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系列(节录)

            林世敏 居士著
              导言
  “贝多”是形状像棕榈的树,长青不凋,它的叶子就叫“贝叶”。古印度人拿它来书写经文,以利流通,所以叫贝叶经。目前,我们虽不再直接诵读贝叶,但古代的高僧就是利用贝叶,将佛陀的教法书写其上,使流传后世。
  时至今日,想看又看得懂佛典的人已愈来愈少。这固然是佛学的博大精深,使人望而生畏;而最主要的却是缺乏中间的桥梁,来引导人们接触佛法。
  贝叶系列系采取从各佛类佛典中摘下部分章句,以浅白的文字,夹议夹叙,试著点明它的奥旨;指陈它的精神所在。希望繁忙的现代人,也能分享佛法的清凉自在;品尝两千多年前贝叶所提供的珍肴美味。
             ◆忍 辱 真 义◆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的因手足残缺,其貌不扬而苦恼,有的为英年早逝,壮志未酬而伤悲;有的因无端受辱,气愤不过而咆哮;有的为怀才不遇,运不济而浩叹;有的因「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而号泣。无常的人生,时时刻刻都在演著一连串的不如意,一般欠缺修为的凡夫俗子,往往忿恨难抑,屈服于所谓命运的安排,随俗浮沈,终至抑郁以终。
  苏轼在“留侯论”中,提到世俗之人遭受陵辱,经常采取的报复方式就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当然罗,这只是匹夫之勇。
  《孟子》书中,也提到凡夫的另一种「示威」方式:一手抚著宝剑,两眼直瞪对方,然后厉声大叫:「彼恶敢挡我哉?」不用说,这也是血气之勇。
  不知忍辱,但逞一时之气,有如螳臂挡车,最后还会有好的下场吗?容忍一时之气,就像在悬崖边暂退一步,除了免于碎骨粉身之外;还可以为自己惜福、造福,使自己的前途更加坦荡平稳。
  刘向在“说苑”中,提到一则故事:楚庄王夜宴群臣,突来一阵大风把烛火吹熄。漆黑之中,有人伸手非礼楚王的爱妃。王妃在惊慌失措之下,扯断这人的帽带,并将它紧握在手中。妃子说:「大王,请赶快点亮烛火,揪出这个色胆包天的登徒子。」紧急的时刻,楚王却说:「且慢,我请大家喝酒,这人因酒醉而失礼,这罪过应记在我头上。是以,在座各位不立即把自己的帽带扯断的,就是没有尽兴-就是不给寡人面子。」等烛火再次被点亮时,果然所有与会者都自行扯断了帽带。君臣终于尽欢而散。两年后,晋、楚交战,有一位战士总是奋不顾身,一马当先。楚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如此..」此人回答:「我羞辱您的爱妃,您却不施报复。我一直想肝脑涂地,用生命来为您效忠,因为我就是那天晚上对妃子非礼的人。」
  另外,《金刚经》里,举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截肢的故事:忍辱仙人的沈著、包容,终于修成了「忍辱波罗蜜」,使自己的境界又往上提升了一大段。(见:《贝叶之香》192页)
  至于东施长得丑陋,却偏偏要模仿西施的捧心,结果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这是东施不明「因果」对自己的「正报」(包括人的寿命、智慧、长相等等的福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却贪图非分(不耕耘却想要有收获),而不能「忍」的缘故。
  再说屈原由于「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伤心之余投入□罗江。这毕竟是壮烈有余,而影响有限。如果屈原能再多忍一点儿,或许还会有被重用的一天,对家国就能有多一番有益的作为。
  人世间确实有许多令人不平的事。记得高中时唱过一首歌-飘零的落花,曲调哀怨凄凉,回肠汤气。以花喻人,整首歌就像一位历尽沧桑的少妇,如泣如诉。它最后的一句歌词:「向谁去呜咽诉不平?」更是使人柔肠寸断,泪□衣襟。
  然而,人原本脆弱的心灵,那堪朝朝暮暮、日日夜夜地啼哭?岂不是悲上添悲?愁上加愁吗?因此,苦难的人生,就必须藉助忍辱波罗蜜才行。「波罗蜜」既然译为:「到彼岸」,那就是把人生比做:苦海;把忍辱比做:渡海的工具-像舟船一样。渡过不同的江海河川,需要藉助不同的大小船只,而面对生命的不同挑战与折磨-有的是来自大自然的生灭;有的是出自人事的兴衰;有的是外在环境的变动;有的是内在身心的迁流这一切都需要「忍」,否则人生就不得安宁舒适,不得自在解脱。
  然而,过河坐船,到岸就必须要「舍舟」,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交通工具,不就形成累赘?同样的道理,使用忍辱波罗蜜不得其法,反而会成为修道的障碍。底下是我常对同学们提及的一则笑话:
  我学佛之后,立志要先修忍辱波罗蜜。可是护法金刚老爱捉弄我,不是事事不如意,就是天天有人欺负我。于是「我忍、忍,我忍、忍、忍」,就在一忍再忍之下,忍到我「颜面尽失」;忍到我「英雄气短」-自己觉得窝囊到极点。
  好不容易我想出一个好办法:当别人欺我、气我、激我、害我、伤我、讽我、损我之时,我就暗中咬牙切齿,阴森地冷笑:「哼,哼,好小子,我此刻正在修行忍辱所以老子不理你!等我修成以后,你就要霉运临头了,看我如何来收拾你!哈哈,非把你活活切成十八块不可!」
  这虽是笑话一桩,但却说明了一项事实:把「忍辱波罗蜜」当做「报复手段」,这忍辱不就成了损己害人的毒药?跟佛教以它作为自度度他的工具,两者之间的意趣,何啻天壤!
  坊间刊行的武侠小说,男女主角往往在惨遭灭门之后,为了索回血债,不惜做牛做马,忍辱偷生,把仇恨之火暂蓄心中。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待机报仇,将仇家斩尽杀绝。想想看:忍辱数十年,受尽委屈,就只为了杀死仇家,这活得多痛苦!活得多血腥!也活得多无聊啊!
  因此,一个人只要念念不忘自己是在「忍辱」,这个人一定是身负重担-怀著屈辱、愤恨、嫉妒,不是哀哀自怜,就是满心悲愤,日子自然过得十分无奈、凄苦。
◆◆《金刚经》里,佛对须菩提说:「所谓忍辱波罗蜜-其实并非真的有这种东西;只不过这样方便称呼它叫忍辱波罗蜜罢了。」一个人藉用忍辱波罗蜜(工具、方法),来消除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化解人与人间的误会与对立,弥平相互间的冲突与纷争,使得自己因为「退一步」而得「海阔天空」。可是,不明「空理」的人,乍看之下,觉得忍辱波罗蜜确是实实在在的法门,奇怪!如来怎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真的被称做忍辱波罗蜜呢?」原来,忍辱波罗蜜只对气量褊狭,处处计较的人才用得著;对一个心胸坦荡、智慧澄明的菩萨行者,根本就用不到它。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内心既无愤懑怨怼,何必忍辱?就好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何需药物治疗呢?◆
◆◆事实上,菩萨行者所以不需要用到「忍辱波罗蜜」,是因为他透过智慧的观照,通达宇宙万法的缘起缘灭,悟得「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因此彻底地明白:没有「人」可以欺侮我,也没有一个「我」可以被欺侮,而在人我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法」(一件事或一个东西)-别人可以拿来欺侮我。如此说来,菩萨既然不需要忍辱,那还有什么法门-被菩萨称为忍辱波罗蜜的呢?不过,对我们尚未悟道证果的凡夫来说,天天活在人我的对立与物我的矛盾之中,因此天天感受到「三界火宅、众苦煎迫」,为了身心的安宁,不暂时服用「忍辱波罗蜜」这一帖妙方,行吗?◆
附 注:
1.波罗蜜:译为「度」,「到彼岸」的意思。像横渡生死苦海的舟船。2.如来:对觉悟著的称呼之一。
“人欲待大富,然后大施,便不为布施。至欲施时,为水火盗贼所夺,一钱亦不能施。”
--《百喻经》
              ◆布 施 及 时◆
◆ 《四十二章经》中,提到人有「二十难」-二十种修行的障碍或阻力。其中最引人注目,最发人深省的就是「贫穷布施难」。◆
◆◆对贫穷的人来说,不论是三餐不继,无以为炊;或是粗茶淡饭,箪食瓢饮-内心总是蓄满一股不满足,坦白地说就是还残留「贪」字在心头。既然觉得自己穷,还没赚个够,就会埋头苦追:追求名位、财富,偏偏这一条路是不归路,因为欲望本身就是一个无底,□落其中者,鲜少有不粉身碎骨的。◆
◆◆大学毕业后,我就有为青年学生开创一处学佛园地的构想。虽然七十年代,托台湾经济起飞之福,老爸留给我的房子和土地,我已薄有资产;但是心里老想「将本求利」-先投资赚钱,等更有钱再来开张,不是更风光体面吗?主意打定了,就立刻付诸实施。结果我被出卖了-合夥的老朋友卷款私逃。到头来我身上赤贫如洗,一个钱也不剩。◆
◆◆现在想想当时的「念头」投资致富,其实就是出自一种「贪念」。很不幸的,这种贪念就如同古人所说的「欲深溪壑」一样,人活到老死也不可能填满它。◆
◆◆惨遭变故的我,打击之深,何待多言?回过头来再看《百喻经》的一段文字:「人欲待大富,然后大施至欲施时,为水火盗贼所夺,一钱亦不能施。」不得不佩服觉者的深谋远虑吧?◆
◆◆常听到佛教徒说:「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布施一笔大钱,用来捐给慈济功德会;奉献给法鼓山、金龙山、佛光山..」结果往往等到说话的人死了,遍寻宝岛到处林立的佛教道场中,竟然没有一砖一瓦或一沙一石是他布施的。◆
◆◆《百喻经》中,另外举出一则故事,用来说明「布施要及时」的道理:有个人养一头乳牛,打算十天后用香醇可口的牛奶来招待客人。照理说,这人应该逐日挤乳,然后加以储存备用才对。可是他却这么想:「每天挤乳的分量太少,不如十天后一次挤满,不是更省事吗?」连续十天不挤乳-乳汁的分泌就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停止。这人到了宴客当,就再也挤不出半滴牛奶了。
◆◆想过没?平常不布施-没把布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没能养成布施的习惯;那「乐善好施」的心,就会逐渐地消退,取而代之的就是一毛不拔的贪心。◆
◆◆八年前创办「菩提园」-作为大专学佛园地,正是此生最为穷困的时候。经常口袋中凑不出足够的铜币来吃顿饭,可是创办园地的意愿却愈来愈强烈。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我已警觉到:如果要等到有钱的时候才来奉献┃◆┃实现自己弘法利生的理想,而我已年过不惑,又要挨到那一年那一月的那一日呢?虽然当时由于因缘的不聚足,不能获得很多志同道合的支持,但是敏惠、玉汝和我三个人仍然不改初衷地如期开办。当然在创业之初无比的辛苦:三个人天天加班,一天的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不过,在咬紧牙根下,还是给硬撑过来了。◆
◆◆「布施要及时」,不是吗?◆
◆◆如今来园的学生,遍及全台湾各大专院校,总人数早超过四千人;眼看园地的成长茁壮,内心自然涌生无限的欢喜。◆
◆◆曾经有好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了解「菩提园」的成长艰辛,也貌7b同了园地的功能和效用。因此不止一次地,用坚决的语气告诉我:「老师,我支持您,将来我有钱以后,我一定要帮助您,我也要在自己的故乡-甚至全省各地再创办一处处的小菩提园。」◆
◆◆说句老实话,我虽把他们的话全都听进耳朵里,却半句也没放在心里。为什么呢?因为听多了,麻木了。绝大多的同学在离开园地以后,往往一头跳进名利的大海,任其载浮载沈,从此再也上不了岸。◆
◆◆「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多少同学的话,犹言在耳,可是他们的心却距离园地愈来愈远了。◆
◆◆我也非常感谢少数真能布施的同学,有的按月寄来五百;有的不定期捐献一笔。他们的点点滴滴,汇成的虽只是涓涓细流,却仍然足够和我们同心灌溉这块园地,继续培育更多的菩提幼苗,就如同他们当年在这儿所受到的照顾一样。◆
◆◆最后提到一个小问题:贫穷布施「难」,那,富贵就布施「易」吗?不见得,因为人心的不足,所以没有一个富翁真的认为他自己很有钱。所以贪求无厌之心,将会使他永远扮演著贫穷的角色-也会使他永远错过布施的好时机。◆
附注:1.布施:包括三种-(甲)财施(乙)法施(丙)无畏施。在此,偏重于「财」。
       (详见:《佛教的精神与特色》◆108页。)◆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
    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法华经·普门品》
              ◆施 无 畏 者◆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王舍城的灵鹫山中宣扬佛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叫做无尽意,他从座位中站起来┃◆┃衣□左肩,露出右肩(偏袒右肩是出家人起身向佛问法的礼仪)。对佛合掌行礼,然后问佛说:「世尊,观世音菩萨是由于什么样的因缘,才名叫观世音呢?」◆
◆◆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如果千千万万无量无边的众生,遭受许许多多的痛苦烦恼,而能够一心一意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这时菩萨就会观察这声音的来源,立即赶来救济,所以他的名字叫观世音。」◆
◆◆如此说来,做为一个寻声救苦的菩萨,他必然需要有无尽的慈悲和圆熟的智慧,才能变化无穷,随时现身在各个星球世界;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来满足众生不同的需求。至于观世音菩萨又是运用那些神通妙用,来普渡有缘的众生呢?◆
  ◆释迦牟尼佛回答无尽意菩萨时,曾作以下的描述:◆
◆◆「如果有众生需要佛来为他说法,他才会信仰佛法,那么观世音菩萨就马上现出佛的形相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需要聆听辟支佛说法(辟支佛即「缘觉」,修「十二因缘」而觉悟者),他才会信仰佛法,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出辟支佛的身形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人需要聆听声闻说法(声闻是修「四谛」法而觉悟者),然后才会信仰佛法,那么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出声闻的样子来为他说法。」◆
◆◆「同理,如果众生需要观世音菩萨现出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猴罗迦身、人身、非人身、执金刚神身等等-来为众生说法的话;那么观世音菩萨就会视事实的需要,看众生不同的根机,分别现出不同的身形来为他们说法。」(以上,就是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所示现的卅二化身。)◆
◆◆由于观世音菩萨能变化前面所说的「三十二种身形」,来为众生说法,解除众生的痛苦与烦恼,因此释迦牟尼佛才当著亿万听众的面前,赞美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无量:「无尽意呀!观世音菩萨具有这样伟大崇高的功德,现出种种的身形,来往于宇宙不同的世界,救济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大家都应该一心一意地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充满危难恐怖的紧急关头,能够给予我们信心和勇气,消除我们的疑虑和恐惧,所以这个世界的众生都称呼他叫:施无畏者。」◆
◆◆有些人或许会感到困惑:观世音菩萨到底具有多大的能耐?能救助众生多少的苦难?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才称他叫:「施无畏者」呢?◆
◆◆底下,请大家继续聆听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的一段话,就可以一扫心中的迷雾:「如果有恶人兴起害人之心,把你推落火坑,这时恭敬地称念观世音菩萨,火坑就会变成清凉之地;如果不幸漂流在汪洋大海中,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那滔天巨浪绝对吞没不了你;如果被人从高山推落到山下,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你就会像太阳高悬在虚空,一点儿也不会损伤;如果碰到盗匪仇家,举刀欲加杀害,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盗匪仇家就会瞬间生起恻隐之心而不忍杀害;如果遇到◆9d04情而下狱,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自然能获洗雪而解脱;如果有人欲以符咒、毒药来伤害你,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符咒和毒药不但伤害不了你,对方反而会自食恶果;如果遇到恶鬼与毒龙,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它们绝对不敢伤害你;如果遇到凶恶的野兽,张牙舞爪,恐怖万分,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它们就会迅速地奔逃四散;如果遇到狂风暴雨,降落冰雹,恭敬地称念菩萨的圣名,就不会酿成巨大灾变。」◆
◆◆释迦牟尼佛一口气例举了观世音菩萨的灵感事迹,接著他又称赞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与救苦救难的善行:◆
◆◆「无边的众生遭受痛苦的煎熬与折磨,观世音菩萨以他修行得来的智慧,能够救济众生一切的痛苦。」◆
◆◆观世音菩萨令人赞叹的神通妙用,到底是如何获得的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普门品》中,告诉我们答案:「观世音菩萨能够真实地穷究真理(真观);具有清明无垢的观念与思想(清净观);他以广大的智慧,洞察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广大智慧观);他以大悲心来观察众生的苦难(悲观);并帮助众生拔除苦难,同时以大慈心给予众生快乐慈观)。」◆
◆◆我常想:「如同海潮般起落,不但准时而且永不歇息」的伟大菩萨,正是我们得以作依靠」的最有力保证吧?◆
◆◆然而年轻时读《普门品》,虽然一再告诫自己:要深信佛法,要相信菩萨;不能随便起疑而亵渎菩萨。但是心中的疑惑却一直盘据心头,不得舒解,像:「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漂流巨海,波浪不能没!」认为这简直是梦中呓语,天大荒谬!◆
◆◆四十年后的今天,才略为懂得如何解经明义,窥其内蕴:当自己财迷心窍,欲火攻心时,轻念菩萨名号,顿感身心清凉,渐有远尘高想;这不就是「火不能烧」吗?当自己浮沈在虚名假誉的汪洋,虔诚默念菩萨名号,一颗旁徨争逐之心,才得以登上解脱之岸。这不就是「波浪不能没」吗?◆
◆◆又家父四十四岁罹患肝癌,起初,他满怀信心,天天念菩萨名号,从未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活得十分自在。一直到临终前两周,我好心地根据《阿弥陀经》的记载-执持(弥陀)名号,一心不乱,是人临命终时,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著急地告诉父亲说:「爸,时间不多了,请改念阿弥陀佛吧!」没想到父亲乍听之下,变了脸色,惶恐地抓住我的手说:「是不是我快不行了?」◆
◆◆我在《再续学佛百问》中(见:◆37页《你真的想往生西方吗?》),曾提到这一段往事,并深感懊悔地说:「唉!四十年前,自己学佛境界不高,对观音、弥陀的名号妄加分别,徒增家父的困扰,深自惭愧!但这也反映出一般人的执著通病,不也是提倡念佛法门的一个极待破除的疑题吗?」在文末我提出这样的一点心得:「家父当年若一心持名观世音,照样也能往生。」◆
◆◆容我再唠叨一句:《普门品》要众生们「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实在是一句剀切恳□的话!(此段经文的解释及其相关故事,请翻阅《贝叶之色》◆39页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菩萨-悲智双修,誓愿无尽,不但能在生前带给你快乐平安;也能在急难危困之际,助你化险为夷;更能在你临命终时,接引你登上西方净土。这,你又何必多疑?◆
附注:1.无尽意:他是「东方不□世界」-普贤如来的补处(辅助普贤如来教化,准备递补佛位的)菩萨。在《法华经》中,他受普贤如来的嘱咐,特别到我们的世界, 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
2.是:这、这位。◆
3.如是功德:像普门品中,所说的那些功德-能帮功众生解脱八种灾 难,以三 十二种化身
 随机说法,并能满足不同众生的愿望等等。◆
4.种种形:即三十二种变化身形。◆
5.诸国土:宇宙间的各个星球、世界。◆
6.供养:可以分为两大类:(甲)三业供养(乙)理事供养。(甲)三业供养:1.身的礼拜2.口的称赞3.意(心)的观想-透 过想像 来瞻仰菩萨的相貌庄严圣洁。(乙)理事供:1.事:以衣食、花果等物质来供养。2.理:体会菩萨所以证果的道 理,了解菩萨的伟大在于:慈悲与智慧,并加以学习实践。
7.摩诃:大的意思。摩诃萨,即大菩萨。
8.娑婆世界:我们目前居住的世界。「娑婆」是印度话,中国话的意思叫「堪忍」,意思是说: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虽然遭受诸多的痛苦折磨,但是仍然能咬紧牙根加以忍耐,甚至还能苦中作乐。(参见:《贝叶之色》57页注2.。)◆
9.施无畏者:「无畏」是指恐惧与烦恼的消除,亦即解脱的快乐自在。观世音菩萨是把无畏施舍给苦难众生的圣哲,在普门品中,一共有「十四种无畏」,菩萨 能施给 众生。所以才被众生称为「施无畏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
     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
     至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金刚经·依法出生分第八》
◆ 法 施 第 一◆
  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是世人所珍爱追求,所渴望拥有的。能将它们拿来布施,原本就不容易;何况在数量上能跟三千大千世界相等-这是用来比喻布施数量的巨大: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原是一个佛的教化区,包括一百亿个太阳系。因此这布施功德的殊胜,更不言可喻。◆
◆◆所以当佛问须菩提:「这样的布施,功德大不大时?」须菩提才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甚多,世尊。」
◆◆然而接下来佛又说:「如果有人能自己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经中的四句偈,替别人讲解、介绍其中的义理,这说法的功德却超越了前面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的功德。」这种说法,有些人看了难免会狐疑不信。◆
◆◆别急,这里先听我打个比方:◆
◆◆我最喜欢吃芒果-从未成熟前,就摘下来做成的「芒果青」;到红中透黄的熟芒果,都能深深地吸引著我,让我垂涎三尺。◆
◆◆我吃了近半辈子的芒果,却从来不用花费一分一钱。原因是:小时候,外祖父在屏东乡下购置了一大片果园,其中就以芒果为生产的大宗。因此一直到我大学毕业为止,每逢芒果盛产季节,不用我开口,自然有人将甜而多汁的芒果送上门来。◆
◆◆我服完兵役后,回到母校高雄复华中学教书。这时外祖父的园地虽已夷为平地,改建成公寓出售;但是我教过不少住在台南玉井的得意学生,因此香甜的芒果,每年仍能源源供应-这是学生们主动送上门的礼物,我也厚著脸皮接受。◆
◆◆我享受十多年香甜的芒果风味;接受别人无数芒果的施舍,心中一直以为:今生此世一定有免费的芒果吃。没想到一旦遭逢变故,出国流浪了一阵之后,人事全非-不知怎,居然不再有人登门送芒果。这时,我才想到要自己学习种芒果。我托人帮我选来最好的品种,将它种植在「菩提园」的院子里,并且透过书本学得如何培育、照顾的方法。我仔细地阅读,做成了笔记,并照著去实行。三年下来,我终于看到了耕耘的成果:今春它们绽开密密麻麻的花,引来成群的蜂蝶,日夜的穿梭;不久就结成绿豆般大小的芒果。到了五月园庆的时候,上百个椭圆硕大、绿中透红的果子,垂挂在枝桠,把树枝压得弯腰驼背,令人好生不忍,却也赢得成百上千学生的羡慕与赞叹。◆
◆◆收获的时刻到了,我把第一个亲手摘下的芒果献给母亲-出家后的传华师父品尝。她老人家舍不得吃,再转手供养她的师父-宏法寺的开证上人。竟也赢得了上人的连声夸:「世敏种的呀?不简单,不简单。」其余的芒果,则来者、见者皆有分,大家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好了,有关芒果的故事也该告个段落了。我的结论是:享用别人成千上万的芒果,并不能保证永远有芒果吃。只有自己学习亲手栽种,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收获,才不必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当你想吃芒果的时候。◆
◆◆许多人通常都能接受这种说法:「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因为万贯家财只是无根的芒果」-用完了、吃完了就没了,以后就非向人伸手不可!可是一技在身,就像是落地生根的芒果树」,可以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不但可以自己取用,也可以分享别人。
◆◆另外,还有一个浅显的例子:纵使富人能天天填满穷人的空腹,有一天富人死了,这穷人失去依靠,还是会挨饿;如果教导他自力更生的方法,就可以使这穷人终身免于饥。
◆◆了解以上的说明,回头再看本文所引用《金刚经》的经句,就不难了解所谓「法施大于财施」的道理了。施舍金银财宝,只能填饱众生的肚子,装扮众生的外表,却不能庄严他们的生命-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淬砺智慧,使得众生离苦得乐,脱离轮回,进入涅。◆◆◆《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鼓励众生要「挥智慧剑,斩烦恼根」;用彰显空理来破除众生的执著。在中国,无论是天台宗、唯识宗、贤首宗、三论宗等,皆有注疏。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据说就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经文而开悟。(参见:《贝叶之色》103页 无住生心)◆
◆◆如此说来,《金刚经》不就是众生医治心病的华陀神药?不就是横渡生死大河的舟?一切金银七宝,只能满足众生的物质需要和贪婪的虚荣,对众生的慧命法身又有何助益?只有佛法能充实众生的慧命,陶铸众生的法身。所以弘法利生的人-对众生提供「法布」的人,他的功德当然超越单纯用物质布施的人,其理甚明。◆
◆◆再说为什么只用「四句偈」-经典中的一小段文字,来「为他人说」,就有屈指难数的大功德呢?了解这层道理并不难:佛法如药,药的价值,在它的用法与疗效;而不在它的价钱与数量。能应机说法,对症下药,何必动用四句偈?三句、两句、一句甚至半句,也就够了?所以有一句古老的台湾谚语说:「吃错药,人参一石;吃对药,青草一叶。」是这个意思。◆
◆◆至于佛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是指《金刚经》中的那四句偈呢?古人曾为此事争论不休,到最后还是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的认为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祖惠能大师则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四句偈。最令人感动的是-世亲菩萨为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定中飞升到兜率天,请教弥勒大士,所得的答案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根据前人研究,在《金刚经》中,一共有十四处可以被列为「四句偈」。然而为什么释迦如来不直接明说,却要让后世众生大费疑猜呢?六祖惠能多少给我们一些线索,他:「如果此偈可以言传面命,可以用聪明测度得到我佛世尊为什么又要吝惜金口,不肯明说呢?就是恐怕我辈凡夫,拘泥于文字,死背硬记,执指为月,不能够返观内照-真正的活句(四句偈)在自个儿的心中,是不假外求的;要在常行日用中,字字放光,头头显露而不必枉加分辨-此是彼非。」◆
◆◆在「菩提园」,就时常有同学手捧《金刚经》,一脸疑惑地跑来,非要我指出四句偈的出处不可。有些人实在太执著不舍,任凭我横说竖说,他就是不能契入:句句皆是,句句皆不是的无碍境界。此时,我只好告诉他:「想找四句偈呀!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打开经文,从头算起,每隔四句都是四句偈。然后想办法把它们都解释剖析清楚,再逐句逐句地为他人说,不就行了?」◆
◆◆「那有那么多的四句偈?」他吓得大叫。◆
◆◆「那有你想像的那么多?照我的方法做,永远只有一组四句偈。不是吗?」我说◆◆ 「此话怎讲?」他更迷糊了。◆
◆◆「当你分析某四句偈时,你就该把前面和后头的所有「四句偈」抛诸脑后,心中只牢牢地、全神贯注地,直下承受它,所谓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是也。」我又补充了许多。当我全都看过了,读通了,我的四句偈又在那里?」他还是钻进了牛角尖。
◆◆「那就是处处皆是,处处皆不是了。」我故作轻松。
◆◆「怎么说?」他瞪著我。◆◆◆「只要看场合、看时机、看对象,随时随地,心中不都有你最适切的四句偈了吗?」我笑著说。◆
附注:1.于意云何:你的看法如何?◆
2.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的教化区,又叫「一佛土」,包括一百亿个太阳系。简称为「大千世界」。◆
3.以用:用来。◆
4.宁为多不:是不是很多呢?宁,助词,无义。不,通「否」。◆
5.受持:受,直下承受。持,时时行持。◆
6.偈:佛典中用来说理的一种「形式」,有点类似「诗」,但不必讲求押韵、平仄、对仗等。◆
7.四句偈:《金刚经》中的任何四句,都可以称之。◆
8.其福胜彼:受持演说经典的功德,超越了七宝的布施。佛法如灯,灯灯相传,可以辗转无尽之故。◆
◆◆ 光严童子问:「道场何所在?」◆◆ 维摩诘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方便是道场
   ,教化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维摩诘经·菩萨品》
                道 场 何 在◆
  有一次,光严童子正要外出办事,在「毗耶离」城门口,刚好遇到维摩诘居士。光严就向前问候:「居士,您从那儿来?」维摩诘含笑回答:「从道场来。」光严就乘机向居士讨教:「什么是道场呢?」结果引来维摩诘的一番详细解说。本文仅仅摘录其中的一小部分略作介绍,目的在帮助初入佛门者对道场能有正确的认识。◆◆◆维摩诘居士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直心是存心正直,不邪曲,不虚伪。学佛的人能以直心来修行,才能直道而行,直驱成佛之域。举个例说:讲经说法,如果不是为了弘法利生,而是为了个人的逞英雄、出锋头,就不是直心,就不是在办道,这个场所就不能叫道场了。同样的道理,买田园,建寺庙,如果不是为了续佛慧命,绍隆佛种,而只是满足个人好大喜功的虚荣心,这样的田园再广大,这样的寺院再豪华,又怎能叫道?◆◆◆维摩诘居士又说:「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发行」就是「不仅坐而言,还要起而行」的意思。佛典上说:「说食不饱」,就像肚子饿了,你细数一些山珍海味,什么:香菇炒豆腐啦、红烧狮子头啦、清蒸苦瓜啦,尽管搬出漫天酒席,依然空腹如故。◆
◆◆所以一处真正的道场,一定是真正在「办事」的场所。像:举办演讲、法会;讲授佛学、教唱佛曲;开办慈善救济、生活谘询、医疗服务;出版刊物、书籍。总之,它的范围可以涵盖六度万行-慈善、教育、文化三者并重。◆
◆◆维摩诘居士又说:「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深心,是深广的大心,是对佛法的深切信仰,不但始终不渝,而且不乐小善小法。一个学佛的人,须要具有深心,才能在修行的路上,立稳脚跟,选定目标,不改自己的初衷。如此,才能不断地累积功德,终至圆满。◆
◆◆有深心的学佛人,才不会因为中途造次颠沛而变节;也不会因为在修行中略尝法喜,而执著不舍,遗忘当初曾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所以,有深心,才能增益功德,才能完成修学佛法的大业。◆
◆◆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他的原动力。一个人忘失了菩提心,就不能被称为「佛教徒」;尽管他多有修行,我们也不承认他是在「学佛」。《华手经》上说的好:「起五无间罪,尚不能坏一佛之法;若人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法。舍利:譬如杀牛,则为已坏乳酪及酥。」(参见:《贝叶之香》◆63页 真菩萨)所谓「坏菩萨心」,就是「忘失了菩提心」的意思。◆
◆◆一处具有「菩提心」的地方,就是经常以「上求下化」作为办道的场所。-这地方不叫道场,又叫什么呢?至于以菩提心作道场,为什么说是「无错谬」呢?那是因为「菩」就是「智慧的觉悟」。既然这觉悟是来自智慧的观照,当然具有正知正见,可以引导自,也可以指导别人,一起迈向生死解脱的涅盘大道。◆
◆◆维摩诘居士又说:「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这儿要特别指出的:方便绝不是一种贪图小利或避重就轻的「随便」;更不是是非不明的一味迁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权宜变通。两者千万不能混淆不清,否则失之毫□,就要差以千里了。(参见:《续学佛百问》◆11页 方便与随便有何不同?)◆
◆◆末法时代,有些道场偶尔也会忘失菩提心-忽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正经事。一天到晚「方便说法」:讲神通、感应,甚至看风水地理、供应咒水治病消灾;天天「方便办道」:赶经忏、办法会,一场接著一场,忙得喘不过气来。忘却佛教立足世界的使,在于:觉悟众生,使之开启智慧,自度度他。◆
◆◆什么是真正的方便呢?就是顺应众生的根性,对佛法的说明解释,给予最恰当的譬喻与浅说。也就是要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让他们皆大欢喜地满载而归。这容易不容易呢?当然不容易罗,因为深入浅出,本身就是一种功力。说法者除了要博学之外,还要能融会贯通,以及擅长比喻才行。◆
◆◆记得小时候看马戏,起初常瞧不起小丑,以为他只会耍耍小技,逗人笑笑而已。后来才发现:小丑是马戏团的灵魂人物。他除了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之外,还要善于表演-模仿别人、夸大动作、装疯卖傻、故作一本正经然后才能把观众,尤其是小孩(像初机的学佛者),带进一个笑声连连,乐而忘忧的天地(像佛的清净世界)。◆
◆◆懂得方便说法:出于智慧的通达众生根性、择要浅说的表达能力,才能增长众生的善根,引发众生学佛的兴趣。能这样方便说法的地方,就可以叫「道场」。◆
◆◆维摩诘居士又说:「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多闻是充实学问,启迪智慧的方法之一。学佛的人要多方增广见闻,实践起来才不会横冲直撞,盲修瞎练。◆
◆◆目前一般人提到「多闻」,就马上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这可能跟《楞严经》中曾提到: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仍逃不过「摩登伽女」的色诱有关。(故事见:《贝叶之香》页 阿难的誓愿)其实这是一种天大的误会和偏见。◆
◆◆佛典上告诉我们:「闻、思、修」是开启智慧的三种方法。一个人没有「闻」,就不能「思」;没有「思」,就不知道如何去「修」行了。既然听经闻法,增广见闻,是自我充实的手段;也是提供思考、修行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可知。◆
◆◆因此,一个真正的道场,应该是时时刻刻能提供众生增广见闻的机会。这除了主持道场的人,本身要具有博学多闻的修养之外,还必需具有恢宏的达观,远大的胆识,以及服务众生的热忱才行。◆
附注:1.光严:一位在家菩萨的名字。◆2.童子:泛指不论僧俗,没有结婚的人。◆3.道场:又叫「菩提场」,原指「成佛的地方」;后世则泛指「修行办道的地方-说法度众生的场所。」◆4.直心:不谄曲、不虚假的心。◆5.发行:实践力行。◆6.深心:对真理的深生信乐。◆7.菩提心:菩提是「觉悟」;菩提心是指求正觉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8.方便:权宜善巧的应变方法。◆9.多闻:广博地听闻佛法。◆10.如闻行:照著听闻得来的道理,如实去做(行)。
◆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
   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四十二章经》
            仰天而唾◆
  年轻时,我在高雄复华高中教书。某年的春假,班上的同学打算利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举办一次郊游踏青。于是,当导师的我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同学们讨论郊游的地。
◆◆经过一番初步的讨论,大家先行提出三个地方,然后再作最后的表决。这三个地点分别是:垦丁、日月潭和八卦山。◆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就要进行表决时,有一位平日沈默寡言的同学,突然从座位上起身,没经过我允扛5c就擅自发表高见:「我反对去垦丁,那儿的气候乾燥,三月的火伞高,稍微走动一下,就会汗流浃背,有什么好玩的!」经他这么一说,有些同学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至于日月潭嘛,喧嚣吵杂,人工粉饰雕凿的气息太重,何况经过长期污染,潭水早就呈现一片恶臭、死寂,这又有什么好看的!」他又继续发表他的高论,又有更多的同学点头。◆
◆◆「那,那你是赞成到八卦山罗?」忍不住抢先说话的,是他邻座的同学。◆
◆◆「不,八卦山更无聊、更俗气,只有白疑才会去那种鬼地方!」他竟然说得一脸不屑,直把全班同学弄傻了眼。◆
◆◆这下,轮到我皱起眉头,开了口:「老天,这三个地方都不好,你打算去那?」
◆◆「我什么地方都不去!」他说得斩钉截铁。◆
◆◆「为什么?」我大吃一惊。◆
◆◆「因为这个春假,老爸要强迫我回乡下看外公、外婆。」他得意地笑著说。◆
◆◆看完了这一段故事,觉得有点荒谬是不?这个学生后来在周记上,写下了他的感受:「其实,我好喜欢参加班上的郊游。不过,爸爸却非强迫我回乡下探望外公、外婆不可,既然我不能参加班上的郊游,那我也不喜欢同学们拥有一个快乐的春假,留下任何甜蜜的回忆,-所以我反对大家去任何地方。」◆
◆◆人的嫉妒心,使人的心量变得狭小了-见不得别人的美,也看不惯别人的好;甚至不愿知道别人在行善助人、在回馈奉献、在服务牺牲。这种心理十分微妙,有时连自己都难以察觉,就是发觉了,对它的来龙去脉,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更甭论会了解它的庐山真面目。
◆◆你我的左右,偶尔也会有少数这类的「酸葡萄」。你在讲经说法,他就批评你:未能深入发挥,功力不够;你在著书写作,他就指责你:文笔太差,全是老生常谈;你在出钱出力,他就冷言冷语:好出锋头,动机可疑;你在潜心修行,他就存心挖苦:根机浅薄,能搞出什么名堂?如果你反过来问他:「那你天天在做些什么?」◆
◆◆以下就是他的回答:「我做的善事多如牛毛,满天星斗也难以比拟;但是我为人群做事,从不欲人知,所以别人不会知道我在做些什么。」◆
◆◆觉得他的回答十分可笑是吗?我们当然不必反驳他;也不必自作辩解。因为你愈反驳他,他愈会气极败坏地反击你;而你愈作自我辩解,他愈会恼羞成怒地毁谤你。那么做一个虔诚而纯正的佛教徒,遇到此类的骚扰攻击,又将如何自处呢?◆
◆◆首先引用《孟子》上的一段话,提供你来做参考。孟子说:「有人对你极端无礼,你就该自我反省-到底有那些地方得罪他了?如果没有,可是他还是对你蛮横如故,这时,你还是须要再反省-我真的是对不起他吗?如果答案仍然是否定的,那么你就可以确定对方是个蛮不讲理的,是个莫名其妙的人,-这种人就跟禽兽一般无二了。试问:对无知的禽兽,你还需要跟他理论、计较吗?」◆
◆◆学佛以前,我常拿孟子的这番话来安慰自己,来抚平一颗自以为受委屈的心。学佛以后,却从来不忍再加引用,因为私下觉得它太直接、太锐利,容易伤人,也欠厚道。因,平日遭受屈辱时,就会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从佛典中去寻找慰藉了。◆
◆◆佛陀说:「恶人看不惯你行善,故意前来扰乱,不必动怒,也不必指责他,因为他自己终究会遭受恶报。」记住啊!这看似消极的抵制,却绝对不是畏缩懦弱。然而,什么样的人才信得过佛的这番话?只有坚信「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人,才能心甘情愿地忍。这容易不容易呢?十分不容易啊!因为没有大智慧,又如何在复杂的困果中,抽丝剥茧,使得真相大白,当下大悟?又如何咽得下那股怨气?◆
◆◆佛陀又说:「恶人想要伤害贤人,就好像抬头对天吐痰,天如何受辱?臭痰依旧□落在恶人的脸上;又好像逆著风向,丢掷手中的尘土,一瞬间,灰尘迎风扬起,却全都落在恶人的身上。」想过没?那恶人的自唾自坌,只是自作自受,并非贤者的报复啊!◆
◆◆佛典中把「破和合僧」-破坏佛教弘法利生的团体,使之丧失它接引众生、弘扬佛法的功能,列为「五无间罪」-五种未来必堕无间地狱的罪行之一。这并不是佛门的制戒立律太严苛,而是恶人蓄意地造谣、诋毁、攻击,破坏出家师父或在家居士的弘法,等于是断绝了佛教欣欣向荣的生机;也等于是斩尽了众生解脱的善根慧命。因此它的果报才会如此地严酷可怕。不过,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并非佛教的蓄意惩罚。◆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又举了一段相关的譬喻,来说明佛弟子应该默默忍受恶人的毁谤,不必跟他计较一时的是非长短:◆
◆◆某恶人听说释迦佛严守戒律,待人慈悲,努力在行善救人;他就无缘无故生气地跑来骂佛。佛却一点儿也不恼怒,半句话也不说。◆
◆◆等恶人骂完了,佛才问他:「平常你送礼到客人家,如果他不接受,怎办?」◆◆◆「他不领情,那就拉倒!我自己带回去。」恶人回答。◆
◆◆「那就对了,现在你带著『骂』的礼物来,我不想接受,所以也请你自己再带回。」◆◆◆说得那恶人既惭愧又懊恼,整个脸儿都红了。◆
◆◆想过没?如果别人骂你,你立即加以回骂,表面上看,你是不吃眼前亏;但是,再冷静地想一想,这下你是否已经接受他的「骂」了?换句话说:你是不是已被他的「骂」所伤害、所激怒了?◆
◆◆最后引用唐朝「寒山、拾得」两位大士(菩萨)的一段精彩对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当然也期望著你能言下顿悟:◆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问:「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答:「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提醒大家一句:拾得的境界,当然不是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所以不必勉强自己非如此不可。只要时时留心,处处留神-一天一天地努力,总有一天,你我也能脱胎换骨,修得这忍辱的涵养功夫。
附 注:1.禁息:心里不要生起嗔恨心。◆
2.无嗔责:不生气,不反击。哈,通「镇」。◆
3.彼来恶者:那前来侮辱善人的(恶人)。◆
4.自恶:自己侮辱自己。◆
5.坌:ㄅㄣ,累积、聚集。◆
6.祸必灭己:自食恶果,自招毁灭。◆◆
◆◆◆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华经碹方便品》◆
            ◆无 常 无 主◆
  如果说人生在世,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那释迦牟尼佛的降生人间,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权势地位吗?不,他贵为太子,刚一出生就一切拥有;为了功名利禄?不,他是未来的一国之君,这些迟早会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挂哗b在心;为了娇妻美眷吗?不,事实证明:他的妻子「耶输陀罗」,貌如天仙;独子「罗睡罗」,聪颖乖巧,一切都叫人称羡满意。可是这些他却都弃如敝屣。◆
◆◆这个问题从世俗的观点去猜测,永远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只有试著从佛典上去探求,才能找到足以服人的真相。《法华经》说:「诸佛世尊的出现,是为了在人世间演说解脱妙法,开示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使众生得以藉此开◆8172自己本身具足的大智慧,自行解决轮回生死的大事(烦恼痛苦)。」◆
◆◆自古以来,所有的志士仁人都对苦难的人世和苦难的生灵,怀有深沈悲切的关爱,立誓要拯救他们出离苦海。释迦牟尼佛和比他更早出现在宇宙各个不同星球的佛陀们,也都抱著演说正法,普度众生的大愿来到世间。他们虽是大彻大悟的大觉者,但是一旦选择人间作为弘法利生的道场,则一切遵照人世间的法则-从诞生、出家、修行、悟道、说法到涅盘,全都一如常人,绝不标新立异、故弄玄虚。◆
◆ 「遵照人世间的法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8172迪世人: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修行,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能一步登天。想过没?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降生-跟普通人一样,是透过父亲和母亲的婚姻结合,而并非来自石头的突然迸裂。他跟普通人一样地结、生子;一样地为人夫、人父。目的在告诉世人:佛同我们一样,只是平平凡凡的人,却能透过自我的觉醒和努力而完成伟大、圆满的人格、事功。他在雪山修行六年,餐风宿露,饥寒交迫,却能咬紧牙根而见性成佛,我们千千万万的人类,只要见贤思齐,当然也成佛有望。成佛以后的释迦牟尼,夙夜匪懈,孜孜不倦地说法四十五年,这正是佛无尽睿智、慈悲的显现;否则既然成佛了,为什么还要比常人更辛苦地弘法度众生呢?◆
◆◆前面提到说:诸佛世尊-当然也包括两千五百多年前降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都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而出现人间。有些人难免觉得奇怪:生死既是自然的法则,有什么好痛苦的?讲这种话的人,不是昧于事实;就是故意扭曲事实。除非他真的很幸运,自己的亲朋好友之中从来没有人死去,否则他一定见过死者家人呼天抢地、顿足捶胸的场;而且每个人的死法又各不相同:有的死于百病缠身-辗转床侧而求死不能;有的死于非命-被车子辗过,血肉模糊;有的死于意外-飞机失事,连尸体都无从找寻;有的死于暴政残王-忍辱含垢,惨遭酷刑。这一切只是人间「死相」的缩影,只是众生悲苦的片面。除此之外,人生的苦楚,屈指难数,人为了生命的痛苦所付出的悲情,所流下的凄泪,岂是寸管所能形容于万一?◆
◆◆可能有些人自以为豪壮有气魄,会说:「我视死如归,把生死当做在人间潇洒走一回。」或是说:「人生虽痛苦不堪,但是生命短暂,只要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对于这些故作「豁达自在」的人,我虽替他们捏一把冷汗,却也无可奈何。不过,令人惋惜、浩叹的是:这些人不明佛教所指陈的「生死真相」│◆│生死只是生命暂时缘起缘灭的现象。生命是一种潜能,是循环不止的;也就是说人不仅只有目前的这一世,必然还会有下一、下下一世乃至无穷无尽的后续世代正等著轮回。(像:「氧」可以和「氢」化合成水」;水可以蒸发成「水气」,也可以冷冻结成「冰」。这不同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就像是不同的世代,不同的生命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何况,「氧」还可以与铁、锰、锌、..化合成为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锌、展现更复杂的生命型态。)注意啊!「轮回」一点儿也不迷信,一点儿也不复杂,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无常」,就因为它们都是不同因缘条件的排列组合而已。(参见:《续学佛百问》〈轮回是怎么回事?〉)◆
◆◆因此,人一旦明白了因果相续的道理,马上就会警觉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人既然不止只有这一世,那么纵然你能在今生潇洒走一回,那也不能保证你在下一世、两、三世、..永远都能有那么好的运气;永远都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勇气永远都能忍受得了「生死」的煎熬、折磨和摧残。◆
◆◆自地球有生物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宗教纯粹是为人类而创立;从来没有一个教主是特地为人类而诞生的。只有佛教教主为解决人类的生死大事,自己亲自出家去修行、体验,去寻找解脱之道;然后花几十年的时间,再把它归纳、整理、演绎、发挥,有条不紊地、诲人不倦地、说法不厌地贡献在万千众生的面前。这不只是为了当代的,也为了绵延不绝的未来无穷世代的众生。◆
◆◆人生的痛苦虽多,却在佛陀的悲智双运之下,一一加以对症化解;受苦受难的众生虽多,也在佛陀的无尽悲愿之下,一一加以伸援救济。这就是经上所说的:「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缘故,出□'7b于世。」懂了吗?佛是为众生出家修行的,为众生演说佛法的;佛也为众生抛弃一切世俗的名利富贵,更为众生寻获了离苦得乐的无上妙药。人人只要静下心思,下定决心,好好地加以研究佛法,不但可以自救,更可以救人。自救可以使自己免于生死轮回的大患,救人可以使别人同样获得安养休歇。在众生彼此自救救人之中,宇宙中所有的生灵有情就可以同出苦海,一切骨肉亲人就可以相亲相爱,永远团聚在一起了。◆
附 注:1.大事:有两大任务:甲.解决众生的生死问题。乙.说法度众生,让众生转迷成悟。2.因缘:事物之形成、生成的条件。
◆◆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
    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碹正信希有分第六》◆
                  ◆勿著空有◆
  佛教把佛法比作「船」,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人活在世间,就像陷溺在「苦海」中挣扎。如果单凭一己之力,硬要冲破一望无际,却又处处滔天巨浪的汪洋大海,而希望能泅抵安全的彼岸,这又谈何容易呢?所以众生在初闻佛法时,执著于佛法-认为它是拯溺的救生圈,是离苦得乐的救世慈航。这原本无可厚非,任谁也不忍心苛责:说众生太顽固!太迷信!◆
◆◆问题就出在:爱之太深,求之太切,就会过分疑心,依赖太重。有些人听说大悲咒水好,就一天到晚喝个不停,虽喝到肚饱胃胀,仍然不肯稍歇!也有人听说朝山好,就长年累月呼朋引伴地朝个不断!又有人听说打坐参禅好,就枯坐冥想,连正常的作息都搞乱!更有人听说念佛拜佛感应不少,就废寝忘食地唱念礼拜个不停,一心想要亲睹弥陀现身、观音显化。这些末法时代的怪现象,就是经上所说的「执著法相」。◆
◆◆在近代的学佛人中,颇多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前面那些「执著法相者」的不对,所以就千方百计地想要破除这类错误的行径。他们也极其容易地从佛典中找到了理论的根据-尤其是在般若经典上。般若经典讲空讲得透彻极了,像《心经》上:「无老死!也无老死尽」(没有生老病死的轮回现象,当然,也就没有断尽烦恼以后的涅盘境界);《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的短暂组合,可以随时分离拆散,所以像梦幻泡影一样地虚幻不真实)。因此他们就执著这种「彻底、究竟的空理」,然后驳斥前面那些人太过执著」,并对于「一切法相」加以否定、扫荡-没有西方,没有弥陀,没有烦恼,没有轮回一切都是空的、虚的、假的。对于这些陷于「断灭之见」的人,佛教也不敢苟同,因为他驳斥别人执著(执著于「有」),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执著呢(执著于「空」)!◆
◆◆相传是弥勒转世的傅大士(故事见:《慈恩佛教儿童丛书》-林世敏·《笑嘻嘻的弥勒佛》),曾说:「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这跟本文所引用的经文:「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在道理上相通:船,就是佛法,它更是不可或缺的「救生圈」。但是人一旦过河之后,如果不知舍舟,却仍然顶著船上岸,继续向前行进,此人不是愚蠢,就是有!
◆◆中国人最爱吃药,不但有病要吃,没病也要吃补药来强身,企求延年益寿。结果浪费了许多珍贵的医疗资源,实在是自我折寿,不知惜福的一群。「药」就像「船」一样,病好了(到彼岸)就该舍的,那能一生一世长年与药罐子为伍呢!◆
◆◆禅宗的语录中,曾经提到下面一段颇富哲理的偈语:「汝无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有了拄杖子,我夺却你的拄杖子。」我早年学佛,乍闻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觉得它颇得我心,因此专心致力求生西方。然而当时终日惶惶,唯恐生命之中,横生意外-因为不能念佛而不得往生净土。现在的我,仍然念佛不断,但是能不能去西方,却久已不记挂在心上。因为我早就签下「捐尸卡」-死后损赠器官和遗体。有人说临终八小时之内,一旦无人念佛,弥陀就不会前来接引;而我只知道救人第一,服务人群为先,能不能往生,那是弥陀的事,我已懒得操心。我又立下遣嘱-不做七旬法会;不必为我念经,不必为我超;死后也不发讣闻,不召开追悼会;遗体火化后,不入土,不进塔,不进寺;只要往山上、海中或粪坑一撒就结了。所以有人替我担心:我将来会死得很惨。这一切我全都不在乎,我只知道老实念我的佛;甘心做个尽职的小园丁,专心地经营属于大家的「菩提园」;并在有生之日能为佛教多写几本入门书,多为有缘的众生多说几次法,如此而已!◆
◆◆最后还是忍不住提到一件往事:早年读印顺导师和圣严上人的著作,觉得他们说过的一些话,对自己也对所有的学佛人十分受用,那就是读「般若」系的经典时(讲万法皆空-因缘生灭而无实体),不要拿「空」来驳斥、批评「瑜珈」经典的「有」;而读「瑜」系的经典时(主张诸法皆有它原本具足、不动不变的本体),也不拿「有」来驳斥、批评般若经典的「空」。我想这就是不执著「空与有」的最好说明,也是学佛人所应抱持的客观态度。◆
◆◆容我再叮咛一句:禅师们给不给「杖子」,不是看师父私下对徒弟交情的深浅,而是师父针对徒弟的根机、程度、境界、贤愚的不同,再斟酌实际的情况,才加以决定的。同理,佛法之中,佛讲空讲有,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时机、对象、场合,所作出的善巧方便。所以执著「法相」(有)与「非法相」(空),都不是佛法圆融无碍的中道(如同儒家的中庸)之义。因此,佛教徒用不用得著「法舟」,它是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不是仰赖别人,盲目听从别人来决定的。(附注:本文篇首所摘录的《金刚经》经文,与《贝叶之香》〈说法如筏〉相同,读者可相互对照、印证与发明。)◆
附 注:1.取法:即执著于一切的「法相」像听《弥陀经》时,执著于佛的庄严形相,美妙音声、西方胜景;而听嶼地藏经嶽时,又执著于地狱的重重叠叠、刀山血池,以为恒常实有,牢不可破。◆
2.取非法:执著于一切的「非法相」-像听《金刚经》、《心经》等阐释空理的经典时,就执著于「空」。以为一切都是虚假的:没有生死、烦恼;没有西方极乐、涅盘;没有任何修行的方法可资依循等等。如此,则偏于「空」,落于「断见」-以为什么都没有,这也是错误的见解。◆
3.以是义故:因为这样(这个道理)的缘故。指前面所说的执著「法相」(有)和「非法相」(空),都是不对的。◆
4.如筏喻:佛法像舟船,可以帮助众生横渡生死苦海之用。但,一旦过河,则应舍舟,不该顶著它继续前进。藉以劝告众生:日常生活中要善用、活用佛法,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死守不放。◆
5.法尚应舍:一切法相(认为万法皆是真实的)尚且都不该执取贪著。比如说:膂b为「佛法」、「佛教」可以救度众生,它是我的慈航,也是我的妙药-虽对众生有益,尚且要舍。◆
6.何况非法:「法」如此重要,如此有用,尚且要舍;至于「非法」-否定「法」有用处,甚至否定它的地位、它的存在,这种观念更要舍弃了。(容易造成众生的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因为此时连因果、善恶、生死都不承认它的存在)
◆◆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
   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 西,悟人
   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六祖坛经碹疑问品》◆
                 随 处 安 乐◆
◆◆在《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禅师跟韦璩刺史两人曾经对「念佛求生西方」、「西方在那里」等等问题,作过精辟扼要、发人猛省的问答。
◆◆譬如韦璩问:「西方极乐世界距离地球十万亿佛土(一个佛土,等于一百亿个太阳系)之外,到底远不远呢?」◆
◆◆惠能的提示是:「西方世界距离地球远不远,完全由众生的心自己来决定-愚蠢的,内心污浊,见不到西方,所以觉得它距离遥远;觉悟的人,心地光明,就觉得西方如在眼前。」◆
◆◆惠能也特别提醒我们:西方只有「一个」,只是众生的迷悟不同,所以才权巧方便说成「两个」有远有近。◆
◆◆在讨论到「人应该如何念佛求生西方」的问题时,六祖更大发慈悲,作狮子吼:「求生西方净土原本是好的,可是不明求生的主要意义,以不纯正的动机去盲目追求,却是徒劳无功而且愚蠢可笑的。」◆
◆◆六祖又说:「决定一个人幸福快乐与否,并不是看他居住在东方或西方。住在凡尘世间(东方),如果心地清净,他必然解脱无碍;如果心地不净,就是移民到西方极乐,依然烦恼深重,不得解脱自在。」◆
◆◆我们先听听他老人家对盲信盲从「净土法门」者的当头棒喝:「愚蠢的凡人不知道西方世界』在自己心中,一会儿赶时髦要往生东方;待会儿听说西方好,又改变心意要求生西方。如此,一颗心儿忽东忽西,又如何能安歇自适?如何能宁静自在?注意啊!觉悟的人不是这样过日子的,他时时、处处在调整、净化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保持著清楚、明了、洁净、剔透,因此他住在那儿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地安乐平稳。」◆
◆◆我想明清以来,在中国盛行的净土宗,曾经创造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这原本是美事一桩,可是事实又摆在眼前:佛教并没有因此而兴盛,反而随著念佛人口的增多而遭受世人的批评、误解;甚至污蔑、亵渎和唾弃。我们当然不能说:佛教的衰微是净土宗造成的。因为这样说,不但失之武断,也失之公允。那么这问题究竟出在那儿呢?一言以蔽之:佛教徒误会了净土宗的涵义;没有掌握到念佛的精神;没有发挥净土的特色;没有老实而正确地如法念佛。◆
◆◆底下请听我举个小例:◆◆走过佛寺大殿的长廊,看到有人低头专心数珠子。你正好有事,就向前请教:请问当家师父在吗?」看他动也不动,似乎是没听到。于是你又问了一遍,他还是不吭声。你虽觉得纳闷,还是当他真的没听见,所以准备再次请问。就在你开口的那一瞬间,他也说话了:「你这个人怎么搞的?你没看见我正在念佛吗?我那有闲工夫,一天到晚去回答你们这些凡夫俗子的问题,那我的修行怎么办?真是的!」◆
◆◆「喔,对不起!对不起!」看他余怒未息的样子,你只好赔个笑脸,赶紧走开了。当然,你一定会百思不解:「为什么念佛人就不理人呢?」
◆◆再请听听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生命短暂,我不加紧用功行吗?否则,我又要念到那一年才能上西天呢?」◆
◆◆怪!怪!存著这种冷漠无情的态度念佛,一心只为自己求生西方,如果真的让这些人都上了西方,极乐世界很有可能出现:人人只顾念佛,彼此不打招呼。因为这些人一意执著-西方分九品莲花,如果不加紧日夜赶工,「焉得上品莲花扑鼻香」呢?
◆◆我在本书”菩提眷属”文中,提到的朱贤华和李惠华夫妇,他们在接受了念佛法门之后,又是如何来贯彻念佛的精神?如何来实践弥陀济世的悲愿呢?贤华在长卧病榻六年,经济极其困窘下,仍然慷慨购书来分赠别人,与人广结佛缘;贤华更忍住自己的病痛,每天总会拨出时间,有时滚著轮椅;有时拄著拐杖,走访邻室的其他癌症病人。用佛法来激发他们求生的意志;用佛法来安慰他们凄苦的心灵;用佛法来跟他们缔结来日的西方缘。
◆◆多少绝症病患就因为贤华和惠华热心地「传教布道」,在自己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前一刻,归依了佛教,找到了生命永恒不竭的活泉。在那一段时间,我清楚地看到两位真正虔诚念佛的人-双双变成了穿梭在地狱中寻声救苦的地藏菩萨。而整个高医的癌症病房,竟然也在一时之间,变成了佛声不断的清净世界-那当然是弥陀的西方世界。他们的投,他们的发心,更使得我真正地认识到念佛法门的积极入世,更真切地体会到净土法门的慈悲包容,也从内心深深地涌现对念佛人的肃然起敬!◆
◆◆西方净土,当下即是。只要人人把握「自净其心」的原则,西方又怎会是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呢?(参见:《学佛百问系列》净土往生〉等篇)◆
附 注:1.使者:指的是韦璩居士,他是六祖的护法大德,当时是唐朝韶州的刺史。◆
2.东方人:中国人,或指不是住在西方极乐的其他世界的凡人。◆
3.愆:音「ㄑㄧㄢ」,罪过。◆
4.不了:不能通达、了悟。◆
5.自性:自己的清净本性。◆
6.身中净土:每个人在自己身上(或心中),原本就拥有一处清净世界。◆
7.愿东愿西:有的人发愿到东方世界;有的则求生西方,殊不知净土在自己的心中,并不在外头。
8.在处一般:到处都是净土。即:觉悟的人所住的地方处处都是净土。◆
9.随所住处:随身所居住的地方。即:无论身居何处。◆
◆◆ 佛言:「善男子,于我所说若生疑者,尚不应受,况如是等?是故应当善分别
   ,知是-善不善?可作不可作?如是作已,长夜受乐。」◆
         《大般涅盘经碹四依品》◆
         ◆有 疑 不 受◆
 ◆今天的世界,各种新兴的宗教接二连三地出现:有的是旧瓶装新酒,了无创意,只是换上自己的新商标;有的是疯狂大抢购,端出来的也只是大拼盘-色香味一成不变,全都是别人家的;更有甚者:为了招徕信徒,不惜大吹法螺,胡诌乱盖,只为了把自己推上名利双收的顶峰。◆
◆◆有人常说:宗教很少有好坏之分。话是不错,但是宗教却往往有境界的高下之别。谈到境界,这又是何其抽象高深!一般人不会留意到这个层面。那又怎么办呢?如何帮助一般人来认清什么是真正进步、合理的好宗教呢?我想最简单的分辨方法,只有看这个宗:是否对信徒「负责」-不只是恐吓威胁,或甜言蜜语加以安慰,敷衍了事,而真能提出解决之道来决定。(参见:天华·林世敏 比较宗教信仰)◆
◆◆抛开许多荒谬的邪教不说,一般的宗教仍然会对它的信徒出言恫吓-你不这样,你就永坠炼狱!你不那样,你就不能得救!有良心一点的,对你的烦恼和痛苦,还会讲一些温馨的好话来安慰你,但是绕来转去,仍然无法提出彻底的解决之道。如此,说了还是等于没说;你信了还是等于没信。而佛教的可贵处,就在于:他分析了众生烦恼痛苦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提出了八万四千种对治众生病症的方法。◆
◆◆信佛教的人当然要相信佛所说的话,这在佛典中,佛也一再地提及。然而佛却要佛弟子们在相信「佛所说的话」之前,先要保持高度的警戒心-先分辨说话的人是不是天魔所变现的?如果从外表上看来,虽是法相庄严,但是说的却是不合理的邪说,则毫不犹豫,应该立刻加以扬弃。◆
◆◆中国的禅者就曾提出:「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警语,用意就是怕学佛人迷信盲信,以致于偏离正道,离佛道日益遥远。君不见:目前社会上有许多自以为是佛教徒的,其实信的是附佛外道。为什么他们至死而不悟?至死而不悔?因为他们缺乏「怀疑」的精神!◆
◆◆《大般涅盘经碹四依品》中,佛先告诉迦叶尊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这四种分别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果位的圣人,都是即将或已经除去了烦,获得了正确知见;也都能维护佛法,宏扬正法,所以学佛人能够依靠他们来修行。可是迦叶尊者却照旧说出他的疑虑:「佛陀啊!您虽然这么说,可是我还是不会轻易而盲目地依靠』这四种证果的圣人来修行的。」迦叶解释说:「因为您曾经告诫我们-天魔可以化作佛形,也具有庄严的三十二种相貌、八十种美好的身形。所以即使他化作佛形,来向你们说法,大家也应该提高警觉,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蒙骗,应该要好好地检查、校对他所说的话-是否有违背真理的地方?佛陀啊!既然天魔连『佛』精妙美好的身形相貌都变现得出来,那么变化像『阿罗汉』等四种小乘果位的圣人,能在空中坐卧;从左腋喷出水柱,从右腋冒出火球;甚至全身著火而不受伤-他要耍弄这些神通把戏,又会有什么困难呢?所以我不会盲目地依靠他们来修行。」
◆◆佛听了迦叶的话以后,才高兴地加以认可:「说得好!佛弟子们对我所说的,如果内心存有疑问,尚且不应该加以接受,何况是区区四种证小乘果位的圣人呢?所以听经闻,就要好好地加以分别-知道这道理是好的或是不好的?这事是该做或是不该做的?能够有这一番慎思、明辨的功夫,才能保持自己身心的愉快。」◆
◆◆听到了吗?这是佛教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们最恳切、重要的教诲。佛要弟子们怀疑一切应该怀疑的,而且怀疑的对象,竟然包括了他自己,这就是佛教「依法(真理)不依人」精神的极致。遍寻全世界的宗教,实在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啊!◆
◆◆底下,我要说一段小时候听来的「童话」,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依法不依人」的重:◆◆羊妈妈有事外出,一再叮咛羊宝宝:「野狼是大坏蛋,不是妈妈回来就千万不要开门!」
◆◆羊妈妈走了,野狼终于找上门。他在门外敲门,叫著:「开门!开门!」可是羊宝宝从门缝「看」出他是野狼;从声音中「听」出他不是妈妈,所以不为所动,死也不肯开。
◆◆最后野狼想出了妙计:自己化装成羊妈妈,学著羊妈妈的声音,又再次来敲门:「开门!开门!乖宝宝,妈妈回来了!」羊宝宝们从门缝「看」到了他是妈妈;用耳朵也听」出他是妈妈,所以就不疑不惧,放心地开门。故事的结局当然是:野狼所装扮的羊妈妈吃掉了所有的羊宝宝!◆
◆◆这个故事是我临时起意,从《伊索寓言》中挪用过来的。我想多少总有几分的警世」意味吧?尤其是对那些迷信什么上师、童子、活佛、仙师之类的人,千万要提高警觉啊!否则一旦被披著羊皮的「羊妈妈」野狼吃掉了,后悔还来得及吗?◆
◆◆最后,我还要引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对「依法不依人」的解释,作为本文有疑不受」的有力补充。请诸君仔细听了:「假令其人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合)于法(佛法、真理),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于法,则亦舍而不可依,况余人乎?」◆
附 注:1.善男子:能信闻佛法的男人。◆
2.于我所说:对于我(佛)所说的佛法。◆
3.若生疑者:如果心中存有疑问的地方。◆
4.尚不应受:尚且不应该接受。◆
5.况如是等:何况像「前面」我所提到的那些情况。指的是经中(本文未摘录)所提的:天魔名叫「波旬」,为了破坏佛法,所以变作佛的样子,虽庄严俊美,但口说邪法。所以佛教徒应该用智慧来加以拣择分别,不要上当。既然连「冒充的假佛」都不肯盲从迷信,那么所有的「魔」所变现的「修道者」模样,无论是证初果的「须陀洹」、证二果的「斯陀含」、证三果的「阿那含」或证四果的「阿罗汉」(小乘中的最高果位),也不应轻信接受。又今日外道充斥,邪说横行,就算身披僧服而口不说佛法,掺杂外道邪法者,佛弟子也应一概加以摒弃、远离。何况那些附佛的外道自封的上师、活佛、观音、童子之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心经》
              ◆观 照 自 在◆
 ◆「观自在菩萨」就是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前者「观自在」是根据这位菩萨的「修证功夫」而取名,他因为具有深湛圆熟的智慧,所以能透彻照见(观照)人的身心空无实体;而外在世界的如幻如化,也是缘起暂有。因此能远离一切执著,解除一切束缚,获得「自在无碍」的解脱。◆
◆◆至于取名「观世音菩萨」,则是根据这位菩萨的处处随类现身,时时寻声救苦的悲愿来称呼。在《法华经·普门品》中,释迦佛在回答无尽意菩萨的问题时,曾经对观世音菩萨名字的由来,做过简明的回答:「如果苦难的众生,一心一意呼唤菩萨的圣名,他就会立即闻声前来救苦。」
◆◆一般人比较喜欢唱念「观世音菩萨」,是因为时时留心谛听世间苦难音声的菩萨,比较容易取得众生的好感,得到众生的信任,这是人之常情,原本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至于这位菩萨的另一个名称观自在,大家较为陌生。为什么会如此?原因虽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人们对「自在」两个字的含意,以及它所蕴藏的境界,不甚明白,因此才会造成一股淡淡的疏离感吧!◆
◆◆曾经有一位老太太就一脸困惑地说:「奇怪,明明是菩萨在“观”世音,为什么变我自己来”观”自在?」◆
◆◆老太太的意思大概是说:以前她念观世音菩萨,是因为这位菩萨会主动「时时谛听这世间的苦难声音」,使她觉得稳妥而安心;而一旦改念观自在菩萨,似乎就非得依靠自己来保护自己不可因为众生不自己「观」,就不会得到自在呀!◆◆◆这位老太太虽然对菩萨多少存有误会,不过仔细地加以思考,则你我都不难发现:一向依赖性特强的众生心,确实希望菩萨能时时「倾听他的苦恼,分担他的忧劳,进而解除他的困厄。」不过,佛教一向讲求自力救济,也就是说众生想要获得清凉、自由、解脱,菩萨只能提供指导、方法和工具,对于众生境界的提升,烦恼的解除与身心的释然,老实说,对这些,菩萨是使不上力,也帮不了忙的。◆
◆◆因此,我们对「观自在菩萨」称号的真正含意;对这位菩萨所以能普度众生的能力所在;以及对菩萨的修行方法和获得的成就,也就不得不加以了解一番。◆
◆◆什么叫「自在」呢?就是「解脱无碍」的意思。这位菩萨为什么能得到自在呢?就是透过「观」的功夫,才能达到这种无拘无束的大自由、大解脱。◆
◆◆什么叫「观」呢?它不是肉眼的观看,而是「了达」的意思,是一种透彻地通达。菩萨究竟依靠什么东西来了达呢?依靠的是「般若」(智慧)来观照。◆◆◆讲到「观」的功夫,就不能不去明白它的三种内容:空观、假观和中观。◆
◆◆1.空观-先用般若(智慧)去观照一切外境,明白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缘灭的现象,并无实体(即「空」)。接著再观照自己的身心,也著实明白:人的肉体是各种元素构成的,是暂时拼凑的,终将拆散毁坏;至于人的精神作用,生灭变异,本无自性。有的只是六根和六尘的相互接触,所生起的感觉或知觉(识)的作用-当然也是缘起缘灭的。
◆◆2.假观-用般若(智慧)来观照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虽然知道它们的本体皆空,但是这并不妨害万事万物的「暂时成立」(即缘起假相)。像:土石可以暂聚成山、细胞可以组成生命、氢氧可以化合成水。◆◆◆3.中观-菩萨用般若(智慧),来观照万事万物,知道它们都是依循著「中道」法则而存在,圆融而无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详见:《学佛百问》◆136、◆137页)◆◆◆透过这三观,为什么菩萨就能「自在无碍」呢?原来「空观」,能了解「万事万物的空无自性」,所以不会执著;「假观」能了达万事万物的如幻如化,所以不会盲目地否定它们,知道它们都会随顺因缘(条件)而有暂时存在的假相;至于「中观」则境界和层次更高,功夫也更深,它融贯了「空观」和「假观」,既不执著也不舍离,虽不舍离却也能同时不执著。因为菩萨明白:从本体上看,万事万物皆空无实体,但从现象上看,则万事万物皆能缘起幻有。如此,自身修行与普度众生才能圆融无碍,才能自利利他。◆
◆◆懂了吧?那观世音菩萨就是透过这三种「观照」的途径(功夫),才能自度度人,才能得到「自在的解脱」,所以我们才另外为观世音菩萨取个「观自在」的称呼。◆
◆◆今天末法时代的学佛人,天天挂在嘴上的是神通与感应;甚至有些人连占卜、堪与、观星象与风水,也都派上用场。他们把「般若」(智慧)抛向九霄云外,忘了「般若是诸佛之母」-三世诸佛都是依靠般若而成佛的。想想看:没有般若,如何起观照的作用?没有观照的功夫,如何透过三观-空、假、中观,而「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能照见「组成一个人身心世界的五种元素都是空无实体」,又如何能不自私、不怖畏、不贪求、不执著?又如果不能度一切苦厄?如何能解除束缚与了脱生死?(参见:《贝叶之》无常无主)◆
◆◆我佛世尊曾花二十二年的漫长岁月,在无数处的重要场合说「般若经典」。为什么?由于般若是众生转迷成悟的原动力,它是众生自求解脱的唯一法门,也是自度度他的唯一途径。◆
◆◆学佛人也都知道,发大乘心,修菩萨道的人要行「六度」-布施、忍辱、精进、持、禅定和般若。而前「五度」佛教喻之为「盲」,最后的「般若」,则喻之为「眼」。没有般若作眼睛,则佛门的修行尽成盲修瞎练。不教导众生钻研般若,修习般若的人,终究会「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岂能不慎哉?(有关「自在」的内容:详见东大《现代佛学丛书》林世敏·《学佛自在》)◆
附 注:1.观:即「能观照的智慧。」□,了达之意。◆
2.自在:解脱无碍之意。有三义:◆(甲)观境自在-于一切法圆通无所障碍。(所观之境)。◆(乙)观照自在-运用般若智慧,照彻无碍。(能观之智)◆(丙)作用自在-亲证法身本具,从体起用,度众生无碍。(十四无畏,三十二化身等妙用。)◆
3.行:是「修行」,即「灵感歌」中的「功行海洋深」。◆
4.深般若:以三种般若来说,「文字」是了解;「观照」是修行;「实相」是亲证。「行深般若」即指;「实相般若」而言。◆
5.时:实相现前之时;功夫深起作用之时;在那交会、豁然开朗的一刹那间。◆
6.照见:即「能观的智慧」与「观」字意义相近。◆
7.五蕴:即「所观的境」指物质的「色」和精神的「受、想、行、识」等五种条件(元素)。◆蕴:是「积聚」之意。众生就是积聚前面的五种元素而生。五蕴又名叫「五阴」,它会遮蔽」吾人真心,使之不能显现,因而流转生死。◆(甲)色-「可碍、可分,故名为色。」有形质、有障碍之意。像: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在的「四大」-地、水、火、风都是色。又:缘起的假象,也叫色。◆(乙)受-「领纳」的意思。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指心之对于外在环境的领、接受,而生起的感受。一般指前五识。◆(丙)想-「想像」的意思。对于过去「已受的境界」,重新加以分别、想像。一般指第六识,因为六识是「前五识所卸落、留下的影子」。如相机取相,成为回忆。(丁)行-「迁流造作」的意思┃◆┃念念相续,相继不停,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善恶之心,所以是一种「人类的意志作用、表现」。换句话说,除去「受」、「想」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属于行蕴。又「行蕴」是「作恶、作善的心理现象」。一般指第七识,它的思力最强。◆(戊)识-是「了别」的意思,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所以,这里是指第八识的「心王」。(前面的受、想、行三者,是「意识」的附属作用,即今日心理学上的:感觉、想像、意志等作用。)
8.皆空:维摩诘经:「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色:由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没有实体,无一不空,故曰皆空。圆觉经:「四大分离,今此妄身,当在何处?」◆比喻:色-聚沫;受-水泡;想-阳□;行-芭蕉(体脆、不坚实);识-幻事(幻术、幻化之事)。为何说空?为了破「我执」也。◆「照见五蕴皆空」,指的是:照见「五蕴皆无自性」-不能自主、不能自在。◆比喻:五蕴如室,烦恼如门,执著如锁,般若如钥匙,观法如开锁方法,观照如开锁,室内物如真空实相,见室内物如证实相。(众生将实相闭锁在「五蕴室内」)◆
9.苦-苦恼。◆(甲)苦苦-人身本已够苦,加上天灾人祸、环境逼迫,更苦。(乙)行苦-幼而转老、壮而忽病、忽亡,指「无常转变」之苦。行是变迁之意。(丙)坏苦-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禅天的天人所受之苦。(四禅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六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天人并非永远快乐、幸福,因为烦恼未尽所,以也有五种襄相┃◆┃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出汗、不乐本座。◆涅盘经:「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受极大苦,与地狱同。」所以算是一「乐极生悲」之苦。
◆ 尔时耆婆童子,即往彼国,诣宾迦罗所·白言:「我今欲从师受学医道,当教我。
  」彼答言:「可尔。」◆◆◆时耆婆童子,从学医术,经七年已。自念言:「我今习学医术,何当有已?」◆◆即往师白言:「我今习学医术,何当有已?」◆◆◆时师即与一笼器及掘草之具:「汝可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
  非是药者持来。」◆◆◆时耆婆童子,即如师,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非是药者。周觅不得非是药
  者,所见草木一切物,善能分别,知所用处,无非药者。◆◆◆彼即空还,往师所,白如是言:「师今当知,我于得叉尸罗国,求非药草,面一
  由旬,周觅不见非是药草者,所见草木,尽能分别所入用处。」◆◆◆师答耆婆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于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我若死后,次
  复有汝。」◆
                  《百喻经》◆
            草 木 皆 药◆
◆◆◆我们常听说:「一切法皆佛法。」意思是说:佛法和一切世间的道理可以相互融。不过,话虽这么说,如果硬把一切世俗的法则拿来当佛法使用,结果可能格不入,纰漏百出。◆
◆◆举个例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被孔门视为无上真理的名言,佛教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加以反驳。但是如果你用它来批评出家修行、弘法的师父,说他们不愿传宗接代,所以是属于不孝的一群。那么就会引起佛教徒的群起围攻。因为佛教徒对出家师父的「无后」,另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能再拿儒家的标准来评断。◆
◆◆本故事中的耆婆童子,拜在宾胞b罗老师的门下,前后七年,他努力学习医术,准备将来悬壶济世。然而毕业之前,老师为他订出的最后一道试题-等于现在大学博士班学生必须提出的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题目却是:「想办法在得叉尸罗国方圆四五十里的范围内,寻找出一棵不能当药用的草木来。」◆
◆◆耆婆童子遍寻不著-虽然他曾尝遍所有的草木。不过,他却意外发现:天下草木,没有一样不能做为药用的。◆
◆◆有些人看了这个故事,以为耆婆童子的老师故意整人,其实这是为师者的用心良苦。因为耆婆童子在将草木一样一样拿来实验、过滤的过程中,等于是掌握了各种草木的药,精通了一切草木的疗效。这对于他未来的行医工作,不是裨益匪浅吗?◆
◆◆同样的道理,一个佛法的传播者,等于是医治人心、调理烦恼的心理医师一样,他也必须遍学博研一切法门,了解佛法的内容和特性,才能为众生开出最有效的好药方来。◆
◆◆在佛典中,曾经谈到一个大乘菩萨必须学习「五明」-五种学识(技能),在人世间担任弘法利生的工作,才能够胜任愉快。学习那五种学识呢?包括:1.声明-语言、文字的说写能力。2.医明-看病给药的技能。3.工巧明-精通百工技艺的制造。4.因明-具备类似「理则学」的逻辑思考推理能力。5.内明-熟悉佛学的常识及其修学方法。这儿必须指出的是:在五明之中,前四明都是涵盖在世间的学问范围之内;只有最后一个「内明」,才纯粹属于佛学概论。注意到否?这就是表示菩萨不是关起门来度众生的,它必须遍习所有的世间学识,才能与佛法相辅相成;才能把佛法作深入浅出的阐释;才能将佛法作淋漓尽致的发挥,才能在一切时、一切地,对一切人适当而巧妙地演说无上甚深的法门。(参见:《续学佛百问》〈佛教反对世间的学识吗?〉)◆
◆◆想通了没?菩萨这种好学深思的精神,不就是耆婆童子遍尝一切草木的精神?只有具备这种锲而不舍的求知态度,才能巨细靡遗地了知一切度生济世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对社会有益,同时也对众生有益。然而极其不幸的:有些人误解了「一切法皆佛法」,自己大开方便法门-把世俗的道理拿来跟佛法瞎拼乱凑一气,不只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甚至误导了众生,曲解了佛法,真是莫大的罪过。◆
◆◆举个例来说:有些佛教徒结婚也要算八字、看风水,这明明是一种无明执著,却硬要套上佛法的外衣:「这是随顺众生的方便法门。」在台湾也曾经有正式受戒出家的比丘,不知何故,却摇身一变,不但留起秀发,而且施朱涂粉,穿起洋装,戴起头巾来。你正一头雾水,她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菩萨是千变万化,不著形相的,只要众生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我如此这般,不就是观音的随缘赴现与三十二化身?」她敢如此大言不惭;而我可能善根、智慧都嫌肤浅,一听此言,既生不出敬仰之心,也不觉得可笑,只是想哭,真的有跑上寿山山头,去痛哭一场的冲动!◆◆◆回头再审视一下「草木皆药」的寓言:它鼓励我们不但要修学佛法,也要多读各种世间的学科,齐头并进地来努力充实自己,因为一切学问都可以做为度化众生的助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要想当牧师或神父,必须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才能担任。台湾有许多著名的神学院,也经常邀请佛教的高僧大德到校演讲;甚至他们不惜移樽就教,千里迢迢来到名山古刹,向师父们问法。友教的这种不耻下问的求知精神,正是佛教的弘法者所必须学习效法的。◆
◆◆我大学读的是大众传播-政大新闻系,当时在国内是少数顶尖的著名学府之一。在大专联考中,成绩如果不是名列前矛者,只有望门兴叹的分。(哈!吹牛了!)然而,新闻系所学的似乎太杂,必修的学分中除了本科系的范畴之外,更涵盖了文、法、商三个学院的许多重要学科,像:心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统计学、中国近代史、西洋近代史、理则学、社会学、哲学..。在当时,我是一万个不高兴,因为太杂就不会专,不专将来就一无所长,就不能拿来作为谋生的凭藉。可是,到了今天,仔细再回想起来:如果不是过去在学校的「所学太杂」,今天自己发心要向大专学生介绍佛法,也就不能左右逢源,畅谈无阻了。(哈、哈,我又吹牛了!)◆◆◆「一切草木,无非是药。」因此,只要融会贯通,世间的一切学问,谁说不能帮助我们了解佛法?介绍佛法呢?而有志弘法者,能不遍尝一切草木吗?
附 注:◆1.耆婆:印度之名医,有如中国的华陀、扁鹊。
2.宾迦罗:耆婆的老师。古代印度的神医。◆
3.有已:有学习结束(毕业)的一天。◆
4.由旬:古时印度人行军一日的里程数,约五、六十里。◆
5.非是药:不能当药用的草。非,不。◆
6.善能分别:懂得加以分类、拣别。◆
7.阎浮提:佛典中把天下分成四大州,这里指的是「南赡部州」。我们住的地球,即属此州。
◆◆夫人为道,一世苦耳;不为远者,其苦弥长。如人沐浴,但可外净,心垢不除。
       《佛□'7d解梵志阿飑经》◆
      ◆ 学 佛 常 乐◆
 ◆学佛多年,在不同的场合,常常听到许多的质疑:◆◆◆「人只要适情适性地生活,何必研究佛学,依法修行呢?」有人说。◆◆◆「干么要修行?干么要学佛呢?说穿了,修行就是要压制人情,学佛就是在扭曲人性罢了。」也有人附和。◆
◆◆乍听这些话,似乎言之成理:因为学佛的修行人,有很多事不能做;也有很多话不能说;更有很多东西不能吃。真的是碍手碍脚,自我束缚。◆
◆◆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前面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就会不攻自破。有关佛法的修行,从表面上看,是处处受限制,颇不自由;但是从全盘的利害得失来衡量,则透过修行才能免于放纵情欲,恣意而行。如此,才能保障身心的安宁,快乐地过一生。◆
◆◆举个例来说,「守戒」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不过守戒却往往带给人们许多的不方便和不舒适。像:不能随心所欲地大吃大喝;不能违法乱纪地胡作非为;不能,表面上看来是自缚手脚,让自己动弹不得;但佛典上却明白地指出:这些戒律是用来引导人们的言行、思想,使之朝向合理、合情、合法的道路前进。◆
◆◆我在《学佛百问》中,曾把「交通规则」比作「戒」的功用:竖立在道路两旁的交通号志-限速、限重、限高、不可超车、不可暂停,这一切规定,似乎限制了车行的自由,但,确实也保障了行车的安全。
◆◆至于佛教的戒律又是从何而来呢?我想:「诸佛菩萨在过去的百千万劫中,自己驾著车子在修行的路上奔驰,却也由于有意的放纵或无意的疏忽,因此经常发生碰撞、翻覆,以致车毁人亡。因此,他们在成佛之后,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修行经过细说分明,并且竖立标志-标出沿途的危险地带,藉以提醒后来的追随者,要小心地驾驶,要确实地遵守这些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的车子,走走停停,似乎开得慢;而那些无视于号志的车子,横冲直,似乎走得较快。但,事实证明:小心驾车的人,才能准时抵达目的地;而违法行车的人,往往欲速不达,甚至肇事身亡。◆
◆◆佛说:「修行的人,顶多只是这一世稍微吃点苦;而那些不知深谋远虑,不知把握今生来修心养性的人,却往往在未来的世代中,要饱受那无穷无尽的苦报。」◆◆◆我们只要用冷眼来旁观世间的一切,那些不知以佛法来修行的人,好像日子过得满惬意的: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骂就骂,想偷就偷,┃◆┃真的是万事如意,怡然自得。然而,坏事做绝,天怒人怨,痛苦之报,如影随形,那有半点儿的真幸福、真快乐可言?◆◆◆有人这么说:「人只要心好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修行呢?」然而那些自以为心好的,他们常常限于自身的愚昧,因此,不能分辨:那些事该做?那些事不该做?因此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背离了常道,却一无所知。如此,心好又有什么用呢?◆
◆◆也有人说:「世界上的宗教五花八门,我又何必选择佛法来修行呢?」这倒是一件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不过,我通常都会举这样的譬喻来说明:◆
◆◆这世界上的「学校」很多,有严格教学、师资优良的一流学府;也有为了赚取学费而滥招学生的学店,聪明的人当然要选择好的学校来就读。◆
◆◆再说,学校的种类、等级也很多: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虽然都叫学校,但是师资、设备和教学的优劣不同,它们所培育出来的学生,程度、成就当然也不会相同。◆◆◆我认为佛教的教育理想较崇高-它希望人人成佛;佛教的教学较有耐心和爱心-坚持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教的教材较丰富┃◆┃包括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佛教的主张较合时代潮流┃◆┃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在佛教的这一所「学校」,学佛者比较容易获致学习效果;比较容易提升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比较容易磨练精熟的智慧,用来解答宇宙人生的疑惑,开拓光明灿烂的前程。◆
◆◆如果只采取一般宗教的方法来修行,由于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无法臻于完。就好像:一个人想学围棋,他不去找个顶尖高手,却偏偏胡乱拜在泛泛之辈的门下,如何奢想自己的棋艺能出人头地?又好像:一个人想学书法,他舍去向行家名笔来讨教学习,却自作聪明地买本名不见经传的字帖,虽日夜在那儿鬼画符,又如何指望他能学得像样?
◆◆因此,对于这些修行不得法的人,佛才说:「就好像用水洗澡,只能洗净人的外在身体,对于内心的污垢,却是无能为力。」◆
◆◆佛学对于人的思想、行为与心理研究最深,剖析人内在的烦恼最为透彻。除此之外,佛学还针对人类的烦恼,提出根本的对治之道。只有这样的双管其下-人一方面探讨病,认识症结所在;一方面对症下药,彻底治疗。然后,才能根治一切疾病,维护身心的健康。◆
◆◆至于一般宗教的修行,就好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盲目地滥下针砭,不能收到一劳永逸的彻底痊愈。看过花园中的杂草吧?虽然你费尽心机,拼命地搬运无数的大小石块,来压制它们,但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终究还是枉费心力。◆
◆◆想拥有丰硕而自在的生命?那就早日踏入佛门一探究竟吧!
附 注:◆
1.夫人为道:夫,发语词,无义。为道,学道,以佛法来修心导行。◆2.一世苦耳:只是受苦一生一世而已。◆
3.不为远者:不为将来(来生来世)绸缪,作长远打算的人。◆4.弥长:更长。受苦无量无尽。◆
5.但可外净:只能把外在的身体洗乾净。◆
6.心垢:内心的污垢。指一个人内在的烦恼。
 “菩萨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何谓为四?失命因缘,
  不以妄语,何况戏笑?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
  以四方称扬其名。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
  --《维摩诘经》
                ◆安 住 菩 提◆
  「台湾慈济功德会」的创办人证严法师,曾把「学佛」的愿行称做:「志业」。我听了心中十分认同与欢喜。因为世俗的事业,往往因为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以致有的中途解散、倒闭;有的改弦易辙,重新改组;再加上人寿的有限性,所以事业的有时而尽,似乎是无可奈何的定数。◆
◆◆在佛教徒的眼中,学佛原是源源流长,跨越浩瀚时空的伟大事业。它必须秉持无尽的悲愿、恒心与毅力来贯彻完成,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世世常行菩萨道」。
◆◆事业是短暂的,志业是绵长的。事业往往是自私的,一己独享的,而志业却是人我互惠,用来兼善天下的。◆
◆◆如何把学佛当作生生世世的志业呢?那就非具有「菩提心」不可,而这菩提心又要如何加以养护培育呢?佛在回答他的大弟子「迦叶」这个问题时,作过如下的说明:「一.不以妄语 二.常以直心 三.称扬菩萨 四.令众生安住菩提。」◆◆◆底下,我们将逐项加以阐释,也让学佛者了解如何才能不失菩提之心」:◆◆◆一.不以妄语◆◆◆经上说:「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什么叫「失命」呢?就是违犯了重大的戒律,像「波罗夷罪」可译为「断头之罪」。犯了这种罪的人,在佛门之中如同被判了死刑,他非得被逐出僧团不可。想想看:犯此重罪就不能身披袈裟。但是一个有担当,真能勇以认、改过的修行者,他还是会老实地承认,而不会编造许多谎话来自我开脱的。像这种连面对严厉处分,都不肯打诳语的学佛人,在日常生活中,当然也包括一般的嬉戏笑闹,也绝不会轻易地违犯「妄语」的戒律。如此,他就永远能保持他的菩提心,一直到成佛-坐道,转法轮,也都不会再退失了。◆
◆◆由此可知:在佛门之中修行,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呢?人并不怕犯错,就怕犯了错,却一味地加以隐瞒。如此,则道业日损,道心也就日益堕落了。◆◆◆二.常以直心◆◆◆经上说:「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学佛人与人相处,当然应该秉持一颗正直的心,不要心怀谄曲。◆
◆◆学佛是光明正大的事,它必须具有磊落的人格和悲天悯人的情操。所有的佛和菩萨都是坦荡荡的君子,在佛典中从来就未曾出现过心术不正的觉悟者。由此可见,学佛者的修行必须以正直的「因」来贯彻,将来才能获得正直的「佛果」。◆
◆◆印顺长老在他的《宝积经讲记》中,对于「直心」一词,曾提出他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参道友,经常以正直的善意,往来从事,离去种种的谄曲心,所以绝不故存恶意,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至于什么叫「故存恶意,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呢?对于这个问题,印顺导师也举了例,提出他自己的看法:「本来,如法(合法而合理)地举发他人的过失,使他能忏悔清净,是悲心、善意但是虚伪的善意,就会因此而恼乱同学。」◆
◆◆又什么叫做「虚伪的善意」呢?它又怎么会「恼乱同学」呢?底下仍然根据印老的分析,来加以说明:虚伪而不正直的人,与人往来,不怀好意。只要一找到别人的小小缺点或过错,他马上就抓住这个把柄,揭发别人的阴私,大肆地加以攻讦。◆
◆◆想想看:这个被揭发隐私的同学,常常在猝不及防,即心理毫无准备之下,被迫面对自认是他的好友,他,更自认是出于一片善意,而来严厉指责自己的过错。一时之间,内心的尴尬和难堪,无以名状。自然就会生起无限的懊恼、焦虑和羞愧。◆
◆◆这一类谄曲不正直的修行人,在佛门之中,比比皆是。他们戴著正直的假面具,却滥行谄曲之实,可算是佛门之中无情的杀手吧!反之,能以真诚来责善,用委婉来劝善,就能心怀慈悲、宽恕,与佛道常相感应了。◆
◆◆三.称扬菩萨◆◆◆经上说:「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菩萨,在佛教被称为「法王子」,因为菩萨将来会证果成佛。而「佛」就是「法王」,是透彻了解佛法,普度众生,一切无碍的觉者。就如同人世间的国王,它的权力通达四方,能有效地统治全国的军民一样。如此说来,菩萨的地位,是在一人(佛)之下,而在万千众生之上,这不是极其尊崇显赫的吗?不是值得我们大力地来显扬他的功德、名声的吗?◆
◆◆当然,把佛比做「王」,将菩萨比做「王子」,那只是随顺世间的权巧方便,千万不可一味朝著权力、声势与地位的高低去联想、比较与分别,否则其错谬就不能以道里计了。◆
◆◆「菩萨」是成佛先修班的学生,所有证得佛果的众生,都要走上菩萨这条路(佛教称之为「菩萨道」)。菩萨可以延续佛的慧命,使之绵延不绝。他们是佛教的生力军,是佛教的主力部队,因为菩萨是大乘佛教-具备兼善天下理想的实践者。大家都知道:「大乘」最能表现佛教的精神与特色,因为佛教的智慧、悲悯、包容、精进和布施等等善行,在大乘佛法中最为完备,而且实践得最为彻底,也发挥得最为极致。◆
◆◆然而,一般众生的心量狭小,看到别人发大心,立大愿,浩浩荡荡地步上菩萨道;自己因为智慧与胆识不够,所以内心充满怖畏、犹豫。往往在情急之下,也可能出于嫉妒心的作祟吧,很自然地会出言加以讽刺,或出面加以阻挠。而这些甫发大心,乍立大愿的初学菩萨,也极有可能会因为善根短浅而改变了心志。◆
◆◆学佛人是需要被安慰、被激励的。因此不对初发大乘之心的人,浇以冷水,反而时时处处称扬他们的功德,赞叹他们的成就,使他们的名声能流传到四面八方,这就有了「随喜功德」-等于你帮了菩萨的大忙,使他来日弘法利生的工作更为顺利。所以,乐于鼓励别人迈向大乘的人,当然他自己也会因此而不退失菩提心了。◆◆◆四.令众生安住菩提◆◆◆经上说:「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一个修学佛道的人,想要安住于大乘的无上菩提,其先决条件就是自己要先抛弃只为自己求安乐的小乘思想。这个道理十分简单,因为心中老是念念不忘:做个自了汉,只要独善其身就好了,又怎么会抱持「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志愿呢?◆◆◆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为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西洋也有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们也可以稍微加以改动,就变成:「有其师,必有其弟子。」所以必须先要有一个自己「不爱小乘」的老师,他所教化出来的学生,才能时时刻刻不敢遗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一九九五年一月,我应台南德化堂之邀,前往讲解《百喻经》。讲完以后,早已万家灯火。在回高雄的路上,只见处处车水马龙,交通十分拥挤繁忙。◆
◆◆「老师,你看单单一个小小的台南,路上来往的人群,何止成千上万!而刚刚在德化堂听你讲经的人,再多也不会超过一百人吧?如此,你又如何能度完台南的众生?如果再把范围扩大,整个台湾两千一百万人,你又要等到那一年才能度完呢?」有一位随车跟我前往德化堂的同学,这样问我。◆
◆◆「我不知道。」我说。◆◆◆「你不知道?」他十分讶异。◆◆◆「真的不知道。」我又回答了一次。◆◆◆「那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呢?」◆◆◆「我只知道拚尽一人一生一世的力量,明知其不可为而为。」我说。◆◆◆「这又是那一样的法门呢?」他似乎不表赞同。◆◆◆「这就是大乘法门。」◆◆◆「怎么说?」◆◆◆「只问耕耘,不舍一人;不成功,决不中止,这就是大乘的菩萨道。」◆◆◆「凭此大乘菩萨道,就能度尽天下众生?」◆◆◆「当然可以!因为怀抱大乘心的老师,就能教出向往大乘,进而实践大乘的学生。如此辗转相传,就能留得大乘精神在人间。你又何必怀疑?当一大群大菩萨率领著一大群的小菩萨,各自在菩萨道上奔驰,生生世世,自强不息,自然能扭转乾坤,创造人间净土的奇迹。」◆
◆◆这位同学终于不再说些什么。但,我知道他一定能从中领悟一些大乘佛教的精神来。◆附 注:
1.菩提心:求佛道,度众生的心愿。◆
2.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场所。◆
3.失命:指犯了重罪,必须遭受被逐出佛门(僧团)的处分。◆4.不以妄语:不说谎话来欺骗师长。◆
5.何况戏笑:既然连重罪都敢承担,那平日的寻常戏笑,又怎么会妄语呢?◆
6.直心:正直的心。◆
7.谄曲:虚伪而不直。◆
8.于诸菩萨:对于所有众多的菩萨们。◆
9.世尊:即成佛的觉悟者。原指:世上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详见:《再续学佛百》
10.生..想:生起..的想法;即:把(菩萨)当做(世尊)来看待。◆
11.称扬其名:称赞菩萨的功德、威名。◆
12.自不爱乐:自己不喜爱。◆
13.小乘:只求自己得解脱的法门。◆
14.所化:所教化的(众生)。◆
15.皆悉:全都。◆
16.令住:让(使)他们得以安住(安立)。◆
17.无上:没有比这更崇高、殊胜的。◆
18.无上菩提:指佛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乘解脱境界。菩提,觉悟之意。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
  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
  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
  众人闻之,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
  信王语故,终不肯舍。”
  --《百喻经》◆
      ◆方便法门◆
◆◆听过「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吧?有人饲养一只猴子,他对猴子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三条香蕉吃,晚上给你四条。」没想到猴子听了一脸不高兴。◆◆◆于是主人改口说:「我早上给你四条,晚上给你三条吃。」猴子听了雀跃万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猴子一听到早上吃四条香蕉,就以为比吃三条好得多,因为他在心里是这样盘算著:「四减三等于一这不就多吃一条吗?」◆◆◆先别讪笑猴子太蠢,因为这「猴子」正是我辈千千万万凡夫的化身;而自以为聪明绝顶的人类,其实也未必比猴子高明多少。◆
◆◆我老实地告诉诸君吧:成佛著实是一条崎岖、坎坷而漫长的路。就时间来说,它要历经漫长久远的三个「大阿僧祗」劫(注:指数不清的年代);就空间来说,它必须要上天入地度尽一切三界众生;就法门来说,它必须学尽八万四千种度众生的方法;就经典来说,它必须研遍三藏十二部。你说难不难呢?当然难罗,既然成佛如此艰难,照理说早就该把学佛人吓跑了,为什么历代都有那么多人不畏艰难地全心投入,而且前仆后继地死而无憾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我佛的慈悲,这是我佛的智慧。因为伟大的世尊掌握了权巧、变通的原则,他提出了简便迅捷的方便法门,使芸芸众生不再畏惧于法门的众多与成佛时间的漫长;等你进了方便门,再慢慢启发你的智慧,坚定你的信心,然后指引你迈向浩浩荡荡的成佛大道。◆
◆◆有什么样的确凿证据,能证明佛陀基于悲智双运而提出方便法门呢?有,确实有太多的证据,而且几乎俯拾即是。◆
◆◆听过净土宗的要旨吧?人只要一心称念弥陀圣名,就能往生西方世界!翻过禅宗的公案吧?远离文字语言,就能直指人心,大彻大悟!看过密宗的传法吧?透过上师的灌顶,就能茅塞顿开,法喜充满,甚至于「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更是易如反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佛的慈悲心切,都是我佛的方便权巧;它们让原本懦弱、懈怠的众生彻头彻尾地受到了激励、鼓舞,使得众生暂时获得了充沛信心┃◆┃他们才愿意听信佛语,愿意步上学佛的大道。◆
◆◆这儿继续再拿「念佛法门」来讨论吧:念佛原本不只是用嘴巴念念就算,它必须包括用理智、用心来分析、思考;但净土宗的祖师们护生度众心切,所以就方便地提出用嘴巴来「念」佛,甚至主张「临终十念」-就能往生。这不就提起多少人念佛的信心吗?再说,有人听到:「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大罪」。不禁心花怒放,安心非常。因为他用的是凡夫的妄念加减:一天念一百句佛号,一百乘以八十亿劫,等于消灭八千亿劫大罪。哈,哈,那我今生今世就算为非作歹,将功拿来补罪,功德不也是绰绰有余吗?◆
◆◆唉!荒谬呀!愚蠢呀!念佛的功德那是用这种计算的方式呢?这些蒙头做白日梦的念佛人,似乎永远没有想到:念佛一声虽可灭八十亿劫的大罪,┃◆┃就算能够罪灭河沙」吧,想想看,我们从过去到现在,无始以来,不知造了多少业(罪过)?不知闯了多少祸?这些「业」和「祸」加起来,不就是无边无际,无可计数的「河沙罪业」吗?想想看:念佛一声,又能奈它何?但,一旦加上「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大罪」的有形「数字」,就使人觉得功效神速,感应无限。人人也就乐于勤加念佛了。如此说来,这些理论与说法,不就是我佛如来为了安慰众生,鼓舞众生,不得已所提出来的一时权巧吗?
◆◆故事中的「国王」(喻:佛陀),为了让大家饮用隔壁村庄甜美的「井水」(喻:引导众生接触佛法),下令村里的「百姓」(喻:凡夫众生)替他送水。可是这村落距皇宫有五十里路,村里的人一看到里程数,个个脚软-认为路途遥远,来往奔走一定力不从心。村长(喻:善知识、说法者)心生一计,就建议国王下令把里程数改成三十里(喻:方便说法)。村人一看,以为平白缩短了二十里,于是个个精神抖擞,欢欢喜喜地为国王送水。◆
◆◆这国王与村长的妙计,不就像佛教的方便法门吗?原本繁复艰深的佛法,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却在悲智含摄的运作下,展现出简单、扼要、清新的面目,使无明覆心的众生,一看就懂。一懂就能修,使人人受用,个个沾光。◆◆◆你习禅修净?还是持咒念经?不管你走的是那一条路,请务必记住:条条皆是方便大道,而这些方便法门却都能通向涅盘的境地,如果你不执著,不排斥别的方法,而又真能抓住这种法门的精神、特色与权巧妙用的话。◆
附 注:
1.由旬:计算路途距离的单位。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从四十里到八十里不等。◆2.美水:味道甘美的水。◆
3.白王:告诉大王。◆
4.得近:得到更近的距离。◆
5.更无有异:跟原来的还是没有什么不同(前后的距离相同)。◆
6.信王语:相信国王的话,指深信佛语、佛法而不疑。◆
【录自:菩提小筑】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