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生心》第四集(52-59)

            淨空法師講
    五 十 二、

  五月六日,《大乘無量壽經講記》校訂圓滿。這次用了很長的時間,將全經仔細的看過一遍,不妥之處皆予改正。對於初學佛者,特別是修學淨土,無論是理論、方法、因果、境界上,在此書中都講得很詳細、很透徹。熟讀深思,依教奉行,決定能獲得真實的利益,這也是我們對於現代佛教一點微薄的貢獻。

  宗經典中,古今大德無不讚歎《無量壽經》是淨宗的第一經。此次詳細校正,實際上等於又重新講了一遍。過去十年中曾經講過九遍,這一次的校正可以說是第十遍。我相信海內外有不少同修對此經皆已念得很熟,這是修學佛法的第一個階段,是好的開始。但究竟能有多少的利益,還是個未知數,這要看我們對於佛經上講的「受持」的深義,了解多少。「受持」的意義是信、解、依教奉行。

  熟誦是預備受持的開端。念熟之後,最要緊的是領悟其中的義理。如果只是熟誦,而不曉得佛在經上講的究竟是什麼,怎能去做呢?所以一定要「深解義趣」,也就是對於經典要有相當深度的理解,然後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我們領悟多少就要做多少,領悟一分就做一分,領悟兩分就做兩分。自己真能做到,再幫助別人領悟,幫助別人也能行之於日常生活中,這就是「解行相應」。解與行相輔相成,這樣才能趣入佳境。不但將來決定得生淨土,現前即生真實智慧,獲得幸福快樂美滿的生活。這些年來,我們提倡的修學綱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定能生起;「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之樂,定可獲得。這是修學真實的利益與受用,即是方東美先生所謂「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解行不能相應,就得不到這個享受;必須解行相應,才能真正契入這個境界。

  五十 三

  末法時代修行,法弱魔強,我們必須有能力辨別。什麼是魔障?其實魔障不在外面,魔障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佛在《八大人覺經》上講四種魔:第一、「五陰魔」。五陰是色、受、想、行、識。第二、「煩惱魔」。第三、「死魔」。死魔是指修學功夫尚未成就而壽命到了。換句話說,這一生所修的也等於白修了。再投胎時也有隔陰之迷,何況人身難得,來生不一定能得人身,不一定能聞佛法,所以死魔的障礙非常嚴重。第四、「天魔」。以現代話說,天魔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是外面的。

  四種魔,有三種是自己身心主宰的。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心裡沒有妄念分別執著,外面的魔力再大也無可奈何。外境若會障礙我們,實在是因為自己內心有煩惱。妄想煩惱是內奸,遇到外面染緣,裡應外合,外魔才起得了作用。如果自己內心清淨,外面魔的勢力再大也不起作用。因此,降魔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尤其要注意的,我們學佛將來是想作佛、作菩薩!還是要作妖魔鬼怪。這一點,必須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提醒自己真正覺悟,學佛萬不可學成魔了。

  為什麼我要強調這一點?諸位靜觀現代社會,許多學佛的同修不知不覺皆墮入魔道。他們有善心,也是好人,可惜不明佛陀的教義,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再加上沒有殊勝的因緣,沒遇到正法;或者遇到正法,不遇善知識,曲解了經義,依舊隨順煩惱習氣,這樣學佛,學到最後還是落在魔道。這是很值得惋惜的一樁事,所以我們不能不留意,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修行一定要從斷煩惱習氣下手,就是要克服自己不好的習氣,要培養清淨、平等、慈悲心。如果以此為方向、為目標,就不容易墮落在魔道。

  五十 四

  佛法常說,「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兩句話的意義很深廣,決不是凡夫能思惟想像的。釋迦牟尼佛教導一切眾生是以此為目標,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也同樣以此為目標。雖然目標相同,但是方法不一定相同。方法無量無邊,所謂「法門無量」。

  如果我們破迷開悟了,所過的生活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諸佛菩薩的生活就是離苦得樂,究竟圓滿的生活。雖說「離苦得樂」,這個境界,我們還是無法想像;原因是我們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不但六道眾生是生活在相對的空間裡,即使是聲聞、緣覺、菩薩,甚至十法界中的佛也不例外,還是生活在相對的空間裡。如近代科學家發現的四維,乃至十一維空間的存在。不過空間維數愈高,其境界則愈不可思議。總而言之,種種不同維數的空間,皆由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的幻象。由此可知,十法界的生成,即是眾生對於一切事理分別執著差異所生的幻象而已。實際上,就是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必須能透過這一關,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對一切事物不分別、不執著,再也不打妄想。這樣就能突破種種不同維數的界限,而進入另一個空間。此空間在佛法裡稱為「一真法界」,是對「十法界」而說的。如果我們把十當作數字看,那就錯了。十代表無量,無量維數的時空。

  我們暨知十界六道(無量維數的空間)是怎麼來的,皆因妄想、分別、執著而來的。所以,妄想、分別、執著皆放下,就是無量的時空全都突破了。突破之後,不得已稱之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眾生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們是不是證得圓滿的境界,是不是究竟圓滿的「明心見性」?不是。佛告訴我們,因為習氣尚未完全斷盡。這句話很不好懂。

  什麼是「習氣」?古德以比喻說明這樁事。譬如酒瓶,現在把酒瓶的酒倒乾淨了,也用乾布把瓶裡擦得乾乾淨淨,確實沒有一滴酒在裡面。這就好比將妄想、分別、執著斷乾淨了,即脫離十法界,進入一真法界;可是聞一聞這個瓶子,還是有酒的氣味。以此氣味比喻習氣。氣味擦不掉,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自然消失。一真法界裡,從圓教初住菩薩至等覺菩薩,四十一個階級,他們斷的就是這個習氣。實際上,圓初住菩薩的妄想真的沒有了,只要習氣減少一分,他的地位就往上提升一階。四十一品無明(習氣)斷盡了,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究竟真善美慧圓滿的生活。

  「一真法界」裡的菩薩們如何修行,則非下凡所能思議。但見佛於經中說,他們與無量法界眾生和光同塵,無有條件,大慈大悲。入一真法界即是圓教初住菩薩,心清淨,心平等,他的慈悲心是從真性裡生出的。大慈大悲,絕對沒有分別執著,只要眾生肯接受,沒有不放光的,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我們現在求佛菩薩,是有心、有分別、有執著的求;可是佛菩薩的應,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此事也很難懂,古人也舉一個比喻說明這樁事。

  佛門樂器最主要的是鐘鼓,早晚課誦之前皆須擊鼓鳴鐘。以擊鼓為比喻,擊鼓的人有心,可是鼓回應則無心。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比喻凡夫之感如擊鼓人,諸佛菩薩回應就像鼓一樣,並沒有心。若敲得重,響聲大;敲得輕,響聲小。同樣道理,因為諸佛菩薩沒有心,所以就能普遍的感應。十方世界眾生起心動念求佛菩薩,佛菩薩同時感應,一個也不漏;因為他沒有心,沒有妄念。如果有心、有念,要應付這個,再應付那個,就應接不暇,太辛苦了,也許會漏掉。因為佛菩薩沒有妄想執著,沒有起心動念,所以感應是決定靠得住,決定不會落空的。

  明白這些道理,了解事實真相,這一切疑惑即斷除。疑惑也是妄想,只要有妄想存在就是麻煩。所以,佛為眾生說一切經,目的是幫助眾生斷疑生信,也就是幫助一切眾生把妄想打掉,而後才能入佛境界。佛境界就是不二法門。試問,我們幾時才能入佛的境界?《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如果我們「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分別、執著、妄想」,就無法入佛境界,就不能過佛菩薩的美滿生活。

  怎樣才能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是大圓滿的生活,真善美慧!世間人講「幸福美滿」,佛菩薩才是真實幸福美滿,才真正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怎樣離妄想分別執著,必須入「一真」。離相離念就是一。起心動念就落在二、三,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在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不用分別心,不用執著心,就過相似的佛菩薩生活。這是佛法修學最困難的。凡夫起心動念就是我,念念不忘我,與我相關的,我所有的。幾時能忘掉「我、我所有」,就入「一真法界」,《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永離了。

  世間人為什麼不肯認真修行?大多皆有恐懼感,「我所有的」沒有了,明天生活怎麼辦!他不知道諸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就是還沒有看破。如果知道一切法是空的,身體也是空的。我們這個身體在世間是業力變現的幻象,是業果因緣的相續。命裡有的,怎麼丟也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怎麼保也保不住。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他就會「種善因,得善果」。念念都種善因,念念都得善果,決不可能沒有受用。

  修行人恢復一心時,自性裡無量的智慧德能皆現前。這種果報即大乘經上所講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真正能參透此理此事者太少。真參透的,就真放下,就真得自在。這種人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大受用。我們學佛不能不留意,應當向此處體會學習,才能得真實的受用。

  五十五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古國,幾千年之中,許多聖者留下寶貴經驗的教訓與智慧的結晶。不僅幫助世人在一生中真正獲得幸福、自在、美滿,實在還能利益未來,這就是真實的大學問。

  於兩千年前佛法傳至中國,為古聖前賢作最好的見證。因為諸佛菩薩是聖中之聖,古人稱他們是出世間的聖人。他們對於一切眾生教誨的目標,與中國古代聖哲可說是完全相同的。佛法之所以偉大,是它不僅教導我們這一生得真實的利益,如同《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住真實慧」、「惠以真實之利」。這種真實是永久的,生生世世的。若這一生得利益,來生不得利益,在佛法裡不能稱為真實利益。如果這一生得利益,來生得利益,後生不得利益,佛法也不承認這是真實利益。其實這種利益一定是永恆的,一定是超越時空的。以此標準而言,的確唯獨佛法究竟,世間大聖已經不能為比了。

  利益的標準,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教的核心,「戒、定、慧」三學。這三樁事包括整個佛法。「戒」是佛教導我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處世待人之中如理如法,也就是中國人常講的「合情、合理、合法」。這是戒學的精神,所以持戒就是守法,如理如法,這樣才能得定。「定」是心安。心安是真正的享福,身心安穩,自在快樂。一個人身心安穩就開智慧,所謂「因定開慧」。一般人看不到的,他看得到;一般人迷惑,他覺悟了。其中的境界無限深廣!如以現代科學來說,能使我們的概念更為清晰。

  代科學家知道,宇宙是由許多不同的時空組成。一般說,這個世間的人生活在三度(又稱三維)空間。而四度(Four dimensional space)、五度、六度空間,直到無限度的空間,我們對他們的生活狀況完全不能理解。世法、佛法皆承認有「六道」,也就是六種不同的時空,這是大的分類。若細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空間,即是佛法講的「共業」與「別業」。《楞嚴經》裡講的「同分見妄,別業見妄」,此講法以現代不同時空的維次說明,我們就很容易理解。要能突破種種不同的時空,必須靠「定慧」,尤其是甚深的「禪定」。換句話說,禪定就是很深的「身心安穩,自在快樂」。以這八個字解釋禪定,就不會感覺「禪定」很神祕。

  定功夫愈深,人的智慧就愈高,就有能力突破時空的界限。生活的空間、領域擴大了,就可以與天人往來;更深的定慧,亦可以與他方的諸佛菩薩往來。這些事實,我們時常在經典、傳記裡見到,甚至在古人的筆記小說裡也見到不少。如《閱微草堂筆記》、《夷堅志》、《聊齋誌異》等,一般的筆記、傳奇小說裡更多,俱非虛構,皆是事實。唯有超越時空,才知道事理的真相。對於不能超越三度空間的人來說,覺得非常神奇,不可思議;因為這不是他們的境界,不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學佛,讀聖賢書,所求的是真實的幸福美滿。幸福美滿確實是在大乘佛法之中,才能真正體會,而以修德證得的真實受用。

  我第一次訪問大連時,當地的友人對我們的來訪感到好奇,尤其是聽說從美國來的,他們都非常羨慕。問起美國人的生活,我就老實告訴他,美國人的生活不如你們,他們聽了非常驚奇。他說:我們的生活這麼苦,你怎麼說美國人的生活不如我們,真是令人大惑不解。我就問在座的許多友人,你們那一位是負債過日子的?大家彼此看看,結果沒有一個是負債生活的。

  美國人從出生就負債,直到老死,債都還不清的。不要看他們住的是洋房,舖的是地毯,出門開的是轎車;他們日常所需全是賒賬來的。中國古人講,「無債一身輕」,他們過的是什麼生活?債台高築,日日年年皆在償債而永遠償不清的債務中討生活,所以他們生活有很重的壓力。你們有沒有壓力?大家笑笑,我們生活沒有壓力。每天工作完了,輕鬆自在,幾位朋友相聚打打牌,聊聊天,喝幾杯酒,生活是何等的瀟灑!你們這種閒情逸致,才是神仙生活;這是美國人無法想像的。你們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第二面。若是依我選擇,我一定選擇你們的生活,而不會選擇美國人的生活。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壓力非常痛苦,非常可憐!神仙過的是什麼生活?神仙住山洞裡,或在山上搭個小茅篷,過得就更自在了。

  那一種生活美好,實在沒有一定的標準。高樓大廈、宮殿樓閣,有人認為很好。依我說,不如住個小竹屋,多幽雅,山明水秀,小橋流水人家。身心生活在詩情畫意裡,身心沒有一點負擔,沒有絲毫壓力,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才是真正的人生。

  美國各地同修請我去講經,他們招待我住在他們家裡。有不少同修房子很大,庭院廣闊,他們的生活不如你們。因為房子大,住的人少,人就變成房子的奴隸。天天要打掃,天天要收拾,天天要整理,費了許多時間。他們的工作又那麼忙,那有一點悠閒的時間坐在這裡喝一杯茶,聊聊天,那有你們這些住在農村的人這麼自在快樂。我這麼一說,他們都很開心。我不是安慰他們的,否則就錯會意思了。我講的,句句實話,所以兩個世界相比,美國人的生活比不上中國人會享受自然的樂趣。

  若只看表面,覺得美國人賺的錢很多,其實一個月賺幾千美金還不夠他們開銷。中國人賺百十圓人民幣,生活過得很愜意。兩地的生活程度不同,所以只要自己心安理得,自在快樂,生活悠閒,沒有任何壓力,這一生豈不是幸福美滿。負債過日子,債務永遠還不清,來生還要還債。不但這一生不舒服,來生、後世都更苦惱、更不自在。

  「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因果定律,因緣果報,誰也逃不了。這是我們學佛的人、讀書人應當明了的,如此才會有真正幸福美滿的一生,幸福美滿的來生。也許有些同修對於我說的,不以為然,但假以時日,你會慢慢的在生活中體驗,我相信你們會覺悟。如果再能讀古人的書與大乘經典,你們不久就會同意我的看法,會體悟到我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五十六

  眾生修學不能成就,在生活上得不到真實受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情執」太深。「情」就是妄想,「執」是執著。所以,歸根究底還是妄想、執著。大乘經中教導我們如何將「情執」化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唯有真正發菩提心才能化解情執。情執深的人,起心動念皆想到自己,凡是對自己有利的,就想盡方法爭取;對自己無益的,就想方法迴避。如是妄想、執著在日常生活中,不但障礙自己修行,也障礙自己的智慧,而不能領悟佛法所說的真實義。這就是「業障」。

  大菩提心的人,起心動念皆想到「眾生無邊誓願度」,如何幫助眾生開悟,幫助眾生修行,幫助眾生證果。常存此心,情執自然淡薄。我們有慈悲廣度眾生的心,則無盡的煩惱自然淡薄了。由此我們能體會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從前是自私自利的心,當下一變,變成純為眾生之心。

  凡是存心自私自利,他在生活環境上,冤家對頭一定很多。何況過去無量劫中,冤親債主無量無邊,於是一舉一動都有許多人事環境上的障礙,這些障礙是果報。果必有因,念頭一轉,轉到念念都為一切眾生,而從根本上忘了自己。無量劫至於今生的冤對化解了,因此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如果能堅持念念不忘,久久觀純,即古人所謂「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未發菩提心之前,我們的煩惱、習氣、情執是熟處,不須作意,起心動念,情執就現前。「菩提心」即為眾生的心,此心很薄弱,非常生疏。菩薩的功夫沒有別的,就是將為眾生的心變成成熟;將無量劫來為自己的心轉成生疏,兩者交換。若能有此想法,就是真正覺悟;真能有此作法,就是大修行。自然在不知不覺中將情識消除,而達到《金剛經》中所說的「破四相,破四見」。四相是分別、執著;四見是迷情、妄想。佛在《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即是「四見」;執著即是「四相」。我們能發大心,修大行,不知不覺中四相四見皆破除,自然契入諸佛菩薩的境界,「一真法界」。以這樣的功行念佛求生淨土,當然是上上品往生,成就不可思議。即使尚未往生之前,這個身子還在世間,他所顯現的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幸福、美滿的生活,也足以使世人羨慕、覺悟,而發心向他學習。這便是發大心、修大行,如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自行化他,無二無別。
五 十 七

  我在學校的時代,前校長周邦道先生,曾以教育部督學的身分回到學校兩次。我與他老人家見過兩次面。而得時親教益,還是在台灣這一段長時間。一九五八年我離開工作,赴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學佛。當時老校長也住在台中,任教於農學院。他也學佛了,於是我們見面顯得格外的親切。

  李老師在台中創辦慈光圖書館,老校長也是董事之一。出家之後,我再回到台中求學,老校長勉勵我,學業未成就前決不可離開善知識,學道最要有堅忍,李老師是當代希有的大善知識,我輩有緣親近,實為大幸。慈光圖書館每星期三例行講經,老校長聽經從未缺席,他老人家聽經很用心,而且寫筆記,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最佳榜樣。最難得的是李老師在台中蓮社開辦經學班,培養講經人才。我到台中時,機緣很好,也參加了這個班。班上的同學都是初學佛法的人,當然也是第一次學講經。那時我們共有二十多位同學,年齡都很大,學歷都很低,其中幾乎三分之一是小學程度。年齡最大的是林看治居士,當時已經六十歲了,也是小學程度。李老師將男眾、女眾分開練講,男眾是每星期天在台中靈山寺練講;女眾是每星期六在台中蓮社練講。學生們練講,老校長也是每次必來聽講,也非常用心,與聽李老師講經的態度沒有兩樣。當時李老師曾多次對我們這些年輕的學生講,周老居士是位長者,無論國學、佛學皆有很深的造詣。他的為人實在是今人最好的模範,確實如佛經上所說的「菩薩不輕初學」,對於初學的人決不敢輕慢。回憶慶公當年在學校時,愛護學生超過自己的子女,這是每位同學皆能稱道的。我們作他的學生,對他老人家的恩德終身難忘。我們要紀念老師,一定要學習老師治學、辦事、處世的精神,尤其是他老人家大公無私,慈悲博愛的德行。

  他曾經擔任過教育廳長,在台灣曾任考選部政務次長。公家配給他一輛轎車,而他老人家除公務之外,私人出門辦事決定不乘坐公家的車輛,為國家節省汽油,他還是坐巴士。在這個時代表現這種美德之人,我從未見過第二人,也從未聽說有第二人。他確實做到公私分明,絕不浪費公家一分錢。如果國家的官員都能像他老人家一樣奉公守法,社會自然繁榮安定,國家必定富強。我於台中學成之後在全省巡迴講經,時間約有二十多年,而在台北講經的時間最長。我沒有道場,因此講經都是租借場所,常常變換地址。但是老校長遷居到台北之後,我講經的法會,他老人家從未缺席,令我非常感動。他對我愛護倍至,我講述有不妥之處,他會告訴我。告訴我的時候,決不會有第三者在場,顯示他真正對於學生的愛護與關懷。這些年來,我在台北先後創辦華藏圖書館、佛陀教育基金會。承蒙老校長慈悲允任基金會的榮譽董事長。晚年他的眼睛不好,晚上出門不方便,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來道場聽經的次數逐漸減少。他告訴我,實在是因為體力與視力的關係,才沒有再來聽經。但是對於我與基金會,他一直都很關心、照顧,使我非常感激。

  今天懷念老師的德澤,正是佛陀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他老人家都做到了。我們應當效法老校長為人處世的精神,與奉公守法的美德。「好學不厭,誨人不倦,不輕初學」,這句話即是大乘經典裡的「菩薩行」。我們在這一生中,能真正見到老校長為世人、為學生,確實做了活生生的榜樣,使我們對於佛經中講的菩薩行,有更深刻的領悟。老校長雖然離開我們了,然而他的教誨與精神永存在人間。我們身為他的學生,應當身體力行,將老人的慈悲德行發揚光大,深信必定能嘉惠後學,利益社會廣大群眾。

  五十 八

  前幾天我接到馬來西亞的一位同修來信,告訴我蔡榮華居士往生了,這個消息令我感到非常驚訝。今年初我在新加坡講經,蔡居士曾經兩度從麻坡來到新加坡看我,我看他的精神、氣色都很好,沒有絲毫異狀,何以突然往生了,我感到很難過。

  一九六二年,我認識蔡居士。那時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佛,他是政大中文系四年級的學生,以僑生的身分來台灣讀書。六二年暑假,他與另外一位僑生李相楷居士︵澳門人︶,還有兩位台大的學生,四個人到台中向李老師請教,其中蔡居士的話最多,問題也最多。當時,我們與李老師周邊的人幾乎感到厭煩,而李老師對於這些年輕的學生們愛護倍至,真正顯示「教不倦」。古書上說的「學不厭」,我們在周邦道老居士身上見到;而「教不倦」,李老師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他不厭其煩,反覆的向學生們開導。

  不久李老師為他們正式開了一個小班,學生就是他們四位。李老師預先以表解的方式,為他們編一份講義,「佛學概要十四講」。最初的構想是每一講,一小時,也就是十四小時的課程。因為他們在台中居住的時間很短,每天講兩小時,一個星期就圓滿了。我與他們有機會住在台中慈光圖書館,生活在一起,上課也在一起,研究討論也在一起,而後慈光大專佛學講座就正式成立了。李老師為這樁事編排課程,聘請講師。這些事,我都有幸參與,所以我對蔡居士很熟悉。他畢業之後回到馬來西亞,我送他一套線裝本的《瑜伽師地論》。另外一位馬來西亞的僑生劉南生,比他稍晚離開台灣,我也送他一套商務印書館早年印的線裝書《法苑珠林》。這都是我非常喜歡的珍藏書籍,送給他們作紀念。

  蔡榮華居士一直在南洋從事於教育工作,其間有幾次來到台灣,他一定來看我,曾經到圖書館參觀。這一次我在新加坡,他特地來看我兩次,告訴我,離開台灣之後,曾經在新加坡從事教育工作;以後回到自己的國家,也一直服務於教育界。公餘之暇,他也在馬來西亞傳播佛法,只要有地方請他講經,他一定不辭辛勞。所以,他在馬來西亞的佛教界是受大眾尊敬的居士。在我的記憶中,他應該還不滿六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沒想到他走了。在新加坡時,我還極力勉勵他,希望他從教育界退休之後,專門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應該在當地建立一個小型的道場,他聽到我的建議也非常歡喜。我們也樂於盡力幫助他,希望佛法能在馬來西亞發揚光大。他也是李老師非常關懷愛護的學生,也是非常好學的學者。蔡居士對於李老師給他的教誨、信件、答問的文字,他都能完整的保留著。他拿給我看,我非常感動,使我們回憶當年相聚在一起求學的往事。其中有兩封信是我代李老師答覆他的,也保留至今。他的往生使我感到世事無常。我們當年在一起的同學,幾乎一半以上都不在了。同學當中,大多數比我年長的,還有少數年齡比我小的,也有幾位都不在了。回憶當年,就像是昨天一樣。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使我們對於佛的教誨領悟更深。唯有依教奉行,如經上說,「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才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生命。只有如此,才能報答佛祖與老師之恩,才能報答同參道友的深情。同時,我也以此勉勵現前的同學道友們,人命確實在呼吸之間,萬事萬法皆是無常,時時刻刻有所警惕,認真努力修學,現前續佛慧命,他日往生淨土,才不辜負這一生希有難逢的大好因緣。

  五十 九

  我們在報章雜誌上時常見到,不少有學問、有見識的大德們指出現前社會的種種危機,提出警告,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警覺,明瞭消除災難的業因,期望能免除人類的浩劫;至少也能將劫難的時間延後,劫難程度的減輕。這是志士仁人悲天憫人的胸懷,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是菩提心、菩薩心的圓滿流露,實在令人敬佩。然而客觀的事實擺在眼前,危機與劫難,正如李老師往生前夕所說,「即使是諸佛菩薩,神仙下凡,也無法挽救」。

  我們要度此劫難,須從根本救起。根本是劫難的起因,是眾生對宇宙人生錯誤的認識而引發的迷惑顛倒,形成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因此造成今日之危機劫難。如何能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唯有令一切眾生覺悟,明因果,別是非,改過自新,斷惡修善,才能免除劫難,由此可知,佛陀教育是最有效的良藥。不但我們自己要盡全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更應集結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盡我們的心力推廣大乘佛法的教學,希望能收到效果。在台灣,已有不少同修非常熱心的在推動,特別是電視、廣播、電腦國際網路的傳播。

  一個地區接受佛陀教育的人多了,必能緩和社會大眾的分別執著,減輕人們的妄想煩惱。佛經中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這是事實。如果細心冷靜的觀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之處,也能明顯證實佛所說的話句句真實。今天全世界的人同一命運,過去的災難是局部性的;現在的災難是全球性的。因此,我們弘法的對象,不能再局限在某一地區,必須要突破地域的思想,突破國家、種族、宗教信仰的種種界限,要念念想到一切眾生。以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應當將此使命看作是我們的生命。生命與使命結合成一體,決不能分開,要認真努力的做,遵守佛陀教導我們的態度。如《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且不妨礙自己念佛往生淨土,真正做到自利利他。我們若能如是理解、如是肯定、依教奉行,前途自然一片光明,果報自然殊勝、幸福美滿。這是諸佛菩薩對我們真實的教誨,若能深信不疑,依教奉行,改造命運,改造體質,改造生活環境,生活環境即是所謂的風水,這些皆在自己一念之間。「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性德的流露。從自性變現的境界,即是諸佛與大菩薩們親證的境界。由此可知,入佛境界不是不可能的難事,重要的是要深明道理與事實真相,依教修行,無不成就。願與我同學共勉之。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