淨土,是在同一個地方?還是在不同的地方﹖
  答:是同一個地方,也是不同的地方。所謂同一個地方,譬如同樣是水。所謂地方不同,好比諸天、人類、魚類及餓鬼,所見到的水全都不同。因為不同種類的眾生,各有各的境界之故。雖然所居之處看來不同,不過境界高的能知道境界低的,而境界低的,不能知道境界高的國土。應化身也一樣,譬如法身大士能在同居土及方便土示現化身,羅漢能在同居土示現意生身,凡夫則只能在同居土,而不能達到其他上土的境界。
  阿彌陀佛證得究竟的三身,登地以上的聖眾,部分證得三身,而凡夫只在理論上具備三身,而毫無三身事相上的功用。這裡講的三身四土,是就根機而言。由於根機的不同,所以見到的境界有差別。如果就實際理體而言,依報與正報完全是一樣的,本體與作用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叫做圓融一體。
  自利則現生斷惑,後世往生,利他亦爾,
  又言發者,以激動為義。願者,以希求為義。激動則如箭離弦,勢不中止。希求則如好美色,如謀重利。乃有始焉發願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發也。又有口談淨土,心戀娑婆者,亦非願也。
  又願之一字,具該信行。信則自他因果,事理不虛。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為因,往生作佛為果實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實故云不虛。
  行則專事持名,不雜不散。願則心心好樂,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無願者有矣,未有有願而無信行者也。
  所謂自己利益自己,就是這輩子能修到把見惑跟思惑都斷掉,下輩子則已生在淨土。利益眾生也一樣,就是教他們這輩子斷惑,臨終往生極樂世界。
  所謂發,是指激發策動。願是指希望尋求之意。激動就好比離了弦的弓箭,勢必無法中途停止。希求好比愛好美色,好比謀求重利。有人剛開始時發願往生淨土,不久之後又懶惰退心,這種人就不能稱之為發心者。又有的人嘴裡雖然稱談淨土,而內心實是貪戀娑婆世界的,這種人就不能稱之為有願心者。
  願這個字,還包括了信心跟修行的意思。信是說相信自己和別人、因緣及果報、事相及理體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別人的心也是佛。信念佛是因緣,往生之後成佛是果報。信西方是事相,唯心的本性是理體。相信這些全都是真實的,不是虛妄不實的。
  行是指專門念佛的名號,不雜修其他法門,心不雜其他念頭,也不散亂。願是指心心念念都希求往生淨土,心心念念都愛好喜樂往生淨土。信願行這三事,缺一樣都不可以。對佛法有信心,也肯修行,但卻不發願往生,這種人是有的。但卻絕對沒有發願往生,而卻對佛法沒有信心,也不修行的人。
  問: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樂,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樂不希求,定非好樂。希求不念佛,豈是希求?好樂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
  問:有人聽說了有西方極樂世界,心裡很喜歡,但是不想念佛。這樣的話,可以往生嗎﹖
  答:如果心裡喜歡極樂世界,一定會想去。如果想去,一定就會念佛。如果心裡喜歡,卻不想去,那一定不是真的好樂極樂世界。既然想去極樂世界,卻不念佛,怎能算是想去?如果真是喜歡、想去又念佛而不能往生的話,是不可能的。
  問:有人於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間心重,貪戀塵勞,得往生否?
  答:只要將猛,不怕賊強。若果希求心切,繫念心專。則貪戀雖重,自然漸漸輕微,亦當往生。如捨銀取金,捨魚取熊掌,則亦何難之有?第恐願力不敵愛力,佛念不勝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問:有的人心裡喜愛極樂世界,也想去,也念佛。但是世間的心很重,貪戀紅塵。這樣的人,能往生嗎?
  答:只要兵將勇猛,那怕賊寇頑強。如果希求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念很懇切,繫念佛號的心很專。那麼起初就算對人間的貪戀心很重,以後自然會漸漸減輕變微,這樣的話也是可以往生的。就好比捨棄銀子而選取金子,捨棄鮮魚而選取熊掌,這有什麼困難呢?就怕願往生的心力,敵不過貪愛塵世之心力。想成佛的念頭,勝不了欲望的念頭。終生在這種悠悠忽忽,半信半疑的情況下度過,這我也對這種人莫可奈何了也。
  又問:為善生天,作惡入地獄,本不發願。念佛往生,亦復如是,何須待願而後生邪?
  答:三界因果,隨業所感,固不待願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無大願要期,縱然念佛,決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雖無御者,亦知歸宿。如行生路,決無趨向。必須御者手執繩頭,復加鞭策,然後方行。眾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繩頭,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如牛無御,故必以發願為要也。
  又問:做善事的人,自然得生天。造惡業的人,自然墮入地獄。他們本來也都沒有發願呀,念佛往生也應該這樣呀。何必一定要發願,才能往生呢﹖
  答:三界六道輪迴的因果,是隨眾生的業力所感應的結果,本來就不須要發願才能成就的。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脫離三界生死束縛的正因,如果不立大願以期達到目標的話,就算念佛,也是決不會成就的。譬如牛走牠熟悉的路,雖然沒有帶領者,也自己知道回家。如果要牛走牠從未走過的路,那牠是決無辦法的。一定要駕御者手裡拿著繩頭,還要加以鞭策,然後牛才知道該如何行。眾生的心性好比牛,三界好比是熟路,西方淨土好比是生路。發願往生之心好比駕御者,信佛之心好比御者之手,念佛之心好比繩頭。誓願好比鞭策,往生好比走路。不發願往生是不可能往生的,比如牛沒有駕御者一樣。所以發願往生之心是最重要的。
  問: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深有因緣,諸佛不爾,是以專求彼國不願餘方。又彼土中依報正報,超過十方,諸佛所讚。不唯凡夫願往,菩薩亦然。不唯此方願往,餘方皆然。既無八難三途,亦無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壽命無量,水鳥樹林皆能說法。聲聞大士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彌陀經中,釋迦如來苦口丁寧:“汝等眾生,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也。”
  問:往生的三要件信願行,已聽聞知宗旨了。但是十方世界也都有佛的國土,為什麼單單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答:因為那兒的阿彌陀佛,跟我們這兒的眾生,有很深的因緣,其他國土的佛則不如是,所以我們專門求往生極樂國,而不求生其他佛國。而且那兒的依報及正報,超過十方世界佛國,這是諸佛所共同稱讚的。不僅凡夫想往生,菩薩也一樣。不僅娑婆世界的眾生想往生,他方世界的眾生也想往生。那兒沒有三惡道,也沒有八種見佛聞法的障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北俱盧州,五、長壽天,六、聾盲瘖啞,七、世智辨聰,八、佛前彿後)。沒有貪瞋痴的三毒,也沒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及五陰熾盛之八苦。飲食衣服自然而有,壽命無限量,流水眾鳥樹林都能說法,羅漢及法身大士多得不得了,最有善根的人都聚在那兒。所以彌陀經裡,釋迦如來苦口婆心的叮嚀說:“你們統統都要發願往生,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又問:祖師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由是而言,則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參禪。若概勸往生,恐違祖意,非通論也。
  答:若言往生是愚,則從上諸祖,蓮社高賢,乃至馬鳴龍樹文殊普賢,亦皆愚邪?亦不知心邪?當知盡理而言,唯佛一人稱為智者,餘皆是愚。若就事論,乃有千差,談何容易。嗚呼,祖師破人執有,故發此言。今汝執空,因藥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難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誰?
  問:祖師說,有智慧的人知道心就是佛,愚蠢的人樂於往生西方淨土。照這樣說的話,那麼愚蠢的人就只好念佛求生西方,有智慧的人應該以參禪為宜囉?因此,若是一概勸人往生的話,恐怕與祖師的意思相違背,而非通達的理論。
  答:如果說求往生是愚人,那麼難道以前的祖師,蓮社的高僧大德十八賢,甚至馬鳴、龍樹、文殊及普賢諸菩薩,也都是愚人,也都不知是心是佛的道理嗎?要知道就最究竟的理性而言,就只有佛一個人可以被稱為是智者,其他的人通通都是愚者。如果就事相上而言,眾生的智愚程度,則是千差萬別,真是談何容易呀。唉,祖師是為了要破人執著於有,所以才這麼說的。現在你反而執著於空,這是吃了藥反而生病了。你不知道執著有這種病容易排遣,執著空這種病就比較難去除了。天下最愚蠢的人,不是你還會是誰呢?
  又問:古有發願來生,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復云何?
  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師易得,入道非難。縱現世未明,來生可望,故發此願也。今則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鈍。邪多正少,退易進難。內障外魔,無人不具。明師善友,希世難逢。但見出家滿地,未聞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後生寧致?青公老,敗轍昭然。大集懸記,可為誠證(大集經云:“後五百歲中,億億人修行,無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發此願者,過矣。
  且言中國,則孰如安養?言明師,則孰愈彌陀?言出家,則孰若橫超三界?言入道,則孰若華開見佛,悟無生忍?不是之願而願娑婆,我信是人誠為愚執。
  又問:古人有發願來生要生在佛法興盛之國,要遇見高明的老師,對佛法有正確的信仰而出家,證入童真第八住。這種說法您認為如何﹖
  答:以前像法還興盛時,人的根器還算利,高明的老師很容易遇到,要證位不退不難。就算這輩子沒證到,下輩子也還有希望,所以才會發這種願。現今的情況是大不相同的,佛法愈來愈衰敗,人的根器愈來愈鈍,邪知見的人多,正知見的人少,退步容易進步很難。本身條件及外在環境的障礙和魔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高明的老師及切磋琢磨的益友,希世難逢。只見到出家人滿地都是,卻從未聽說有誰得道了。無始劫至今都修不成,下輩子又怎可能修成呢?草堂青及真如即生已開悟,而下輩子卻只做了在家眾,他們失敗的例子十分明顯。大集經裡早已說過,實在是很好的證明(大集經裡說,像法時期後五百年起,億億人修行,沒有一個人可以得道,除了修念佛法門,才可以得度生死)。現在還有人不知利害,很狂妄的想要效法古人,而發這種願,實在錯了。
  而且,發願生在佛法興盛之國,比得上生在極樂世界嗎?要求高明的老師,比得上阿隬陀佛嗎?想要出家,比得上往生淨土,一下子就能橫超三界嗎?想要證不退位,比得上淨土花開見佛,聞法悟道,證無生法忍嗎?不發往生淨土的願,而願生在娑婆世界,我相信這種人實在是既愚蠢又固執。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答:餘門學道,須賴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賴彌陀願力。自力難,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見佛。縱十惡罪人,佛亦不棄。況十善凡夫,一生發願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稱洪名,滅罪八十億劫,何疑業重。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何慮福輕。但辦信心,決不相賺。
  問:我固然很願意求生西方,但我只是一個低下卑劣的凡夫俗子,罪過跟業障都很深重,福報和善根都很輕微。如何能夠很容易就往生極樂世界呢﹖
  答:其他法門學佛想要有成就,完全要靠修行人自己的力量達成。而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則完全仰賴阿彌陀佛的悲願之力。靠自己的力量很難,所以累劫都修不成。靠別人的力量容易,所以一輩子就能達到。因此有的人念佛一天或七天,就得以往生。有的人念一口氣或十口氣佛號,也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就算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佛都不會捨棄。何況是修十善的凡夫,一輩子都發願念佛,而會不能往生嗎?而且只要念一句佛號,就能滅除八十億劫的罪過,因此何必擔心業障深重呢。就算暫時念佛號,也都勝過布施一百年,所以何必憂慮福善輕微呢。只要下定決心求住生,絕對不會受騙的。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界。又有補處菩薩於中說法,亦可上昇,親近大士。何須近越此方,遠超他土?
  答:西方淨土,是仗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故雖遠而易屆。兜率內院,要賴行人定力,方得上昇,故雖近而難生。苟無禪定,是無翅欲飛,求昇反墜矣。且彼天欲樂,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為殷鑒。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欲界之內,又有彌勒一生補處菩薩在裡面說法。我們也可以上昇,親近彌勒大士呀。何必捨近取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答:得以往生西方淨土,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接引我們往生。所以雖然路途遙遠,卻很容易到達目的地。往生兜率內院,完全要靠修行人自己的定力,才能夠上昇。所以雖然路途很近,卻不容易得生。如果沒有禪定的功夫,是沒有翅膀而想飛,這好比原本在樹上,想要昇天,結果卻墜到地上一樣。而且兜率天的五欲快樂,連初發菩提心的人都會沈迷的,西域無著,世親及師子覺三兄弟的故事,可以做為殷鑒。
  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菩薩臨終示路,亦可往生,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答:藥師一經,主於消災延壽,不專勸往生。其言菩薩示路,是為一類不定善根眾生,欲隨方受生供佛聞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願皆得,故聞藥師佛名,隨念即生彼國。八大菩薩特為示路,指歸其處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國也。故曰“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及生人間,為輪王而攝四洲,安四民於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
  今彌陀佛國,專勸往生。諸經廣談,十方咸往。彌陀聖眾,垂手提攜。釋迦諸佛,讚歎護念。而乃捨通途而行局路,執暫語以廢常談。東西既無定向,持念又復不一。既無福慧,又鮮神通。未得隨生,翻成莽蕩,可弗審歟?
  又問:東方藥師佛的國土,依正莊嚴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同,又有八大菩薩在修行人臨終之際,指示道路,不是也可以往生嗎,為什麼一定要往生西方淨土呢﹖
  答:藥師經主要講消災延壽的法門,並沒有專門勸人往生該國。所謂菩薩示路,是說有一類根性不定的善根眾生,想要任意受生,以便能供養佛陀聽聞佛法。這種人是福德智慧都具備的,所以願望都能實現。因此只要他們聽說藥師佛的名字,而想往生那兒的話,臨終時就能隨著念頭往生藥師國。八大菩薩特別為他指示道路,告訴他方向而已,也並不一定是要往生葯師淨土,所以經典上又說:“有人因此生於天上,或生於人中,做轉輪王,統治四大洲,教人民守十善法。”如果不是福慧具足的人,怎能做到呢?
  而阿彌陀佛的淨土,是專門勸人往生的,許多的經典都提到這點,十方眾生全都往生那兒。阿彌陀佛和諸大菩薩都垂手接引,釋迦及諸如來都讚歎護念此法門。現在你卻捨棄這條通途大道,而去別走小路。執著權宜暫時的話,而廢除經常不變的箴言。往東生藥師國或往西生彌陀國,全無個定向,持佛名號的念頭因此無法專一。既不具備福德智慧,又缺少神通變化的能力,搞到最後那兒也往生不了,豈不荒廢功夫嗎?怎可不仔細思慮呀。
  今欲一其志念,專其趣向。不歸安養,將安歸邪?專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發願。文者,能詮章句也。
  又願有通別,通則四宏誓願,別則隨心所發種種誓願。又通則皆名為願,別則菩提名發心,四宏名發誓,求生西方名發願。
  又回向亦名為願,如華嚴十回向文,一一皆云願眾生等是也。又求生西方,總攝一切菩提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無有遺餘,故以此題而冠篇首也。
  然此願文,事理周備,行願深廣。諸有智者當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幾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而已。初釋題目竟。
  現在應該要把念頭專一,往生的方向也要專一。因此,不往生極樂世界,要往生那裡呢?方向專一,所以叫做西方。念頭專一所以叫做發願。文是指詮釋文章言句的主體。這就叫西方發願文。
  願有通說及別說兩種,通途之言是指四宏誓願,別說是指隨各人心意所發的種種誓願。而願也可以說是通說,別說則發菩提心叫發心,發四宏誓願叫發誓,求往生西方叫做發願。
  回向也可以說是願,譬如華嚴經的十回向文,每一回向都說願眾生等。求生西方可以包括全部一切的菩提心誓願,及十方三世一切的佛法,而毫無遺漏遺失。所以題目最初二字就是西方。
  西方發願文的事相理體都很周全完備,修行發願既深且廣。有智慧的人應當仔細體驗其中的含意,盡力修行文中所言之事。這樣才可能達到自利利他,因果圓滿的境地。而不僅僅成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口頭說說而已。到此為止,題目含義解釋完畢。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偈文初二句是歸命,後二句是請加。發願之始,必先歸命於佛者,所以求證此心也。
  稽首者,禮佛之儀式。謂以頭著地,稽留少頃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極也。 
  西方安樂國,是依報。接引眾生大導師,是正報。
  言安樂國者,無八苦故名安,無三毒故名樂,法王所統名為國。
  言接引者,眾生沒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著於五欲,佛以種種樂事誘之令離,故曰接引。
  言導師者,導人以正道也。眾生顛倒,以苦為樂,以邪為正,不知出要。佛為分別娑婆是苦,西方是樂,令起欣厭,發願往生,故名導師。
  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師非導。聲聞能出三界,不化眾生,是導非師。菩薩能化眾生,雖是導師,不名為大。
  唯有彌陀世尊,乘大願船,入生死海,不著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導眾生到於彼岸。如是利益,遍於十方,盡於三世,無暫休息,是故獨稱為大導師也。
  我今願往,是自迷己懷。唯願攝受,是請求加護。愛念名慈,憐憫名悲。如母念子,心無捨離,是名攝受。
  發願往生偈文的最前面二句,是以身心性命來歸投依靠,後面兩句是請求加持。發誓願之初,一定要先歸命於佛陀,因為要請求佛陀證明我們的真心誠意。
  稽首是禮拜佛陀的一種儀式,就是以頭接觸地面,在地面停留一下子之後,才再把頭抬起來,所以叫做稽首,這是表示尊敬到了極點的意思。
  西方安樂國是阿彌陀佛的依報,也就是除了正報之外的一切。接引眾生大導師就是指阿彌陀佛,也就是正報。
  所謂安樂國,就是沒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叫做安。沒有貪、瞋、痴這三毒,叫做樂。阿彌陀佛這位佛法的國王所統治的國土,叫做國。
  所謂接引,是說眾生沈淪在痛苦的大海裡,佛陀以智慧之手,接引眾生出離苦海。眾生執著於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之中,佛陀以種種快樂的事情,引誘眾生脫離五欲的束縛,這就叫做接引。
  所謂導師,是說以正道引導別人的智者。眾生十分顛倒,把痛苦當成快樂,把邪法當成正法,不知道出離苦海的道理和方法。於是佛陀為眾生,一一詳加說明娑婆世界的苦,西方極樂世界的樂。讓眾生對西方極樂世界生起欣悅之心,對娑婆世界生起厭離之情,所以佛陀叫做導師。
  心外求法之外道,搞不清楚邪法與正法,他們胡亂設立法道宗旨,以招徠信徒,因此只能說是教師,而非導師。小乘的羅漢能夠修行到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的束縛,但是由於他們只住於涅槃中,而不度脫眾生,因此只能說是自導正道者,而非教導眾生者。菩薩能夠度化眾生,可以說是導師,不過由於未達到究竟的地步,因此不能稱為大導師。
  只有阿彌陀佛世間所尊崇者,能夠乘坐大誓願的船,進入生死的大海。不執著於真空之岸,不居止於妙有之岸,也不停住於中道之中,而能引導眾生抵達解脫之岸。由於佛陀不暫停休息,不斷的在十方世界,三世之間,引度眾生得到大解脫,所以獨被稱為大導師。
  我今願往是表示自己尚業障深重,十分迷惘。因此唯願攝受,是請求佛陀加以護持。愛心思念叫做慈,憐憫叫做悲。猶如母親思念子女,心頭沒有片刻的捨離,叫做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普為四恩等,是所緣之境。求於諸佛等,是能發之心。專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淨土,是所望之處。
  蓋發菩提心,必先緣境。若無此境,則心無所依,亦無所發。然境有廣狹遠近不同,四恩狹而近,三有居中,法界眾生則遠而復廣。境既如此,心亦復然。必先從親至疏,由近及遠也。
  言四恩者,在家則天地君親師,出家則父母師僧國王檀越。
  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隔歷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處,舉依報以該正報也。
  法界眾生,即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亦即九法界眾生。
  非二非三故名一,運載眾生故名乘,無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覺之智也。
  言不但專為自利,乃欲普為四恩。又不但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復不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為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欲令度脫,使其皆得一乘無上菩提之道,故發此心也。
  專心者,不雜餘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萬德,故名萬德洪名。
  期者望也,無有五濁,故名淨土,
  蓋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不與彌陀本願相應,終不往生。雖發菩提心,不專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緣,而後期生淨土,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這句話,是發心的因緣對象。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是指正是發此心。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指阿彌陀佛是所念的佛號。期生淨土是指所希望往生的地方。
  要發菩提心,一定要先有對象才行。如果沒有對象,那麼心就無所依靠,菩提心也就發不出來了。而對象又分廣大狹小及親疏遠近之不同。四恩屬於狹小而親近者,三有既不狹小也不廣大,既不親近也不疏遠,而法界眾生則屬於疏遠且廣大的。
  發菩提心的對象既然如此,則心之所念亦必然如此。一定都是先從親近者開始,最後擴及疏遠者。
  所謂四恩,在家眾是指天地、國君、雙親及老師。出家眾則是指父母、剃度師教授師授戒師、國王及施主檀越。
  三有就是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彼此分隔阻礙有所不同,就叫做界。造因得果而決不會亡失,就叫做有。所說的三界,就是指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這六道及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四生所住之處。只要指所住之處的依報,就可以包括六道眾生的身心正報。
  法界眾生就是指十方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也就是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及菩薩等九法界的眾生。
  一乘無上菩提道是說,不是二也不是三,所以說是一。能夠運載眾生,所以叫做乘。無上是說沒有東西更在他之上。菩提是指能覺悟的智慧。
  也就是說,不單單只為了自己得到利益,而是為了要讓四恩獲得。又不只為四恩獲得,而要讓六道四生獲得。又不單為讓三界六道四生獲得,而是要讓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都能得度解脫,都能證得一乘無上的菩提之道,而發了這個心。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說,不夾雜其他的修行法門,叫做專心。持念是說受持而不忘失。阿彌陀佛一佛的名號,就具備了萬種的德行,所以叫做萬德洪名。
  期生淨土是說,期表示期待希望之意。沒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及命濁的五濁,所以叫做淨土。
  如果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的話,就沒有辦法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感應,那就無法往生淨土。而雖然發了菩提心,但卻不專心念佛的話,也無法往生。因此,一定要以發菩提心作為正因,念佛作為助緣,然後發願期待往生淨土。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又以下明懺悔之因,今於下明懺之法,我及眾生下正陳懺悔。
  此一段文,承上文言,雖然念佛發心,期生淨土。而我罪業厚重,福善輕微。障緣既深,智慧復淺。染污心識,如火熾然。清淨功德,一無成就。
  興言及此,焉不悲傷?蓋末世凡夫,鈍罪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將如之何?此懺悔之宜急務也。
  言業重福輕者,業即十惡,福即十善。言十惡者,身有三,謂殺盜淫。口有四,謂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有三,謂貪嗔痴,翻此十惡,則名十善。言重則十惡具造,言輕則一善單修。
  又上品十惡名業重,下品十善名福輕。如十惡業,殺生則以父母師僧為上,餘人為中,畜生微細昆蟲為下。餘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
  又熾然作惡名業重,泛然行善名福輕。乃有嗔他則其速滅,杖彼則立使隨亡,此業重也。
  又或方才念佛,便謂口酸。適遇禮拜,又言腰痛,此福輕也。
  言障深慧淺者,障有二種,一者外障,二者內障。外障有二,一者塵緣逼迫,二者魔外牽纏。內障復二,一者疾病夭殤,二者愚痴顛倒。
  慧有二種,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實慧。聞思修為方便,見道為真實。見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見復有二種,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復二,一者但中,二者圓中。
  若就諸慧論深淺者,聞慧為淺,思慧為深。乃至但中為淺,圓中為深,傳傳互論可知。
  言障深則內外交攻,言慧淺則聞薰薄解。
  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惡疾。纔能向道,適遇邪師,此障深也。
  又有未得內凡,便謂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門,此慧淺也。
  貪嗔痴名染心,戒定慧名淨德。
  言易熾者,嗔如火焰,觸乾草而展轉增高。愛似藕絲,割鈍刀而牽連不斷。痴則密織見網,愈縛愈纏,深種邪根,彌生彌廣。
  言難成者,戒則律儀篇聚,持少犯多。定則大小禪那,造修無地。慧則權實妙智,證悟無門。
  乃有一毫染著,累月牽懷。片語不投,終身結怨者,此易熾也。
  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禪堂,但增昏掉者,此難成也。
  自非深生慚愧,痛自剋責,懇切懺悔。則縱經塵劫,滅罪良難。
  又以業重福輕這四句,是說明懺悔的原因。今於佛前這四句,說明懺悔的方法。我及眾生這十句,說明要懺悔的罪過。
  這一段是接著上一段說的,上一段雖然說要念佛發菩提心,期望能生到淨土。然而我們的罪業實在是太厚重,而福業卻又太輕微。由於障礙的因緣過分深重,而智慧又過於淺薄。於是我們被染污的心識,像火一般的熾盛。於是在清淨功德方面,毫無成就。
  講到這裡,怎能不悲傷呢。唉,末法時代的凡夫,根器如此鈍,罪業如此深。這些深重的罪業,能障礙修行人不能夠往生淨土。這該如何是好呢?因此懺悔罪業實在是當務之急呀。
  業重福輕是說,十惡就是業,十善就是福。所謂十惡是指身體上所犯的殺生、偷盜、邪淫這三種罪過。嘴巴口頭上所犯謊言、甜言蜜語、挑撥是非及狠毒刻薄罵人的四種罪過。心裡意念上的貪心、瞋心、痴心這三種罪過。如果把這十惡倒過來的話,就變成了十善。所謂業重是指十惡全都造了,所謂福輕,是指單單只修了一種善法而已。
  上品十惡也叫做業重,下品十善也叫做福輕。譬如十惡業中,殺害父母、老師、剃度師、教授師、授戒師等屬於上品十惡,殺害其他的人屬於中品十惡,殺害畜生及昆蟲等屬於下品十惡。其他用這個例子來舉一反三就知道了,十善則相反。
  用歡欣鼓舞的心情來作惡,也叫做業重。用泛泛然的心態來行善,也叫做福輕。還有嗔恨對方就咒對方馬上死,用木棍打對方,就立刻要把對方打死,這都叫業重。
  也有人才剛開始念佛,就說嘴巴酸了。才剛開始拜佛,就說腰部疼痛,這通通叫做福輕。
  所謂障深慧淺是說,障礙有二種,一種是外來的障礙,一種是內在的障礙。外來的障礙又有二種,一種是塵世因緣的逼迫,一種是天魔外道的牽扯糾纏。內在的障礙又有二種,一種是因疾病而夭折死亡,一種是愚蠢痴呆正邪顛倒。
  智慧有二種,一種叫方便智慧,一種叫真實智慧。聞法思惟修行叫做方便智慧,證悟見道叫做真實智慧。證悟見道又有二種,一種是小乘,一種是大乘。大乘見道又有二種,一種證空假,一種證中道。證中道又分二種,一種偏於中道,一種圓融中道。
  這些智慧有深有淺,以聞法智慧最淺,思惟智慧較深,一直到偏於中道為淺,圓融中道為深,一層層互相比較就知道了。
  所謂障礙深重,就是內在及外來障礙同時發生。所謂智慧淺薄,就是雖聽聞佛法,但卻瞭解有限。
  有人才剛打算要修行,便突然染患惡疾。才剛剛要學佛法,卻偏偏遇到邪法教師,這些都是障礙深重的緣故。
  有人連內凡位都尚未證得,卻說自己已經超登佛地了。有人稍微通達了一點世間的智慧,就說自己已經開悟了,這些都是因為智慧淺薄之故。
  貪嗔痴就叫做污染的心,戒定慧就叫做清淨之德。
  染心易熾是說,嗔恚之心有如火焰,一接觸到乾草就燃燒蔓延得很快。貪愛之心就好比藕絲,用鈍口的刀割切,結果藕絲仍牽連不斷。愚痴顛倒之心,則好比以邪知見密織而成的網,只會纏縛得愈緊密,邪知見越來越深廣。
  淨德難成是說,戒律持的少,犯的多。禪定則不管是大乘或小乘禪,全都修不成。智慧則不論是權法或實法的妙智,通通都沒有證悟到。
  反而是只要有一絲毫的貪嗔痴習氣現前,就經年累月都繫掛胸懷。只要和人有隻字片語不相投,就終身懷恨對方,這就叫做染心易熾。
  有人才剛剛受完戒,馬上就又破戒了。有人一進入禪堂,就更加昏沈散亂的,這都叫做淨德難成。
  對於以上種種的情形,如果不能夠生出很深重的慚愧心,很沈痛的自我剋責,懇切懺悔的話。那麼就算經過塵點劫的時間,也是很難滅除罪業的。
  次懺悔法中,翹勤五體,表外儀恭。披瀝一心,明內心敬。兩肘兩膝及額,名為五體。披瀝謂開發洗蕩也,
  以我之誠,歸投於佛,故曰投誠。懺悔者,斷相續心也。
  由昔身行惡法,故今五體翹勤。復由意起貪嗔,故用一心披瀝。又由舌談惡語,故今口陳懺悔。
  又昔無始身業猛利,故用翹勤而懺。意業穢污,故用披瀝而懺。口業粗獷,故用陳詞急切而懺也,
  接下來是懺悔的方法。翹勤五體,表示外表儀態的恭敬。披瀝一心,表明內心的恭敬。所謂五體,是指兩個手肘,兩個膝蓋及額頭。披瀝就是打開顯露並加以清洗蕩除。
  投誠是說,我誠心誠意,歸依投靠佛陀。懺悔是說,斷除繼續再犯罪的心。
  由於以前用身體來造作惡法,所以現在五體投地,殷勤拜佛懺悔。以前用心意而起貪心嗔心的念頭,因此現在用心來披瀝懺悔。以前用舌頭來講說惡毒的話,因此現在用口來陳說懺悔。
  由於無始劫來身體所造的罪業很猛利,所以要用很殷勤禮佛的懺悔法。由於心意所造的罪業很污穢,所以要用講出來把它洗蕩乾淨的懺悔法。由於口舌所造的罪業很粗獷,所以要用言辭急切的懺悔法。
  次正陳懺悔中,我者行人自謂,眾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
  謂我與法界眾生,自從曠劫直至今日,常常起惑造業,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獨造,亦非一生一處所造。
  非是一人,故云我及眾生。非是一生,故云曠劫至今。非是一處,故云無量無邊。
  蓋由眾生從無始來,世世生生,互為眷屬,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業方成。造業既同,懺悔亦爾。故須緣法界眾生,為其懺悔也。
  最後談懺悔的事情。我是指修行人自己稱自己。眾生就是四恩、三有、六道及四生。
  也就是說,我和法界的眾生,自從久遠劫來,一直到今天,經常由於迷惑顛倒,而造作許多的罪業,從來不曾停止過。而這些罪業,並不是我一個人單獨造的,也不是我一輩子造的,也不是我只在一個地方造的。
  由於不是一個人所造,所以說我及眾生。由於不是一生所造,所以說曠劫至今。由於不是在一個地方所造,所以說無量無邊。
  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都互相是親戚朋友,互相是主人僕人、上司下屬及老師學生等的眷屬關係。而罪業的造成,往往要靠眷屬的力量幫助,才可能完成。因此大家既然共同造業,所以也應該共同懺悔。這就是本發願文要為法界眾生懺悔的原因。
  問:曠劫罪業,應已受報。云何直至今生,猶未滅耶?若已受報,則不須懺。若猶不滅,則懺亦無益。
  答:眾生造業受報有三,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一生即受,生報次生方受,後報經無量劫乃受。
  復有二種,一者定業,二者不定。若過去業屬現報著,則亦已受。若生報後報,正在將來,豈可不殷勤懺悔耶?
  又若是定業則不可懺,若不定者,懺則除滅,何謂無益耶?小乘所明有定不定業,大乘所明一切不定。
  問:無始劫來所造的罪業,應該都已經受報完畢了。為什麼直到今生,罪業都還沒有滅呢﹖若是已經受報完畢的罪業,就不須要懺悔了。若是罪業至今都還不能滅,那就算懺悔,也沒有益處呀。
  答:眾生造的業,有三種受報情形。一種是現報,就是這輩子受報。第二種是來生報,就是下輩子受報。第三種是後報,就是將來世受報,甚至有無量劫才受報的。
  業又分二種,一種叫決定之業,一種叫不一定之業。若是過去世的業,屬於現報的話,那就已經受報完畢。若是屬於生報或後報的話,就表示將來會受報,因此怎麼能夠不殷勤懺悔呢?
  若是定業的話,則懺悔也沒有用。若是不定業的話,懺悔就能夠除滅。因此怎麼能夠說懺悔沒有益處呢?小乘法認為有定業及不定業兩種,大乘法則說一切都是不定業。
  迷本淨心二句是懺煩惱障,染穢三業四句是懺悔業障,所結冤業二句是懺報障。
  又迷本淨心是根本惑,縱貪嗔痴是枝葉惑。
  言迷則如雲覆月,光明不現。言縱則養賊為子,自劫家珍。
  身口意三,與煩惱相應,名為染穢。造作十惡五逆,名為罪垢。
  三業為能造,罪垢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業。冤必有報,故名報障也。
  迷本淨心,縱貪嗔痴,是懺悔煩惱障。
  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是懺悔業障。
  所結冤業,願悉消滅,是懺悔報障。
  迷失根本清淨之心,也叫做根本無明之惑。放縱貪嗔痴,也叫做枝葉之惑。
  迷惑的話,就好比烏雲覆蓋住月亮,月亮的光明無法顯現出來。縱容的話,就有如把盜賊當兒子般供養,最後盜賊把自己家裡的珍寶全都竊盜一空。
  身口意的三業,和煩惱互相感應,就叫做沾染污穢。造作了五逆十惡的業,就叫做污垢之罪業。
  身口意三業是造罪業的主因,五逆十惡的罪垢是結果。罪垢既然已經造成了,一定會招來冤枉受害者的不平。於是冤枉者採取報復行動,因此造業者就會受到報應苦果。
  言無量無邊略有五意,一約心,一念塵勞,具有八萬,何況相續。二約境,一處所作,已自無量,何況十方。三約事,一業若成,罪無邊際,何況諸業。四約時,一生所作,亦應無量,何況曠劫。五約人,一人所作,已自無邊,何況眾生。
  所以業若有形,虛空難受也。
  無量無邊可以分五方面來說,一、從心念上來說,一念的產生,有九十剎那。而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因此一念的產生,就具備了八萬種的生滅塵勞,何況我們的心念是如此相續不停的。二、從環境上來說,在一個地方所作的罪業,就已經無量了,何況在十方所作的罪業。三、從事相上來說,造成一業之後,罪就已經無邊際了,何況造了那麼多業。四、就時間上來說,一生所造的業,就已經無量了,何況曠劫所造。五、就人數來說,一個人造的業,就已經無邊了,何況眾生所造。
  所以說,要是所有所造的業,都有形象的話,那就連虛空都容受不下了。
  冤業有三,如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噉,此名殺冤。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盜冤。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此名淫冤。
  問:淫則彼此無怨,何亦名冤?
  答:殺盜二業,名為怒冤,淫名喜冤。喜怒俱冤,無非是業。眾生顛倒,以怨為親,良由於此。
  願悉消滅者,謂三障俱滅也。
  冤業有三種,譬如有人死了之後,投胎變成羊。也有羊死了之後,投胎變成人。那麼人和羊這樣死死生生,互相吃來吃去,這就叫做殺冤。
  雖然說好像你欠我救命之恩,實際上是我用來還前世所欠你之債。因此百千劫以來,眾生在生死中,不停互償欠債。這就叫做盜冤。
  你愛我的心地品德,我憐你的相貌身材。因此百千劫來,眾生經常在愛慾裡糾纏不清,這就叫淫冤。
  問:淫慾之人,彼此並沒有怨恨,為什麼也叫冤呢?
  答:殺害及竊盜這二種業,叫做怒冤,淫慾之業叫做喜冤。不管是喜是怒,通通叫做冤,因為都是造業之故。眾生邪正顛倒,把淫慾怨家,視為歡喜親人,此正是顛倒的原因由來。
  所結冤業,願悉消滅,是說希望煩惱障、業障及報障這三種障,全都能滅除。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此即四宏誓願也。修行若無誓願,則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則不生懈怠也。
  此之四宏,依於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名深誓願。願不依諦,名為狂願。若非無作,亦不名深。
  言無作者,謂本性具足,四皆無所造作也。天台大師云:“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為苦諦。菩提是煩惱,名為集諦。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為滅諦。煩惱即菩提,名為道諦。”今略釋之。
  生死煩惱是眾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諸佛因果。然眾生諸佛,但有名字。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極而言,祇是一心。以由無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為煩惱生死。
  故於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煩惱生死,而為菩提涅槃。名雖有二,體則無二。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此即無作四諦也。
  這就是所謂的四宏誓願。修行若是不發誓願的話,就會退步,甚至工夫全失。因此必須用四宏誓願來克制心念,這樣才不會產生懈怠。
  這四宏誓願,是依照圓教的無作四諦來發的,所以叫做深誓願。因為誓願如果不依照真諦來發的話,就會成為狂妄之願。如果不是以無作之心來發的話,也就不能稱之為深了。
  所謂無作,是指本來自性具足,四宏誓願皆非造作出來的。天台智者大師說:“由於眾生迷惑不知本體之理性,以致於不生不滅的涅槃,變成了有生有滅的生死,這就叫做苦果的真諦。由於眾生迷惑不知本體之理性,以致於智慧光明的菩提,變成了無明黑暗的煩惱,這就叫做苦因的真諦。而由於眾生證悟了本具之理體,於是生死就變成了涅槃,這就叫做滅苦果之真諦。由於眾生證悟了本具之理體,於是煩惱就變成了菩提,這就叫做滅苦因的真諦。”現在略加解釋。
  煩惱是成眾生之因,生死是眾生之果。菩提是成佛之因,涅槃是諸佛之果。然而不管是眾生,或者是諸佛,都只是名字而已。同樣的,生死、煩惱、菩提、涅槃等,也都只是名字而已。造究到極處,不過只是一個心念而已。由於從無始以來,這個一念之心迷惑無知,使得全體是菩提涅槃的心性,整個成為煩惱生死。
  所以從今天開始,發誓要證悟這一念之心,使得煩惱生死,成為菩提涅槃。名字雖然有二個,然而他的本體並非二個。好比水凍結成冰,而冰又融化成水,這就是所謂的無作四諦。
  問:眾生諸佛,但有名字,則誠然矣。生死煩惱是染穢法,菩提涅槃是清淨法。升沈迴異,優劣天淵,云何言亦但有名字耶?
  答:若就事論,誠如所說。若約理論,一一皆無實法。喻如梨園子弟,扮作貧兒,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須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歡悅。有智慧者,不應於是而生實想,謂有貴賤高卑之異。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凡夫謂實,諸佛聖人,知其非真。
  問:眾生諸佛,確實只是名字而已。但是生死煩惱是污染穢濁的,而菩提涅槃是清淨無穢的。他們一個是超脫三界的,一個是沈淪六道裡,優劣有如天與地。怎麼可以說,也只是名字而已呢﹖
  答:若只就事相上來論,確實如你所說。但如果就理體上來論的話,每一樣都不是真實的。好比唱戲的梨園子弟,這下子扮做貧困的乞兒,看起來是身行乞食,心想獲得飲食。待會兒他又扮做九五之尊的帝王,看起來志得意滿,無所欠缺。有智慧的人,是不會把演戲的人,當他們真是乞丐或皇帝,而認為有高貴或卑賤的不同。生死煩惱和菩提涅槃也一樣,凡夫把他當真,諸佛和證果的聖人,都知道那不是真的。
  又問:生死煩惱不實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實,何須辛苦修證耶?
  答:所言非真但破執著,不言修證亦無。若執非真,反成邪見矣。乃有身犯律儀,口談玄妙,以念佛為愚夫,以修持為著相。此末世聰明人參禪大病,不可不知。
  又問:生死煩惱可以說是不真實,但是如果菩提涅槃也不真實的話,又何必那麼辛苦的修證呢﹖
  答:前面所說的不真實,只是為了要破執著而已,並不是說沒有修證。若是執著一切皆不真實的話,反而會成為邪知見。於是有人因此而身不持戒律,口裡卻談玄說妙。批評念佛的人是愚夫,指責修行是著相。這是末法時期的聰明人,參禪參出來的大弊病,這點不可以不知道。
  今言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此依集諦發心,勤修聖道。
  誓不退惰,即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此依道諦發心。
  誓成正覺,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依滅諦發心。
  誓度眾生,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此依苦諦發心。文雖不次,義無二也。
  云何依於苦諦發心?謂觀眾生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惱。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早度生死,亦度無量眾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觀苦諦,因觀生死故願度脫,是名依苦諦發心。
  云何依於集諦發心?謂觀眾生為貪欲嗔恚愚痴邪見之所惱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自斷煩惱,亦斷眾生無量煩惱,令得解脫。”煩惱即所觀集諦,因觀煩惱過患故欲斷除,是名依集諦發心。
  云何依於滅諦發心?謂觀諸佛已滅煩惱,得解脫樂,具有無量神通自在。而諸眾生不覺不知,妄受諸苦。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滅之樂,亦令眾生同得此樂,涅槃佛果。”即所觀滅諦,因觀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滅諦發心。
  云何依於道諦發心?謂觀六度萬行恒沙法門,具有無量稱性法樂。而諸眾生不習不修,妄造諸業。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精勤修學無量法門,亦令眾生修學是法。”法門即所觀道諦,因觀法門,故願修學,是名依道諦發心也。
  然此祇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則四皆無作。云何無作?謂眾生是假名,度無所度。煩惱無實性,斷無所斷。法門元具足,學無所學。佛道本現成,成無所成。此名無作四宏誓願,依於無作四諦而發也。
  所謂遠離惡法誓不更造,也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的意思。這是從集諦(苦果因)而起的發心,要勤勞的修行成聖果之方法。
  誓不退惰,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意思,這是從道諦(滅苦果因)而發起的心。
  誓成正覺,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的意思,這是從滅諦(滅苦果之果)而發起的心。
  誓度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意思。這是從苦諦(苦果之果)而發起的心。發願文的四宏誓之次序,雖然和我們一般所誦有所不同,不過含義是一樣的。
  為什麼說是從苦諦發心呢?因為觀見眾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而身心上產生極大的苦惱,因此就會發誓說:“我自己應當早點度脫生死,好來度脫無量的眾生,也讓他們出生死。”生死就是所觀見的眾生痛苦的果報,而這種苦果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苦諦。由於觀眾生有生死,而發願度脫眾生,所以叫做依苦諦發心。
  為什麼說是從集諦發心呢?因為觀見眾生被貪欲、嗔恚、愚痴邪見所煩惱,而造作惡業,無法自拔。於是就發誓說:“我應當自己把煩惱斷了,然後也幫助眾生斷無量的煩惱,讓他們得到解脫。”煩惱就是所觀見的眾生痛苦的原因,這種種原因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集諦。由於觀眾生煩惱所引起的災害,所以想幫他們斷除煩惱,所以叫做依集諦發心。
  為什麼說是從滅諦發心呢?因為觀見諸佛已經息滅了煩惱,得到了解脫的快樂,因而具備了無量的神通,獲得自在無礙。而諸眾生卻由於不知道,也覺察不到,所以虛妄的受了種種的苦惱。因此之故,就發願說:“我應當勤勞的修行各種助道的方便法門,以便得到大涅槃的寂滅之快樂,然後也來幫助眾生,讓他們也能獲得這種快樂。”獲涅槃證佛果,就是所觀見的滅除苦果所獲得的果報。這種滅苦的果報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滅諦。由於觀見佛果的殊勝,而起希望求得之心,所以叫做依滅諦發心。
  為什麼說是從道諦發心呢?因為觀見六度萬行的恆沙般的修行法門,具備有無量的自性本具的法樂。然而諸眾生不但不修習這些法門,反而去妄造了很多的罪業。因此就發誓說:“我應當勤勞的修行學習無量的法門,然後也教眾生來修學這些法門。”法門就是所觀的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好比是通達目的地的道路,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道諦。由於觀見無量的修行法門而願意修學,所以叫做依道諦發心。
  不過這些都只是事相上的,若是知道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的話,那麼四宏誓其實都不是造作而得的。為什麼說沒有造作呢?因為眾生只不過是假有的名字,所以實際上並沒有度脫眾生。而煩惱是沒有真實自性的,所以那裡有煩惱可斷呢?無量的法門,我們原本自性中即具足,又那裡須要去學呢?眾生原本皆具佛性,現成即是佛,又那裡有修成佛果之說呢?因此度無所度,斷無所斷,學無所學,成無所成,這就叫做無作四宏誓願,這是從無作四諦而發心的。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阿彌陀佛下五句,明護念之心。願禪觀下,明護念之事。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則有誓願。以誓願力,則當證知。由證知故,復當哀愍。以哀愍故,必應加被,此彌陀護念之心也。
  禪觀謂十六觀,始從日觀,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觀十六,或專一觀。言一觀者,且指總觀,謂觀己身坐蓮華中,作蓮華開合想。蓮華開時,彌陀聖眾俱放光明,來照我身。水鳥樹林,皆演妙法,此名總觀。
  或但觀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攜,己身胡跪華中,亦可。
  前面五句,表示阿彌陀佛護持憶念眾生的心。接下來講阿彌陀佛護念眾生的事相。由於諸佛心是大慈悲的,所以會發誓願度眾。由於誓願的力量成就,所以能證明知道眾生求助之心。於是會對眾生產生哀愍,而加被眾生,這就是彌陀護念眾生的心。
  禪觀指的是十六觀,從日觀一直到九品往生。可以十六觀全修,也可以只修一觀。這一觀指的是總觀,就是觀想自己坐在蓮華中,當蓮華開敷之時,阿彌陀佛及諸聖眾,全都放光來照自己。而四周圍的流水,諸鳥及樹木,都在講說妙法,這就叫總觀。
  或者只觀想一丈六尺的佛身,在七寶池水之上。阿彌陀佛垂手提攜,而自己則跪在蓮華中。
  問:今既專持名號,云何復令觀想?
  答:終日持名,暫時觀想。以觀助念,念則不散。縱令心粗境細,亦可託像而觀,復何礙乎?
  禪觀是醒時,夢寐是睡時。或醒或睡,皆得見佛。若不觀想,則見佛為難。
  問:既然已經專心持佛名號,為什麼又要觀想呢﹖
  答:在一天到晚持名念佛之中,偶爾不妨暫時觀想。用觀想來幫助念佛,這樣念佛的心才不會散亂。就算心念很粗,境界很細,也可以藉圖像來觀想,有什麼妨礙的呢?
  禪觀是清醒時的修行,夢寐是睡覺的時候。不管是醒時或睡時,都希望能見到佛。如果不觀想的話,想要見佛就難了。
  問:觀中見佛,得無魔事否?
  答:參禪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現,此則心境相違,名為魔事。念佛人本自觀佛,佛隨相現,此名感應道交,非魔事也。
  然須了知,所見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無,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則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
  金色身是正報,寶嚴土是依報。歷是經歷。寶嚴者,七寶莊嚴也。餘文可解。
  問:在觀想中見到佛,豈不是魔事嗎?
  答:參禪的人本來就沒有憶念佛,而佛忽然出現的話,就是心念和境界相違背,這就叫做魔事。而念佛的人,本來就在觀想佛,因此當佛相出現的話,這就叫做感應道交,不是魔事。
  不過念佛人見到佛之時,必須要很清楚的知道,所見到的佛,是和水中的月亮一樣的,不是真的有,也不是沒有。千萬不可以認為是真的而執著取相。如果生了取著心的話,很可能會變成魔事。千萬要謹慎。
  金色身是阿彌陀佛的正報,寶嚴土是佛陀的依報。
  歷是經歷的意思。寶嚴是用七寶來莊嚴的意思。
  其他的文字,應該自己可以瞭解。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由甘露灌頂,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長。由手摩我頭,故煩惱無明頓破。由衣覆我體,故妙心真境現前。
  宿障指惑業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名為煩惱。指見思惑,於第一義諦不了,名曰無明,指根本惑。
  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顯現。今二惑頓空,故開悟現前也。
  圓覺是能證智,寂光是所證理。現前者,洞然明白也。
  由於佛陀用甘露為我灌頂,所以我宿世的障礙得以消除。由於佛陀用光明照我的身,使得我的善根得以增長。由於佛陀用手摩我的頭,使得我的煩惱無明頓時破除。由於佛陀以僧伽梨衣覆蓋我的身體,使得我的妙明真心,寂光真境,出現眼前。
  宿障指的是迷惑、業力及苦果這三種障礙。善根就是指持戒、禪定及智慧之根性。頭腦昏迷,俗事煩擾,能使我們心神不定,備遭惱怒擾亂,這就叫煩惱,也叫見思惑。對於第一義諦不瞭解,就叫做無明,也叫做根本惑。
  眾生由於見思惑及根本惑此二惑之障礙,所以妙心真境不能顯現眼前。現在由於佛陀加被,二惑頓然消除,因此得悟真心。
  圓覺是能夠證得的智慧,寂光土是所證得的理體。
  現前是洞然明白的意思。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
  臨命終時,第八識將去時也。三日七日為預知,四大不調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葯等名厄難。
  貪戀有四,一、終歲持齋,一朝食肉。二、長年念佛,此日貪生。三、思愛牽纏,難割難捨。四、許願保禳,求神服藥。
  迷惑有三,一、疑罪業深重,二、疑功行淺薄,三、疑佛不來迎。
  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無病無難故悅豫,無貪無惑故分明。
  捨所受身名捨報,不忙不亂故安詳,坐脫立亡,故云如入禪定。
  阿彌陀佛下,明感應道交。令諸眾生下,明見聞利益,如文可知。
  臨命終時,是指第八識將要離去之時。死前三日或七日,知道要往生,這叫預知。肉身的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叫做病苦。遇到火災、水災、戰爭或吃毒葯等,這叫厄難。
  貪戀有四種:一、經年累月持齋,結果有朝一日卻吃肉。二、年年念佛求生淨土,臨終時卻忽然貪生怕死。三、臨終時恩愛牽纏,難以割捨。四、臨終前祭祀求神發願,服葯以求不死。
  迷惑有三種:一、懷疑自己罪業深重,無法往生淨土。二、懷疑自己功夫修行淺薄,無法往生淨土。三、懷疑佛不會來迎接自己,無法往生淨土。
  諸根指的是眼、耳、鼻、舌及身之五根。正念指的是意根。由於臨終時無有病苦,無有厄難,因此五根都很愉快安適。由於沒有貪戀,沒有迷惑,所以意根清清楚楚。
  捨棄我們這個受業報的身體,所以叫做捨報。因為不急忙,不慌亂,所以叫做安詳。很安詳的坐著死或站著死,所以叫做如入禪定。
  接下來是阿彌陀佛等聖眾放光接引,這是講的感應道交。其他眾生見到或聽到這種景象,發菩提心,是表示見聞的利益。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剛臺即蓮華座,其座金剛所成,故名金剛臺。又華內蓮房,亦名為臺,上品上生,乃有此臺。
  如彈指頃,言往生之速也。
  勝蓮華,即金剛臺上之華。
  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眾生顛倒,妄見生滅。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云獲無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現前。
  承事諸佛下,正明其相。
  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
  四智者,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
  陀羅尼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
  一切功德句,總結上文。
  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
  金剛臺就是蓮華所成的座位,這個座位,是用金剛所做成的,所以叫做金剛臺。蓮華內的蓮房,也叫做臺。只有上品上生的人,才能夠坐此金剛臺。
  有如彈指頭的頃刻之間,表示往生的迅速。
  妙勝的蓮華,指的是金剛臺上的蓮華。
  無生忍指的是,一切諸法本來就不生不滅,而眾生頭腦顛倒,妄見有生有滅。現在用智慧了達諸法本自不生不滅,因此而獲得無生忍。獲得無生忍之後,就能登上圓教的初住位,也就是證法身,這時大神通的力用才得以現前。
  從承事諸佛,一直到陀羅尼門,講的都是獲得無生忍後的大用現前之情形。
  三身指的是法身、報身及化身。
  四智是指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
  六通是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及漏盡通。
  陀羅尼翻譯成總持,就是總括一切所有諸法,而含持有無量之義理。
  一切功德指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及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皆悉成就是指證圓教初住位,而非證圓教究竟位之佛果。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問:菩薩化他,不於淨土,而於穢土者,何也?
  答:以淨土中人,有善無惡,化度則易。穢土惡多善少,化度則難。難故大悲增長,行願堅牢。易故悲心不深,行願不廣。
  大彌陀經云:“此土修行一日,勝於西方淨土修行一劫”者,蓋謂此也。
  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處,有緣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淨土後,必先回入。
  問:菩薩度化眾生,不在淨土度化,而到穢土度化,為何如此?
  因為淨土世界的人,只有善人,沒有惡人,要度化他們很容易。穢土的惡人多善人少,要度化他們比較困難。由於難度化,菩薩的大悲心才會增長,修行及願力才會堅固牢強。眾生如果容易度化的話,菩薩的大悲心就不會深,行願也就不容易廣大。
  所以佛說無量壽佛經裡說:“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過在西方淨土修行一劫。”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娑婆世界是菩薩原本受生的地方,因緣一定很多,是應該早早度化的地方。所以往生淨土,證成法身之後,必定要先回入娑婆世界度眾才是。
  又問:逕在此土化導,有何不可?何須捨此趨彼,然後回入。
  答:若不捨此,則墮落有分,化導何從?若不往彼,則自利未能,利他安保?
  喻如貧人,未見帝王,未蒙官職,則自尚飢寒凍餒之不暇,又焉能周給鄰里鄉黨乎?
  故知不願度生則已,願則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則已,生則必須回入。
  又問:真接在娑婆世界度化引導眾生,又有什麼不可以呢?何必一定要捨離娑婆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然後又再從極樂世界,回入娑婆世界來度眾﹖
  答:若是不捨離娑婆世界的話,那麼鐵定會墮落三惡道的,這時又如何能度化引導眾生呢?若是不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則連度化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又如何能度化利益他人呢?
  好比一個貧困之人,見不到皇帝,沒個一官半職可做。自己飢寒交迫正自顧不暇之際,又如何能照顧到全鄰里鄉黨呢?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不想度眾生也就罷了。如果發願要度眾生的話,一定要自己先求生西方淨土。不求生淨土也就罷了,如果求生淨土的話,一定要證果之後回入娑婆來度眾。
  又問:適欲往生,又欲回入,得無進退躊躇,志不決定耶?
  答:先期自利,故願往生。後願利他,故須回入。發心雖在一時,行事則有先後。
  若不先發此意,一生淨土,回入則難,其如四恩三有何?
  故知未得往生,決無復入胞胎之念。既生安養,決無不來化導之心。此正明決定,何謂不定耶?
  又問:才要往生淨土,又要回入娑婆。豈不是會不知該進還是該退,志向無法決定嗎?
  答:先要達到利益自己的目的,所以要發願往生。後來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要回入娑婆。雖然是同時發心要自利利他,但是在行事上,還是有先後的差別。
  要是不先發自利利他之心的話,一往生到淨土,要想回入娑婆就難了,那麼又如何能度四恩三有呢?
  所以要知道,還不能往生以前,千萬不要再有進入三界胞胎的念頭。而生到淨土之後,絕對不要有不回入娑婆化導眾生的心念。這樣的決心是一定的,怎麼說志向不定呢?
  言不違安養者,法身不動也。
  言回入娑婆者,化身應現也,
  如一月千江,不升不降。從體起用,亦復如是。非獨一國,亦遍十方。種熟脫三,番番不息。
  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議。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薩不爾,不消作意,化化無窮,故名不可思議自在神力也。
  不違安養,表示法身如如不動。
  回入娑婆,表示化身應化示現。
  好比一個月亮,可以同時映現在千條江水裡,而月亮本身,並沒有升高也沒有下降。從法身本體,起化身之用,也是同樣的道理。化身佛不僅在一個娑婆世界出現,而是在十方的娑婆世界出現。讓眾生種下佛法的善根,使已種下善根的眾生善根成熟,並度脫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這就是佛菩薩不停在做的度眾之事。
  小乘和外道的修行人,他們所修行的神通,是有意去造作的,所以叫做可思議。他們一個心念,只能變化一樣,不能變化多樣,所以叫做不自在。菩薩和他們不同,菩薩不須要有意去造作,而且可以變化無窮,所以菩薩的神通叫做不可思議自在神力。
  慳貪者以財施攝,剛強者以愛語攝,為善者以利益攝,行惡者以同事攝,故名種種方便。
  使其三惑不起,名為離染。三德圓證,名為淨心。見思塵沙無明為三惑,法身般若解脫為三德。
  咸令離染二句,是現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後世益。
  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終不退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決無退失所修行業。三、念不退,決無一念忘失錯誤。
  又一入西方,縱在疑城邊地,下品下生,終不退入三途,故總名不退也。
  對於慳吝貪心的人,布施他錢財以攝化他。對於剛直頑強的人,要用慈愛的語言來攝化他。對於好做善事的人,給他利益來攝化他。對於做惡事之人,先和他共同做事然後再攝化他。這就叫菩薩用種種方便,來攝化眾生。
  使得眾生能夠三種迷惑不生起來,這叫做遠離污染。使得眾生能夠圓滿證得三德,這叫做獲得清淨之心。見思惑、塵沙惑及無明惑,這叫做三惑。法身、般若及解脫,這叫做三德。
  咸令離染,還得淨心,是指這輩子所獲得的利益。同生西方,入不退地,是指後世所獲得的利益。
  不退有三種:一、位次不退,絕對不會再退回凡夫位或二乘位。二、修行不退,絕對不會退失修行的所有功德。三、念頭不退,絕對沒有一個念頭會忘失或錯誤的。
  還有一個解釋是,只要往生西方,縱然生在疑城邊地,或是下品下生,終究不會再退入三惡道中,所以都叫做不退。
  問:西方不退,設使回入娑婆,還有退否?
  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種種現前。加以彌陀護念,諸佛攝受,焉有退失之理?
  喻如衣錦還鄉,順風搖櫓,無求不利,無往不前,
  菩薩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後回入者,良由於此。
  問:在西方淨土不退位,如果回入娑婆的話,還會不會退?
  答:上面已經說過,三身四智,種種神通大用都已現前。再加上阿彌陀佛的護持憶念,十方諸佛的攝持接受,怎麼還可能會退失呢?
  好比穿著錦繡的衣服返回故鄉,好比在水上順風搖槳般。不論求什麼都很順利,不論向那個方向走,都會順水前行。
  這就是為什麼菩薩要度眾生,一定要先求生西方,然後再回入娑婆的理由。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如是大願,總結前文。世界無盡等是舉例,我願句總顯無盡。
  如云:“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眾生不可盡,業及煩惱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若四種可盡,我願乃可盡。”
  問:何故發此無盡願耶?
  答:以由心無盡故,隨心所發誓願,亦無有盡。又世界等四,並由心具,縱然成佛,亦無可盡之理。
  又問:願既無盡,成佛何時?
  答:所言成佛,祇是識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於三十二相,方便施為,本非真實,尚何成與不成之可論哉?
  以上所發的種種大願,是總結前面所說。世界無盡這三句,是舉例說明,最後說我的願力也是無盡的,以做為總結。
  譬如說,世界不可窮盡,則我的願力亦不可窮盡。眾生不可窮盡,眾生的業力不可窮盡,眾生的煩惱不可窮盡,則我的願力也不可窮盡。若是這四種可以窮盡,則我的願力也就可以窮盡了。
  問:為什麼要發這種無盡誓願﹖
  答:因為心無窮盡,所以隨心所發的誓願,也就沒有窮盡。而世界等這四樣,是由心所具造的。就算已經成佛了,那四樣也仍然是沒有窮盡的。
  問:既然誓願沒有窮盡,那麼何時才能成佛呢﹖
  答:所謂的成佛,只不過就是認識自己的心性,畢竟是不生的。至於佛陀的三十二相等,只不過是一種方便的作法,並非是真實的。因此,又那裡有成佛或不成佛的說法呢?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菩薩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則是人天果報,若能回向,則成出世正因故也。
  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云何回己向他?以由眾生無始時來,所修善業,並為己身及己眷屬。今回此心,向於眾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願他得利,不求自樂,是名回己向他。
  云何回因向果?以無始來,但為人天福報,不求出世實果。今回此心,向於無上菩提。所修善業,悉用莊嚴佛果,是名回因向果。
  云何回事向理?若見有眾生,諸佛善法,回向種種差別,則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實際,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滅,是名回事向理。
  菩薩一定要把所有修行的功德,加以回向才行。如果不回向的話,就只是投胎做人或生天的果報而已。如果能回向的話,就會成為出世間法的正因。
  回向有三種: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回己向他是說,眾生由無始已來,所修得的種種善業,都只是為了自己或是眷屬。現在要把這種心態改過來,是為眾生修善,而不是為自己或眷屬。因此,把自己所修的善業,通通回施給別人,願別人獲得利益,不是為自己求得安樂,這就叫回己向他。
  回因向果是說,眾生無始已來,所修的功德,都只是為了得到生人、生天的福報而已,不是為了要得到出世間的真實果報。現在要把這種心態改過來,要求獲得無上的菩提。因此,把所有修行的善果,統統拿來莊嚴佛果,這就叫做回因向果。
  回事向理是說,現在知道所謂的眾生、諸佛及善法,由於回向的不同,而有種種的差別,這些事相是真實的。於是把所有的心念,回向於實際。也就是了達能修善的人及所修的善事,能回向的人及所回向的事,二者都是寂然息滅的,這就叫做回事向理。
  今言恩有齊資,是回己向他。同圓種智,是回因向果。此二並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
  種智者,佛之智慧也。謂能知諸法一相,亦能知種種相,無二無別,故名種智也。
  現在說四恩三有都利益到,這是回己向他。大家共同圓成一切種智,是回因向果。這兩種講的都是事相,而理體盡在事相中,所以三種回向,都具足了。
  種智是指佛的智慧,就是能知道諸法其實是一相,也能知道種種相,是無有二無有分別的這種智慧,叫做種智。
  問:所修善業,雖有若無,名不住相。今一事甫畢,汲汲回向,不已著乎?
  答:汝言善不住相,為有後報否?若無則墮斷滅,若有則雖不求福,福還隨汝。
  人天果報,固未免離,云何無著?今以此福,回施眾生,及以諸佛,則成無漏勝因,何著之有?
  問:所修行的善業,雖然有,又好似無,這叫做不住相。現在才剛做完一件事,又急急忙忙的回向,豈不是著相了嗎﹖
  答:你所謂的修善不住相,將來是否會得到果報呢﹖如果你說不會得到果報的話,那你就是斷滅的知見。如果說有果報的話,雖然不求福報,福報還是會隨著你的。
  既然人天的果報不可能免除,又怎麼能夠不著相呢?現在把這些人天的福報,回向布施給眾生及諸佛,則能轉成無漏的殊勝因緣,又那裡會著什麼相呢?
  問:回施眾生,眾生實得利益否?若無利益,則成虛妄。若有利益,則我作他受,焉有此理?
  答:菩薩福德,與眾生共,現在雖無利益,未來成佛,則眾生受賜。
  如彌陀佛國,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並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報。如父財子用,孰曰不可乎?
  問:回向布施給眾生,而眾生是否真正得到利益呢?要是沒有利益的話,豈不是虛妄?要是真有利益的話,那麼就是我修善而他人得到利益,這樣怎麼合理呢?
  答:菩薩修任何的福德,都願意與眾生共享果報。現在眾生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利益,但是回向的人,將來成佛之後,眾生就能享受到他的賜與。
  譬如阿彌陀佛的國土,尚未受生到那兒的人,就能和佛的受用一樣。這都是由於世尊,在修因的時候培的福,回向布施給我們的緣故。所以我們現在,能夠享受到這種果報。好比父親的錢財,給子女花用,誰能說不可以呢?
  問:回向與不回向,功有勝劣,事有得失否?
  答:回向則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別。不回向則多福轉少,如水灌漏,須臾即盡。
  又若回向,則心能轉福,逕往西方。若不回向,則心被福牽,還生三界,
  是以修淨業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蓋以此也。
  問:回向與不回向,是否功德上有勝有劣,事相上有得有失﹖
  答:回向的話,能夠讓很少的福報,轉成很多。猶如一滴水滴到大海裡,就和無量的大海水不可分別。不回向的話,會使福報由多變少,猶如把水灌注到有漏洞的盛酒器中般,一下子就會漏光了。
  如果回向的話,就能用心,把福報轉向往生西方。如果不回向的話,心就會被福報所牽,而到三界去投胎。
  因此修淨業的人,只要造一點點的善事,一定都要先回向西方,就是這個原因。
  問:回向西方,則自求快樂。回向佛果,則自求尊勝。由來為己,何與眾生?
  答:苟不為人,則何須作佛?如不因治亂,焉用求王?當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別之有哉?
  問:回向往生西方,只不過是為自己求得快樂。回向成佛,也只是自己求得尊貴殊勝。這通通都是為了自己,那裡是為眾生呢?
  答:如果不是為了眾生,又何必成佛呢?如果不是為了要治理紛亂之世,何必要當國王呢?要知道,想要利益別人的話,一定要先利益自己。自己成就之後,才能成就他人。所以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他人。這樣,又那裡有彼此之分呢?
  問:眾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見善法,將何回向?
  答:雖知三事俱空,而眾生不解,妄造諸業,妄受諸苦。是故菩薩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脫之,不廢修持因果耳。
  若執俱空,則反成偏見,墮入二乘斷滅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種回向,是菩薩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問:眾生本來就是空的,菩提也非可得,那裡有什麼善法呢?既然如此,又拿什麼去回向?
  答:雖然知道眾生、菩提及善法都是空的,但是由於眾生並不瞭解,因而妄造了諸業,妄受了諸苦。所以菩薩才用所修的善法來回向,同時又想要成佛,以便度脫眾生,因此菩薩不會因而廢止修行,也不執著修行所得之果報。
  若是執著一切都空的話,就反而成了偏見,而退墮成二乘人的涅槃深坑裡去了。因此不可以不知道,具足三種回向,是菩薩修行的要點。
    復濮大凡居士書    (民)印光
  遙捧雲章,實深慚愧。不慧幼失問學,長無所知。客路●竮,寄食普陀。不億閣下,以宿承佛囑,乘願再來。得儒佛之心宗,窮性相之秘藏。參緇素,力修淨業之出格豪傑,過量大人,乃不恥下問,詢于芻蕘。而過為謙譽,令人無地容身,設大地有縫,當即徹底深入,何敢仰答。
  繼思閣下學問如是之博,見地如是之高。如斯數則,義甚淺近,豈真懷疑不決哉?殆欲發起同人耳。閣下既以了知為不知,不慧不妨以無知為有知,因即據款批判,隨語剖析。非敢效老吏之斷獄,不過如課士之納卷耳。所陳菲詞,詳列後幅,其當與否,祈垂麈政。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若心能憶念,身不禮敬,口不持誦,亦難得益。世之舉重物者,尚須以聲相助,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德謂:“口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而具縛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則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實際理地,方無生滅。佛事門中,何一非生滅法乎?等覺菩薩破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于生滅之外。是生滅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視其人之所用何如耳。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以彼背覺合塵之生滅,轉而為背塵合覺之生滅,以期證于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也。
  念念在淨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執定此義,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執定此義,以教中下根人,則阻人勝進不淺。何以故?以彼必以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又此念佛雖屬意識,而諸識咸具,不觀上文都攝六根乎?六根既攝,則六識將何為乎?即轉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
  刀砍不入一段,原無可疑。以閣下將自力他力,禪宗淨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團耳。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今既不發願,亦豈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願。信願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
  若見思惑盡,或可往生。若全未斷,及斷未淨盡,則業根尚在,何能即出輪迴?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確證。
  須知去卻信願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若得往生,則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鐵案也。
  經云一心不亂,遠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即是教令發願,又況下文勸信勸願,不一而足。閣下截斷前文,止執一句,故有不貴發願之疑。
  又以無信願之一心,與有信願之一心,敵體同觀,故有刀砍不入,豈非純一,何以無願不得往生之疑。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夾雜,難以枚舉。舉其正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非指發願為第二念,為夾雜也。
  須知淨土一法,以信願行三法為宗。行如車牛,願如御者,信如前導。導與御者,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願。又不念佛時,亦不可泥。
  縱令一念萬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謂有不念時,有發願時,便成間斷夾雜,便難成辦。試問此一心念者,亦曾見色聞聲,著衣吃飯,舉手動足與否?若有,彼既不間斷夾雜,此何獨間斷夾雜?
  若無,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處,而現身塵剎,其間斷夾雜,將不勝其多矣。
  心具眾理,應萬事,豈止佛願同時而已?
  約常途修持,發願當在朝暮,亦有念佛一進畢,即發願者。
  閣下深通性相,謂佛念,求生念,不能兩具。似于事事無礙之圓理,未能徹信。
  又謂有則此念,當剖為二,一半歸佛,一半歸願。如此,一人應成兩佛。閣下于日用之中,眼見色時,耳鼻舌身意,便不聞聲及緣法等耶?若一時並行不悖,何獨于此而疑之?
  須知一念心體,其用無量,八識非一心之體用乎?彼既不成八佛,此何以成兩佛也耶?
  平生絕無信願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既云善惡俱時頓現,且無論阿彌陀佛四字不現者不得往生,即現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願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
  今善惡皆現,由無信願,便不能奈惡業何矣。須知仗自力,則惡業有一絲毫,便不能出離生死,況多乎哉。
  又無信願,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決不可以此為訓,以斷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業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少有一二。
  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願而不從事,則芸芸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而其人猶洋洋得意,以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為斷佛慧命,疑誤眾生之狂言也,哀哉。
  世間善業,不出輪迴。若對信願具足之往生淨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
  淨土一法,須另具隻眼,不得以常途教義相例。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見之矣。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有此經以來之第一註解,當以之為的,則他日往生品位,咸不得與閣下齊肩矣。
  古人修行皆能證道,今人修行少見明心。豈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
  歷觀傳記高人,咸皆視經像如視活佛。其敬畏之●,雖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何能彷彿一二。因其恭敬之極,故能斷惑證真,超凡入聖。觀于二祖立雪,程門立雪,可見矣。
  今人視佛像如土木,視佛經如故紙,縱有信心讀誦受持,亦不過供其口頭滑利而已,有何實益之可論也?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
  願閣下以博學宏詞,提倡佛法時,必須常以此普利一切,則法門幸甚,眾生幸甚。
  我在遙遠的地方,捧讀您如雲彩般絢麗的來信。實在深覺慚愧。沒有智慧的我,從小就沒有好好的求過學,長大之後仍一無所知。異鄉行旅之中,行為也不是很正當,目前暫時寄居飲食於普陀山。沒想到閣下您這位宿世承受了佛陀遺囑,乘著願力再來人間,得了儒家和佛家唯心宗旨,窮探性宗相宗秘密之藏,去參訪僧俗高人,盡力修行淨土法門的出格豪傑,過量大人,居然能夠不恥下問,請教於撿拾草柴的人。而您又過分自謙,過度讚譽在下,實在令人無地容身。假設大地有條縫隙的話,我馬上就徹底鑽下去了,又怎麼敢回答您的問題呢。
  後來我又想,閣下的學問如此淵博,見地如此高遠。而這幾條問題,意義卻又如此淺近,難道是您真的有所疑惑嗎?我想恐怕是為了要啟發大家罷了。既然閣下知道卻又裝作不知道,沒有智慧的我,不妨也以無所知的身份來權充為有知了。於是我就按照您寫來的問題,加以批判和剖析。並非是我敢效法老官吏的評斷獄政,而只不過是學生繳考卷而已。我所說的淺薄的話,全都詳細的寫在下面。至於內容是否得當,還祈請您指正。
  念佛雖然著重在心念,但也不可以完全不口誦。因為身口意這三樣,是互相資助的。若只是心裡憶念著佛,身體卻不禮敬佛,口裡也不持誦佛號,這樣是很難得到益處的。世間的人,舉重的東西,都還須要出聲來幫助。何況是修行攝心法門,以便證得三昧的人,而不身禮口誦?所以大集經說:“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大德解釋說:“大聲念佛的話,見到的佛身就大。小聲念佛的話,見到的佛身就小。”而身心全受束縛的凡夫,心大多不是昏沈就是散亂。若是不假借身體禮佛,口裡誦佛的力量來幫助的話,想要修成一心,是不可能的。
  要修到實際理地的時候,才沒有生滅。佛事門中,那一樣不是生滅法呢﹖連等覺菩薩這種已經破了四十一品無明,證了四十一分秘藏的大士,都還是不出生滅法之外的。所以說,生滅就是生死的根本,而也是菩提的根本,這完全看人怎麼去運用而已。
  把六根都收攝住,這樣才能念念清淨,從而把違背覺悟合和塵勞的生滅,轉變成違背塵勞合和覺悟的生滅,最後才能證成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
  您說:“心心念念都在淨土,才可以往生。”這是指上品生的人。若您能執著決定要心心念念在淨土,以求自己上品往生,那真是最好不過。若是您堅決認定非如此不能往生,並且用這種標準來教中下根器的人,那就會大大阻礙了別人往生的路。原因何在﹖因為中下根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個修行法太高深了,認為自己太卑劣而做不到,於是就不肯修念佛法門求往生了。
  念佛雖然屬於意識,其實六識全都具備。剛剛不是才說都攝六根嗎?既然六根都攝了,那麼六識又能作什麼呢?要知道,六識轉送含藏的作用,也不過就在做意識這件事而已。
  刀砍不入這一段,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但因為閣下把自力、他力及禪宗、淨宗的界限分不清楚,所以才會混成一團。
  念佛這個法門,是仰仗佛的力量,才得以超出三界,得生淨土的。如果不發願往生的話,怎麼會相信有淨土呢﹖真信有淨土的人,一定會發迫切求往生之願。如果既不信有淨土,也不發願求往生,而只是念佛名號的話,這叫做靠自己的力量。由於沒有信願,所以不能夠和阿彌陀佛的宏深誓願感應道交。
  若是已經修到見惑和思惑已經斷盡的話,或許可以往生。若是尚未全斷的話,或是斷得還不夠乾淨的話,那麼業力的根尚在,又如何能立即脫出輪迴呢?五祖寺的師戒禪師及草堂青等禪宗大德,又再世投胎為凡俗之人,就是很明確的證明。
  要知道,如果沒有信願,而光念佛的話,和禪宗的參究是沒有兩樣的。若是如此修而能往生的話,就不符合因果的道理了。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夠往生,全看有沒有信佛和發願。往生品位的高下,全看持名念佛功夫的深淺。”這是鐵定的話。
  彌陀經上說的一心不亂這句話,是連貫最前面形容極樂世界依報及正報的功德,也就是教眾生要相信。也連貫“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幾句經文,也就是教眾生要發願。何況下面勸眾生相信、發願的經文多得很。閣下把前面的經文都截斷,而單單只取了“一心不亂”這一句,難怪會有不須要發願就可以往生的誤解。
  同時,閣下又把沒有信願的一心不亂,和有信願的一心不亂當成一樣,所以會認為刀砍不入,豈不就是一心了嗎,為什麼不發願卻不能往生呢﹖
  念佛之外的第二念及夾雜,多得不得了,我現在例舉正當的念頭,譬如說想求得大徹大悟,想得到大總持等。並不是說發願是第二念,是夾雜。
  要知道,修淨土法門須具備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念佛的修行,猶如拉車的牛。發願往生猶如駕駛牛車的人,而相信佛所說的淨土猶如嚮導。由於有嚮導和駕駛,牛車才能夠前進。所以每天做早晚課時,必須要向佛發願求往生。如果沒有念佛的話,亦不要拘泥形式。
  縱然閣下能夠一個念頭有一萬年那麼長久,也不妨要每天固定做功課。若是認為不念佛的時候和發願的時候,就會形成間斷或夾雜,很難達到一心不亂的目的。那麼我試問,閣下一心念佛的時候,是否也見到事物和聽聞聲音,是否也要穿衣吃飯、舉手動腳呢﹖若是有的話,既然那樣念佛不算間斷夾雜,那麼不念佛時及發願時,怎麼就算是間斷夾雜了呢﹖
  若是說沒有見到事物及聽聞聲音的話,那除非是法身大士才行。然而法身大士只須端坐一處,就能現身於塵剎之中,那麼看來大士的間斷夾雜,可真多極了。
  要知道,心具備了一切的理體,而能應無量之事物,又豈只是念佛和發願同時而已。
  一般的修行方式是,早晚課時發願,也有人念佛一個段落之後,就發願的。
  閣下既然深通性相二宗,卻說念佛和求生這兩個念頭,不能同時具備,似乎對事事無礙的圓頓之理,尚未能徹底相信。
  又說如果同時具備此兩念的話,那麼此念應當要剖分為二,一半歸佛,一半歸願。要真是同具兩念的話,一個人豈不就成了二尊佛了?閣下在日常生活中,眼睛見到事物時,難道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及意念,就都聽不到、嗅不到、嚐不到、無觸覺及無意識嗎?若時同時都能起作用,為何卻獨對同時念佛發願有懷疑呢?
  要知道一念心的體性,作用是無量的。八種識不就是一心本體之作用嗎﹖八識既然不會變成八佛,為何佛願就會變成兩佛了呢﹖
  平常一點都沒有信願心的人,臨終的時候,決定是很難仗佛力往生的。臨終的時候,善業和惡業同時都出現,且不說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不出現的人不會往生,就算出現了,也往生不了。為什麼呢﹖因為此人不願往生。由於不求佛之故,所以無法蒙受阿彌陀佛來接引。
  華嚴經說:“假如眾生所造的惡業有形體相狀的話,十方的虛空都容受不下。”古大德說:“善惡業力好比人負債,強有力的業主先把負債者牽走。心頭思緒雖多,念頭最重的地方先墜落。”
  而臨終時善惡業皆現前,由於沒有信願之力,所以就對惡業無可奈何。要知道,光仗自己的力量,則惡業只要有一絲一毫,便不能夠出離生死,何況惡業如此之多。
  在無量無邊沒有信願,而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人之中,或許有一、二個人可以往生。但是決對不能以這種情形作為模範,以免斷了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的善根。何以故?因為完全能只仗自己的力量,念佛念到業力盡情念空,證得無生忍的人,全世界都找不出一、二個。
  倘若每個人都如此修行,而不深信佛言之淨土及發願求往生的話,則芸芸眾生,就只有永遠都沈淪在生死的苦海之中,無法出離了。而始作俑者,可就是這一句話喲。說這話的人,尚洋洋自得,以為自己說得夠高深,一點也不知道是斷佛慧命,疑誤眾生的狂言,真是悲哀呀。
  造了世間的善業,也仍然是出離不了輪迴。相對於信願具足往生淨土的淨業而言,世間的善業,仍然只能算是惡業。
  懂得淨土法門的人,須要另外具隻眼,因為此法門不能用平常的佛教義理來比擬。若使如來沒有開這個法門的話,則末世的眾生若想了生死,那根本就不可能。
  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在理體及事相上都講到了極點,是阿彌陀經最好的註解。若能以此要解做為修行的指導原則,那麼日後閣下往生的品位,大概誰也比不上。
  古人修行都能證道,而現今之人修行,連明心見性的人都少有。難道是人的根器不一樣嗎?還是由於不恭敬傲慢的緣故?
  我看傳記上的高人,他們都把經典和佛像,當成活生生的佛陀。他們敬畏的情形,就連忠臣的侍奉聖明之主子,孝子的恭讀遺囑,都一點也比不上。就由於他們的恭敬到了極點,所以才能夠斷惑證真,超越凡夫位而證入聖位的。試看二祖立在雪中向達摩祖師求法,及程頤弟子侍立良久,不覺門外已雪深數尺就可以知道了。
  現在的人,把佛像當成泥土和木頭,把佛經當成舊紙。縱然相信而讀誦受持,最多也只不過獲得口頭上讀得滑利而已,有什麼實際的利益可說的呢?雖然種下了將來得度的遠因,但現前褻慢的罪過,還真是不堪設想哩。
  希望閣下以博學宏詞的身份,提倡佛法的時候,要常常教眾生恭敬三寶,以便利益一切眾生。那麼佛門和眾生,都很有幸了。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